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体机能学 试用教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体机能学 试用教材
  • 青岛医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青岛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73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体机能学 试用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人体机能学的性质与任务1

第二节 生命特征和机能活动表现1

一、生命特征1

二、机能活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3

第三节 人体机能活动的对立统一性及其调节4

一、机能活动的对立统一性4

二、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5

第二章 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8

第一节 蛋白质8

一、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8

二、蛋白质的性质15

三、蛋白质的分类17

第二节酶18

一、酶的化学组成18

二、酶的专一性及催化作用19

三、影响酶作用的因素20

四、酶的命名及分类24

五、酶在医疗上的应用26

第三节 核酸28

一、组成与结构28

二、重要的单核苷酸32

第四节 维生素37

一、水溶性维生素38

二、脂溶性维生素41

三、维生素缺乏的原因44

第三章 消化与吸收45

第一节 消化45

一、口腔内的消化45

二、胃内的消化46

三、小肠内消化49

四、大肠内的消化51

第二节 吸收52

一、吸收原理52

二、吸收部位——小肠及其结构基础53

三、各类物质的吸收54

第三节 消化机能的调节56

一、消化机能的神经调节57

二、消化机能的体液性调节59

第四节 消化管机能异常的主要表现60

一、呕吐60

二、腹泻的病理生理原理60

第四章 糖类的代谢62

第一节 糖元的生成及其代谢转变62

一、糖元的生成62

二、糖元的分解62

三、糖元异生作用65

四、糖元生成和转变的生理意义65

第二节 血糖65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65

二、血糖的正常水平及其生理意义67

三、耐糖现象68

第三节 糖在体内的氧化69

一、有氧氧化69

二、无氧氧化72

三、直接氧化75

第四节 糖类代谢的生物学意义78

一、供应能量78

二、产生供氢体,参与体内物质的合成代谢79

三、转变为糖的衍生物构成组织成分和粘多糖79

第五章 脂类的代谢81

第一节 脂肪的储存、运输、动员和改造81

第二节 真脂的分解与合成82

一、真脂的分解代谢82

二、真脂的合成代谢85

第三节 类脂的代谢88

一、磷脂的代谢88

二、胆固醇的代谢89

第四节 脂类的生物学意义93

一、供给机体所需要的能量93

二、构成组织的组成成分93

三、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94

四、保护作用94

第六章 蛋白质的代谢95

第一节 氮平衡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95

一、氮平衡95

二、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96

三、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96

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过程96

一、转氨基作用与脱氨基作用97

二、氨的代谢转变99

三、a-酮酸的代谢转变102

第三节 某些氨基酸的特殊代谢及其意义103

一、巯基及其意义103

二、一碳基团的生成及其意义105

三、某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意义107

四、某些有机胺的生成及其意义108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111

第七章 核酸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112

第一节 核酸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112

一、核酸的合成代谢112

二、核酸的分解代谢114

第二节 核酸的生物学作用115

一、核酸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115

二、核酸在遗传中的作用118

三、核酸与病毒的致病作用123

第三节 某些药物对核酸生物学作用的影响124

一、抗核酸代谢物124

二、烷化剂126

三、抗菌素126

第八章 生物氧化与能量128

第一节 生物氧化128

一、二氧化碳的生成128

二、水的生成129

三、能量的产生及利用133

第二节 基础代谢135

一、基础代谢的概念135

二、测定基础代谢的原理136

第三节 体温139

一、人体的正常体温及其变异139

二、产热和散热过程141

三、体温调节143

四、体温的异常变化144

五、高、低温环境中的劳动保护145

第九章 物质代谢间的关系及细胞代谢的内源性调节146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146

一、共性与个性146

二、相互转变147

三、相互依赖148

四、控制与反馈148

第二节 细胞代谢的内源性调节150

一、酶在细胞内的集中存在与隔离分布的调节作用150

二、酶催化反应速度的控制151

第十章 血液156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及化学成分156

一、血液的组成156

二、血液的化学成分157

第二节 血细胞157

一、红细胞157

二、白细胞164

三、血小板166

第三节 血浆蛋白及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167

一、血浆蛋白167

二、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169

第四节 血量与血型170

一、正常人的血量与失血170

二、血型170

第五节 凝血与抗凝血173

一、血液凝固173

二、抗凝血176

三、加速凝血与抗凝血的方法177

第十一章 血液循环——心脏机能179

第一节 心肌特性179

一、心肌特性179

二、影响心脏活动的因素182

第二节 心脏射血机能183

一、心动周期183

二、心脏射血184

三、心音187

第三节 心输出量189

一、心输出量及其正常变动189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89

三、心储备力量190

第四节 心脏生物电现象190

一、心肌纤维的生物电现象191

二、正常心电图及其原理192

三、正常心电图产生的原理193

第十二章 血液循环——血管机能198

第一节 血液流动的动力学原理198

一、基本概念198

二、血流量、血压及阻力的相互关系199

三、血流量与血压、血液粘滞性、血管长度及血管口径的关系199

四、各段血管血流速度与各段血管横断面积的关系200

五、各段血管血压与血流概况200

第二节 动脉201

一、动脉血压及其正常值201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202

三、动脉血压及血管口径对器官血流量的影响205

四、动脉脉搏205

第三节 毛细血管和微循环207

一、微循环的结构207

二、微循环的机能特点207

三、影响微循环机能的主要因素209

第四节 静脉210

一、静脉血压210

二、影响静脉血回流的因素210

第十三章 血液循环——循环机能的调节与个别器官的循环212

第一节 循环机能的调节212

一、心脏、血管活动的中枢及神经支配212

二、心脏及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215

三、体液调节219

四、失血时循环机能的调节220

第二节 个别器官的循环220

一、冠状循环220

二、肺循环222

三、脑循环222

第十四章 呼吸224

第一节 通气机能224

一、呼吸道的构造224

二、呼吸运动225

三、呼吸运动时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的变化227

四、肺通气量与肺通气功能的测定230

第二节 换气机能233

一、气体交换233

二、气体运输235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239

一、正常呼吸节律的维持241

二、血液化学成分对呼吸运动的影响244

三、其它与呼吸有关的反射活动245

四、大脑皮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245

第十五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246

第一节 肾脏的生尿机能246

一、肾结构特点246

二、尿的生成248

三、肾脏清除率253

第二节 尿的输送、贮存与排放254

一、尿的输送与贮存254

二、尿的排放255

第三节 尿的成分与性质256

一、尿量和尿的特性256

二、尿的化学成分257

三、病理状态下尿的异常成分258

第十六章 水和无机盐259

第一节水259

一、水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存在形式259

二、水的作用260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261

第二节钾、钠、氯263

一、钾(K)263

二、钠(Na)264

三、氯(C1)265

第三节钙、磷、镁、氟266

一、钙(Ca)266

二、磷(P)267

三、镁(Mg)268

四、氟(F)269

第四节铁、铜、钴270

一、铁(Fe)270

二、铜(Cu)271

三、钴(Co)272

第五节硫、碘、锌、钼、锰272

一、硫(S)272

二、碘(I)273

三、锌(Zn)、锰(Mn)、钼(Mo)274

第十七章 体液275

第一节 功能单位275

一、克分子与当量276

二、渗透克分子量(渗量)277

三、氢离子浓度278

第二节 体液的组成及其之间的交流279

一、体液的组成279

二、各部分体液的交流282

三、体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的调节284

四、体液中水与盐的对立统一关系285

第三节 酸硷对立统一288

一、酸、硷的概念288

二、体液酸硷对立统一原理289

三、酸中毒和硷中毒292

四、水、盐与酸硷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295

五、酸、硷中毒的治疗原理296

第十八章 肝脏机能297

第一节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297

一、在糖代谢中的作用297

二、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297

三、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298

四、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298

五、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298

第二节 肝脏的解毒与排泄机能299

一、肝脏的解毒作用299

二、肝脏的排泄机能302

第三节 肝功能测定的原理302

一、血浆蛋白质302

二、血清胆红素303

三、血清酶类304

四、其他305

第十九章 内分泌306

第一节 甲状腺306

一、甲状腺激素307

二、降血钙素310

第二节 甲状旁腺311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311

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312

第三节 胰岛腺312

一、胰岛素312

二、胰高血糖素314

第四节 肾上腺314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315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321

第五节 性腺324

一、男性腺(睾丸)324

二、女性腺(卵巢)326

第六节 垂体331

一、垂体前叶332

二、垂体后叶335

第七节 其他激素336

一、前列腺素336

二、肾素337

三、缓激肽338

第八节 激素的作用原理339

一、第二信使学说(环状腺苷酸学说)——含氮类激素的作用原理339

二、激素-基因学说——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341

第二十章 骨骼肌的机能342

第一节 骨骼肌的结构及化学组成342

一、骨骼肌的结构342

二、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342

三、肌肉伸缩原理344

第二节 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345

一、肌肉的生理特性345

二、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347

第三节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351

一、运动终板的结构要点351

二、神经肌肉兴奋传递的一般特性352

三、兴奋由神经传向肌肉的原理352

第二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机能353

第一节 眼的机能353

一、眼球的结构概要353

二、眼球屈光系统的机能354

三、视网膜的感光机能357

四、眼内压及房水循环360

第二节 耳的机能362

一、传音系统的机能362

二、感音系统的机能363

三、音波的传导途径364

第三节 前庭器官的机能365

一、椭圆囊和球囊的结构要点及机能365

二、半规管的结构要点及机能366

第四节 皮肤感受器369

一、热点与冷点369

二、触点369

第五节 味觉感受器及嗅觉感受器369

一、味觉感受器369

二、嗅觉感受器370

第二十二章 神经系统的机能372

第一节 神经元的机能372

一、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机能372

二、突触375

三、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联系方式377

第二节 中枢神经的基本活动规律378

一、反射378

二、中枢兴奋传导的特征379

三、中枢抑制380

四、中枢神经内兴奋和抑制的相互关系381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382

一、特异性传导通路及非特异性传导通路382

二、痛觉385

三、针刺镇痛原理388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运动机能389

一、肌紧张的产生基础及其调节389

二、锥体系统及锥体外系统391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和新陈代谢的调节机能396

一、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机能396

二、内脏神经的化学介质399

三、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401

四、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的调节403

第六节 大脑皮层的思维机能404

一、条件反射404

二、思维机能与条件反射406

三、大脑皮层的电活动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