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坪与地被植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草坪与地被植物
  • 王文和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3760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草坪-栽培;地被植物-栽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草坪与地被植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历史、发展趋势及作用3

第一节 我国草坪的历史和现状3

上篇 总论3

第二节 国外草坪研究的历史和动态6

第三节 草坪发展的趋势8

第四节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作用9

第一节 草坪的概念12

第二节 草坪植物的含义12

第二章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含义及分类12

第三节 地被植物的概念16

第四节 草坪的类型17

第五节 地被类型及地被植物的分类19

第三章 草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21

第一节 草坪草的形态特征21

第二节 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22

第三节 叶的形成23

第四节 茎的发育和分枝类型24

第五节 草坪草的根系26

第四章 草坪草植物与地被植物的选择27

第一节 草坪草的选择原则27

第二节 草坪草的选择指标28

第三节 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31

第五章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繁殖与种植32

第一节 草坪植物的播种繁殖32

第二节 草坪植物的营养繁殖法37

第三节 草坪草混播39

第四节 地被植物的繁殖42

第六章 草坪与地被植物养护管理43

第一节 草坪修剪43

第二节 土壤改良47

第三节 草坪施肥48

第四节 草坪灌溉53

第五节 草坪的休养生息及更新复壮54

第六节 草坪辅助管理措施57

第七节 杂草的防除59

第八节 草坪病虫害防治63

第一节 保土植物71

第七章 斜坡种草固坡技术71

第二节 斜坡种草固坡技术73

第八章 运动草坪78

第一节 足球场草坪78

第二节 高尔夫球场草坪81

第三节 其他运动草坪84

第九章 草坪与地被植物养护常用机具86

第一节 草坪修剪机86

第二节 播种机87

第三节 供水机械88

第四节 草坪打孔机89

第五节 梳草机和草坪梳根机90

第六节 碾压机92

第七节 草坪清洁机92

第八节 起草皮机92

第九节 草坪切边机93

第十章 草坪与地被植物的配置94

第一节 草坪主景95

第二节 草坪的植物配置101

第三节 园林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107

第十一章 草皮生产技术109

第一节 草皮生产的准备109

第二节 草皮草种的选择110

第三节 草皮的生产过程及其养护要点110

第四节 草皮的收获与运输111

下篇 各论115

第十二章 冷季型草坪植物及栽培技术115

第一节 早熟禾属植物115

第二节 黑麦草属植物123

第三节 羊茅属植物127

第四节 翦股颖属植物132

第五节 冰草属植物136

第六节 雀麦属植物137

第七节 碱茅属植物139

第八节 梯牧草属植物140

第九节 披碱草属植物141

第十节 洋狗尾草属植物142

第十三章 暖季型草坪植物及栽培技术144

第一节 结缕草属植物144

第二节 野牛草属植物149

第三节 狗牙根属植物151

第四节 地毯草属植物153

第五节 钝叶草属植物154

第六节 蜈蚣草属植物156

第七节 金须茅属植物157

第八节 雀稗属植物158

第九节 画眉属植物159

第十节 狼尾草属植物160

一、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162

第十四章 一二年生草本地被植物及栽培技术162

二、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163

三、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Lour.)Merr.)163

四、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164

第十五章 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及栽培技术166

一、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166

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168

三、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169

四、小冠花(Cornilla varia L.)170

五、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171

六、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G.Forst.)172

七、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173

八、连钱草(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174

九、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175

十、红花酢浆草(Oxalis rubra St.-Hil.)175

十一、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L.)176

十二、萱草(Hemerocllis fulva(L.)L.)177

十三、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178

十五、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179

十四、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 L.)179

十六、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 Koidz.)180

十七、长药景天(Sedum spectabile(Bor.)H.Ohba)181

十八、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182

十九、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 L.)183

二十、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lcum Hand.)183

二十一、苦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184

二十二、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185

二十三、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Bunge)Kuntze)185

二十四、沙打旺(Astragalus huangheensis H.C.Fu et Y.H.Liu)186

二十五、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187

第十六章 藤本地被植物及栽培技术188

一、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och var.sinensis(Tobler)Rehd.)188

二、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Planch.)189

三、蛇葡萄(Ampelopsis humulifolia Bge.)190

四、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190

五、蛇莓(Duchesnea indica Focke.)191

六、茑萝(Quamoclit pennata(Desr.)Bojer)192

七、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 Roxb.)193

二、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194

一、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194

第十七章 矮灌木地被植物及栽培技术194

三、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195

四、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196

五、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L.)Schrad.)196

六、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197

第十八章 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及栽培技术198

一、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 Nakai)198

二、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 Nakai)198

四、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var.mama Fernleaf)199

三、菲白竹(Pleioblastus argenteastriatus Camus)199

五、翠竹(Pleioblastus distichus(Miq.)Camus)200

第十九章 水生地被植物及栽培技术201

一、菖蒲(Acorus calamus L.)201

二、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202

三、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202

四、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 Regel et Maack)203

五、荇菜(Nymphoides peltata Kuntze)204

七、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ez.)205

六、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205

八、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206

第二十章 蕨类地被植物及栽培技术208

一、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208

二、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L.)Trimen)209

三、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Gmel.)Fée)209

四、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Desv.)Spr.)210

附录1 常用草籽特性表211

附录2 常见杂草的鉴定及除草剂212

参考文献2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