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 雷戈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4338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中国政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学术史的梳理与论题的构想1

一、作为思想史范畴的后战国时代1

二、后战国时代思想史研究现状的基本评估9

三、皇权主义:旧问题与新视野15

四、皇权主义与王权主义的概念辨析17

五、制度分析之依据与技术分析之内涵22

六、观念-实践:思想史的共识基础25

七、天高皇帝近:皇权主义秩序之生成29

第一章 时代格局与思想特性35

第一节 后战国时代格局35

一、皇权体制36

二、分封观念42

三、诸侯集团48

四、多元思想59

第二节 后战国时代的思想史性质与价值64

第二章 皇权主义核心价值的初步型构:以皇帝观念为中心第一节 皇帝诞生的思想意义76

一、“皇帝”概念的思想史定位76

二、“皇帝”名号的思想史发生78

三、“皇帝”观念的思想史释义86

第二节 皇帝出身的观念转换92

一、思想论证——“匹夫天子”观念的源起与流变92

二、历史阐释之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1

三、历史阐释之二——“彼可取而代也”108

四、历史阐释之三——“大丈夫当如此也”113

(一)大丈夫皇帝113

(二)“起于细微”115

(三)“天下绝望”117

一、尚法124

第三节 皇帝观念的个体原型——始皇帝的观念解析124

二、崇儒129

第四节 皇帝身体的政治想像133

一、秦始皇的身体133

二、汉高祖的身体137

第五节 皇帝作为的类型分析142

第六节 皇帝权力的思想认同148

第七节 皇帝职责的自我省思161

第八节 皇帝专制的理性逻辑170

一、专制与理性170

二、皇帝理性之实践172

第三章 皇权主义普遍规范的逐渐确立:以官僚意识、士人共识、国家理念为中心第一节 官僚意识的思想史分析177

一、为吏之道177

(一)法·道·术177

(二)忠君·爱民·修身181

(三)帝·吏·师185

二、“待罪”的观念意义193

(一)百官皆罪193

(二)“待罪宰相”199

三、法律与罪名——官僚意识中的恐怖幽灵206

(一)“待罪”于秦廷206

(二)“待罪”于汉廷209

第二节 权力游戏与官场规则中的政治共识216

一、作为游戏规则的君主观念216

二、封建理想与天下秩序227

三、暴政与政治道义236

四、功德标准与政治评价体系245

第三节 早熟型民族-国家的意识生成261

一、帝国背景下的中国意识——《公羊传》:一种经典文本的表述261

二、皇权主义的天下观265

三、始皇高祖时期汉匈关系对汉民族意识的引发272

四、文帝时期汉匈关系对汉民族-国家意识的塑造277

五、“三表”与“五饵”——贾谊的帝国战略284

第四节 帝国秩序的观念实践288

第四章 皇权主义基本模式的复杂塑造: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第一节 意识形态在后战国时代确立之条件297

一、专制皇权297

二、理论启蒙301

三、世俗社会304

第二节 意识形态在后战国时代确立之论证311

一、“以吏为师”:意识形态的德体要求311

二、“以吏为师”:意识形态的专业规定318

三、“以吏为师”:意识形态的一般标志322

第三节 博士官的制度设置与价值设定326

一、博士俸禄326

二、博士弟子337

第四节 意识形态思想控制的体制性权力——焚书与坑儒341

一、火其书341

二、人其人352

第五节 意识形态对知识形态的区分与控制——解读“焚书令”362

一、知识背景362

二、控制策略366

三、吏师天下372

第六节 意识形态对后战国诸子的整合与规范378

一、意识形态的功能性机制378

二、意识形态架构中的儒道法“三位一体”382

第五章 皇权主义本质精神的直观体现:以部分礼制、仪式、建筑为中心第一节 “太上皇”——皇权政体的理性设计396

第二节 廷议程序与君臣秩序403

一、始皇廷议403

二、二世廷议406

三、汉廷廷议409

第三节 燕礼仪式与尊君意识415

一、燕礼之意义415

二、燕礼之定义418

三、皇帝之燕礼(上)423

四、皇帝之燕礼(下)426

五、其他人之燕礼430

第四节 皇权主义的仪式呈现434

一、序说434

二、出巡436

三、刻石440

四、赐爵450

五、大赦461

六、立庙470

七、还乡474

八、藉耕476

九、改元478

第五节 皇权主义的空间造型490

一、序说490

二、都城494

三、宫殿499

四、道路502

五、陵墓505

六、金人508

申论 思想之后的继续思考512

一、推演论题512

二、审视问题516

三、考量方法519

参考文献523

后记5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