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航空工业标准化基础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航空工业标准化基础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645752.jpg)
- 毕国楦主编;金烈元,祝耀昌,陈晓东副主编;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34991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航空工业标准化基础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 册)1
第1篇 航空标准化1
第1章 概述1
第1节 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1
1 标准化的定义及内涵1
2 标准的定义及内涵3
第2节 航空标准化的对象和特征4
1 确定标准化对象及其内容的基本准则4
2 航空工业标准化的对象和范围5
3 航空工业标准化的特征6
第3节 航空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8
1 航空标准化是航空装备实行国家订货制、深入推行合同制的基础8
2 航空标准化是保证和提高航空产品质量的依据9
3 航空标准化是缩短航空装备研制、生产周期和节约经费的重要途径9
4 标准化是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础9
5 标准化是组织航空工业大协作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纽带10
6 标准化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10
7 标准化是发展对外贸易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前提条件10
第4节 我国航空工业标准化的发展简史和趋势11
1 仿制阶段11
2 开始自行制定标准阶段12
3 全面系统建立航空工业标准体系阶段12
4 航空标准化的发展展望14
第2章 标准化原理及其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17
第1节 概述17
第2节 标准化原理17
1 互换性原理18
2 卡柯特原理18
3 标准系统整体优化原理19
4 系统有序化原理20
第3节 标准化原理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21
1 标准化原理应用于简化21
2 标准化原理应用于产品通用化、组合化25
3 标准化原理应用于航空工业标准体系表的制定和维护26
第3章 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28
第1节 标准的分类方法和属性空间28
1 标准分类方法28
2 标准属性空间30
第2节 航空工业标准的分级和优先顺序31
1 航空工业标准的分级31
2 航空工业标准的优先顺序31
第3节 标准体系32
1 概述32
2 系统的基本概念32
3 标准体系和航空标准体系表36
4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用和维护40
第4章 标准的制定43
第1节 标准制定的原则和要求43
1 目的性43
2 统一性43
3 系统性43
4 协商一致43
5 实事求是44
6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44
7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4
第2节 标准的制定程序44
1 成立编制组45
2 研究46
3 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46
4 提出标准草案送审稿47
5 审查47
6 提出标准草案报批稿,办理报批手续48
7 审批发布48
第3节 航空工业标准的编写49
1 航空工业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49
2 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条件的编写规则52
3 规范的编写规则57
4 标准图样的编写规则65
第4节 标准的维护66
1 概述66
2 标准修改单66
3 标准的复审67
第5章 标准的实施和监督69
第1节 实施标准的内涵及意义69
1 实施标准的内涵69
2 实施标准的意义70
第2节 航空产品实施标准的特点71
1 范围广,技术复杂71
2 耗资大,周期长71
3 以合同为依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71
4 以订购方的要求为龙头71
5 标准实施和监督的全员性72
第3节 如何搞好标准的实施工作72
1 正确认识标准的性质和实施标准的性质72
2 结合航空产品型号的具体要求实施标准72
3 必须以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73
4 严格区分新产品研制和成批生产中实施标准的工作程序73
5 要依靠与航空产品有关各方面人员共同实施标准74
6 标准实施要遵循一定原则74
第4节 标准的选用和剪裁75
1 标准选用和剪裁的定义及要求75
2 航空产品研制中剪裁标准的必要性76
3 标准选用和剪裁考虑的因素77
4 正确选用和剪裁标准的步骤78
5 标准选用和剪裁的一般途径和方法79
6 标准选用和剪裁结果的表述80
第5节 围绕科研、生产任务组织实施标准81
1 立项论证阶段81
2 方案阶段82
3 工程研制阶段82
4 鉴定定型阶段82
5 成批生产阶段82
6 使用、维修阶段83
第6节 标准实施的典型程序83
1 新产品实施标准的典型程序83
2 成批生产时实施新发布标准的典型程序84
第7节 标准实施的监督84
1 监督的作用和内涵84
2 监督的依据和层次85
3 监督的方式和适用阶段86
4 监督工作三维空间86
5 武器装备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特点86
第8节 标准实施和监督的保障条件87
1 两个责任主体88
2 标准实施和监督的规章制度88
3 标准实施和监督的工作体系88
4 标准实施及监督的条件和手段89
第6章 标准化效果90
第1节 标准化效果的基本概念90
1 标准化效果的内涵90
2 标准化产生经济效益的途径90
第2节 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和计算92
1 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定义和内涵92
2 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主要原则92
3 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应考虑的主要因素93
4 评价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几种方法93
5 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计量方式94
6 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94
7 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时期95
8 评价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基准和计算公式96
9 标准制定费用与实施费用的确定方法102
10 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102
第7章 航空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104
第1节 概述104
第2节 航空产品的通用化104
1 通用化的概念104
2 通用化的类型105
3 通用化的对象105
4 产品通用化的主要程序106
5 工艺通用化107
第3节 航空产品的系列化108
1 系列化的概念108
2 系列化的类型108
3 系列化的对象和应用范围109
4 产品系列化的主要工作程序109
第4节 航空产品组合化(模块化)112
1 组合化(模块化)的概念112
2 组合化(模块化)的对象113
3 组合化(模块化)的工作程序113
第5节 “三化”的综合运用——基本型派生发展的道路117
1 基本型的概念117
2 基本型派生的方法117
第8章 标准化项目管理119
第1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119
1 系统原理119
2 分解原理120
3 反馈原理120
4 弹性原理120
第2节 标准化计划管理121
1 标准化计划管理的任务121
2 标准化规划和计划的执行124
第3节 航空标准化项目的计划来源与分类125
1 标准化项目的主要来源125
2 项目分类126
第4节 标准化课题的论证、评审与决策、管理126
1 标准化课题的论证126
2 评审与决策127
3 课题管理内容127
第9章 航空新产品研制标准化128
第1节 概述128
1 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的意义128
2 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128
3 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的特征129
4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指导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理论129
5 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的保障条件130
第2节 新产品研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任务及文件131
1 论证阶段131
2 方案阶段131
3 工程研制阶段132
4 定型阶段133
5 新产品研制标准化工作程序图134
第3节 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系统136
1 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系统的主要任务136
2 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特征136
3 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组织机构136
4 标准化工作系统的运行和管理137
第4节 新产品标准化文件信息系统139
1 概述139
2 新产品标准化文件信息系统的构成140
3 标准化文件信息系统的生成140
4 标准化文件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141
第5节 综合标准化142
1 综合标准化的定义142
2 综合标准化的特征143
3 综合标准化的工作程序144
4 综合标准化和型号新产品标准化的比较148
第6节 并行工程148
1 并行工程的定义及其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地位148
2 并行工程和传统方法的比较149
3 并行工程的主要技术领域150
4 并行工程实施的特点和标准化152
第10章 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155
第1节 概述155
1 采标的概念155
2 采标的作用157
第2节 采标的原则和规定158
1 采标的方针和原则158
2 采标的方法159
第3节 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化工作160
1 贸易技术壁垒和国际标准160
2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满足贸易市场的需要161
3 产品质量认证是参与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的需要161
第4节 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164
1 技术引进与标准化的关系164
2 技术引进中应注意的标准化问题164
3 技术引进中各阶段的标准化工作165
4 标准资料的收集166
5 技术引进的标准化审查166
第2篇 企业标准化169
第11章 企业标准化基础169
第1节 企业标准化任务169
1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对象169
2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任务169
3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内容170
第2节 企业标准体系和体系表171
1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组成171
2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171
3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要求172
4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写细则174
第3节 企业标准化规划和工作计划177
1 企业标准化规划177
2 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177
3 计划的实施与考核177
第4节 企业标准化的管理和手段177
1 企业标准化机构178
2 企业标准化的手段178
第12章 企业标准的制定、实施与复审179
第1节 企业标准制定179
1 企业标准的制定原则179
2 企业标准的制定程序179
3 企业标准的实施180
4 企业标准的复审183
5 各类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184
第2节 企业技术标准的管理184
1 企业技术标准的分类184
2 企业技术标准的应用与管理186
3 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186
第13章 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工艺规范188
第1节 目的、意义和作用188
1 目的和意义188
2 作用188
第2节 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工艺规范的概念188
1 规范的内涵188
2 设计规范的特点189
3 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工艺规范的类型与结构191
第14章 工艺与工艺装备标准化197
第1节 概述197
1 企业工艺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内容197
2 工艺装备198
第2节 工艺标准化198
1 工艺标准化工作的任务198
2 工艺标准的种类199
3 工艺典型化199
4 工艺文件标准化200
第3节 工艺装备标准化200
1 工艺装备标准化的目的200
2 工艺装备标准化的内容201
3 企业工艺装备标准化管理202
第15章 企业标准化信息工作203
第1节 概述203
第2节 标准化信息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203
1 标准化信息研究工作203
2 标准化信息研究工作的作用203
3 标准化信息研究的主要内容204
4 标准化信息研究工作的步骤204
5 标准化信息的研究方法205
6 标准信息交流和报道工作205
第3节 标准文献的分类方法206
1 分类法的种类206
2 我国标准文献的分类法206
第4节 标准资料管理207
1 标准资料的范围207
2 标准资料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207
3 标准资料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要求208
4 标准资料的保管208
第5节 企业标准化档案工作211
1 企业标准科技档案211
2 企业标准科技档案的成套性211
第6节 标准成果申报与审批212
1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12
2 国防科学技术奖励213
3 申报与审批213
第16章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评价要求216
第1节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评价要求216
1 企业各类人员和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应得到落实216
2 标准化人员应符合的基本要求217
3 制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工作规划、计划并贯彻实施218
4 标准资料管理完善,标准信息畅通219
5 开展标准化宣传和培训219
6 应有必要的标准化经费保证219
7 标准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219
第2节 产品的标准水平评价指标219
1 产品标准的覆盖率应达到100%219
2 主要产品的标准水平220
3 产品质量达标率应达到100%220
第3节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220
第4节 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220
1 标准的实施220
2 实施标准的能力和手段220
3 标准化审查221
4 对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221
第17章 计算机在企业标准化中的应用222
第1节 计算机辅助企业标准化管理222
1 计算机辅助标准化的内涵222
2 计算机辅助标准化的概念及技术范畴222
3 计算机辅助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集成系统224
第2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226
1 CAD应用标准体系226
2 CAD数据库230
3 信息编码234
4 产品建模236
5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240
第3节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CAPP)设计系统243
1 CAPP的系统类型243
2 CAPP各种系统类型的应用244
第4节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245
1 概述245
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应用245
第5节 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247
1 概述247
2 系统基本功能250
3 PDM系统的应用实施250
第3篇 通用与基础标准的应用253
第18章 螺纹253
第1节 螺纹标准体系253
1 螺纹标准体系的组成和分类253
2 普通螺纹标准的变迁253
3 航空用螺纹和标记255
4 螺纹标准在航空产品中的选用255
5 航空螺纹标准255
第19章 极限与配合261
第1节 概述261
1 极限与配合的发展概况261
2 尺寸公差、尺寸误差与精度的关系263
第2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体系263
1 国际极限与配合标准体系263
2 我国极限与配合标准体系264
第3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内容265
1 圆柱极限与配合265
2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267
3 圆锥与角度公差267
4 配合的计算与选用268
第4节 极限与配合的应用269
1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原则及方法269
2 基准制的选择269
3 尺寸公差等级的选择270
4 配合的选择271
第20章 表面粗糙度276
第1节 概述276
1 表面粗糙度标准的产生和发展276
2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277
3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277
第2节 表面粗糙度标准体系278
1 国际表面粗糙度标准体系278
2 我国表面粗糙度标准体系279
第3节 表面粗糙度标准的基本内容280
1 基本概念280
2 评定参数及其数值281
3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284
4 代号与标注285
第4节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应用285
1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原则285
2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方法与步骤286
第21章 形位公差288
第1节 概述288
1 形位公差标准的产生与发展288
2 产生形位误差的因素及其影响289
第2节 形位公差标准体系289
1 国际形位公差标准体系289
2 我国形位公差标准体系291
第3节 形位公差标准的基本内容292
1 概述292
2 符号与标注294
3 定义及公差带解释302
4 公差原则308
5 形位公差值318
6 形位误差的检测320
第4节 国外形位公差标准介绍327
1 公差项目及符号327
2 标注方法328
3 公差原则329
第22章 制图332
第1节 技术制图332
1 概述332
2 我国的技术制图标准体系334
3 技术制图标准应用现状335
第2节 机械制图338
1 概述338
2 机械制图标准的应用341
第3节 航空工业制图342
1 概述342
2 航空工业制图标准体系343
3 航空工业制图标准的应用343
4 国家制图标准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347
第23章 法定计量单位349
第1节 概述349
第2节 计量单位的基础349
第3节 计量单位的依据350
第4节 计量单位的“家族”352
1 属于力学物理量的单位制352
2 属于电磁物理量的单位制353
第5节 国际单位制353
第6节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及使用要点357
第7节 数字修约规则360
1 基本概念360
2 确定修约位数的表达方式360
3 进舍规则360
4 不许连续修约361
5 0.5单位修约与0.2单位修约361
第8节 单位换算一般规则362
1 换算原则362
2 换算精度362
3 换算方法和程序362
4 换算示例362
第24章 ISO14000-GB/T 2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介绍365
第1节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365
第2节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及其基本内容367
第3节 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模式371
第4节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373
第5节 ISO14000系列标准与ISO9000系列标准的关系375
第6节 企业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的工作步骤377
1 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工作的总体设计377
2 文件编制前的工作步骤377
3 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文件编制工作步骤379
4 环境体系的运行379
第7节 航空工业环境管理与实施ISO14000的关系379
1 推行ISO14000符合航空工业实际情况380
2 推行ISO14000符合国家环保控制目标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