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老解放区教育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季主编;湖北老解放区教育史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03392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老解放区教育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一、为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准备干部2
二、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创、发展、巩固和扩大4
三、鄂豫边区根据地的教育7
四、中原解放区12
五、湖北解放区的教育14
第一章 准备游击战争的三个干部摇篮23
上篇 抗日战争时期24
一、七里坪训练班24
二、汤池训练班28
三、竹沟教导队36
一、人民军队是个大学校44
第二章 军队教育44
继承红军优良传统49
重视教育训练49
五师政治工作会议49
政治教育49
发动全师文化学习运动49
二、军队在职干部的学习49
对在职干部学习的安排51
一个营教导员的工作51
三、抗大第十分校51
四、旅和军分区办教导队61
十分校三期教育工作总结61
抗日军政大学61
抗大十分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61
十分校的阶级教育61
教导队的规模68
教导队的教学工作68
教员和学员68
第三章 地方干部教育68
一、鄂豫边区的地方干部68
地方干部队伍的素质71
二、地方在职干部的学习71
地方干部队伍的变化71
区党委的号召和布置77
在职干部学习的内容77
短期集训77
三、从干训班到干部学校78
分散的短期训练班85
创办干部学校85
干部学校85
教育制度的完善85
四、鄂豫边区党校85
大洪山时期的洪山公学97
大悟山时期的洪山公学97
洪山公学的机构97
一所培养行政和群众工作干部的学校97
襄南时期的洪山公学97
六、建国公学97
党校的机构97
边区党校的特色97
高级班整风学习的情况97
以整风为中心教学内容的党校97
党校建校及其发展97
党校的前身是党员干部训练班97
五、洪山公学97
七、建国公学鄂东分校99
第四章 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和育才学校102
一、实验中学103
实验中学的教学生活112
二、实验小学112
实验中学的办学宗旨112
带来的变化112
实验中学的改革改革112
实验小学的建立115
实验小学的教学115
改革活动的展开115
三、育才学校115
一、抗战前的湖北中小学教育118
第五章 国民教育118
苏区的列宁小学120
二、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120
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小学教育120
争取团结教师130
教育经费130
三、小学教育130
教材的编印和发行130
教育行政机构和法规130
根据地初创时期的教育130
边区的小学138
边区第一所抗日小学138
求益小学138
天汉第一抗日中心小学138
黄陂县第一中心小学138
四、中学教育138
五、私塾147
私立怡如中学147
天汉中学147
京钟新民中学147
鄂中中学147
边区的中学147
黄陂中学147
私塾的分布149
改良私塾149
六、冬学运动149
一年一度的冬学运动152
冬学的任务和教学内容152
七、同国统区和敌占区争夺青少年学生的斗争152
下篇 解放战争时期162
第六章 革命干部学校162
国民党统治区中小学教育162
敌占区中小学师生反对奴化教育162
党在国统区教育领域的影响162
一、“到中原去”163
二、中原民主建国大学167
三、重建中原解放区后的形势与任务169
四、江汉公学171
五、襄南公学175
六、鄂豫公学178
七、鄂西北解放区的干部学校180
八、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和中原大学182
第七章 中小学教育186
一、保护学校 恢复中小学教育186
党在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192
教育行政机构192
党在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192
教育行政机构192
教育经费、编制与教职工待遇192
二、对原有教师的团结、改造和培养192
中学的新建与恢复198
四、小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198
接管前后的天门中学198
恢复与改造原有中学198
江汉区第一所中学——洪山第一中学198
原有教师队伍的状况198
三、中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198
鄂中专区中小学教职员暑期座谈会198
举办教师讲习班(会)和师资训练班198
召开教师和在乡知识分子座谈会198
私塾的管理与改造207
洪山县小学的恢复情况和改革教育的意见207
五、国统区的中小学师生投奔解放区207
枣阳县小学教育的恢复和改革207
恢复小学教育207
国统区师生罢课罢教218
青年学生投奔解放区218
结束语218
附录224
一、湖北老解放区教育大事记224
二、历史文献资料选编239
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1940年1月3日)239
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1940年3月18日)240
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1940年3月20日)244
整理与发展边区国民教育——鄂豫边区第二届民主代表大会通过的提案(1941年6月)246
巩固部队的政治工作——在全师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录)(1941年6月)247
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1941年12月17日中央政治局通过)251
鄂豫边区高级行政干部学校招生广告(1942年2月21日)255
天门养黄乡四个冬学两个月来的总结(1942年2月21日)256
鄂豫边区施政纲领(节录)(1942年3月22日)262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招生简章(1942年)263
关于创办抗大十分校的工作(1942年4月2日)265
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指示各县关于一九四三年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节录)(1943年2月14日)273
五师一九四二年教育概况及现状(1943年4月25日)274
十三旅干部政治文化测验总结——政治工作通讯第十六号(1943年5月4日)277
鄂豫边区小学教育实施办法(1943年9月)282
鄂豫边区实验中学招生广告(1943年9月26日)296
教学改进标准(1943年10月)297
关于发动全师文化学习运动问题(1943年)300
政治教育课程及进度(1943年)306
关于创办教导队问题(1943年)308
教导队各队军政文化教育比例(1943年)316
关于教导队问题第二次指示(1943年)322
革命军人的特点与远大前途——李师长在抗大十分校第三期的毕业训话(1944年3月)330
抗大十分校三期教育工作总结及其它(1944年3月)336
抗大十分校教学具体工作问题(1944年4月)343
中原解放区桐柏行政公署、人民解放军桐柏军区联合布告(1948年3月24日)353
中宣部关于保护和改革新收复区学校教育的方针给中原局宣传部的指示(1948年6月20日)354
中央关于争取改造知识分子及对新区学校教育的指示(1948年7月3日)355
江汉行署召开教育座谈会 恢复与改造国民教育(1948年9月12日)356
的指示(1948年9月29日)358
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358
中共中原中央局发布关于争取团结改造培养知识分子358
江汉行政公署关于开展国民教育工作的指示(1948年10月)361
中原局宣传部关于大量吸收训练与使用知识分子的指示(1948年11月10日)364
桐柏区党委对最近时期政府工作的指示(节录)(1948年12月)367
江汉行署、江汉军区联合通知(中华民国37年12月4日)368
鄂豫区×专署关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几项规定(民国37年12月23日)368
中原桐柏学院招生广告(中华民国38年2月×日)371
后记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