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前沿规划理论研究丛书 协作与共赢 武汉城市圈空间整合与区域协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于一丁,胡跃平,徐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15347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研究-武汉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前沿规划理论研究丛书 协作与共赢 武汉城市圈空间整合与区域协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武汉城市圈空间整合与区域协调历程3
一、“大武汉”及其规划3
1.《建国方略》与“大武汉”(1910年代)3
2.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1940年代)3
3.武汉区域规划实施纲要(1940年代)4
二、武汉视角的武汉区域规划5
1.武汉地域国土规划(1990年代)5
2.武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0年代)5
三、湖北省域视角的武汉及周边地区规划8
1.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年代)8
2.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0年代)8
3.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0年代)9
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获批前后的两轮总体规划11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7年)11
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空间规划(2008年)12
第二章 城市群空间整合与区域协调理论与实践15
一、城市群发展演变与空间协调特征15
1.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空间演变特征15
2.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共同特性16
二、国内外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理论演变18
1.国外城市群发展规划理论演变18
2.国内城市群发展规划理论演变20
3.城市群发展规划理念的新趋向21
三、国内外城市群空间整合规划的实践探索24
1.巴黎地区从限制走向引导的区域规划演变24
2.伦敦地区通过培育新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6
3.纽约地区建设世界中心城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28
4.北京地区由单中心圈层蔓延向双核心都市圈发展的战略演变31
5.上海地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城镇群网络化的演变33
6.广州地区由绝对单中心到城市主导区域的演化36
第三章 武汉城市圈空间整合与规划调控38
一、武汉城市圈现状基本特征38
1.武汉城市圈的基本空间特征38
2.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阶段特征43
3.武汉城市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44
二、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理念及整合策略47
1.“两型”导向的区域发展观47
2.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48
3.集约有序的空间整合策略49
4.空间格局分析与结构划分50
5.城乡发展与保护的全域空间结构53
三、武汉城市圈重叠空间的整合协调54
1.重叠空间的“三规”协调逻辑54
2.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空间政策协调55
3.基于城镇体系的空间支撑协调56
4.基于土地资源的空间指标协调59
四、武汉城市圈交错空间的整合协调61
1.交错空间的“多规”协调逻辑61
2.生态环境资源的统一协调保护61
3.综合交通系统的支撑引导63
4.产业发展空间的整体协调64
五、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的空间引导机制65
1.专项规划和次区域规划协调机制65
2.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利益导向和协调机制65
3.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圈耕地占补平衡机制66
4.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机制66
5.圈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联合建设与投资机制66
第四章 武汉城市圈重点区域空间整合与优化调控67
一、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及空间调控67
1.据点式生长到轴向拓展的发展历程67
2.缺乏整体协调的现状发展态势73
3.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空间结构优化82
4.构建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86
5.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梯度化产业空间调控87
6.内外双向畅通的交通网络优化89
7.稳定与平衡的生态网络重构92
二、武汉新港沿线地区港城一体化整合协调94
1.航运复苏趋势下的武汉新港发展94
2.港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96
3.基于港城一体化发展的城镇空间整合98
4.基于港城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调控99
5.基于港城一体化发展的交通集疏运系统完善100
6.基于港城一体化发展的生态保护格局102
三、环梁子湖地区生态保护与有限发展协调平衡103
1.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的不平衡矛盾104
2.整体保护与有限开发的整体空间框架106
3.环境优先基础上的生态网络织补108
4.土地集约引导下的城镇等级体系重构110
5.生态优先的产业经济转型与空间引导113
6.跨地区联动的区域交通网络对接116
7.以分区管制为手段的全域空间管控117
第五章 武汉城市圈与“两湖”城市群区域空间协调120
一、“两型”背景下“两湖”城市群建设对比120
1.“两湖”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对比120
2.“两湖”城市群目标体系对比128
3.“两湖”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对比129
4.“两湖”城市群的竞争与合作132
5.“两湖”城市群建设的着力点134
二、“两湖”城市群空间协调模式135
1.基于国家宏观战略的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135
2.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空间一体化发展137
3.基于生态安全的生态空间一体化发展139
4.基于流通畅达的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141
三、空间合作下的“两湖”城市群空间重组142
1.中部地区空间发展格局142
2.“两湖”城市群空间拓展趋势143
3.“两湖”城市群空间重组144
4.“两湖”城市群一体化空间发展框架146
四、“两湖”城市群对接区域的发展构架147
1.“两湖”城市群对接区域的选择147
2.“两湖”城市群对接区域的空间发展策略148
3.“两湖”城市群对接框架下重点城市空间形态拓展149
4.“两湖”对接框架下重点城市空间质心转移154
五、“两湖”对接框架下武汉城市圈重点地区发展156
1.重点区域的空间策略与架构156
2.四个重点城区空间发展158
3.三个重点新城空间发展159
第六章 武汉城市圈与中部城市集群区域空间协调161
一、中部城市集群的现实与合作基础161
1.中部城市集群的现实困境161
2.中部城市集群的合作基础163
二、中部城市集群的空间协调框架164
1.空间秩序:多中心的中部城市集群空间发展体系164
2.空间功能:四轮驱动的产业结构165
3.空间联系:一体化区域交通系统166
4.空间安全:清江绿山的生态安全格局166
第七章 区域协作与共赢168
参考文献170
后记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