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参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参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518374.jpg)
- 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750511290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国民经济计划-五年计划-中国-2006~2010-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参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部分论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部分论述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分论述35
关于“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部分论述60
第二编 关于“十一五”规划的若干重要问题70
一、充分认识《建议》的重大意义70
(一)“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规划70
(二)《建议》是谋划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73
(三)《建议》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指南76
(四)《建议》是动员和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77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80
重大原则和奋斗目标80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80
(二)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82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86
三、“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9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90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91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94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5
(五)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96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98
(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99
四、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02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102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04
(三)正确处理扩大国内需求与利用国外需求的关系107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09
五、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112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112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114
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114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116
第三编 关于“十一五”规划的若干重要论点120
“十一五”规划出台的主要背景120
社会的理念121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体现了着力构建和谐121
规划取代计划的三重意义和信号122
“十一五”规划和“十五”计划的不同之处122
计划变规划是指导思想和发展观的嬗变123
“十一五”规划的转折意义124
“十一五”规划的政治蕴含及其带来的历史性进步12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体现了国家未来的大思路、大智慧125
“十一五”规划的三个鲜明特点125
五中全会新提法凸显发展战略重大转变126
政府应淡化哪些方面的规划127
全面创新就是创新发展模式127
“十一五规划”应当重点规划的两个方面128
制定中长期规划的思路和方法需要转变129
中国共产党善于用计划治国理政130
如何理解胡锦涛提出的“四个准确认识”130
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哪个阶段132
“十一五”规划的起点是“四新”132
三年七大创新部署 构筑“十一五”新起点133
考虑“十一五”规划的出发点133
“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135
“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四个挑战136
“十一五”时期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外部条件136
“十一五”可能成为经济矛盾集中爆发期137
“十一五”期间改革三大特点139
未来经济社会四大发展战略140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特征14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和需要研究的14个问题142
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中去把握14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44
经济增长模式十年谋变145
区域协调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十一五”期间应如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146
“十一五”或更长时期内地区协调发展若干方面的基本态势147
制定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要把握的三大关系149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151
“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152
“十一五”期间如何在解决社会不公问题方面实现突破?在未来的若干年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点在哪里?153
“十一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8个突出问题153
要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中的社会政策制定构建与经济政策平衡、互补、协调的社会政策体系156
要注重规划与成效的统一158
“十一五”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自觉认同和自我更新159
历史回顾:新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60
第四编 与“十一五”规划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知识178
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内容和体系178
发展191
发展观192
经济发展192
可持续发展19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19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94
可持续发展指标19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196
五个统筹197
发展经济学197
经济增长198
经济增长理论198
平衡增长199
平衡增长理论199
不平衡增长理论200
节约型社会201
环境友好型社会201
生态成本201
农村面源污染201
循环经济202
工业化203
新型工业化204
城镇化204
城市群204
和谐社会204
社会保障体系205
社会保障205
社会福利205
社会保障指标体系206
社会保障计划206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206
国民经济结构207
国民收入208
经济指标208
经济指标体系209
国民收入指标的经济意义210
GDP210
绿色GDP211
初次分配212
再分配212
公共财政213
公共服务均等化213
金融业综合经营213
资本充足率214
第五编 西方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计划规划情况简介216
一、西方国家经济计划调节的几种模式216
(一)预测型计划216
(二)反周期型计划217
(三)增长型计划217
(四)结构型计划217
(一)法国的经济计划218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218
(六)战略型计划218
(五)协调型计划218
(二)日本的经济计划223
(三)美国的计划调节227
三、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计划230
(一)韩国五年发展计划概述230
(二)印度经济发展计划241
附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45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温家宝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