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节能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节能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609471.jpg)
- 吴金星主编;刘泉,赖艳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573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77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工业-节能-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节能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节能原理与节能方法1
1.1 节能的定义及意义1
1.1.1 节能的定义和类型1
1.1.2 我国能源消费状况及节能的必要性2
1.1.3 节能的现实意义5
1.2 节能的基本原理7
1.2.1 节能潜力的分析方法7
1.2.2 能源利用效率与用能效益10
1.2.3 节能的组织管理12
1.2.4 节能的环节13
1.2.5 节能的任务和对象14
1.3 节能的方法、途径和措施15
1.3.1 节能的一般方法15
1.3.2 节能的障碍和途径17
1.3.3 节能的具体措施20
1.4 我国的节能政策与节能发展动向21
1.4.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主要的节能政策21
1.4.2 我国工业节能现状及发展动向27
思考题31
第2章 工业耗能设备及热力管道节能技术32
2.1 工业耗能设备节能概述32
2.2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33
2.2.1 锅炉技术简介33
2.2.2 锅炉富氧燃烧节能技术36
2.2.3 链条炉分层燃烧节能技术40
2.2.4 链条炉宽煤种喷粉复合燃烧节能技术47
2.2.5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技术50
2.2.6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技术57
2.2.7 供热系统中增设蒸汽蓄热器节能技术60
2.2.8 供热系统中闭式冷凝水回收节能技术63
2.2.9 供热系统中真空除氧节能技术66
2.2.10 工业链条炉的其他节能改造技术70
2.3 工业窑炉节能技术71
2.3.1 窑炉节能概述71
2.3.2 蓄热式燃烧节能技术72
2.3.3 燃料预热节能技术73
2.3.4 水泥窑炉中低温余热发电节能技术75
2.3.5 玻璃窑炉余热驱动吸收式制冷节能技术77
2.3.6 工业窑炉的管理节能技术79
2.4 泵与风机节能技术79
2.4.1 泵与风机变频调速节能技术79
2.4.2 泵与风机切割叶轮节能技术84
2.5 热工设备与热力管道保温节能技术87
2.5.1 保温工程概述87
2.5.2 保温材料与保温结构89
2.5.3 保温结构设计92
2.5.4 热工设备保温技术94
2.5.5 热力管道保温技术95
思考题96
第3章 工业余热回收节能技术与设备98
3.1 工业余热资源及其利用概况98
3.1.1 我国的工业余热资源98
3.1.2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现状100
3.1.3 余热资源对口回收利用设备101
3.1.4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103
3.2 余热(废热)锅炉——高温余热回收的关键设备105
3.2.1 余热锅炉的结构形式及特点105
3.2.2 余热锅炉的发展概况109
3.2.3 余热锅炉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111
3.2.4 余热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投资效益分析116
3.3 管壳式换热器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117
3.3.1 换热器的类型及结构发展117
3.3.2 强化管换热器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121
3.3.3 高效管束支撑换热器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127
3.4 热管换热器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137
3.4.1 热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种类137
3.4.2 热管换热器的构造、类型及特点140
3.4.3 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143
3.4.4 热管换热器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节能应用148
3.5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及其应用150
3.5.1 玻璃窑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150
3.5.2 热压机高温冷凝水回收与热能梯级利用153
3.5.3 锅炉余热综合回收利用155
3.5.4 化工生产余热回收与热能梯级利用157
思考题160
第4章 制冷空调与热泵系统节能技术161
4.1 制冷原理概述161
4.2 制冷设备节能技术163
4.2.1 提高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163
4.2.2 提高热交换设备的传热性能164
4.2.3 提高制冷设备的自动化水平165
4.2.4 研究新型制冷系统及部件165
4.2.5 压缩制冷设备的节能途径166
4.3 家用空调的节能改造166
4.4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167
4.4.1 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168
4.4.2 中央空调水系统及其节能170
4.4.3 加强中央空调的管理172
4.5 变频空调器及其节能172
4.5.1 变频空调器的工作原理172
4.5.2 变频空调器的优点173
4.5.3 变频空调器的节能优势174
4.6 热泵系统及其节能技术174
4.6.1 热泵简介174
4.6.2 空气源热泵177
4.6.3 地源热泵182
4.6.4 水源热泵189
4.6.5 水环热泵192
思考题193
第5章 电力设备与系统节能技术195
5.1 概述195
5.1.1 我国电力发展现状195
5.1.2 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趋势196
5.2 电力工业节能技术198
5.2.1 发电设备节能技术198
5.2.2 供电节能技术199
5.2.3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
5.2.4 用电节能技术203
5.3 发电新技术205
5.3.1 火力发电新技术205
5.3.2 智能电网208
5.3.3 新能源发电技术210
5.4 电力系统设备节能实例215
5.4.1 锅炉排烟余热充分利用215
5.4.2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改造216
5.4.3 蒸汽压力充分利用216
5.4.4 大型凝汽机组改造成供热机组217
5.4.5 冷热电三联供217
5.4.6 电站锅炉新型点火技术218
思考题219
第6章 建筑环境与设备节能技术221
6.1 概述221
6.2 我国建筑能耗与节能现状221
6.3 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及节能途径224
6.3.1 建筑节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24
6.3.2 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225
6.3.3 降低建筑能耗的途径226
6.4 建筑环境节能技术228
6.4.1 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228
6.4.2 新型太阳能节能建筑233
6.4.3 电气设计的节能技术237
6.5 建筑空调设备节能技术238
6.5.1 楼宇空调的节能238
6.5.2 自然冷却空调制冷系统的应用240
6.6 暖通设备节能技术240
6.6.1 采暖系统节能240
6.6.2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242
6.6.3 高大空间建筑的辐射采暖245
6.7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248
6.7.1 建筑节能技术的经济性分析248
6.7.2 建筑能源的综合治理249
6.7.3 建筑节能的前景展望251
思考题252
参考文献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