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务贿赂犯罪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应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 ISBN:780175501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贿赂-职务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务贿赂犯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务贿赂犯罪概述1
第一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
一、公务贿赂犯罪的概念1
二、公务贿赂犯罪的特征4
三、公务贿赂犯罪的分类17
第二节 当前我国公务贿赂犯罪的现状、特点和原因25
一、当前我国公务贿赂犯罪的现状25
二、当前我国公务贿赂犯罪的特点28
三、当前公务贿赂犯罪的原因30
一、国际大要案扫描33
第三节 国际视野中的公务贿赂犯罪33
二、国外公务贿赂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原因分析37
第四节 公务贿赂的防治对策40
一、我国的防治措施40
二、外国防治公务贿赂的措施48
三、防治公务贿赂犯罪的国际合作53
第二章 公务贿赂犯罪构成56
第一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客体56
一、公务贿赂犯罪客体之争56
二、公务贿赂犯罪客体之辨59
第二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对象62
一、公务贿赂的概念与特征62
二、公务贿赂的性质71
三、公务贿赂的范围72
第三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主体73
一、公务贿赂犯罪的自然人主体73
二、公务贿赂犯罪的单位主体80
第四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罪过83
一、认识因素83
二、意志因素85
第三章 公务贿赂犯罪的自首与立功86
第一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自首86
一、公务贿赂犯罪的自首的概念和意义86
二、公务贿赂犯罪自首的类型88
三、公务贿赂犯罪自首的认定95
第二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立功99
一、公务贿赂犯罪立功的概念和意义100
二、公务贿赂犯罪立功的本质和特征100
三、公务贿赂犯罪立功行为的主体和确立立功行为的主体102
四、公务贿赂犯罪立功的表现形式104
第四章 公务贿赂犯罪的犯罪形态108
第一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停止形态108
一、公务贿赂犯罪的既遂108
二、公务贿赂犯罪的未遂112
一、公务受贿犯罪的罪数形态113
第二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罪数形态113
四、公务贿赂犯罪的中止113
三、公务贿赂犯罪的预备113
二、公务行贿犯罪的罪数形态115
第三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共犯形态116
一、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的认定116
二、国家工作人员和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受贿的认定117
三、复杂贿赂犯罪共犯形态的认定119
第五章 公务贿赂犯罪的处罚121
第一节 公务贿赂犯罪的刑罚种类121
第二节 公务贿赂犯罪刑罚的适用122
一、公务贿赂犯罪的死刑适用123
二、公务贿赂犯罪的财产刑适用127
三、单位公务贿赂犯罪的刑事责任130
第六章 受贿罪136
第一节 受贿罪的概念与特征136
一、受贿罪的概念136
二、受贿罪的特征137
第二节 受贿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148
一、以借款名义长期借用、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性质认定148
二、假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性质认定150
三、贿赂是否包括财产权利152
四、利用私人关系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而收受财物的行为性质认定154
五、事后收取费用的行为性质认定158
一、受贿犯罪过程中犯罪形态的认定163
第三节 受贿罪犯罪形态的认定163
二、受贿罪共犯形态的认定177
三、受贿罪罪数形态的认定196
第四节 受贿罪的刑事责任201
第七章 单位受贿罪203
第一节 单位受贿罪的概念与特征203
一、单位受贿罪的概念203
二、单位受贿罪的特征203
第二节 单位受贿罪认定中的若干界限问题209
一、单位行为与个人行为的界限209
二、单位受贿罪与对单位行贿罪是否存在对合关系211
三、如何理解为他人谋取利益213
一、单位受贿罪停止形态的认定215
第三节 单位受贿罪犯罪形态的认定215
二、单位受贿罪共犯形态的认定221
第四节 单位受贿罪的量刑229
第八章 行贿罪230
第一节 行贿罪的概念与特征230
一、行贿罪的概念230
二、行贿罪的特征231
三、关于性贿赂问题243
第二节 行贿罪犯罪形态的认定249
一、行贿罪停止形态的认定249
三、行贿罪罪数形态的认定254
二、行贿罪共犯形态的认定254
一、行贿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255
第三节 行贿罪认定中若干界限问题255
二、行贿罪罪与非罪的界限256
第四节 行贿罪的刑事责任257
一、行贿犯罪和受贿犯罪在立法上应统一尺度258
二、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260
三、扩大没收财产的范围261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概念264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特征264
第一节 对单位行贿罪的概念与特征264
第九章 对单位行贿罪264
第二节 对单位行贿罪的若干界限问题267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267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此罪与彼罪的界限268
第四节 对单位行贿罪的刑事责任270
第十章 介绍贿赂罪271
第一节 介绍贿赂罪的概念与特征271
一、介绍贿赂罪的概念271
二、介绍贿赂罪的特征272
第二节 介绍贿赂罪犯罪形态的认定278
一、介绍贿赂罪停止形态的认定278
二、介绍贿赂罪共犯形态的认定280
三、介绍贿赂罪罪数形态的认定281
第三节 介绍贿赂罪的若干界限问题287
一、罪与非罪界限287
二、介绍贿赂罪与诈骗罪的界限289
三、介绍贿赂罪与侵占罪的界限290
第四节 介绍贿赂罪的刑事责任291
第十一章 单位行贿罪292
第一节 单位行贿的概念和特征292
一、单位行贿罪的概念292
二、单位行贿罪的特征292
第二节 单位行贿罪共犯形态的认定301
二、单位行贿罪的共同犯罪类型302
一、单位行贿罪的共同犯罪主体及其构成要件302
第三节 单位行贿罪认定中的若干界限问题305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305
二、单位行贿犯罪与自然人行贿犯罪的界限306
三、单位行贿犯罪与共同行贿犯罪的界限306
第四节 单位行贿罪的刑事责任307
一、犯罪数额的计算问题307
二、罚金刑的适用问题309
三、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及其刑事责任的划分309
第十二章 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311
第一节 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概念与特征311
一、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概念311
二、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种类313
三、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特征316
第二节 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319
一、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收集的基本要求319
二、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收集的具体方法328
第三节 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认定336
一、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审查的原则与方法336
二、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认定中的几个问题341
第十三章 公务贿赂犯罪案件的证据标准360
第一节 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标准的概念与特征360
一、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标准的概念360
二、公务贿赂犯罪案件证据标准的特征363
第二节 受贿案件的一般证据标准366
一、主体身份证据366
二、主观方面证据367
三、犯罪客体证据368
四、犯罪客观方面证据368
第三节 受贿罪的证据标准370
一、几种情形下受贿罪的证据标准370
二、几种情况下认定受贿的证据标准376
第四节 单位受贿案件的证据标准382
一、受贿单位属国家机关、国有单位的证据382
二、为本单位利益而非法收受财物的证据382
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方面的证据383
一、犯罪主体385
二、犯罪主观方面385
第五节 行贿案件的一般证据标准385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证据386
四、犯罪客体证据387
五、犯罪情节证据387
第六节 行贿案件的证据标准387
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证据388
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证据389
三、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证据389
四、犯罪情节的证据390
一、关于行贿对象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证据391
第七节 对单位行贿案件的证据标准391
二、关于对单位行贿的主观故意的证据392
三、给予单位财物的证据393
第八节 单位行贿案件的证据标准394
一、单位行贿主观故意方面的证据394
二、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证据395
三、犯罪情节方面的证据395
第九节 介绍贿赂罪的证据标准396
一、犯罪客观行为方面的证据396
二、犯罪情节方面的证据397
三、认定介绍贿赂罪与其他犯罪界限的证据标准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