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出版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子出版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0573250.jpg)
- 姚海根,孔玲君,滕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 ISBN:780000461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电子出版物-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出版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播、出版与电子出版1
1.1 传播1
1.1.1 传播与信息理论的关系1
1.1.2 传播与新闻的关系2
1.1.3 传播概念的产生和发展3
1.1.4 传播媒体4
1.2 出版6
1.2.1 出版的基本内容7
1.2.2 出版与传播的区别8
1.3 电子出版与电子出版物9
1.3.1 定义9
1.3.2 电子出版过程10
1.3.3 电子出版物的主要技术特点12
1.3.4 电子出版的经济意义13
1.4.1 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15
1.4 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15
1.4.2 电子信息传播的新进展16
1.4.3 新的不确定性和机遇17
第二章 电子出版与印刷传播19
2.1 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19
2.1.1 印刷媒体的重要性与用途19
2.1.2 印刷媒体的市场容量21
2.2 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22
2.2.1 冲击印刷媒体需求的主要因素22
2.2.2 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市场份额、增长和趋势预测24
2.2.3 传统印刷部门的变化26
2.2.4 新媒体的集成27
2.3 印刷作业数字化对电子出版的影响27
2.3.1 网络技术是联系印刷传播与电子出版的桥梁28
2.3.2 数字印前技术对电子出版的意义29
2.3.3 数字输入输出设备对电子出版的意义30
2.3.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作用32
2.4 复制技术差异35
2.4.1 多值复制35
2.4.2 图像分辨率与输出分辨率37
2.5 印刷业出现向电子出版转移的趋势38
2.5.1 印刷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地位39
2.5.2 印刷市场的增长特点40
2.5.3 印刷通向数字未来的关键41
第三章 电子出版的技术特点与分类44
3.1 核心设备44
3.1.1 电子出版对计算机的一般硬件要求44
3.1.2 计算机的数据通讯能力45
3.2 电子出版采用的技术手段47
3.2.1 网络技术47
3.2.2 光记录技术51
3.2.3 多媒体技术53
3.2.4 数字音频技术54
3.2.5 数字视频技术57
3.3 电子出版物的结构特点60
3.3.1 电子出版物的一般特征60
3.3.2 电子出版物的结构特点61
3.4 电子出版物分类62
3.4.1 按记录介质类型分类62
3.4.2 按出版物类型分类63
第四章 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和数据应用65
4.1 静态数据与数据结构65
4.1.1 文本与文档65
4.1.2 字体设计与字形风格66
4.1.3 文档68
4.1.4 图形68
4.1.5 图像70
4.2 动态数据72
4.2.1 音频72
4.2.2 视频74
4.2.3 动画78
4.2.4 虚拟现实81
4.2.5 扩展现实82
4.3 数据载体83
4.3.1 电子出版物的信息载体特征83
4.3.2 数据记录载体84
4.4 网络86
4.4.1 因特网86
4.4.2 内部网、外部网和宽带网88
4.5 数据输出与应用88
4.5.1 屏幕输出89
4.5.2 投射设备89
4.5.3 立体输出和直接投射到眼睛90
5.1 计算机集成印刷生产的基本概念与有关问题92
5.1.1 计算机集成印刷生产92
第五章 计算机集成控制与数字工作流程92
5.1.2 计算机集成印刷生产涉及的主要问题94
5.2 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组合生产工艺96
5.2.1 数字文档的内容表示96
5.2.2 媒体准备是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生产的基础97
5.3 印刷数字工作流程的演变98
5.3.1 模拟工作流程99
5.3.2 工作流程的发展和演变99
5.4 CIP3标准对数字工作流程的意义102
5.3.3 数字工作流程与数字印刷102
5.4.1 CIP3联盟与印刷生产格式103
5.4.2 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的垂直集成104
5.4.3 PPF文件内容104
5.4.4 在工作流程中使用PPF文件107
5.4.5 PPF编码108
5.4.6 作业定义格式JDF108
5.4.7 数字工作流程面对的主要问题109
5.4.8 CIP3标准应用举例110
5.5 印刷数字工作流程对电子出版的借鉴意义112
5.5.1 计算机集成生产概念对电子出版的意义112
5.5.2 电子出版与印前技术的关系113
5.5.3 计算机集成印刷生产系统对电子出版的借鉴作用115
第六章 电子出版物生产过程与质量控制117
6.1 电子出版的一般工作流程117
6.1.1 前期准备117
6.1.2 多媒体电子出版流程框图118
6.1.3 策划与总体设计119
6.1.4 制作121
6.1.5 后期合成与复制124
6.2 数字作业质量控制127
6.2.1 颜色质量控制127
6.2.2 视频质量控制128
6.2.3 音频质量控制129
6.2.4 文字质量控制130
6.3 颜色表示131
6.3.1 RGB颜色空间的扩展132
6.3.2 系统级颜色管理135
第七章 数字媒体传播的颜色管理138
7.1 颜色系统138
7.1.1 系统与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38
7.1.2 因素关联与控制原理139
7.2 数字传播媒体色彩管理的有关概念140
7.2.1 因特网传播颜色管理的必要性140
7.2.2 网络与神圣的追求141
7.2.3 ICC样本文件142
7.2.4 输入设备颜色特征描述142
7.2.5 显示器特征化145
7.3 网络数字媒体的色彩管理146
7.3.1 Web页面表示147
7.3.2 超文本线索与索引数据表示147
7.4.1 GIF图像文件149
7.4 GIF图像的颜色管理149
7.4.2 紧密配对颜色管理系统150
7.4.3 Web传播的颜色表示特点151
7.4.4 松散配对颜色管理措施151
7.4.5 GIF图像颜色管理与调整153
7.5 数字传播媒体颜色管理现状与展望155
7.5.1 显示器标定与其他相关问题155
7.5.2 网络传播颜色管理展望156
第八章 数据压缩与文件格式159
8.1 图像数据压缩与图像格式159
8.1.1 图像数据的压缩方法159
8.1.2 离线传播图像161
8.1.3 在线传播图像164
8.2 电子页面文件格式166
8.2.1 超文本和超链接166
8.2.2 HTML语言简介167
8.3 文本与资源交换文件168
8.3.1 富文本格式168
8.3.2 DOC格式170
8.3.3 资源文件交换格式171
8.4 视频数据压缩与视频文件格式172
8.4.1 视频数据压缩172
8.4.2 数字视频与压缩标准173
8.4.3 视频数据压缩编码概要174
8.4.4 QuickTime格式175
8.4.5 AVI格式177
8.4.6 MPEG/MPG/DAT格式178
8.4.7 流式视频格式178
8.5 音频数据压缩和音频文件格式179
8.5.1 音频数据压缩180
8.5.2 波形文件182
8.5.4 MIDI文件183
8.5.3 MIDI接口与MIDI乐器183
8.5.5 其他格式184
8.6 图形格式185
第九章 PDF的电子出版功能187
9.1 PDF简介187
9.1.1 PDF的发展历史187
9.1.2 PDF的通用特点188
9.1.3 PDF的设计特点189
9.2 PDF技术概要191
9.2.1 PDF技术的产生背景与用途191
9.2.2 PDF的整体概念193
9.2.3 Acrobat的基本功能193
9.2.4 PDF技术对网络出版和信息传播的意义194
9.2.5 PDF文档的创建与使用流程196
9.3 与电子出版有关的结构特点与功能198
9.3.1 对象类型198
9.3.2 文件结构特点199
9.3.3 文档结构特点与电子出版的关系200
9.3.4 代表像与注解202
9.3.5 动作203
9.3.6 文章与文件识别标记204
9.3.7 加密词典与加密算法205
9.4 PDF数据压缩技术206
9.4.1 数据压缩对电子出版的意义206
9.4.2 JPEG压缩技术207
9.4.3 LZW压缩算法208
9.4.4 Flate压缩技术209
9.4.5 行程长度编码压缩技术210
9.4.6 CCITT Group 3与CCITT Group 4压缩技术210
9.4.7 音频数据压缩211
第十章 网络出版213
10.1 网络出版的现状213
10.1.1 网络出版概念与基本特点213
10.1.2 我国网络出版现状214
10.1.3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216
10.1.4 网络出版的优点217
10.1.5 网络出版的缺点219
10.2 基于Web的印刷出版220
10.2.1 新的印刷含义220
10.2.2 网络印刷出版的支持技术221
10.3 以Web为媒体的出版223
10.3.1 概述223
10.3.2 网络出版与电子出版、传统出版的差异224
10.3.3 网络出版过程227
10.3.4 网络出版的关键技术228
10.3.5 PDF与网络出版匹配的格式特点230
第十一章 跨媒体出版233
11.1 跨媒体与跨媒体出版233
11.1.1 跨媒体的定义与基本要求233
11.1.2 从印前到媒体准备234
11.1.3 印前和印前准备236
11.2 数字印刷是跨媒体出版的支持技术238
11.2.1 电子文档对印刷出版的影响238
11.2.2 静电照相成像与复制技术240
11.2.3 喷墨成像242
11.2.4 磁成像复制技术244
11.2.5 离子成像技术245
11.2.6 热成像复制技术247
11.2.7 电子成像技术248
11.3 PDF的跨媒体出版特征250
11.3.1 PDF适合于印刷出版的特征250
11.3.2 PDF的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特征251
11.3.3 应用程序生成PDF文件252
11.4 XML技术对跨媒体出版的意义254
11.4.1 DAM技术对跨媒体出版的作用254
11.4.2 SGML语言简介255
11.4.3 XML语言256
11.4.4 XML适用于跨媒体出版257
11.4.5 文档类型定义标准DTD259
11.4.6 层叠样式表CSS259
11.4.7 XML的电子商务价值260
11.5 应用软件对跨媒体出版的支持263
11.5.1 PDF文件输出功能263
11.5.2 输出为HTML文件265
第十二章 电子书、电子油墨与电子纸267
12.1 书的起源与发展267
12.1.1 关于书的基本概念267
12.1.2 手写书268
12.1.3 中世纪欧洲和东方书籍269
12.1.4 印刷书270
12.2 电子书的基本定义与特征271
12.2.1 定义271
12.2.2 电子书与纸质图书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异同272
12.2.3 电子书的发展现状273
12.2.4 电子书涉及的版权保护问题274
12.2.5 电子书发展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275
12.3 阅读器276
12.3.1 手持阅读器276
12.3.2 阅读环境与阅读概念279
12.3.3 软件阅读器280
12.4 电子书标准与文件格式282
12.4.1 PDF格式282
12.4.2 eBook V1.0格式284
12.4.3 CEB格式标准285
12.5 电子油墨与电子纸285
12.5.1 微胶囊/偶极子电子油墨与电子纸286
12.5.2 微胶囊成像287
12.5.3 吉立康(Gyricon)电子油墨/电子纸组合288
12.5.4 可弯曲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289
12.5.5 可重复书写纸张290
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