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595282.jpg)
- (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780678267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中英关系-国际关系史-清代-史料;史料-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派遣使节团的缘起1
中国政府给葡萄牙人——最早航海到中国的欧洲人——种种特权荷兰人由于为中国政府服务而得到好处在中国的传教士们都为其本国利益服务传教士的品格英国人通过澳门的葡萄牙人做第一次到广州通商的尝试葡萄牙人怎样对待英国人同中国政府的纠纷敌对行动英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留14
序言14
从英王陛下写给特使的私人指示中可以说明使节团的真正意图从英王陛下写给中国皇帝陛下的信件同样说明问题授权特使自由访问东方各国使节团全体人员齐集朴茨茅斯准备出发他们的思想情况第三章 经过马德拉。马德拉岛上的观察26
派遣使节团引起一场虚惊26
信任的条件26
必须选择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26
马戛尔尼爵士其人他以前的简历26
被任为访华特使26
使节团人选俱由他推26
荐26
使节团几位主要人员的姓名、资格和简历26
翻译人选难于物色26
两个适当的中国人由那不勒斯带到英国26
他们对筹备礼品提供了有益的建议26
礼品的性质26
派遣使节的建议由东印度公司董事长写信通知广州26
信件的内容摘要26
第四章 经过特纳里夫岛、圣雅哥岛;在这些岛上的观察41
船只从封沙尔出发41
船只从朴茨茅斯出发41
“豺狼”号掉队41
被迫在托湾停泊41
大船上的方便条件41
海上旅客的心情41
晕船41
海军见习生41
船只从托湾出发41
航海记录41
到达马德拉41
封沙尔停泊处41
马德拉岛简介41
马德拉岛据说被一位英国人发现的故事41
约翰斯吞的测量41
此地男子懒惰、女子勤劳41
关于农业41
马德拉的农产41
贸易主要操在英国人手中41
他们的招待41
石工互济会的组织被带进封沙尔41
互济会受到迫害后、里斯本来了一道营救命令41
教会的权力在下降41
岛上人口41
疾病流行41
攀登一个熄灭火山的山口41
地质概况41
马德拉的防御工事41
它的军力41
第五章 经大西洋,穿过赤道线,到达里约热内卢66
船只从普拉亚港开出66
关于非洲沿海各岛来源的推测66
各岛之间的水流66
特纳里夫顶的景象66
该岛海岸66
圣克卢斯停泊处66
布雷克海军上将前一世纪在此处所遭遇的危险情况66
圣克卢斯及其附近的概况66
使节团一位团员同一个本地土人的谈话66
游历乡间66
岛上首都66
被监禁的妇女66
游历奥罗他瓦66
英国产品被普遍使用66
攀登山顶66
风暴天气66
废然而返66
关于奥罗他瓦的记载66
约翰斯吞先66
生如何成功地爬上山顶66
岛上居民常年由山顶附近得到冰的供应66
此地居民的宗教习惯66
一个青年妇女逃出修道院的故事66
卡内利岛主教的财富66
他如何使用财富66
他的性格66
岛上商业66
国王的收入66
垄断专利66
特纳里夫岛的火山景象66
它的面积66
它的天气66
原始居民遗留下来的后裔非常少66
疾病的原因66
卡内利岛66
卡内利群岛的人口66
通弗德角群岛的道路66
到达圣雅哥岛的普拉亚港66
发现一个遭难的英国水手66
他叙述岛上旱灾情况66
港口附近情况66
植物生长66
树非常大66
弗德角岛上长官居民和牲畜呈现一片悲惨景象66
人口大减66
关于岛上港口的一些记录66
圣雅哥岛的地质概况66
圣雅哥岛城镇沦为废墟66
在普拉亚港的船只66
萨夫朗海军上将和约翰斯吞舰队司令旧日作战的原址66
一个有关政治道德的事例66
圣雅哥岛上奴隶贸易的垄断66
金钱在此没有用处66
第六章 航过南部大西洋和印度洋;特利斯坦·达空雅群岛、圣保罗岛和阿姆斯特丹的景象88
继续开行88
非洲和美洲大陆的相对位置88
“狮子”号舰长对保护船员健康所采的预防措施88
船只穿过赤道线时举行仪式的来源88
怎样穿过的88
过大西洋时的水流和风向88
夫利俄岛88
里约热内卢港的概况和开进该港的规则88
里约城内景况88
商店中充满英国货品不卫生的原因88
居民追求游乐88
在街道上举行的宗教仪式88
服饰习惯和风俗88
人行道和植物园88
如何从胭脂虫制造染料88
鲸油制造所88
奴隶贸易88
输送到里约的奴隶的情况和他们的心情88
巴西原始居民的性格88
里约后面的土地及其出产88
提如卡山谷88
巴西分为几个政府88
每个政府的情况88
出产88
移民的抱怨情绪88
其中主要人员曾阴谋变乱88
他们改变了思想88
对独立的想法88
葡萄牙对待巴西的错误政策88
里约的防御措施88
总督对特使的重视88
“狮子”号开出港口时几乎出险88
第七章 进入巽他海峡;访问爪哇岛上的巴达维亚和万丹;苏门答腊南端的景象,从邦加海峡到昆仑岛的航程105
船只从阿姆斯特丹岛开出105
赤道附近风向固定105
对坏天气所做的准备105
“狮子”号一位人员大患晕船105
海上旅客如何解除郁闷105
军舰上等级森严105
到达特利斯坦·达空雅群岛105
当地景色105
可能是一连系山脉的一部分105
过去曾拟议在此处开辟属地105
船只由此处往东航105
好望角附近的水流105
遇到巨风105
到达圣保罗和阿姆斯特丹岛105
在阿姆斯特丹岛上遇到的人105
培隆先生和他的同伴们的叙述105
他们在那里的职业105
那里海豹和海狮很多105
停泊处对面一个巨大的缺凹105
周围是沸泉105
一个巨大的火山口105
全岛是火山性的105
一部分仍在继续燃烧105
岛的方圆105
很多鱼和飞禽105
培隆引导几位团员周游全岛105
他因此遭到部分财产损失105
“狮子”号和“印度斯坦”号分途寻找返回欧洲的船只船员中发现坏血症如何应付这个病症进入巽他海峡时的景色地球是天造地设的生物界的种类分野水栖动物海底生物船只向巴达维亚开进特使在那里受到招待从广州东印度公司代理人方面接到的有利报告将报告内容通知荷兰当局长官149
交趾支那的土伦湾是一个很好的休养地方往那里去的道路在交趾支那海岸小船上找到一个领航人他惊吓万分进土伦湾的规矩舰队的停泊地点舰队被当地怀疑有敌对意图交趾支那最近发生革命邻邦君主派来一位官员赠给特使礼物土伦城和港口当地长官设宴招待动作敏捷的当地人踢毽子游戏当176
舰队中很多病号176
在澳门得到公司代理人关于使节团来华访问在中国官吏中的反应的消息他们的行动表现他们急于知道礼单打听使节团的目的两个中国商人从广州被派到北京充任使节团翻译怎样及为什么被阻止欧洲传教士过去曾被中国政府任用作翻译现在改用本国人舰队穿过台湾海峡时遇到坏天气那里经常203
这个人同他的同伴大不相同203
关于东京湾内浪潮高度和不规则性的推测203
到达万山群岛203
关于万山岛203
派遣二桅船到澳门203
一个中国翻译退出使节团203
特使给伊拉斯马斯·高厄爵士的指示特使携随员离开自己船只穿过沙滩进入白河到达大沽口第十一章 使节团沿白河向中国首都航进;使节船离开渤海湾240
关于这些中国船240
中国海岸线的长度240
黄海沿岸边界240
中国领航人的表现240
中国人航海技术水平甚低240
原因何在240
介绍中国罗盘240
它的优点中国人关于磁性引力的看法240
康熙皇帝的想法240
舰队在黄海航进240
关于马克卢尔先生定居培卢岛的故事240
那里人民的性情关于新几内亚岛240
舰队继续前航240
关于中国东海岸上一个大岛的形成的推测240
黄海面上的几个岛240
山东半岛240
它的北部海湾240
登州府城和街道240
中国人的礼节240
特使给全体人员的通告240
它的效果240
庙岛海峡240
不寻常的浪潮方向240
原因何在240
卡姆培尔上尉关于庙岛的报告240
舰队进入渤海湾240
到达白河口外的沙滩240
“豺狼”号被派寻找安全港口240
没有找到240
为什么这里没有好港口240
哈特诺先生的报告240
两位官员上到“狮子”号船关于这两个人240
食物供应送到舰队240
外国人听懂中文非常困难240
把礼品中的一部分做了介绍240
将礼品卸到中国船上穿行沙滩240
使节船只离开渤海湾开往舟山276
第十二章 使节在通州府上陆。经过北京城到郊区行宫。返回首都276
关于使节团在中国的安全276
到达白河口内的大沽276
画舫游艇276
特使乘坐的游艇276
同其余游艇的区别276
专门载运行李的船276
游艇上客人如何得到食物供应276
中国人做菜的方式276
用水蒸汽蒸馒头276
使节团登陆之后全部费用由皇帝负担276
同北直隶总督的来往拜会276
总督的仪容276
海神庙内的海神像276
关于海王星手中三叉戟的推测276
大沽的接见大厅276
总督把筵席送上船来276
下级对上级的敬畏276
使节团继续航行276
中国人如何在水上做信号船上秩序井然276
两岸拥挤着参观群众276
关于白河如何形成的推测276
大批坟墩276
两岸庄稼276
岸上房屋276
棱形盐堆276
灯火辉煌276
牲口很少276
牧场草地也少276
没有荒地276
坟地同庙宇分开276
盐堆的数目276
大部分是从南方运来的276
那里制盐的方法276
运盐船只数目276
使节团到达天津276
中国的取名都有意义276
天津围看群众非常有礼貌276
军队欢迎特使上岸276
仪仗行列276
兵士手中拿扇子276
一个奇怪的向皇帝致敬仪式276
皇帝拟在热河接见特使276
钦差关于礼品的建议276
被特使拒绝276
二人表现大不相同276
总督赠给全体随员礼物276
中国戏276
伊拉斯马斯·高厄爵士送来的报告276
两个传教土企图同到北京276
天津的文武官员276
有人从北京给特使带来秘密信276
它的内容276
天津的幅员和人口276
关于水上居民276
天津——马哥孛罗所谓之“天上城府”,及其建筑物276
地上种植高粱276
度量衡标准以高粱为计算基础276
高梁秸的用处黍类及其他植物276
没有野草276
这里经常被淹276
也有蝗虫276
游艇用桨划,有时也用人拉纤276
蚊虫扰人276
钦差的态度276
原因是什么276
北京王朝近来为什么对英国人不满意276
西藏战事276
中国人的猜测276
钦差拒绝给特使传递信件276
继续航行276
大批船只运载作为税收的实物到北京276
水上人口276
用明矾滤清白河混水276
中国人讲究喝水276
用冰镇水果276
但不用冰镇饮料276
上层社会生活豪奢276
中国人闭关自守276
中国人著作中采纳了累纳尔神父关于印度历史的说法276
中国官吏出门时的侍从276
致敬方式276
兵士不穿军衣的时候做些什么276
交通工具276
手推车上带帆276
一个御花276
园276
使节团到达通州府276
使节船只在渤海湾所做的调查276
传教士拾到弃婴,抚养成人,施以洗礼,然后用这些人传教传教士的品质他们的工作许多中国人拜访特使在招待所演奏西乐礼品被赞赏一位中国人对一个英国青年公爵画像的想法中国人反对英国马车前面的御者高座准备启程到鞑靼区皇帝给特使的仁慈问候北直隶省的植物标本第十三章315
传教士的处理315
北直隶大平原上风光好315
大平原形成的推测315
北京周围平原的方圆大小315
从通州府到北京的距离315
使节团在通州暂停315
招待特使及随员住在庙宇里315
为存放行李和礼品搭的临时席棚315
庙宇内部的描写,和尚腾出房来招待客人315
中国官吏设宴招待救火器介绍至中国315
围看的大批人群中没有一个乞丐315
中国如何预防饥荒315
遇到灾荒时的皇帝恩惠315
通州府简介315
当地人的好奇心理315
尤其是注意到一个黑人仆役315
月蚀图315
皇帝怎样对待日蚀315
中国人昧于天文知识315
店员不懂简单算学315
算盘315
中国的十进位315
只有一种标准硬币315
白银是一种商品315
耶稣纪元前中国即有硬币315
通州府的一个古老建筑315
中国塔不是宗教崇拜性质的建筑315
中国的拜佛同罗马天主教有某些相似315
中国庙内偶像甚多315
没有国教315
一般人非常迷信315
相信灵魂可以转生315
使节团一个技匠逝世及其埋葬315
中国的坟地315
斑马315
农具315
牲口的饲料315
中国农民315
妇女劳动315
男尊女卑315
亲族之间有无相通患难互助315
永远不彼此视为同路人315
搬运行李的人数315
扛举笨重物件的办法315
通州府到北京的大道315
在一个小店暂歇315
北京的城墙和近郊东直门315
街道宽度315
牌楼315
屋顶上的装饰315
华丽的商店315
出殡和结婚行列315
到处都是人群315
兵士维持秩序315
皇宫城墙315
皇宫和御花园一瞥315
大钟315
满湖的荷花315
外文图书馆315
鞑靼妇女315
出西直门到广阔郊区315
北京和伦敦比较315
花岗石道315
海甸附近一个别墅作为特使招待所315
中国画它的缺点315
圆明园接见大殿315
皇帝宝座315
向宝座奉献致敬315
对皇帝的歌功颂德315
向皇帝致敬的礼节315
建议特使行中国礼节315
中国人把英国礼物写为贡物315
过去俄国特使对磕头的态度315
一个荷兰特使的态度315
他们所产生的不同结果315
鞑靼人不相信英国人315
通讯上的困难315
特使对强迫磕头所提出的条件315
很难把它译为中文315
传教士拜访特使315
一个葡萄牙籍传教士被推荐作翻译315
特使宁愿要自己的翻译315
使节团移居北京315
招待馆驿的描写315
一位中国教徒前来代译315
译成中文的几道手续315
信件写给中国首相315
礼品中包括有野战炮315
放在北京315
弹药被强索交出315
中国人喜用英国产品315
北京的方圆315
汉人城和鞑靼城315
皇帝每年定期亲耕315
天坛315
地坛315
北京同欧洲首都相比315
在中国财产不是固定的315
社会上三类人315
中国的几个大衙门315
它们的职掌315
官职的取得315
所需要的资格315
怎样检查315
官箴315
政府稳定315
鞑靼官吏315
当地人的房屋、饮食、健康和品行315
城内治安和警察315
人很健康315
中国人口为什么这样多315
早婚315
儿子必须孝养父母315
父母有时被迫抛弃婴儿315
他们的想法315
大半多是女婴315
政府的措施315
第十四章 在鞑靼区避暑山庄谒见中国皇帝332
从长城的修建推想当时的中国政府332
北京城外大道332
特使乘坐英国马车332
马车被中国人羡慕332
道路两旁的庄稼332
从蓟属植物制造染料332
用栎子壳制造绿色染料332
中国人能利用所有植物332
能制造本国不出产的东西的代替品332
通向鞑靼区的几道河流332
载重牲口主要是单峰驼332
道路上的行宫332
使节团被招待住在行宫332
行宫的描写332
附近的矿产332
种植烟草332
怎样种332
怎样吸332
山的描写332
桥梁332
汉人同鞑靼人性格332
不同332
妇女装饰332
种花332
道路上的乞丐332
远望长城332
长城的路线332
为什么修建长城332
其他地方也有相同性质的建筑332
长城现状332
长城完工时期332
历史记载的可靠性332
马哥孛罗未曾穿过长城332
通长城的路口332
军队驻扎地332
它的描写332
古北口332
军队仪列332
参观长城332
长城的构造尺寸和建筑材料332
它的堡垒和雉堞332
大小尺寸332
中国人可能很早就有弹药知识332
中国上下级之间来往拜会每次都交换礼物,上级为赐与,下级为呈献同皇帝第二次见面皇帝对特使的礼遇特使被邀请游玩热河御花园由国务大臣及远征西藏的将军陪游这位将军的性格他憎恶英国人的原因御花园素描与阁老的约会因他生病不能实现约特使医生往诊他的病情关于中国医学理论367
皇帝退朝之后又给特使送来礼物367
鞑靼人在王朝的地位超过汉人367
鞑靼区的庄稼367
动物367
一种野兔367
捕捉野兔的方法367
鞑靼狗367
沿途道路367
鞑靼区患颈腺肿症的多367
它的性质367
影响神经367
群山367
直立的岩石367
山的高度367
使节团到达热河367
围看的群众367
喇嘛服装367
特使招待所367
钦差的态度367
从西藏回来的将军的态度367
商谈关于觐见礼节367
阁老急于同特使会见367
特使因病,派全权公使晋见阁老367
阁老在皇宫住在一间极简单的房屋367
阁老的飞跃高升,降职,最后又恢复高位367
同阁老会见时许多人在室外参观367
要求特使行磕头礼被他拒绝367
几位团员游览热河郊外367
热河附近河内含有金沙367
禁止外人攀登可以俯视御花园的高山367
觐见礼节圆满解决367
带到热河的礼物得到皇帝嘉纳367
特使同阁老会见367
阁老的仪态和性格367
他被人怀疑夺取王位367
有人冒失地向皇帝建议速立太子367
建议人被处死367
皇帝通谕不立太子的理由367
皇帝全家都参加接见特使的礼节367
看不出谁将来可能继承大位367
关于皇帝的父亲如何得到王位的故事367
公开地接见特使367
特地搭了帐篷为什么这样接见367
皇帝怎样到达帐篷367
帐篷里面的人367
特使及全权公使的觐见服装适合中国人的礼貌观念367
皇帝仁慈地接见了特使,接受了英王写给他的信件367
皇帝简短致词367
特使和公使同皇帝交换礼物367
懂得中文的英国小孩得到皇帝的注意367
皇367
帝赐宴367
关于向皇帝致敬礼节的可能来源367
中国皇帝向英王陛下亲切致意367
皇帝的仪容、举止、年龄和健康367
特使在热河期间,在北京和圆明园的使节团员所做的工作自造肥皂使用中国人很少使用麻布一件事情引起误会特使回到北京时所受的礼遇使节一般在北京的停留时间希望特使早日回国安装礼物中国工人的技巧中国艺术的古老历史中国工具设计有许多独到之处铁砧风箱刨文化艺术的发明创造394
中国人对所有欧洲人都不信任394
离开热河394
不同国家的特使的不同待遇394
英国特使被允许走护394
送大臣的道路394
皇帝的御道394
其余所有的人都走另外一条道路394
使节团到达古北口394
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猜忌又得到一个证明394
他们转移外国人猎奇的方法394
中国人的敏感——不许人死在皇宫内地394
一个中国医生为一个欧洲人治病394
使节团到达北京394
特使在热河期间,在北京的使节团员过着幽居生活394
天文学在中国历史很久,但后来逐渐倒退成为占星学,并同宗教观念联系起来中国没有星期日中国的年节下级人士为什么在中国比在其他国家更健康和长寿中国没有宗教税,一部分税是实物税小麦的种植播种机强迫农民拉纤十五供月山东省棉花塔使节团进入运河运河介绍水闸岸上围看使节437
在天上星宿保卫之下437
中国的主要交通方法437
北方河流秋季变浅437
为什么437
冬季很早冻冰437
使节团离开北京的仪节437
陪送人员437
从陆路出发437
道路上都挤满围观群众437
出殡和结婚的行列437
对父母的孝心437
大道旁的庙宇437
中国人崇尚文质彬彬437
到达通州府437
军队服装437
门神437
中国的各种神437
不许祭祖是在中国发展基督教的主要障碍437
关于道教437
使节上船437
河水已经变浅437
秋季干燥437
收成气候437
同松大人会见437
皇帝给松大人的信件内容437
松大人的品格和性情437
情形对使节有利437
欧洲各国互派常驻使节的惯例437
沿河风景437
人民生活437
庄稼437
犁437
气候的变化437
下等社会的男女生活状况437
收成时候的喜悦437
城乡素描437
第十八章 使节团在广州和澳门479
江西和广东两省的植物479
杭州府简介479
介于杭州府和大海之间的河流479
杭州府居民的衣饰479
杭州府妇女装饰479
伊拉斯马斯·高厄爵士的报告479
使节团部分团员去舟山,其余到广州479
松大人陪送到舟山479
新任两广总督陪送到广州479
游玩西湖479
一座葬坟的山479
中国人的猜疑引起一场虚惊479
舟山道上479
一路风景479
土地耕种得很好479
皇帝没收荒地479
在不同水平线的运河中航行479
到达舟山附近479
给“印度斯坦”号免税利益479
松大人由那里返回北京479
其余人员由杭州府启程到广州479
特使受到礼遇479
鞑靼骑兵,军装及武器479
杭州府河上的画舫479
沿岸山脉479
山谷的耕作479
樟树和樟脑479
琉球使节拜访特使479
他们的服装举止479
他们所谈的琉球情况479
杭州府河附近种植甘蔗479
制糖的方法479
种植水果479
适于种植茶叶的土壤479
茶叶的形状及制取方法479
茶花含有油料479
河流附近出产制造瓷器的原料479
在一个地方所见到的制造瓷器的烧窑数目479
制造瓷器全靠掌握熔炉火候479
遭到坏天气479
为什么479
改走旱路479
这里很少行人来往479
特使和总督的拜会479
总督的友好态度479
走旱路的交通工具479
乡间景色479
锥形山479
人口479
山坡修成梯田479
怎样积肥479
肥的种类479
怎样施肥479
植物残根残梗都可变肥479
怎样积累粪便479
田地的灌溉479
唧筒的历史479
各种不同的唧479
筒479
使节团被招待住在贡院479
中国的考试制度,它的重要性,同国家的关系479
总督同特使的谈话479
总督的微妙处境479
总督建议中英两国君主应当继续联系479
特使的回答479
总督向皇帝报告使节团再度坐船向广州航进479
上岸散步479
几个中国人的无礼举动479
受到总督斥责479
中国的审讯和刑罚479
皇帝可以减刑479
量刑上的人道观点479
犯罪行为多发生在荒年拖欠款项要坐牢479
罚充奴役479
拖欠皇帝款项应处死刑479
皇帝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479
为什么民事案件很少479
贿赂和送礼479
官吏的俸禄479
白银进口的影响479
鞑靼人的刑罚轻479
南方省份里很少鞑靼人479
使节团进入鄱阳湖479
鄱阳湖及其附近的描写479
鄱阳湖附近人民生活来源479
到达甘蔗地附近479
灌溉这块土地的绝妙工具479
工具是竹子做的479
它的效力479
竹子的描写479
竹子的种种用途479
江西妇女非常勤劳479
江西及其他省份的土地出租办法479
一天的旱路479
介于江西和广东之间的大山479
气势雄壮479
海拔高度479
广东小马479
在北江上船479
北江流域479
两岸耕种情况479
附近的煤矿479
当地人民的燃料479
到达韶州府479
附近的庄稼479
划船妇女479
她们操副业479
妇女绝对属于男子479
原因何在479
结果如何479
中国社会的性质479
中国人的想法479
在接近广州的地方英国贸易的影响已经显示出来479
一所庙宇建筑在一块巨大岩石当中479
使节团进入广州479
“狮子”号由舟山开出479
它在那里所受的待遇479
气候479
同季节风搏斗479
“狮子”号到达万山岛479
从广州得到供应479
逆着季节风开赴日本未能成功479
中国海盗479
未向欧洲人进攻479
截获阿姆斯特丹岛上人的二桅船479
“印度斯坦”号在舟山受到优待479
为什么不在舟山上货479
在开赴广州途中遭到风暴479
特使根据得到的情报,决定乘“狮子”号军舰护送商船回国第十九章 经过圣赫勒拿岛回国510
澳门的内港和外港510
广州的气候510
华洋杂处的特色510
贸易由国家公司进行510
它的好510
处510
英国公司的信用高510
向欧洲出口的主要货物510
向英国偷运的恶果510
抵制的计划510
计划的效果510
在广州的英国公司代理人及他们所受的压迫510
特使提出申诉510
总督出面纠正510
情形对英国人有利510
欧洲的科学发明510
英国医生为中国人治病510
中国医学,尤其是外科,非常落后510
种痘510
不死的药510
中国的各种科学和艺术水平510
白铜和水银510
家长制和早婚对人口的关系510
大部土地用来进行维持人民生活的农业生产510
得到人口数字510
得到国家收入和税收数字510
汉人兵士和鞑靼兵士的待遇510
汉人接近于文学艺术,鞑靼人宜于当兵510
中国的天气适于观测天象510
天文学的成长510
中国的古老历史510
中国的甲子纪年510
地上事物同天气相适应510
中国人计算时辰和记数的方法510
中国人不懂得几何学的可能原因510
过去中国人没有现在那样猜疑外国人510
通过公司做对华贸易的好处510
中国的行商510
代理人认为英国人有学中文的必要510
中国文字有别于其他国文字510
中国文法简单510
书面文字同口语的不同510
象形文字510
中国文字规格510
没有同外文混淆510
从象形到拼音是自然发展过程510
为什么这个过程发生在其他各国而不发生于中国510
中国字典编纂法510
总督允许中国人教英国人中文510
皇帝邀请英国继续派使节访华510
使节团离开广州510
和中国官吏们告别510
赴澳门的途中510
在那里的接待510
澳门素描510
过去繁荣,今日没落510
原因何在510
葡葡牙殖民者的心情510
澳门的政治、军备和宗教510
在中国、东京和交趾支那的基督教510
传教士510
葡萄牙屈服于中国人510
葡萄牙诗人撰写《琉西阿德》的花园和山洞510
维尔德岛介绍510
离开圣赫勒拿穿过赤道519
他们的状况519
现在改善519
自由黑人519
这些人受政府保护519
圣赫勒拿是一个很好的休息站519
山的高度519
一个海员的不幸事故519
一个萨安追施岛的水手所表演的种种敏捷动作519
岛由黑人奴隶所开发519
试验一个特制的海船椅子519
遇到一队假设的敌人519
准备开火519
“狮子”号船上一个小孩的表现519
同一只强大的法国舰队错过519
绕过锡利群岛519
进入英国海峡519
几乎同郝埃伯爵的舰队撞在一起519
到达斯皮特海德519
附录519
队穿行印度洋519
从澳门出发519
布置舰队519
季节风519
天气变化反映在气压计上519
中国海上发现敌舰的消息519
马来海盗519
在亚洲航海的冒险519
舰519
接待过客519
接近非洲海岸时的情况519
气压计上的预告519
大风暴519
舰队被驱散519
在圣赫勒拿附近重新集合在该岛停泊519
圣赫勒拿岛的周围,停泊处和海潮519
第一次发现该岛519
现在的改进519
岛上居民519
Ⅳ 中国主要武官的职别,数目和俸禄表553
Ⅲ 中国主要文官的职别,数目和俸禄表553
Ⅴ 英国和其他欧洲各国的对华贸易553
Ⅵ 1772-1780年在外国船和英国船上从中国输出的茶叶统计 为制止其他各国向英国偷运茶叶,向政府提出的计划的一些表格和计算数字Ⅶ 1776—1795年每年由英国船和其他外国船从中国运出的茶叶统计表Ⅷ 1775—1795年每年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输出的货物和生金银统计表Ⅸ 1776553
Ⅱ 缴入北京国库的国家收入数字553
Ⅰ 官方文件中的中国本部土地和人口表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