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子霖古籍版本学文集 第1册 古籍版本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王子霖古籍版本学文集 第1册 古籍版本学
  • 王雨著;王书燕编纂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4183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古籍-版本学-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子霖古籍版本学文集 第1册 古籍版本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版本学术语知识3

第一章 版本名词术语浅释3

一、常用出版术语3

(一)版框内名称3

(二)装订名称6

(三)文内符号名称9

(四)鉴别版本作为参考的名称9

(五)常识术语10

二、区分版本名词术语13

(一)以官、私雕版区分13

(二)以外国刻本区分15

(三)以版刻地区区分16

(四)以刻印颜色区分16

(五)以版框、字体大小不同区分17

(六)以流传情况区分19

(七)以刻印先后区分19

(八)以刻印情况区分21

(九)以稿本手抄写本区分24

(十)非雕版印刷27

(十一)加工情况28

中国版刻图书源流31

第二章 宋代以前版刻的起源及发展31

一、雕版印刷术的起源33

二、唐朝的版刻34

三、五代版刻的发展36

第三章 宋代版刻事业的兴盛39

一、宋代刻印的释藏道藏39

二、四部大书的纂修及其版本40

(一)《太平御览》41

(二)《太平广记》44

(三)《文苑英华》45

(四)《册府元龟》47

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50

四、宋代的官刻、家刻和坊刻50

(一)官刻本50

(二)家刻本54

(三)坊刻本58

五、宋代刻书地区的分布62

(一)汴梁62

(二)浙江63

(三)福建65

(四)四川66

(五)江西67

六、金朝的雕版印书事业68

第四章 元代刻书的中兴71

一、元代的官刻、家刻和坊刻71

(一)官刻本71

(二)家刻本73

(三)坊刻本75

二、元代刻书的特点77

(一)字体78

(二)多简体字78

(三)版式78

(四)纸张78

三、木活字的创始和套版印刷的发明79

(一)木活字79

(二)套版印刷79

一、正统道藏的刊刻和传本80

第五章 明代版刻事业的发达和变化80

二、铜活字印书的兴盛81

三、正嘉间雕版格式的变化84

四、明代刻书的特点86

(一)明初、明中叶、晚明刻书风格的区别86

(二)明代刻书区域的区别87

五、明代的官刻、家刻和坊刻88

(一)官刻本88

(二)家刻本91

(三)坊刻本97

六、明代雕印技术的辉煌成就——版画和套印105

第六章 清代的雕版印书事业111

一、清初刻书仿明制111

二、《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及印本112

(一)武英殿刻本115

三、武英殿刻书与《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15

(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16

(三)聚珍版单行本和外聚珍本118

四、清代考据、辑佚、校勘的兴起与刻书的关系119

(一)清代的考据、辑佚与校勘之学120

(二)考据、辑佚、校勘与刻书的关系125

五、清代的精刻本128

六、清代官书局刻本130

七、清代的活字、版画和套印136

(一)清代的活字印本137

(二)清代的版画艺术143

(三)清代套印技术的成就147

第七章 民国的版刻及雕版印刷术的没落150

一、民国初期版刻及雕版印刷术150

二、传统印刷术被现代印刷技术逐渐代替154

古书用纸简介159

第八章 纸张的类别159

古籍版本鉴定167

第九章 怎样鉴定版本167

一、版本名称的由来和鉴定版本的意义167

二、版本的类型168

三、鉴别版本的几种方法170

(一)根据牌记、封面和序文来识别170

(二)根据题跋识语、名家藏章来识别171

(三)根据书名虚衔来识别172

(四)根据避讳字来识别172

(五)根据刻工姓名来识别173

(六)根据版式、行格来识别173

(八)根据刻印特点来识别174

(七)根据各家书目著录来识别174

四、如何鉴别活字印本178

(一)活字印本的特点178

(二)铜活字、木活字和影活字版的区别179

(三)活字本与影刻活字本的区分182

五、怎样鉴定抄本、校本183

(一)不同时代的书法和风气184

(二)不同时代的纸、墨质量184

(三)区别名家室名和图章印色186

(四)辨认抄书家习用的界格纸186

六、鉴别版本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191

(一)鉴别版本的程序191

(二)在考证版本时要注意的问题192

附:宋金元明清帝王历祚及避讳一览表193

《古籍版本学》校改后语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