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帛易卦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帛易卦考
  • 史善刚,董延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2399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周易》-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简帛易卦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简帛易卦考”之缘起1

二、本书基本内容2

(一)数字卦与简帛易2

(二)上博藏楚竹书《周易》3

(三)新蔡葛陵楚简易卦4

(四)王家台秦简易卦非“殷易”亦非“归藏易”4

(五)马王堆帛书《易经》5

三、本书主旨6

第一章 数字卦与简帛易19

一、战国楚墓竹简易卦20

(一)卜辞与卜卦相结合之占卜形式的发展与演变27

(二)变卦的产生、运用及其发展28

(三)占卜格式的继承与发展30

二、王家台秦简易卦31

(一)从卦画符号上来看,王家台秦简易卦仍然是以“一”“六”两个数字来代替阴阳符号的数字卦36

(二)从易卦格式上来说,王家台秦简易卦与今本《易经》有其相同之处37

(三)从卦辞的内容上来说,王家台秦简易卦是一部独有的易占史书38

三、马王堆帛书与双古堆简牍易卦38

(一)关于卦画符号问题,在帛书《周易》中阴爻作“??”,阳爻作“?”40

(二)卦名、卦辞、爻辞、爻题等,其字形与通行本之比较43

(三)帛书《六十四卦》卦序与通行本卦序之比较44

四、关于简帛易问题的几点结论67

(一)由数字卦走向符号卦的历史阶段及其表现形态67

(二)简帛易的多种类型及各自特点70

(三)关于简帛《易》与今本《易》之关系问题72

(四)变卦之说的产生、形成、演变及其发展之历程74

第二章 上博藏楚竹书《周易》81

一、楚竹书及其《周易》的概况83

二、楚竹书《周易》的基本特点84

(一)楚竹书《周易》中所运用的卦画符号,是数字卦与符号卦日趋统一的又一典型例证84

(二)楚竹书《周易》的最大特点,是在经文中出现的多种类型的特殊符号89

(三)楚竹书《周易》的另一特点,是经文中“匚”符号的发现及其所引起的种种认识和推测99

(四)楚竹书《周易》中的有经无传,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周易》经传所产生的时代问题104

三、楚竹本《易经》与今本《易经》之比较107

(一)楚竹本《易经》中的卦形(卦象)、卦名、卦辞、爻题(爻位)、爻辞等,其基本内容与今本《易经》之比较107

(二)楚竹本《易经》中的卦序结构与今本《易经》中的卦序结构之比较113

第三章 新蔡葛陵楚简易卦129

一、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概述130

二、新蔡葛陵楚简易卦的类别及其内容131

三、葛陵楚简易卦与包山楚简易卦之比较137

(一)从时间和地域上讲,二者都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故地137

(二)从墓主身份和墓葬形制上讲,二者亦大体相同137

(三)从卜筮类别、内容及其易卦方式等方面来讲,二者亦都大同小异、一脉相承139

第四章 王家台秦简易卦非“殷易”亦非“归藏易”151

一、王家台秦简易卦的性质152

二、“殷易”究竟在哪里?164

三、“归藏”究竟是什么?175

(一)先秦及两汉时代的“归藏”说175

(二)晋唐时代的“归藏”说183

(三)清代及近人的“归藏”说187

(四)关于“归藏”问题的结语188

第五章 马王堆帛书《易经》191

一、卦画与爻画192

(一)卦画的源与流192

(二)爻画的“九”与“六”202

二、单卦与重卦215

三、卦序的源流与嬗变242

四、关于本章的几点结论279

(一)追溯卦画与爻画的历史渊源,以此说明帛本《易》与今本《易》其卦画与爻画之有同无异279

(二)回眸占卜易卦的演变与发展史,辨出和认知单卦与重卦即八卦与六十四卦孰先孰后的问题281

(三)探讨今本《易》与帛本《易》卦序结构的源流与嬗变,以便从中寻觅、捕捉和分辨出足以代表中国阴阳哲学的卦序结构283

附录:一、马王堆帛书《易经》注释287

附录:二、简帛易卦考图版381

主要参考文献405

索引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