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济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济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643038.jpg)
- 何关银,罗晓梅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7287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学科: 经济理论 学科: 理论研究 学科: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经济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从军事哲学向经济哲学的飞跃:从理念上支撑了现代化建设的20多年的辉煌成就1
第一节 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军事哲学创新到经济哲学创新2
第二节 现代化建设实践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哲学理论的同等相关性分析12
第三节 现代化建设实践对经济哲学的创新性发展分析20
第四节 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被发展了的经济哲学自身的逻辑分析24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理论硬核”生产力理论:标志着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导实现了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的飞跃30
第一节 革命党的政治革命哲学及其在建国后被延续运用的经验教训分析3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经济哲学智慧37
第三节 从党的路线的经济哲学内涵,看党的行动中指导思想的嬗变56
第三章 消除二元社会结构的哲学智慧: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农业经济的产业化链接中,避免“羊吃人”的悲剧在实践中重演64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实践自身创造力的哲学智慧:古老家庭模式嵌入现代责任制的效率内核,家庭联产责任制平台上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创新65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率机制的本质分析:“双层经营”是土地公有性质基础上的农业财富创造中家庭活动与社会活动结合的体制77
第三节 解决农业基本问题“生活”和“增收”矛盾的哲学智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92
第四章 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基础观向法定产权观的飞跃:初级阶段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创新101
第一节 初级阶段基本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石:从意识形态的先验产权观向法律承认的现实即实践产权观的飞跃102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模式的反复选择与对经济制度认知平台的位移的哲学智慧110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曲折成长和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的创新123
第四节 资本市场的扩展和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理性具体的把握129
第五章 以社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使政府、市场和企业形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合力141
第一节 从社会经济学理论的视野看,政府、市场和企业都是经济发展的条件141
第二节 确立“市场君主”地位是智慧地把握现代社会经济的社会内部性规定的基础153
第三节 从革命党政权观向执政党权力观的飞跃:“全能政府”向“有限服务政府”的转型162
第四节 发展载体的智慧性选择: “法人组织”的定位和企业经济功能发挥168
第六章 对现代化建设自身逻辑的智慧把握:落后大国经济建设的特殊规律和区域有序开发理论175
第一节 对和平发展时代经济趋势的智慧把握:特区建设和世界经济结构布局及调整理论175
第二节 经济学的稀缺与效率理论在实践中的智慧运用:东部沿海经济带的形成187
第三节 对经济战略全局充满了哲学智慧的把握和驾驭: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生产力梯度转移规律的创新实践191
第四节 对现代化建设规律把握的新飞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02
第七章 对市场经济的社会前提的哲学智慧把握:社会结构再造和市民社会理论206
第一节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呼唤对现存社会的认知哲学智慧:从臣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对立中,把握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不可分割的关系207
第二节 对传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的实践路径的智慧把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依法建构214
第三节 现代化的进程与创新活力的激发228
第四节 村民自治、社区自治是中国市民社会生活的平台235
第八章 现代化建设的哲学理念:从人是因素到以人为本的飞跃243
第一节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人极富经济哲学智慧的创造244
第二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对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极性因素的更理性、具体的把握249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哲学智慧的新飞跃259
第九章 从阶级国家观向法权国家观的飞跃: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267
第一节 “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创新及其经济哲学底蕴267
第二节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哲学的价值证明:“一国两制”被香港、澳门的实施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285
第三节 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在特殊对象上的与时俱进运用:台湾情况的特殊性和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原则性与灵活性292
第十章 马克思对近代时代战略把握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与国际环境紧密结合的现代化建设306
第一节 实践的时代坐标的哲学智慧把握:近代社会以来是现代化的时代和世界历史的理论307
第二节 现代化建设实践横向关系的哲学智慧: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对国情特色的确认和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性并存319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世界性效应的智慧选择:在经济全球化中走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330
主要参考书目343
后记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