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材工程大典 第13卷 信息功能材料工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材工程大典 第13卷 信息功能材料工程 下
  • 王占国,陈立泉,屠海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315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67页
  • 文件大小:177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材料科学;粉末冶金-材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材工程大典 第13卷 信息功能材料工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3 篇超导材料1

1 常规超导体研究3

第1章 概述3

2 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和机理研究4

3 高温超导体磁通动力学和混合态物理研究5

5 对超导应用的展望6

4 新超导材料探索和新时期超导研究的特点6

1.1 金属元素超导体8

1 低温超导体的种类8

第2章 合金和金属化合物超导材料8

1.2 化合物超导体9

1.3 合金超导体11

1.6 谢弗尔(Chevrel)相超导体12

1.5 拉夫斯(Laves)相超导体12

1.4 B-1(化合物)超导体12

2.3 实用NbTi导体的制造13

2.2 NbTi合金物理性能13

1.7 重电子系统超导体13

1.8 其他超导体13

2 实用NbTi超导合金13

2.1 NbTi合金相图13

2.4 NbTi超导线的显微结构控制15

2.6 交流用超细多芯NbTi超导线16

2.5 NbTi超导体材料性能优化16

3.1 A15材料17

3 实用A15材料17

3.2 A15导体制造工艺18

4 实用Nb3Sn材料19

5 MgB2超导体20

5.2 MgB2的制备和成材21

5.1 MgB2的超导机理和性能21

5.4 MgB2应用前景22

5.3 MgB2薄膜制备22

1.3 高温超导体的无限层结构外延组装23

1.2 高温超导体的基本结构特征23

第3章 高温超导材料23

1 高温超导体的基本类型23

1.1 高温超导体的结构简介23

2 La系214超导体27

3.1 Y系超导体的结晶化学简介30

3 Y系氧化物高温超导系列30

4.1 REBCO超导单晶生长方法及特征31

4 REBCO高温超导晶体生长31

3.2 Y系超导体的特征31

4.2 REBCO晶体化学计量比123组分及高超导性能的控制33

4.3 REBCO晶体生长的大型化35

5.1 铋系高温超导体的制备方法38

5 铋系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结构及物性38

5.3 铋系超导体的超导特性39

5.2 铋系高温超导体的结构和元素替代39

6 TI系超导体40

7.1 汞系超导材料的合成和稳定性42

7 汞系超导体的合成、结构和基本性质42

7.2 汞系超导材料的结构45

7.3 汞系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及压力效应46

7.4 其他相关的超导材料49

1.2 有机导体和超导体的分子结构50

1.1 有机超导体的发现50

第4章 有机和其他类型超导体50

1 电荷转移盐型有机超导体50

1.3 TMTSF盐:(TMTSF)2X准一维有机超导体51

1.4 准二维有机超导体(ET)2X53

1.5 DMIT盐-阴离子导电56

2.3 A3C60的超导电性57

2.2 C60分子晶体的电子结构57

2 富勒烯超导体57

2.1 C60分子晶体的结构57

3.1 MMo6X8化合物(M=Pb,Sn,RE等,X=S,Se,Te)59

3 磁性超导材料59

3.2 (RE)Rh4B4三元化合物超导体60

3.3 RENi2B2C四元超导化合物61

4.2 Ce基化合物重费米子超导体65

4.1 重费密子超导体的特征65

4 重费米子超导体65

4.3 U基化合物重费米子超导体68

1.1 薄膜制备方法71

1 高温超导体薄膜的制备71

第5章 高温超导体薄膜71

1.2 基片和过渡层76

2.1 YBa2Cu3O7-δ(Y-123)及相关材料的薄膜79

2 高温超导体薄膜79

2.2 Bi2Sr2 Can-1 Cun O2n+6(BSCCO)体系薄膜86

2.3 La2CuO4(LCO)体系薄膜90

2.4 TIBaCaCuO(TBCCO)薄膜93

2.5 Hg基铜氧化物超导薄膜95

2.6 无限CuO2层体系薄膜96

2.7 Ba1-xKxBiO3(BKBO)体系薄膜100

2.9 电子型高温超导体薄膜102

2.8 C60相关薄膜102

2.10 超薄膜和多层膜105

2.11 大面积薄膜109

3.1 高温超导体/铁电体异质结112

3 高温超导体和相关氧化物材料异质结112

3.2 高温超导体/CMR材料异质结116

4 总结118

2.1 约瑟夫森效应120

2 约瑟夫森效应和超导隧道结120

第6章 超导电子学应用120

1 超导电子学简介120

2.5 磁场的影响121

2.4 射频场对结的作用121

2.2 约瑟夫森结的电阻分路结模型121

2.3 热涨落的影响121

3.2 dc SQUID122

3.1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122

3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122

3.3 rf SQUID123

3.4 约瑟夫森结及SQUID的应用124

4 单磁通量子器件(SFQ)125

5.1 层状高温超导体的本征约瑟夫森效应126

5 高温超导体本征结126

5.2 MESA结构和本征约瑟夫森结器件127

6.1 高温超导体的微波特性128

6 高温超导微波无源器件128

5.3 本征约瑟夫森结器件的应用128

6.2 高温超导微波传输线及其应用129

6.3 高温超导微波谐振器130

6.4 高温超导滤波器131

7 超导电子学器件的其他应用132

6.5 高温超导微波无源器件132

8 超导电子学应用小结133

1.2 2223相形成机理134

1.1 Bi-2223超导体的基本特征134

第7章 高温超导带材、块材研制134

1 第一类高温超导体带材研制134

1.4 前驱粉的制备135

1.3 织构形成机理135

1.5 Bi-2223超导线(带)材制备技术136

1.7 Ag/Bi-2223带的Jc(B,T)行为和增强磁通钉扎的途径137

1.6 影响Jc的PIT工艺参数137

1.8 带材性能研究进展138

2.1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结构139

2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139

2.2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141

2.4 结束语144

2.3 第二代超导带材的研究进展144

3.1 熔化法YBCO超导体145

3 超导块材145

3.2 超导块材的性能与检测148

3.3 制备超导块材的新技术150

3.4 超导块材的应用领域151

1 超导电力应用简介152

第8章 超导电力应用152

2.1 超导磁体的电磁和机械效应153

2 超导磁体153

2.2 超导磁体的磁热稳定性155

2.3 超导磁体的交流损耗156

3.1 电阻型157

3 超导限流器157

2.4 超导磁体的失超保护157

2.5 小型低温制冷和低温系统157

3.2 电抗型158

3.3 超导限流器的应用159

4.2 超导储能的优点与作用160

4.1 超导储能系统的概念160

4 超导储能系统160

4.3 超导储能综述161

4.5 关键技术及其展望163

4.4 最新进展163

5.2 超导电缆的分类与结构164

5.1 概述164

5 超导电缆164

5.3 高温超导电缆的导体层和电缆的损耗165

5.5 高温超导电缆的应用166

5.4 高温超导电缆冷却系统166

6 超导变压器167

7.1 超导发电机170

7 超导电机170

7.3 关键技术问题172

7.2 超导电动机172

8.1 高温超导块材及其制备研究173

8 超导块材及其应用173

7.4 展望173

8.2 高温超导块材的应用174

9 超导电力技术应用前景175

参考文献176

第14篇 传感器材料181

1 传感器与传感器材料183

第1章 概述183

2.1 广泛开发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185

2 发展趋势185

2.3 以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目标,扩大传感器的应用领域186

2.2 大力发展以光信息为传输媒介的新型传感器和传感器材料186

1.1 光电效应188

1 光敏传感器的基本物理效应188

第2章 光电导材料188

1.2 光电导效应189

2 半导体光电导材料192

2.1 可见光区光电导材料193

2.2 红外区光电导材料198

2.3 紫外区光电导材料201

3.1 非晶硅及氢化非晶硅的电子态203

3 非晶硅光电导材料203

3.3 氢化非晶硅的制备204

3.2 氢化非晶硅的光电导性质204

4.1 光电导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理205

4 光电导高分子材料205

4.3 光电导高分子材料的应用206

4.2 光电导高分子材料的分类206

1.2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207

1.1 应变效应207

第3章 力敏传感器材料207

1 压敏材料207

1.3 金属应变电阻材料208

1.5 压敏半导体陶瓷ZnO209

1.4 半导体压阻材料硅209

2 压电与铁电陶瓷210

2.1 压电陶瓷的结构与原理211

2.2 压电陶瓷的性能参数212

2.3 铁电性与铁电陶瓷213

2.4 典型的压电陶瓷与铁电陶瓷材料214

3.2 奇数尼龙系压电聚合物217

3.1 聚偏二氟乙稀(PVDF)217

3 压电高分子材料217

3.3 压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218

4.2 形状记忆高分子及基本原理219

4.1 形状记忆合金及基本原理219

4 形状记忆合金与记忆合金高分子材料219

4.3 典型的形状记忆材料及应用221

3 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NTC224

2 热敏陶瓷材料的主要参数224

第4章 热敏材料与温度传感器材料224

1 热敏陶瓷的基本概念224

3.3 NTC热敏陶瓷材料225

3.2 电流-电压特性225

3.1 NTC热敏陶瓷的电阻-温度特性225

4.1 PTC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228

4 正温度系数热敏陶瓷-PTC228

4.3 PTC热敏陶瓷的应用230

4.2 PTC热敏陶瓷的制备230

5.2 CTR的导电机理231

5.1 CTR的组成、温度特性和稳定性231

5 临界温度热敏电阻(CTR)231

5.4 CTR的电气特性及应用232

5.3 CTR的制造技术232

6.2 热释电材料233

6.1 热释电效应233

6 热释电材料233

6.3 热释电材料的应用235

7.1 温差电效应236

7 温差电材料236

7.2 温差电材料237

2.1 磁阻效应敏感元件239

2 半导体磁性敏感材料239

第5章 磁敏感材料239

1 磁学基本量与磁性分类239

1.1 磁学基本量239

1.2 物质的磁性分类239

2.2 霍尔效应型敏感元件240

3.4 铁磁体的形状各向异性及退磁能241

3.3 磁晶各向异性和各向异性能241

3 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的特性241

3.1 磁化曲线241

3.2 磁滞回线241

4.1 软磁性材料242

4 磁性材料242

3.5 磁致伸缩242

4.2 硬磁性材料243

5.2 磁泡材料和磁光材料244

5.1 磁记录介质和磁头材料244

5 磁性材料的应用244

1.1 半导体气敏材料245

1 气敏材料245

第6章 气敏和湿敏材料245

1.2 电阻式氧传感器247

1.3 电解质气敏材料248

2.1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湿敏元件249

2.湿敏材料249

2.2 其他无机化合物湿敏元件材料251

2.3 高分子湿敏元件材料252

1.2 直拉法254

1.1 布里奇曼法254

第7章 传感器材料的制备254

1 单晶半导体材料的制备254

1.3 区熔法255

2 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外延256

2.1 同质外延与异质外延256

1.4 升华再结晶法256

2.2 气相外延257

2.4 分子束外延258

2.3 液相外延258

3.1 物理气相淀积法259

3 其他薄膜材料制备技术259

2.5 原子层外延259

3.2 化学气相淀积法261

3.3 薄膜材料的其他制备方法262

4 陶瓷材料的制备263

4.2 粉体材料制备264

4.1 敏感陶瓷对原料粉体的要求264

4.3 陶瓷材料的成形266

4.4 陶瓷材料的烧结267

5.1 多孔材料及其制备268

5 精细结构半导体材料的制备268

5.2 精细结构半导体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简介270

1.2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273

1.1 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XPS)273

第8章 敏感材料的表征273

1 敏感材料组分分析273

1.3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SIMS)275

1.5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76

1.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76

1.6 X射线能谱分析(EDS)277

1.8 中子活化分析(NAA)278

1.7 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278

2 敏感材料结构分析279

1.9 卢瑟福背散射(RBS)279

2.1 X射线衍射(XRD)280

2.3 热分析技术281

2.2 电子衍射281

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82

3.1 光学显微镜282

3 状态分析(形貌观察)282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283

3.4 场离子显微镜(FIM)284

参考文献285

第15篇 红外材料287

1.1 体材料生长方法289

1 晶体生长289

第1章 窄禁带半导体材料289

1.2 液相外延薄膜的生长293

1.3 分子束外延薄膜生长296

1.4 晶体完整性301

2.1 窄禁带半导体能带结构概述307

2 能带结构307

2.2 能带参数309

3.1 光学常数和介电函数314

3 光学性质314

3.2 Kramerg-Kroning关系和光学常数315

3.3 吸收光谱316

3.4 晶格振动光谱321

4.1 本征载流子浓度327

4 输运性质327

4.2 迁移率329

4.3 霍尔效应330

4.5 磁输运测量331

4.4 磁阻效应331

4.6 杂质缺陷332

5 红外光电探测器333

5.1 光电导器件工作原理334

5.2 光伏器件336

1.2 能量的色散关系338

1.1 低维结构单元基本概念338

第2章 半导体低维结构红外材料338

1 半导体低维结构单元338

1.3 态密度函数339

1.4 光学跃迁与选择定则340

2.2 低维结构子带间级联激射原理341

2.1 低维结构带间级联激射原理341

2 红外低维结构工作原理341

2.3 低维结构子带间级联探测原理342

3.1 含锑半导体中红外激光器343

3 器件结构与特性343

3.2 低维结构带间跃迁级联激光器344

3.3 低维结构子带间跃迁级联激光器345

3.4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349

3.5 微带超晶格量子阱红外探测器351

3.7 量子点红外探测器353

3.6 多波长量子阱红外探测器353

1 微测辐射热计和热敏电阻材料357

第3章 热敏红外材料357

2.1 热释电探测器工作原理358

2 热释电材料和非致冷红外探测358

2.2 热释电材料360

2.3 铁电薄膜材料及其在红外探测器中的应用362

1.1 增透膜367

1 红外薄膜光学367

第4章 红外光学材料367

1.2 分束镜368

1.3 高反射膜369

1.5 带通滤光片370

1.4 截止滤光片370

2.1 红外隐身原理371

2 红外隐身材料371

2.2 红外隐身材料372

3 部分红外材料的光学特性375

2.3 红外伪装体系375

参考文献380

第16篇 先进储能材料381

第1章 概述383

1.2 金属氢化物-镍二次电池应用385

1.1 金属氢化物-镍二次电池结构和充放电机理385

第2章 金属氢化物和金属氢化物-镍二次电池385

1 金属氢化物-镍二次电池简介385

3 储氢合金电极材料387

2 储氢合金的基本特征387

3.1 稀土系AB5型储氢合金电极材料388

3.4 钒基BCC固溶体储氢合金电极材料389

3.3 钛系AB型储氢合金电极材料389

3.2 Laves相AB2型储氢合金电极材料389

3.7 其他储氢电极材料390

3.6 镁基储氢合金电极材料390

3.5 AB3型储氢合金电极材料390

4 镍正极材料391

3.8 储氢合金的制备391

4.2 氢氧化镍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晶型转换392

4.1 氢氧化镍电极的充放电机制392

4.3 氢氧化镍活性物质的制备393

4.5 镍电极高温性能的改善395

4.4 镍正极添加剂395

1.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397

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嵌入化合物与嵌入反应397

第3章 储锂材料和锂离子电池397

1 锂离子电池简介397

1.1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况397

2.1 LiCoO2398

2 锂离子电池几种主要的正极材料398

1.4 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和发展趋势398

2.7 LiMn2O4399

2.6 LiNixCo1-2xMnxO2399

2.2 LiNiO2399

2.3 LiMnO2399

2.4 LiNi1-xCoxO2399

2.5 LiNi1/2Mn1/2O2399

2.9 高容量高电压正极材料400

2.8 橄榄石结构LiMPO4400

3.1 石墨层间化合物与石墨负极材料401

3 锂离子电池几种主要的负极材料401

3.2 MCMB402

3.5 储锂合金与合金类氧化物403

3.4 硬碳球403

3.3 热解碳403

3.6 过渡金属氧化物404

4.1 非水有机液体电解质405

4 电解质材料405

3.7 Li4Ti3O12405

3.8 过渡金属锂氮化物405

4.2 聚合物电解质407

1 氢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409

第4章 高密度化学储氢材料409

2 氨的催化裂解410

4 配位铝氢化物的化学储氢反应411

3 氮化锂的可逆加氢-脱氢反应411

6 环烃的可逆加氢-脱氢反应413

5 硼-氢化合物的化学储氢反应413

参考文献415

第17篇 一维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417

1.1 小直径碳纳米管419

1 多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合成——小直径碳纳米管、连续碳纳米管线419

第1章 碳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和性能419

1.2 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可控制合成424

2.1 单壁纳米碳管的可控制合成429

2 单壁、双壁纳米碳管的可控制合成429

2.2 双壁碳纳米管的浮动催化法制备434

3 碳纳米管的性质研究和应用440

3.1 碳纳米管束的拉伸性质研究441

3.3 多层碳纳米管的热学性质研究442

3.2 单根多壁碳纳米管的径向压缩性质的研究442

3.4 多层碳纳米管的电输运性质研究444

3.5 多层碳纳米管在高压下的行为445

3.6 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质及其显示应用448

3.7 碳纳米管的应用451

1.2 元素纳米线454

1.1 气相法生长纳米线的机理454

第2章 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表征454

1 纳米线的气相合成和表征454

1.3 二元化合物纳米线455

1.4 多元化合物纳米线459

2.1 激光烧蚀法合成同轴纳米电缆461

2 同轴纳米电缆的合成与表征461

2.3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同轴纳米电缆462

2.2 溶胶-凝胶与碳热还原及蒸发-凝聚法合成同轴纳米电缆462

3.1 元素纳米带463

3 纳米带的合成与表征463

3.2 二元化合物纳米带465

3.3 多元化合物纳米带467

1.1 氧化铝模板的制备469

1 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技术469

第3章 纳米结构和纳米阵列的制备、表征469

1.2 氧化铝模板的结构与表征470

2 大面积有序孔洞材料的制备471

1.3 氧化铝模板有序通道阵列形成机理的探索471

2.2 旋涂法472

2.1 滴涂法472

3.1 基于氧化铝模板合成的有序纳米阵列473

3 有序纳米阵列的合成与表征473

2.3 垂直提拉法473

3.2 基于二维胶体晶体模板合成的有序纳米阵列485

参考文献488

第18篇 发光材料489

1 物质发光与发光材料491

第1章 概述491

2 发光材料研究与应用发展过程492

1.3 灼烧与固相反应493

1.2 原料混配493

第2章 发光材料的合成493

1 固相反应合成法493

1.1 原料纯制493

1.6 固相反应合成过程中的几个问题494

1.5 产物性能的检测494

1.4 后处理工艺494

2.3 燃烧法495

2.2 水热法495

2 发光材料的其他重要合成方法495

2.1 溶胶-凝胶法495

3 寿命496

2 亮度496

第3章 发光材料性能的表征496

1 发射光谱496

5.1 色坐标与色温497

5 色坐标与显色指数497

4 效率497

4.1 光致发光材料497

4.2 电子束激发的发光材料497

5.2 显色指数498

7 反射光谱及吸收光谱499

6 激发光谱499

8 基质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500

9 发光材料其他一些重要性能表征501

1.1 基质502

1 无机发光材料502

第4章 主要发光材料及其应用502

1.2 激活离子510

2 半导体发光材料530

2.1 ⅠA-ⅦA族化合物530

2.2 ⅡA-ⅥA族化合物531

2.3 ⅡB-ⅥA族化合物534

2.4 ⅢA-ⅤA族化合物539

2.5 (Al,Ga,In)(P,As)540

2.6 GaN,SiC发光541

3 有机发光材料542

3.1 有机分子荧光542

3.2 有机荧光化合物543

第5章 发光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前景展望544

参考文献546

第19篇 微加工技术549

2 图形转移技术551

第1章 概述551

1 曝光技术551

3 其他微纳加工技术552

1 光学曝光技术553

2 光学曝光的原理及设备553

第2章 微纳米加工中的光刻技术553

3 光刻工艺的基本过程554

4 光学曝光技术的未来展望555

1 电子束曝光简介及发展历史557

2 电子束曝光系统组成557

第3章 电子束曝光技术557

3 电子束曝光系统的分类559

4 电子束抗蚀剂561

5 电子束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及邻近效应563

6 电子束曝光技术展望565

第4章 聚焦离子束加工技术567

1 聚焦离子束567

2 FIB的工作过程568

3 FIB在微/纳加工方面的应用570

4 总结573

第5章 X射线曝光技术574

1 X射线曝光原理574

2 LIGA技术578

3 X射线光刻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580

4 X射线曝光的横向尺寸和深度极限583

1.1 湿法腐蚀584

1 刻蚀技术584

1.2 干法刻蚀584

第6章 微纳米加工中的图形移转技术584

2 剥离技术(lift-off)585

2.2 多层抗蚀剂工艺586

2.3 抗蚀剂表面改性工艺586

2.1 单层抗蚀剂工艺586

2.4 负性抗蚀剂工艺587

1 纳米压印技术588

1.1 纳米压印工作原理588

第7章 微纳米加工中的图形复制技术588

1.2 纳米压印模板的制作和光刻胶的选择591

1.3 纳米压印技术的应用594

2 其他微纳米图形复制技术597

2.1 弹性微印章复制597

2.2 微热塑模压复制598

2.3 微注塑复制600

2.4 微立体激光成型602

参考文献605

第20篇 光子晶体609

第1章 光子晶体及其特性611

1 光子晶体的分类611

2 光子晶体的原理和研究方法612

3 光子晶体的性质和功能614

3.1 利用光子晶体控制自发辐射,提高光电子器件的工作质量614

3.2 光子晶体光纤615

3.3 光子晶体的其他应用616

2 自组织生长618

1 概述618

2.1 自组织生长方法的研究618

第2章 光子晶体的构成方法618

2.2 Opal和反Opal的制备620

3 微加工技术的利用622

3.1 二维光子晶体研制622

2.3 核-壳球结构Opal和反Opal的制备622

3.2 三维光子晶体的制备626

4 多光束干涉629

4.1 多光束干涉形成光强周期分布629

4.2 微粒的周期性排列630

4.3 三维聚合物光子晶体的全息光刻630

4.4 双光子聚合直写法631

1.1 光子晶体光波导原理632

1 光波导632

1.2 光子晶体光波导的构造632

第3章 光子晶体的应用632

1.3 光子晶体光波导的测量635

1.4 光子晶体波分复用器件636

2 光子晶体光纤638

2.1 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性质638

2.2 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现状640

2.3 新型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制作640

2.4 基于PCF的光无源器件642

2.5 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643

2.6 光子晶体光纤的其他应用643

3.1 微腔激光器的特点644

3.2 光子晶体微腔激光器应用644

3 微腔激光器644

3.3 光子晶体微腔激光器设计645

3.4 光子晶体激光器微加工646

3.5 光子晶体激光器特性表征646

4 光子晶体传感器650

4.1 光子晶体传感器的研究状况650

4.2 光子晶体激光器作为微量试剂的传感器651

5.1 负折射介质的历史和现状652

5.2 负折射介质的基本物理特征652

5 作为负折射材料的应用652

5.3 光子晶体作为人工负折射介质654

6.1 光子晶体全光开关思想的提出657

6.2 全光开关的理论探索657

6 光开关657

6.3 光开关的实验研究659

参考文献6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