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 卷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哲学 卷下
  • 陆建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4533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66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 卷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下371

篇之四:美识论371

概述371

第一章 自然与性灵互鉴下的质素之美论374

第一节 乾健与坤顺示主体以自然的结构之美374

第二节 阳刚与阴柔示人以法自然的性格之美377

第三节 文采与实质相宜互济的主体风度之美380

第四节 器识与心志兼相观照的主体气象之美384

第二章 人文化成下的文化进步之美论390

第一节 合一与相分并行致思的天人关系之美390

第二节 观物取象与模仿事物的象征意义之美395

第三节 据象进意与抽象升华的立象尽意之美400

第四节 主客兼照与内外合修一致的充实之美404

第五节 和合差异与相反相济的和而不流之美408

第三章 社会世运的秩序常度之美论413

第一节 制礼作乐说413

第二节 仁义为美说418

第三节 内圣外王说422

第四节 道艺兼举说425

第五节 力致中和说430

第四章 生活方式的文质相济之美论437

第一节 先质后文说437

第二节 依仁游艺说441

第三节 不役耳目说445

第四节 致思无邪说449

第五节 雅俗共赏说453

第五章 艺术意域的空灵旷达之美论458

第一节 文心述道说458

第二节 乐以风德说461

第三节 风骨于书说466

第四节 神韵于画说470

第六章 佛学智性的通达圆融之美论476

第一节 清净智明以标示主体心境的超越意界476

第二节 正观达世以塑造主体品性的光明气象479

第三节 顿渐相得以益彰主体思维的异彩风格482

第四节 通达圆融以证得主体圆满的自由精神486

篇之五:伦理论493

概述493

第一章 社会生活共同体有伦理需求496

第一节 伦理是分类而具条理的次序理论496

第二节 社会是多元主体合构的关系整体499

第三节 社会应当是科学与民俗的共生态503

第四节 伦理以其德性支持社会公序良俗508

第二章 社会成员的应当性伦识514

第一节 血缘的孝悌敬抚伦识514

第二节 应当的婚姻家庭观念518

第三节 诚信的社会关系良知523

第四节 适宜的环境流转个体526

第五节 正义的社会主体理性532

第三章 社会领导主体的公正职责536

第一节 社会领导主体负有培植公正意识的职责536

第二节 社会领导主体负有践行公信原则的职责541

第三节 社会领导主体负有设立公正制度的职责545

第四节 社会领导主体负有尊重公众观念的职责551

第四章 个体社会成员的品格培养559

第一节 格致诚正与修齐治平的日常践行条目559

第二节 仁义礼智信之为主体质素的常性涵养566

第三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相得益彰的教养观念571

第四节 仁民爱物而主客和谐相利的博爱理念577

第五节 天理人欲联袂而正当发展的主体欲念582

第五章 社会整体的国民伦理意识592

第一节 尊重传统而与时创新的价值理性592

第二节 慕贤容众而礼之以和的善道意识597

第三节 遵守规矩与坚持正道的社会观念601

第四节 担当道义与崇尚自由的忠恕襟怀605

第五节 个人本位与国民精神的理性复合610

第六节 国民精神冀善好培养与伦情缄默614

第六章 佛教的伦理观621

第一节 觉悟之教启迪生命主体走出烦恼621

第二节 批评恶俗而导向群生以端心正意625

第三节 劝谕人们遵信经法以向智慧明达629

第四节 平等意界导向人们体识关爱情怀633

结束语637

一、哲学之名与实并促其生命机制与时发展637

二、中国哲学在递新诠释中生发其学理论域641

三、关切现实与生活应用是中国哲学的常义645

四、中国哲学的学理形态示人以理论感召力649

主要参考文献654

后记6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