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执业资格考试命题分析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9454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经济规划-中国-经济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政策1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1
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概念1
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1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1
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2
五、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
六、经济增长及增长源泉3
七、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发展6
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7
九、产业结构7
十、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手段9
十一、经济政策体系9
十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1
十三、熟悉和掌握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对工程咨询工作的指导意义15
三、现行管理中的投资分类16
二、投资的决定16
一、投资的概念16
第二章 投资政策16
四、投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17
五、投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方式、手段17
六、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19
七、项目法人责任制21
八、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22
九、工程建设监理制度25
十、建设工程合同制度27
第三章 投资体制改革28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8
二、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28
三、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31
四、加强和改善投资的宏观调控33
五、加强和改进投资的监督管理34
二、产业政策的实施37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内涵及原则37
一、产业政策37
第四章 产业政策37
四、重点产业的确定38
五、产业结构政策实施39
六、外商投资产业政策39
七、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41
八、限制垄断,促进竞争41
九、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42
十、扶植中小型企业发展43
十一、产业技术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及原则44
十二、重点产业技术发展方向45
十三、我国产业技术政策措施46
十四、经济区划和产业政策46
十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49
第五章 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51
一、中央银行51
二、商业银行52
三、政策性银行54
四、证券机构56
五、保险机构58
六、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59
七、金融市场61
八、债券市场63
九、股票市场65
十、期货市场67
十二、货币政策概述68
十三、货币政策目标68
十一、保险市场68
十四、货币政策工具69
第六章 财政政策71
一、国家预算71
二、税收74
三、财政支出79
四、国债80
五、国有资产82
六、预算管理体制的沿革85
七、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85
八、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分类86
九、财政政策的功能87
十、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88
十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88
第七章 其他管理政策90
一、价格总水平及其调控90
二、价格功能及价格合理化途径92
三、政府对价格的管理93
四、对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实行价格管制94
五、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95
六、失业96
七、在经济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97
八、社会保障98
九、国际收支政策98
十、对外贸易和贸易政策98
十一、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99
十二、外汇管理103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108
第一篇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108
第二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08
第二章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09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112
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14
第四章 发展现代农业114
第一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14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114
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115
第四节 完善农村流通体系115
第三节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115
第六章 改善农村面貌116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16
第二节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117
第三节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117
第四节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117
第七章 培养新型农民117
第一节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117
第八章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118
第二节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118
第三节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118
第九章 深化农村改革119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120
第十章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120
第一节 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120
第二节 培育生物产业120
第二节 提升汽车工业水平121
第一节 振兴重大技术装备121
第十一章 振兴装备制造业121
第四节 发展新材料产业121
第三节 推进航空航天产业121
第三节 壮大船舶工业实力122
第十二章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122
第一节 有序发展煤炭122
第二节 积极发展电力122
第三节 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123
第四节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123
第一节 优化发展冶金工业124
第十三章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124
第二节 调整化学工业布局125
第三节 促进建材建筑业健康发展125
第十四章 提升轻纺工业水平125
第一节 鼓励轻工业提高制造水平126
第二节 鼓励纺织工业增加附加值126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126
第一节 加快制造业信息化126
第二节 深度开发信息资源126
第三节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127
第四节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127
第四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128
第十六章 拓展生产性服务业128
第一节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128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129
第三节 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129
第十七章 丰富消费性服务业130
第五节 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130
第四节 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130
第一节 提升商贸服务业131
第二节 发展房地产业131
第三节 大力发展旅游业131
第四节 加强市政公用事业131
第五节 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132
第六节 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132
第十八章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132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33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133
第一节 推进西部大开发133
第二节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134
第三节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134
第四节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135
第五节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135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136
第一节 优化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136
第六节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136
第二节 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137
第三节 限制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137
第四节 禁止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137
第五节 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137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138
第一节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138
第三节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139
第二节 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139
第四节 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140
第六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41
第二十二章 发展循环经济141
第一节 节约能源141
第二节 节约用水141
第三节 节约土地142
第四节 节约材料142
第五节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142
第二十三章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143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143
第六节 强化促进节约的政策措施143
第一节 加强水污染防治144
第二节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144
第三节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144
第四节 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144
第二十五章 强化资源管理145
第一节 加强水资源管理145
第二十六章 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146
第一节 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146
第三节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146
第二节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146
第二节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147
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48
第二十七章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148
第一节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148
第二节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148
第四节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49
第五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149
第三节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149
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教育150
第一节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150
第二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50
第三节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150
第四节 加大教育投入151
第五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51
第一节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152
第二节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152
第二十九章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152
第八篇 深化体制改革154
第三十章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54
第一节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154
第二节 健全政府决策机制154
第三节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155
第三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155
第一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55
第二节 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155
第三十二章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156
第三节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156
第四节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56
第一节 完善财政体制157
第二节 完善税收制度157
第三十三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157
第一节 深化金融企业改革157
第二节 加快发展直接融资158
第三节 健全金融调控机制158
第四节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158
第二节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159
第三节 规范市场秩序159
第三十四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159
第一节 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159
第九篇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60
第三十五章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160
第一节 优化出口结构160
第二节 积极扩大进口160
第一节 引导外商投资方向161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161
第四节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161
第三节 发展服务贸易161
第二节 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162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162
第一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162
第二节 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163
第十篇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64
第三十八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164
第一节 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164
第二节 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164
第三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164
第四节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164
第五节 保障残疾人权益165
第三十九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65
第一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165
第二节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166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66
第四节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167
第四十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68
第一节 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168
第二节 加强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168
第三节 加强中医药和医学科研工作168
第五节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168
第四节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69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169
第一节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169
第四节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70
第二节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170
第三节 保障饮食和用药安全170
第五节 强化应急体系建设171
第四十二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171
第一节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171
第二节 规范引导民间组织有序发展171
第三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71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73
第四十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73
第十一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73
第二节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174
第三节 加强廉政建设174
第十二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75
第四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75
第一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75
第二节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175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76
第一节 全面加强军队建设177
第十三篇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177
第四十五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177
第二节 调整优化国防科技工业178
第三节 增强国防动员能力178
第十四篇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179
第四十六章 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179
第四十七章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180
第四十八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