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禽流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禽流感
  • 于康震,陈化兰,于康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100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94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禽病-流行性感冒-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禽流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3

一、发现过程3

二、流行危害历史5

三、全球分布现状6

第二节 公共卫生意义10

一、与哺乳动物流感病毒起源的关系10

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库13

三、直接感染人类14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流感病毒病原学基础27

第一节 病毒粒子结构与理化特性29

一、病毒粒子结构29

二、病毒粒子理化特性32

第二节 病毒基因组组成32

一、A型流感病毒32

二、B型流感病毒33

三、C型流感病毒34

第三节 病毒功能蛋白34

一、RNA聚合酶复合体蛋白34

二、血凝素HA37

三、核蛋白NP39

四、神经氨酸酶NA41

五、基质蛋白M142

六、M2蛋白43

七、NS1蛋白45

八、NEP/ NS2蛋白50

九、PB1-F2蛋白52

十、PA-X蛋白57

十一、其他病毒蛋白57

第四节 病毒复制与翻译59

一、流感病毒基因启动子结构59

二、vRNP复合体进入细胞核60

三、流感病毒RNA和蛋白合成60

四、流感病毒复制周期各阶段对病毒及宿主蛋白的表达调控66

第五节 病毒复制的装配和转运68

一、病毒vRNP复合体输出细胞核68

二、病毒vRNP复合体向细胞质膜包装和出芽位点的转运70

三、病毒vRNP复合体组装72

四、病毒结构蛋白向包装和出芽位点运输74

第六节 病毒出芽与释放76

一、病毒蛋白在出芽和释放过程中的作用76

二、宿主蛋白与病毒的出芽和释放78

三、病毒出芽和释放模型79

第七节 病毒进化与变异80

一、病毒基因组变异80

二、病毒抗原性变异83

三、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变异85

四、病毒耐药性变异90

参考文献96

第三章 流感病毒致病力的分子基础165

第一节 感染性与致病力分子基础166

一、HA蛋白对流感病毒致病力的影响167

二、NA蛋白对流感病毒致病力的作用167

三、聚合酶蛋白的功能168

四、NP蛋白的功能170

五、M1和M2蛋白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171

六、NS1和NS2蛋白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172

七、新发现的几种蛋白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173

第二节 传播能力及相关分子机制175

一、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175

二、病毒蛋白对传播能力的影响177

三、宿主因素对传播能力的影响181

第三节 基因重组对禽流感病毒传播能力的影响181

一、数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毒株是由基因重组而来182

二、基因片段之间的相容性决定了流感病毒重组效率182

三、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与H1N1甲型流感病毒重组后产生高传播能力的H5亚型病毒183

参考文献186

第四章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201

第一节 流感病毒的受体、侵入过程和宿主范围202

一、流感病毒的受体与受体结合位点202

二、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208

三、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211

第二节 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215

一、禽流感病毒对鸡形目禽类的致病机理215

二、禽流感病毒的分子致病机理216

第三节 适应免疫226

一、家禽免疫系统构成226

二、禽流感病毒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228

三、禽流感病毒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231

第四节 天然免疫234

一、禽类Toll样受体(TLR)235

二、禽类RIG-I样受体(RLR)238

三、禽类NOD受体(NLR)240

参考文献240

第五章 禽流感病毒生态学和流行病学259

第一节 禽流感病毒三间分布情况260

一、时间分布情况260

二、地理分布情况262

三、宿主分布情况266

四、禽流感防控的生态学272

五、我国禽流感防控生态学策略分析273

第二节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277

一、易感宿主277

二、传染源278

三、传播途径279

四、潜伏期280

五、影响病毒传播的自然因素281

六、影响病毒传播的社会因素281

第三节 禽流感病毒的多样性和流行情况282

一、H5亚型的多样性和流行情况282

二、H7亚型的多样性和流行情况289

三、H9亚型的多样性和流行情况294

四、其他亚型的多样性和流行概况299

五、小结306

参考文献307

第六章 诊断与监测321

第一节 临床症状322

一、急性败血型禽流感323

二、急性呼吸道型禽流感324

三、非典型禽流感325

四、不同禽鸟的禽流感325

第二节 病理变化327

一、临床病理学328

二、组织病理学329

第三节 血清学诊断332

一、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333

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333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33

第四节 病原学诊断334

一、样品及准备334

二、流感病毒的分离337

三、流感病毒亚型鉴定342

四、诊断血清351

五、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353

第五节 分子诊断355

一、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356

二、实时荧光定量RT-PCR(rRT-PCR)363

三、正在发展中的禽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方法367

第六节 鉴别诊断374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温和型禽流感374

二、禽流感与鸡新城疫375

三、禽流感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376

四、禽流感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376

五、禽流感与鸭瘟377

六、禽流感与传染性鼻炎377

七、禽流感与禽霍乱377

八、禽流感与产蛋下降综合征378

第七节 监测技术378

一、生物学技术379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379

三、GIS监测技术380

第八节 诊断与监测技术新进展381

一、诊断技术进展381

二、监测技术进展383

参考文献385

第七章 疫苗与免疫389

第一节 免疫策略390

一、中国HPAI防控策略的选择391

二、免疫的有效性392

三、免疫的阶段性394

四、免疫的局限性395

五、免疫的复杂性396

六、中国香港地区免疫防控HPAI的成功实践396

第二节 疫苗技术398

一、全病毒灭活疫苗398

二、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404

三、DNA疫苗411

四、亚单位疫苗413

五、mRNA疫苗413

六、广谱流感疫苗414

第三节 免疫程序与方案419

一、制订免疫程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419

二、当前使用的H5亚型禽流感系列疫苗423

三、禽流感疫苗免疫方案425

第四节 免疫效果评价426

一、免疫效果评价的方法426

二、保证免疫效果的措施428

三、疫苗免疫后我国高致性禽流感疫情明显减少429

四、禽流感免疫抗体和病原学监测430

第五节 影响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431

一、免疫策略因素431

二、禽流感病毒因素432

三、疾病因素435

四、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因素436

五、鸡群的免疫状态因素437

参考文献438

第八章 预防与控制451

第一节 防控原则452

一、组织管理453

二、防控策略455

第二节 基础防疫460

一、提升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460

二、推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462

三、提高家禽免疫保护水平463

第三节 流通动物的检疫监管466

一、流通控制466

二、市场监管467

三、边境控制469

四、市场价值链研究469

第四节 监测预警470

一、监测471

二、预警476

三、动物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480

第五节 区域化管理482

一、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两种模式483

二、禽流感的区域化管理标准484

三、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应用进展486

四、生物安全隔离区划实施的7项基本原则488

五、适用生物安全隔离区划的主要生物安全措施492

第六节 风险交流与宣传干预493

一、风险交流在禽流感防治中的作用494

二、风险交流的类型495

三、非危机状态风险交流的流程与策略496

四、危机情境下的风险交流策略497

五、案例分析499

第七节 应急管理503

一、发达国家的动物疫病应急管理503

二、应急管理的内容和特征505

三、我国禽流感疫情应急管理507

四、禽流感应急管理改进设想509

第八节 禽流感经济学评估511

一、经济学评估的应用511

二、禽流感经济损失评估517

三、研究与运用528

第九节 兽医机构效能评估530

一、各国开展PVS评估进展530

二、我国开展PVS评估工作的意义、路径及进展531

三、主要内容532

四、省级PVS评估程序533

第十节 防治案例535

一、国外禽流感防控案例535

二、国内禽流感防控案例542

附件1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标准546

附件2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547

附件3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规范549

附件4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562

附件5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报告和确认规范564

附件6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扑灭技术规范565

参考文献567

附录571

附录1国际禽流感疫情大事记572

附录2中国禽流感防控大事记589

附录3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596

附录4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607

附录5动物流感监测方案617

附录6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方案623

附录7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625

附录8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631

附录9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639

附录10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试行)642

附录11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503号)644

附录12高致病性禽流感 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NY/T765——2004)646

附录13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有关章节651

附录14 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相关章节669

附录15 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688

索引6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