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
  • 吴明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823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教育-教育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3

第一章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3

第一节 先秦时期中央政权的民族教育政策3

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起源3

二、中国传说时代的民族集团及其文教政策5

三、夏商周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7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10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12

一、秦朝含有文化教育因素的民族政策13

二、两汉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14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16

一、三国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16

二、两晋和南朝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17

三、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18

四、隋唐时期的民族文教政策20

第四节 五代宋元时期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25

一、宋、辽、金、西夏政权的民族文教政策25

二、元朝中央政权的民族文教政策27

第五节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31

一、明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文教政策32

二、清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文教政策35

第二章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40

第一节 粟末靺鞨——渤海教育40

一、靺鞨与渤海国40

二、渤海国的教育41

第二节 契丹——辽朝教育44

一、契丹民族形成时期的教育44

二、契丹建立辽朝时期的教育45

一、女真统治者的教育政策51

第三节 女真——金朝教育51

二、女真文字的创制52

三、女真的官学教育52

四、女真贵族的私学教育54

五、女真的科举制度54

六、女真族教育的影响55

第四节 满族的教育56

一、满族共同体的形成56

二、满族的官学教育57

四、满族的科举制度63

三、满族的私学63

五、满族的教育思想66

第三章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70

第一节 匈奴族的教育70

一、匈奴的兴起及变迁70

二、匈奴的原始教育70

三、匈奴的学校教育72

一、东胡、乌桓与鲜卑的兴起73

第二节 东胡、乌桓与鲜卑的教育73

二、东胡、乌桓与鲜卑的原始教育74

三、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北魏政权的建立74

四、北魏时期鲜卑族的教育75

第三节 丁零、高车、月氏、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教育77

一、丁零、高车、月氏、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与文化77

二、丁零、高车、月氏、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原始教育78

三、丁零、高车、月氏、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教育的特点79

第四节 原始形态的蒙古族教育80

一、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80

三、道德教育81

二、生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81

四、骑射训练82

五、军事和科技教育82

六、习俗教育82

第五节 蒙古汗国时期的蒙古族教育83

一、蒙古汗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础83

二、蒙古汗国的教育发展概况84

三、蒙古汗国时期教育的特点86

第六节 元朝的蒙古族教育87

一、元朝蒙古族的学校教育87

二、元朝蒙古族的科举制度90

第七节 明朝及北元时期的蒙古族教育92

一、蒙古族的私塾教育92

二、蒙古族的寺院教育93

三、牧民聚会的教育功能93

第八节 清朝的蒙古族教育94

一、朝廷直辖的蒙古族学校教育94

二、地方的蒙古族学校教育96

三、八旗蒙古教育的特点和意义98

四、清朝蒙古族的科举制度98

一、古羌人的构成、分布和教育状况102

第四章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102

第一节 西北地区古羌人的演变及其教育102

二、魏晋宋元时期羌族教育的发展103

第二节 维吾尔族的形成及其古代教育106

一、维吾尔族的形成和发展107

二、维吾尔族的古代教育109

第三节 回族的形成及其古代教育116

一、回族的形成与分布116

二、元代回回人的教育118

三、明代回族的教育119

四、清代回族的教育121

第四节 哈萨克族的形成及其古代教育127

一、哈萨克族的形成和发展127

二、伊斯兰教传入前的教育128

三、伊斯兰教传入至明朝时期的教育130

四、清朝时期哈萨克族的教育132

第五节 西北地区其他主要少数民族的古代教育133

一、东乡族的古代教育133

二、土族的古代教育136

第一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形态社会教育140

第五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140

第二节 秦汉至唐朝时期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144

一、儒学教育在西南地区的产生145

二、诸葛亮与西南地区的民族教育146

三、吐蕃王朝的教育147

四、南诏的教育153

第三节 宋元时期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155

一、大理国时期的教育155

二、宋代的蕃学教育157

三、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的教育思想158

四、元代藏区的教育160

五、八思巴的教育活动161

六、元代云南的少数民族教育162

第四节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163

一、明清藏区的寺院教育163

二、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学宫和书院教育165

三、清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义学、社学教育166

第六章 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170

一、古代百越、南蛮系统的文化171

第一节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古代教育概况171

二、古代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173

第二节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古代教育175

一、壮傣语支民族的古代教育175

二、侗水语支民族的古代教育182

三、黎语支民族的古代教育186

第三节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古代教育188

一、苗语支民族的古代教育188

二、瑶语支民族的古代教育192

一、土家族的古代教育194

第四节 中东南地区未定语族语支民族的古代教育194

二、仡佬族的古代教育196

三、京族的古代教育197

第五节 中东南地区南岛语系民族的古代教育198

一、高山族的原始社会教育198

二、17至19世纪的高山族教育199

第二编 中国少数民族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205

第七章 近代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205

第一节 晚清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205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207

一、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208

二、北洋政府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210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文教政策21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教政策217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教政策217

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教政策218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教政策220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文教政策222

一、清末满族教育的改革226

第一节 满族的近代教育226

第八章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226

二、民国时期的满族教育228

第二节 朝鲜族的近代教育230

一、清末民初的朝鲜族教育231

二、伪满时期的朝鲜族教育233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朝鲜族教育234

第三节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族的近代教育234

一、民族源流与民族早期教育234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教育236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239

三、伪满时期的教育239

第九章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241

第一节 清末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241

一、清末蒙古族师范教育的初创242

二、蒙古文教材和教学用书243

三、清末蒙古族学生的留学教育244

四、尹湛纳希的教育思想245

第二节 中华民国初期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245

一、主要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团体246

二、蒙古族学校发展情况247

三、蒙古文教科书出版机构248

四、罗卜桑悫丹的教育思想249

第三节 满蒙时期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250

一、反共教育251

二、“民族协和”与民族分别教育252

三、“农业蒙疆”252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教育253

一、辛亥革命后新疆政权的更迭256

第一节 新疆维吾尔族近代教育256

第十章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256

二、维吾尔族近代教育的发展257

第二节 回族近代教育的发展259

第三节 哈萨克族近代教育261

第四节 东乡族和土族的近代教育264

一、东乡族的教育发展264

二、土族的近代教育265

第一节 西藏地区少数民族的近代教育267

一、张荫棠、联豫在推行新政中兴办学堂267

第十一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267

二、十三世达赖喇嘛发展西藏近代教育的举措269

三、国民政府在西藏兴办学校270

第二节 甘、青、川藏区的近代教育271

一、甘、青藏区的近代教育271

二、四川藏区的近代教育273

第三节 云南各民族地区的近代教育275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式学校的兴起275

二、苗民(泛指少数民族)教育计划276

第一节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的近代教育279

一、壮傣语支民族的近代教育279

第十二章 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279

二、侗水语支民族的近代教育282

三、黎语支民族的近代教育285

第二节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民族的近代教育286

一、苗语支民族的近代教育286

二、瑶语支民族的近代教育290

第三节 中东南地区未定语族语支民族的近代教育291

一、土家族的近代教育291

二、仡佬族的近代教育292

三、京族的近代教育293

第四节 南岛语系民族(高山族)的近代教育294

一、晚清关于发展台湾高山族教育的政策294

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高山族教育295

三、台湾光复初期的高山族教育295

第三编 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299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299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1949—1956)299

一、制订少数民族教育方针299

二、开始建立少数民族教育学制和少数民族教育行政机制300

三、提出双语教育政策,制订关于少数民族教材、教学用语及课程等的特殊措施301

四、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302

五、关于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师资、支援师资的特殊政策302

六、关于招生及生活待遇方面给少数民族学生适度优惠303

七、举办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303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1956—1965)304

一、关于民族教育方针方面的政策304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304

三、帮助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重视双语教育304

五、关于民族教育招生方面的政策305

四、内地支持边疆师资305

六、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306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306

一、重抓民族教育政策307

二、重建少数民族教材307

三、重新支援西藏教育307

四、重订民族教育经费政策30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308

一、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法律体系及其基本原则308

二、关于新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的行政政策311

一、建国初期的满族教育327

第一节 满族的现代教育327

第十四章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327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满族教育328

第二节 朝鲜族的现代教育329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育329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330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330

第三节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族的现代教育331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育331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333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333

第十五章 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336

第一节 北京市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36

一、起步和奠基阶段(1954—1965)336

二、挫折与重建阶段(1966—1984)337

三、全面发展阶段(1984年以来)337

四、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教育取得的成绩339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41

一、起步阶段(1949—1954)341

二、全面奠基时期(1954—1965)342

三、挫折与重建时期(1966—1979)345

四、深化改革与协调发展时期(1979年以来)346

第三节 天津、河北、山西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51

一、天津市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概况351

二、河北省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概况352

三、山西省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概况353

第十六章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354

第一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54

一、奠基阶段(1949—1965)354

二、挫折阶段(1966—1976)356

三、恢复与重建阶段(1977—1992)357

四、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阶段(1993年以来)358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60

一、初创和探索阶段(1949—1958)361

二、曲折前进阶段(1958—1976)361

三、恢复和振兴阶段(1977年以来)362

第三节 青海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64

一、奠基阶段(1949—1965)364

二、挫折阶段(1966—1976)365

三、恢复重建阶段(1976—1989)366

四、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以来)367

第四节 甘肃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68

一、起步阶段(1949—1965)369

二、挫折阶段(1966—1977)369

三、全面发展阶段(1978年以来)369

第五节 陕西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72

第十七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374

第一节 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74

一、奠定基础阶段(1951—1966)374

三、恢复调整阶段(1977—1984)376

二、曲折前进阶段(1966—1976)376

四、深化改革与协调发展阶段(1985年以来)377

第二节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80

一、少数民族教育政策380

二、少数民族基础教育381

三、少数民族职业教育382

四、少数民族师范教育382

五、少数民族高等教育383

六、少数民族双语教育383

一、四川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84

第三节 四川省、重庆市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84

二、重庆市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87

第十八章 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389

第一节 广西、贵州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89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89

二、贵州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2

第二节 华东地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5

一、上海市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5

二、江苏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5

三、浙江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6

四、安徽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7

五、福建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8

六、山东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399

七、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400

第三节 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402

一、河南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402

二、湖北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403

三、湖南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404

四、广东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404

五、海南省的少数民族现代教育406

后记4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