图书介绍
大战略之战 整体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孟宪生,吴方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2556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国际关系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战略之战 整体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审视全球化时代国家角逐之变(代前言)1
第一章 理论命题的历史之说——整体战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足迹1
第一节 20世纪以前整体战思想的部分观点和实践3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整体战思想3
春秋末期越国对吴国整体战的实践4
拿破仑利用经济手段欲达成政治目的6
克劳塞维茨说征服俄国不能用武力7
第二节 20世纪以后整体战思想与实践的全面发展8
第一个撰写暴力战争《总体战》的人8
利德尔&哈特大战略观点的初步形成9
美国大战略部分理论观点的呼出10
英国富勒对大战略思想的论述12
法国薄富尔提出的“总体战略”13
美国柯林斯勾勒出整体战理论体系的框架14
美国从杜鲁门到老布什整体战的实践15
西方零散的整体战理论研究成果中的精华与糟粕17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战略思想对整体战的启示19
用非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的目的19
用饥饿来折磨交战的任何一方20
经济可以当做一种有用的武器来使用21
十月革命后政治、外交战的运用22
苏俄建国初期政治宣传战的运用24
把租让当做经济战的一种重要手段26
第四节 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及战争实践对整体战的启示27
把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结合起来27
《论持久战》中关于政治动员的论述28
战争是军事、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29
战争准备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准备30
对“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其独特的创造32
和平与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34
第二章 时代角逐的全新之论——整体战的思想内涵及外延特征35
第一节 整体战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37
对战争历史的反思37
生产力发展的产物38
战争方式变化的作用40
第二节 整体战思想内涵的完整表述42
整体战的逻辑起点43
整体战概念的完整表述45
整体战的目的和手段46
整体战的主体与对手49
整体战的时间与空间53
整体战的思维和艺术54
第三节 整体战外延特征的完整表述55
整体战与国家战略及国家安全战略的关系55
整体战的本质具有非暴力与暴力的双重性57
整体战性质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60
具有遏制和创造战争有利态势的主动性64
第三章 角逐斗争的高超艺术——整体战的大战法及大策略67
第一节 整体战的大战法69
对毛泽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法的引申69
整体战大战法的基本内涵71
整体战大战法的运用73
第二节 整体战的大策略78
在整体战中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78
在整体战中要寻求国际法的法理依据81
第四章 残酷震荡的存亡之论——整体战政治领域攻防手段的运用及角逐的艺术87
第一节 整体战政治领域的进攻手段89
利用民主进行扩张89
利用人权干涉主权92
采用各种手段肢解版图94
培养政治代理人96
第二节 整体战政治领域的防御手段100
民主不等于富强100
强调主权,发展人权106
固强国体应对肢解108
治理内部因素防范政治代理人112
第五章 巧取豪夺的利益之争——整体战经济领域攻防手段的运用及角逐的艺术115
第一节 整体战经济领域的进攻手段117
经济模式的诱惑118
掌控全球金融的主导权122
利用能源控制对手127
知识产权绞杀战132
发动全面经济战137
第二节 整体战经济领域的防御手段140
坚持因地制宜,防范“模式”诱惑140
坚守主阵地,打好金融防御战142
开辟多种油源,防范能源控制147
采取多种策略,变被动为主动153
发挥企业作用,打好经济防御战158
第六章 思想渗透的征服之策——整体战文化领域攻防手段的运用及角逐的艺术163
第一节 整体战文化领域的进攻手段165
价值观征服165
战略传媒欺骗168
战略文化渗透171
战略舆论攻击172
战略心理攻击174
第二节 整体战文化领域的防御手段175
增强文化安全意识176
要弘扬主体价值178
要交流要融合180
要有精神支柱181
要重视文化产业182
要适当约束传媒183
第七章 纵横捭阖的交往之术——整体战外交领域攻防手段的运用及角逐的艺术187
第一节 整体战外交领域的进攻手段189
利用联盟取益190
利用秘密外交取益193
利用条约控制197
运用“黑色工具”199
使用“银弹”200
第二节 整体战外交领域的防御手段202
策略上要积极主动203
避免大国“擦枪走火”205
倚重领袖外交的作用207
第八章 暴力与非暴力的抉择——整体战军事领域攻防手段的运用及角逐的艺术213
第一节 整体战军事领域的进攻手段215
以实战化等多元的威慑行动夺取战略威慑优势216
利用军备控制保持军事优势219
用“虚拟战争工程”的方法准备和实验战争223
采取“先发制人”攻击行动达成战略目的225
利用惩罚性攻击行动达成一定政治目的227
依靠瘫痪作战行动达成战略目的228
将间接使用武力作为达成某种战略目的的手段231
第二节 整体战军事领域的防御手段232
关注战争具体动因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232
重视以核威慑反核威慑战略的适用性235
敢于通过自卫战争捍卫国家的根本利益238
用道义、舆论、心理、法律等手段遏控强权241
针对“新型暴力战争”形成有效的应对之策243
对“精确瘫痪”作战要有辩证的认识245
“慎战”是军事战略永恒的准则248
第九章 未来中国的富强之论——用整体战理论审视未来中国251
第一节 实现“整体战”目的的宏观思维与策略253
实现“整体战”目的的宏观思维254
实现“整体战”目的的宏观策略257
第二节 政治领域赢得和平的思维与策略261
大力倡导“和平发展”战略的世界意义,并以此引导人类文明的潮流261
创新、运用好思想理论武器,抗衡强权的理论霸权、理论误导或欺骗262
第三节 经济领域赢得和平的思维与策略265
通过全球化继续维护和巩固经济利益265
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强国266
第四节 文化领域赢得和平的思维与策略269
用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269
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气概培育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271
第五节 外交领域赢得和平的思维与策略274
着眼人类文明发展的长远眼光处理国际事务275
继续在“韬光养晦”中寻求“有所作为”277
第六节 军事领域赢得和平的思维与策略279
正确处理好战与和的关系问题279
以有效的战略威慑慑止战争的爆发281
加速军事变革赢得未来战争主动284
第七节 应对不确定性危机的思维与策略288
增强反“台独”的手段与策略,遏控台海危机的发生289
以足够的战略智慧和耐心处理中美关系,达到“斗而不破”292
奏响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结束语)299
整体战逻辑起点的和平作用301
可避免引发中美的激烈对抗302
有利于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304
不会发生“和平冷战”306
寻求以弱抗强,赢得和平306
可达到有序竞争、和平竞争308
能使战争及早地回到和平框架之内309
整体战理论创新对和平的积极意义310
用整体战理论预测世界和平的走向311
将毕生所学敬献中华、敬献人类文明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