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镇江近代建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镇江近代建筑
  • 过伟敏,刘佳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541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建筑史-镇江市-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镇江近代建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镇江近代建筑概述1

1.1 镇江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背景1

1.1.1 自然地理环境1

1.1.2 地域人文环境3

1.1.3 城市建设沿革5

1.2 镇江近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8

1.2.1 长江时代——兴起阶段(1861年至20世纪初)8

1.2.2 铁路时代——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1929年)19

1.2.3 省会时代——小高潮(1929年至1937年)23

1.2.4 抗日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1937年至1949年)29

1.3 镇江近代建筑的调研32

1.3.1 调研对象32

1.3.2 调研范围35

1.3.3 调研方法及过程37

1.3.4 镇江近代建筑遗存现状38

1.3.5 相关保护措施及保护名录39

1.3.6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40

2 镇江近代建筑类型与分布43

2.1 镇江近代建筑的分类43

2.2 公共建筑及其分布45

2.2.1 宗教建筑及其分布45

2.2.2 政府行政建筑及其分布47

2.2.3 市政交通建筑及其分布50

2.2.4 商业建筑及其分布51

2.2.5 公益医疗建筑及其分布54

2.2.6 文教纪念建筑及其分布55

2.2.7 军事防御建筑及其分布58

2.3 产业建筑及其分布59

2.3.1 工业建筑及其分布59

2.3.2 农业建筑及其分布61

2.4 居住建筑及其分布61

2.4.1 传统民居建筑及其分布61

2.4.2 里弄建筑及其分布62

2.4.3 其他居住建筑及其分布64

2.4.4 私家花园及其分布64

3 镇江近代建筑风格及其演变66

3.1 传统建筑风格的演变及西化66

3.1.1 传统建筑风格的延续66

3.1.2 传统建筑的转型和演变69

3.2 殖民地式建筑风格的植入73

3.3 仿西式建筑风格的出现77

3.3.1 仿西方古典式建筑78

3.3.2 仿哥特式建筑81

3.3.3 仿巴洛克式建筑82

3.3.4 折中主义建筑83

3.3.5 别墅式建筑85

3.4 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的逐渐形成87

3.4.1 内中外西式87

3.4.2 内西外中式90

3.4.3 中西融合式92

3.5 现代式建筑风格成为近代后期的发展趋势94

4 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形态及其演变98

4.1 空间造型特征98

4.1.1 空间的形状和大小99

4.1.2 空间的体量和尺度102

4.2 空间结构模式103

4.2.1 传统合院模式104

4.2.2 里弄空间模式107

4.2.3 内部回马廊模式108

4.2.4 单间并列模式110

4.2.5 线式布局模式110

4.2.6 集中式布局模式112

4.2.7 过渡空间连接模式113

4.3 特殊空间的形态特征114

4.3.1 多样的入口空间形态及类型114

4.3.2 天井空间形态及其演变116

4.3.3 新型附属空间的出现118

4.4 群体建筑空间特点119

4.4.1 伯先路—京畿路街道空间形态119

4.4.2 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122

4.5 不同风格建筑的空间含义124

4.5.1 具有封建性和内向性的传统建筑空间125

4.5.2 讲求功能性和效率性的西式建筑空间126

4.5.3 体现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空间126

5 镇江近代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128

5.1 屋顶造型由坡变平128

5.1.1 双坡硬山屋顶为主的传统建筑129

5.1.2 四坡屋顶为主的近代建筑130

5.1.3 平屋顶的现代式建筑133

5.2 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134

5.2.1 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135

5.2.2 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143

5.2.3 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145

5.2.4 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148

5.2.5 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150

5.3 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153

5.3.1 传统式样的门窗特征153

5.3.2 西方式样的门窗特征157

5.3.3 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特征161

5.3.4 现代式样的门窗特征164

5.4 建筑其他部位的形态和演变166

5.4.1 室内天花的出现166

5.4.2 楼梯和扶手的变化167

5.4.3 多样化的栏杆造型169

6 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173

6.1 传统建筑材料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173

6.1.1 新型屋面材料的出现174

6.1.2 结构材料的发展175

6.1.3 墙体材料的变化176

6.1.4 其他附属建材178

6.2 建筑构造的新发展180

6.2.1 建筑结构由构架式转向承重墙式180

6.2.2 屋顶的建造技术182

6.2.3 墙体的建造技术183

6.2.4 地面的建造技术187

6.2.5 建筑附属设备的完善189

6.3 人为因素的新变化190

6.3.1 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出现190

6.3.2 施工专业化和工种的变化195

6.3.3 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制度法规的完善196

7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198

7.1 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198

7.1.1 整体性演变198

7.1.2 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199

7.1.3 由单一形态走向多元形态200

7.1.4 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200

7.2 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201

7.2.1 镇江近代建筑发展的两条路线和一个趋势201

7.2.2 “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202

7.2.3 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204

7.3 建筑形态演变的动因205

7.3.1 文化的冲击和融合205

7.3.2 社会的变动和发展208

7.3.3 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转变213

结语215

致谢219

附录一:镇江近代时期主要建筑名录220

附录二:镇江近现代优秀建筑258

参考文献260

图片来源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