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湖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湖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614391.jpg)
- (宋)张镃撰;吴晶,周膺点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51540406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湖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1
刻《南湖集》缘起&鲍廷博3
约斋《南湖集》序&杨万里5
题词 读张功父《南湖集》(并序)&方回7
卷一9
五言古诗9
杂兴(三十九首)9
秦女行18
锦池芙蓉盛开,与谭德称、何国叔、曾无逸、王季嘉、吕浩然、张以道小集,以东坡诗“细思却是最宜霜”分韵,得“却”字18
足疾愈,约客游湖上园19
观旧写照有感20
次韵《清閟对月》20
重午21
中秋后一夜观月21
重九日,病酒不饮。而园菊已芳,薄暮吟绕,亦有佳兴。因和渊明《九日闲居》诗一首,聊见向慕之意云22
夜兴23
癸卯立秋后一日凿井竹间23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24
小疾,书兴25
次韵陆南宫《晨起》有感26
次韵陈唐卿县尉26
自广岩避暑西庵27
自安福过真珠园梅坡27
往逸村雪中上船28
径山绰上人寄新雪29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同志(六首)29
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31
次张以道韵32
寄题庄器之招隐楼33
次韵答张以道《茶谷闲步》34
宿余杭普救兰若,同讷、义二僧访法喜寺,寻登绿野亭34
戏效乐天体35
卷二37
五言古诗37
集古今山林闲适诗,以《林泉啸咏》名之37
偶成38
不睡38
同张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诗十六韵38
酌道旁古松下,钱王水对山,绝顶微露塔尖,闻有僧院名益钱39
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40
近诗殊少。闲行绿荫下,喜成杂言以自勉,继此当日课云41
看涧水自警41
秋日夙兴43
读《萧何传》有感43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44
移石种竹橘44
棕笋诗45
分韵赋薝卜,得“松”字45
送绰上人归后庵46
我园46
回放翁书46
次韵张子仪郎中47
月色47
题画云山团扇47
七言古诗48
前有一尊酒行48
冒雨往玉照堂观梅,戏成长篇49
《千叶黄梅歌》呈王梦得、张以道50
庐陵李英才自制墨与梅花写真,艮斋、诚斋又许其能诗。十月七日携画见访,且索拙语,因成古风以赠51
刘宗古画《过海寿星》51
跋周昉画《锡宴图》52
马贲以画花竹名政宣间。其孙远得贲用笔意,人物山水皆极其能。余尝令图写林下景。有感,因赋以示远52
旧藏文与可墨竹,未有对者。叔祖阁学以一枝为惠53
朱师关画《梅溪春晓图》54
书《锁树谏图》54
奉祠云台,题陈希夷画像55
陆编修送月石砚屏55
太平印歌56
渭川猎57
夜坐放歌书兴57
看云58
夜看月边行云59
寄春膏笺与何同叔监簿,因成古体59
出山追述所见60
读仙书61
马当山水府庙61
醉后偶书61
王荆文公有《客至当饮酒》篇,姜邦杰广其意赋诗见示。有云:“有客固当饮,无客饮更歌。有客与无客,颓然同一科。”仆因和答一首62
三爱吟62
谢岂庵饷澄粉圆子63
鸦舅辞64
茂洪赴漕试归,苦目疾64
还至吴淞,茂洪用余《临平》诗韵“放鱼”。因思旧行大江尝纵巨鱼,再和为答65
美人曲65
卷三67
七言古诗67
叔祖阁学生朝,以丹砂铸酒杯为寿67
叔祖待制移居新市,华阁初成,适逢诞日,尊幼毕集。镃独阻奉觞,因遐想赋诗为寿68
当涂叔祖生朝,以顾亮画《双松鹿雀》为寿68
南园叔祖生日69
呈尤侍郎、陆礼部69
陈子西投赠长句,走笔次韵奉酬70
简虞子建71
简喻叔奇工部、沈无隐寺簿72
次韵曾侍郎73
蚊73
船回过德清74
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74
七月望烟波观对月75
题寒绿轩76
登城歌76
韩子师尚书致仕77
张户部惠山杨梅78
石首、春鱼、梅鱼三物形状如一而大小不同尔。因赋长篇79
宿吴江华严院79
山堂纪实80
种菊81
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知为西蜀名士。继得秘监与国正唱和诗,因次韵呈教81
张郎中、尤少卿相继过访未果,往谢。先成古诗寄呈82
秋风82
同魏茂先、潘茂洪泛湖终日83
次茂洪韵83
戏赠杨伯时84
以道学谕《凤口有感》诗写物记事备极词情,不容继和矣。既辱珍示,可无奉酬?辄抒鄙怀次韵。且名以《溪妇吟》。末章反正,不忘风人之义也84
赠道士张易85
一日85
次叔祖阁学《暑中过清寒堂》韵86
宿吴江县86
玉霄花87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桂隐87
崔悫画《双鹅引雏》88
震泽戏书鹅鹤88
程尧仲以杨秘监所赠诗见示,因走笔次韵,约观园中桂花88
真珠园和净慈僧韵89
浮庵洁疾戏呈89
蔬饭89
病起见瓶中蜡梅,偶书89
谢李仁父送茯苓90
钓台91
卷四93
五言律诗93
春前一日赋呈诚斋,觅《荆溪诗编》,且邀看玉照堂花93
次韵答潘茂洪《桂花见怀》94
次韵酬喻工部《雪中见怀》94
雪霁94
诗本94
读乐天诗95
觅放翁《剑南诗集》95
杨伯子见访,惠示两诗。因次韵并呈诚斋(二首)95
次韵罗端规(二首)96
次武子韵96
暑中杨伯虎见访,翌日有诗来,因走笔次韵96
早饭庵中,次张以道韵97
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97
即席次吴季行韵97
连日雪未能多,曾无逸见惠二首,遵欧苏律“禁体物语”,及用故事,走笔次韵(二首)98
简陈监仓(二首)98
简周晞稷98
北山早兴99
冬至后五日约客,晨往极乐精舍,因寻梅湖山。作诗纪事(二首)99
寄呈尤侍郎(二首)99
宿治平院,长老善忍自绍兴癸酉四月住持。余是年三月生100
野芳亭偶书100
春晚101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扇见遗,报之五言101
代书回寄杨伯虎101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101
春在102
游大中乾元寺102
次韵酬张仲思高邮见寄(二首)102
次韵酬杨伯子,兼呈诚斋(二首)103
清晖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103
买书104
寒食104
山茶花104
杨伯子过访,翌日以两诗见贻。因次韵答(二首)104
过翔鸾院,留题僧房105
宿八尺,月色陡明105
送酒诚斋,将以五字105
过湖至郭氏庵106
因过张郎中,识孙才翁教授。时徐衡仲亦在坐。成四韵送呈106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106
次韵王耘之《秋兴》(二首)107
夜饮呈叶司户(二首)108
题画(二首)108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二首)108
徇俗109
奉寄淮西总领张少卿,并呈建康留守章侍郎(二首)109
伏日110
稍负110
送叶正则秘郎参议湖北帅幕110
问鹤110
送喻叔奇工部括苍(二首)111
山寺漫兴111
杨仲子携诗见过,次韵酬赠,并呈诚斋(二首)111
重过凤山高氏112
永嘉张仲思相士过访,坐间索诗112
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112
桂树下作113
过冷泉113
桃花113
杨秘监补外,赠送113
名新酿曰“白鸥波”,以一尊送佑圣观刘高士114
湖南舟中赠日者114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114
梦觉(二首)115
夜半浴115
次韵答曾司法115
命鹿116
正月三日同诸亲从叔祖阁学登宁寿观东西山,寻至邻园,次叔祖韵116
次韵寄斋赠竹居116
安乐泉亭上午憩116
暮色117
夜坐示客117
表兄刘东玉提干挽诗(二首)117
老笔赠铦上人(二首)118
自咏118
道院书壁119
次韵叔祖阁学《题逸村亭壁》119
野芳亭书壁119
客舍夜闻吴讴,有怀南湖119
牡丹120
湖边夜兴120
夜述120
寄呈史太师(二首)120
谁谓121
问讯家林蜡梅121
行次莺脰湖122
游九锁山122
皇太子生辰诗122
对雪123
巾车124
卷五127
七言律诗127
庚戌岁旦次张以道韵127
立春日访梅裴氏园128
正月八日喜霁128
灯夕128
次韵潘茂洪《春日书怀》128
春晴独坐,次叔祖阁学韵129
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129
寒食不出遨129
五日荥阳郡王饷酒129
重五日不饮偶成长句130
五月十六日夜南湖观月130
对月130
烟波观月示客131
七夕前一夜翠樾堂设醮131
七夕131
秋暖131
秋夜132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132
秋声132
秋风133
赠雁133
重九前一日领客登城,即席次张以道韵133
冬日133
十月菊134
冬至日晓雪,庭桂一枝著花,戏成长句134
侵晨飞霰,薄暮雪未成134
园中梅有开者,寄呈当涂叔祖134
昨探梅冒寒伏枕,病起闻花已开,尚苦雨阻,因成长句135
寓舍听雨,忆园中梅花135
晓探晴观梅135
次韵周昭礼见寄,兼约观园梅135
约斋西窗先有垂柳,腊后四日辟地增植花数十辈136
雪136
雪晴,希稷次韵,再赋为答136
丙午十二月晦日雪霁137
守岁137
夕霁137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四首)138
闲课138
自咏139
自叹139
山堂晚兴139
园中晚兴139
竹轩诗兴140
偶书(四首)140
客有折秋香来桂隐者,喜成七言呈以道141
南湖书斋141
题尚友轩141
次韵叔祖阁学《秋兴》142
桂隐花正开,得诚斋《木樨》七言,次韵奉酬142
诚斋再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142
诚斋三用韵,因更和,呈以坚顾临之约143
尤丈、京丈和篇沓至,四用前韵为谢143
五用前韵咏丹桂花143
安溪山间寻桂得之144
晚步池上144
纳凉至夜深144
游石湖144
泛湖145
曲廊145
自横山归偶成145
秋日登集仙台145
圣井亭146
离城中146
野芳亭写望146
泛锦池霞川呈张以道(二首)147
以道次韵,因再和(二首)147
蒲龛147
雨中约梅再赋148
寒堂梦松148
苍寒堂148
约周希稷游湖上园148
夜自叔祖北园归149
出寂照行至书馆149
清夏堂149
碧宇书兴150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韵150
述兴150
睡起述兴150
自料151
遣兴151
昼寒,一杯辄欲酩酊,因静坐道室151
晓寝喜成151
戏题152
改旧诗戏成152
次韵张唐卿152
次韵酬唐老见赠153
次韵谭德春见寄153
即席次韵器之相赠153
次张以道韵153
次韵奉酬张野夫见赠154
次韵陈秀才154
玉照堂观梅(二首)154
送陈同父155
立春日园梅未花,书呈尤检正155
靧栉155
游臞庵155
卷六157
七言律诗157
湖上呈虞仲房157
简马架阁158
皇太子生辰(二首)158
即席次潘茂洪韵158
过凤山高氏,以榴实荐酒159
以洞庭橘寄杨秘监159
呈吴居甫待制159
送吴季行监丞知简州159
长至前夕书寄陆严州160
送赵季言知抚州160
余家兄弟未尝久别,今夏送平父之官山口,冬仲朔又送深父为四明船官,因成长句160
呈毛崇夫司直161
次韵酬新九江使君赵明达二诗,仍送自制香饼、白鸥波酒(二首)161
酬张子立投赠161
次韵酬潘茂洪见寄162
酬曾无逸架阁见寄162
次韵酬郑唐老见寄162
次韵王耘之163
次韵酬杜材卿163
呈张左曹郎中163
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163
伴书回寄建康张总卿164
种蜡梅喜成,时欲暂往梁溪164
时贤有爵高名重而不自由者,再念闲居之可乐,为赋长句164
送鹤还建康章德茂侍郎,因成两诗165
入园闻鹤唳165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165
登梅桥望桂隐166
喜杨诚斋赴召166
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166
南湖有怀遂初尤公侍郎,寄赠七言167
呈曾仲躬侍郎167
次韵叔祖题咏泽亭167
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167
行近湖州不果,入城寄王成之使君168
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168
许深甫宰分宜169
因过田倅坐间,得姜尧章所赠诗卷,以七字为报169
贺萧参政169
叔祖国学座间请观诗编,因赋169
送郑刚中赴江东参议170
回渡荷叶浦170
次以道荷叶浦170
又呈坐客171
客至171
次韵酬陈伯冶监仓171
送叶景良知严陵171
送谢艮斋得闲西归172
戏呈郑去华县丞172
谒客不值,夜梦见之172
官舍梦归南湖172
曾无逸饷风澜十团扇,报以七言173
许深父送日铸茶173
游叔祖次对宅南新园诗173
五林方沈氏居174
南湖夕泛174
游新市赵侍郎园174
游韩氏园,有客先归174
寄题任子严漕使盘园175
离无锡夜入溪庄港口175
雨中忆昙少云,奉寄175
虎斑猫175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176
游俞氏庵,次叔祖韵176
卖花176
泊吴江塔院喜霁177
舟行177
出德清县177
出余杭县177
之官离桂隐178
题昌化县双溪馆178
题临川道中玉虚观178
闲步游紫极观178
题天台凝真宫,陈道士缘化《藏经》既成,求诗还山179
水仙花179
赠嗣持上人179
赠崇先寺长老180
吴江鲊户献鲈180
归南湖喜成180
安溪晚泊,因到无净院180
游南山普宁院。院中止有数僧。别立堂处村,仆几百人,号师翁、道友,分执薪水,负戴扫除、苴补之役。暇即乞米赡众。溪南二里许名“石口”,闻冬时梅花甚多181
宿西菩山明智寺诗181
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181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堂。因赠四韵182
过红城子182
暂往吴兴出城182
薝卜花盛开,因赋四韵183
灵源精舍小憩。旧名龙泉,有古井,极甘洌183
山寺小憩183
游昭庆寺183
夜宿华藏寺184
与诸弟游天竺184
姑苏怀古184
平望遇风185
晓出海会,过新溪渡185
写村舍壁185
书东迁禇氏壁185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186
南湖二亭落成,各书长句一首(二首)186
题王恭父校书新辟书轩187
书 事187
戏题故袍187
再游洞霄188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律诗六韵其上188
卷七189
五言绝句189
桂隐纪咏(并序)189
桂隐190
东寺190
北园190
山堂190
高寒堂190
安闲堂190
翠樾堂190
清夏堂190
尚友轩191
煨芋轩191
殊胜轩191
传经轩191
读易轩191
咏老轩191
真如轩(窗外植巨竹)191
易容轩191
泰定轩191
玩芝轩192
石林轩192
俯巢轩192
书叶轩192
静赏亭192
拥山亭192
抚鹤亭192
俯镜亭192
依绿亭192
云外亭193
沙际亭193
鲈乡亭193
摘霞亭(霞即杏也)193
琼莩亭193
粲金亭(枇杷)193
满霜亭(霜即橘也)193
听莺亭193
松桥193
竹桥194
柳桥194
平桥194
兴远桥194
归喜桥194
静乐庐194
心足寮194
茂光台194
安乐泉194
鹊泉195
樵径195
霞川(涧两岸种桃)195
舣蘋舟195
戏答客问195
题松身195
前后植木犀,楼上有站台,尽见诸山195
登春陌196
香玉花196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二首)196
题瑞香花扇196
泛星槎196
题平甫弟梁溪庄园197
茶谷闲步197
涧西闲泛197
同王梦得夜坐197
晚兴197
道经寒芦港198
戏成白发(二首)198
秋夜198
约 斋198
赠道士198
过莺脰湖199
珍林199
并闾岭199
药溪199
南湖199
六言绝句200
小疾200
净相兰若僧师雅持塑佛疏缘化,赠山偈(二首)200
七言绝句201
丁未立春201
岁旦立春(六首)201
春风202
淳熙己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欢喜口号十首202
敬和东宫《春日泛湖》韵203
敬和东宫《早梅》(二首)203
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三首)203
壬寅立春(二首)204
堂中安奉高宗、寿皇、今上御书碑204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204
读《韩非传》205
题《挂剑图》205
孟尝君205
题赵祖文画205
送马舍人赴建康军幕206
陆严州赴召喜,成三诗206
点视马驿因成两绝206
武子得监左帑,归甬东待次206
简马庄父207
何氏书堂207
忆夏墟山园207
题郭水坚画美人(二首)207
谒陆礼部归,偶成二绝句207
有怀新筠州杨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八首)208
新诗(二首)209
回至泰阳村,得家信(二首)209
崇德道中(四首)209
曹村观落日210
五家林(四首)210
车中闻人说溪涧如水晶色,口占一绝210
题禹庙(二首)210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211
宿上湖211
望亭夜泊211
石门小泊211
潘茂洪借屋,地主催起,仆以山园暂假寓泊,书两诗送之212
行次德清(三首)212
携杨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212
相士陈邦彦觅诗213
行次下渚湖(二首)213
杂兴(三首)213
园步杂兴(四首)213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四首)214
道旁丛祠,榜云“老人庙”214
卷八215
七言绝句215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215
次韵酬王之孟见赠216
次韵姜邦杰见访,留赠三诗216
次韵吕浩然(四首)216
过野翁亭,因登岞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217
舟过良渚217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217
出城(二首)218
以桂隐樱桃从益之博红酒诗218
新市道中219
夜闻渔歌219
访安福寺叶上人219
西庄夜归219
题本觉寺(二首)219
题圆觉寺跳珠轩220
清明日书亦庵壁(二首)220
题南山刘家寺松云轩220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220
闲步游紫极观221
铁行者(皂林普济院老僧每初睡时以叉头钉夹纸烛置案上,名“铁行者”)221
彭祖岭道中221
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221
暑行221
水边222
晚眺222
观水上斜照222
题山长庵222
臞庵书事(四首)222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223
过枫桥寺224
听琵琶224
绍兴间国工胡伟琵琶擅称一时,其徒豪兴得胡心传之妙,今年七十二,清健,伎益精,从容话故都事,使人感叹。因书小诗与之224
许道士房224
得家书(三首)225
雨中闻雁225
看雁225
张以道归自甬东,先饷土物,两诗为谢225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五首)226
春日226
寒食前一日西湖闲泛(三首)226
春云227
四月上浣日同僚约游西湖十绝227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228
三月望日微雨,泛舟西湖(四首)228
湖南午坐,雨作归山堂,共成四绝句229
送樱桃与范尚书(二首)229
藤枕诗230
咏清苦230
写扇230
南湖书事(五首)230
夏日南湖泛舟,因过琼华园(六首)231
即事(三首)231
书叶轩(二首)232
围绣亭232
晨步西涧232
听莺亭232
晚步松下233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泛湖,共成十绝233
园中杂书(四首)234
园中杂书(四首)234
园中口占(二首)235
池上(四首)235
池边二绝235
池上次潘茂洪韵236
题苍云亭236
初闻湖南蛙声,成三诗236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小池植莲,为赋两绝237
分题得古木237
云露堂237
南湖上观萍237
题荷花画屏237
连朝238
次韵酬王梦得西湖上见寄238
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携两诗过访,及归,次韵酬送,后篇兼寄张武子(二首)238
张似之送栗子木瓜238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238
持上人,别久矣。一日来访,举似近作,且言迁寓新房,因次韵赠之239
晓边239
水蕉239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239
骑鲸桥240
鸥渚偶成(二首)240
从张子立觅驴二绝240
燕坐(二首)240
夜赋241
题画扇241
春日泛舟南湖,因遍游近港,坐间书客所携四扇241
题扇242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242
戏放韩致光体242
桥亭观月242
卷九243
七言绝句243
方壶(在荼蘼洞中)243
白头翁鸟243
暂往嘉兴,离桂隐过渡244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244
嘲蝶244
至华藏寺先呈琏长老244
荠花245
题左顾亭245
安溪道中245
七夕口占245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246
龙瑞宫246
秋清246
桥廊上作(二首)246
煎白云茶(白云寺在宣城赏溪之西。唐宣宗有诗云:“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二首)247
得巨笋三尺围送王叔兴247
得巨鱼送叔祖247
舟行观新月247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绝248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248
题羔羊斋外木芙蓉248
窗前木芙蓉248
山堂249
王倅(德远)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249
九日249
丽秋花249
金凤花249
漫兴(二首)250
觅句250
忆南湖250
渔父词(二首)250
新种251
山行251
谢人送白山茶花(二首)251
即目252
红佛见笑花252
芍药花(二首)252
白杨梅252
书北听后檐壁252
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三首)253
盆橘253
霜橘253
九月梅花253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254
书苍寒堂壁(二首)254
霜节堂254
园中雪夜(二首)255
记雪(三首)255
水栀(二首)255
夙兴256
蜡梅(二首)256
龙井山主送蜡梅256
次韵茂洪觅蜡梅256
种蜡梅喜成(二首)256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257
玉照堂次韵茂洪《古梅》257
玉照堂梅花飘落如雪258
梅(三首)258
寻梅(三首)258
春雪阻观梅花,两诗嘲之(二首)259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259
咏千叶缃梅(五首)261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前韵各赋五首261
戏题重台梅262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日,偶自北山塔院过亭下,枝间已花,因次原韵(三首)262
残梅263
水阁即事(二首)263
余以雪牡丹歌呈诚斋。回柬云:“只得籍没,是兵家不传之妙。”谓不和答也。又尝以来日立夏问诚斋:“所谓风月库中,当作何措置?”蒙绝句示报。因次韵致谢,并破前说云263
夏夜(二首)263
戏咏咸蛤264
尖檐帽264
再游洞霄264
失题(二首)264
卷十267
诗余267
长相思267
梦游仙·小姬病起,幡然有入道之志。因书赠之(二首)267
又·记梦(二首)268
昭君怨·游池268
又·月夜放船268
又·园池夜泛268
霜天晓角·泛池269
如梦令·雪269
南乡子·春雪269
乌夜啼·夜坐269
菩萨蛮·芭蕉269
又·鸳鸯梅270
又·遣兴270
折丹桂·中秋南湖赏月270
清平乐·题黄宁洞天吹笛台270
又·炮栗271
谒金门·秋兴271
又·赏梅,即席和洪内翰韵271
柳梢青·适和轩271
又·秋日感兴271
又272
好事近·拥绣堂看天花272
诉衷情·得二白雁,偶亡其一,感而歌之272
浣溪沙272
虞美人·咏水荭花273
玉团儿·香月堂古桂数十株著花,因赋273
眼儿媚·初秋273
又·女贞木273
又·水晶葡萄273
南歌子·山药274
鹧鸪天·咏二色葡萄274
江城子·黄子由少监同内子慧斋奉岳母定斋,相过席间,因走笔次韵274
又·凯旋274
卜算子·无逸寄示近作梅词,次韵回赠275
杨柳枝275
感皇恩·驾霄亭观月275
夜游宫·美人275
醉高楼·初月276
蝶恋花276
又·南湖276
又·挟翠桥276
鹊桥仙·立秋后一日277
又·采菱277
鹧鸪天·自兴远桥过清夏堂277
又·咏阮277
临江仙·余年三十二,岁在甲辰,尝画七圈于纸。揭之坐右,每圈横界作十眼,岁涂其一。今已过五十有二,怅然增感。戏题此词278
御街行·灯夕戏成278
满庭芳·促织儿278
风入松278
念奴娇·千叶海棠279
水调歌头·姑苏台279
又·项平甫大卿索赋《武昌凯歌》279
木兰花慢·七夕280
又·癸丑年生日280
又·纪梦280
水龙吟·夜梦行修竹林中,有道士颀然而长,风神秀异,自称见独处士。谓余曰:“人间虚幻,子能毕辞荣宠,清净寡欲,当享万寿。”惊觉,因赋此词。乙丑冬十二月也281
祝英台近·邀李季章直院赏玉照堂梅281
满江红·小圃玉照堂赏梅,呈洪景卢内翰281
又·贺项平甫起复知鄂渚282
汉宫春·稼轩帅浙东,作秋风亭成,以长短句寄余。欲和久之,偶霜晴,小楼登眺,因次来韵,代书奉酬282
烛影摇红·灯夕,玉照堂梅花正开282
贺新郎·李颐正见访,留饮,即席书赠283
又·次辛稼轩韵寄呈283
瑞鹤仙·壬子年灯夕283
八声甘州·秋夜奉怀浙东辛帅284
又·九月末南湖对菊284
江城子·夏夜观月284
渔家傲285
八声甘州·中秋夜作285
木兰花慢·甲寅三月中浣,邀楼大防、陈君举中书两舍人、黄文叔待制、彭子寿右史、黄子由匠监、沈应先大著过桂隐,即席作285
念奴娇·登齐云楼,夜饮双瑞堂,呈雷吏部286
附录287
上(遗文)287
赏心乐事(并序)287
桂隐百课(并序)290
题《南湖集》十二卷后292
玉照堂梅品(并序)292
约斋种花法294
《皇朝仕学规范》序295
中(碑刻)296
舍宅誓愿疏文296
广寿慧云禅寺之记(石本对录)298
下(逸事)299
四朝见闻录(一则)299
齐东野语(二则)299
诚斋诗话(一则)300
《癸辛杂识》后集(一则)301
浩然斋雅谈(二则)301
书《南湖集》后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