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银行转型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银行转型2025
  • 何大勇,张越,陈本强,刘月著 著
  • 出版社: 银行转型2025
  • ISBN:978750867308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银行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银行转型202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全景 改革洪流中的银行业3

第一章 全球:新常态下全球银行业再平衡3

一、塑造全球银行业格局的五大关键趋势3

持续变化的监管框架4

日趋成熟的数字变革5

悄然转变的客户行为7

不断涌现的新竞争者8

多速发展的全球市场9

二、银行重返竞争舞台的七大关键举措9

让首席执行官成为投资人10

全面简化银行业务11

重塑客户体验11

建立强大的合规与风险管理能力13

推行以数据为中心的策略14

驱动数字化转型14

学会先发制人并灵活应变15

三、银行能否重拾价值16

第二章 中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银行业转型18

一、为什么需要供给侧改革18

需求端:“三驾马车”日渐乏力18

供给端:“四大要素”亟待突破22

二、供给侧改革如何开展28

从国际经验看供给侧改革的不同路径28

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36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银行业转型4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银行业的未来42

银行业转型势在必行45

存量提升 传统银行业务的“新玩法”51

第三章 零售银行转型51

一、展望零售银行发展前景51

零售银行业务具备独特的战略意义51

洞察零售银行三大趋势55

二、聚焦零售银行转型的五大差异化模式58

客群深耕型——“我的银行”59

渠道创新型——“便捷的银行”60

产品专家型——“专业的银行”62

全面制胜型——“全面的银行”64

生态整合型——“不仅是银行”65

对不同银行的启示67

三、零售银行转型的七大能力67

积极的客户获取和精益的客户管理68

有效的渠道覆盖和良好的渠道体验70

直击痛点的产品和服务75

高效的运营体系和IT平台77

综合定价与稳健的风险管控84

灵活应变的组织与管控机制89

跨界的生态系统整合91

第四章 公司银行转型95

一、展望公司银行发展前景95

转型中的宏观经济新常态95

严峻的金融市场环境96

分化的公司客户需求97

强劲的科技创新机遇99

二、聚焦公司银行转型的五大差异化业务模式101

传统信贷型102

交易冠军型103

投行服务型107

互联网金融型111

全能服务型113

三、公司银行转型的七大能力114

高效的资源配置与组合管理114

行业专业化和新金融解决方案116

差异化的客户覆盖模式119

富有弹性的信贷管理能力121

基于价值的定价123

多层次的数字化创新能力127

卓越的运营和IT能力129

第五章 新机遇之一——资产管理132

一、展望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前景132

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具有战略意义132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预测135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五大增长动力136

二、洞察中国资产管理市场三大发展趋势145

资金来源146

资产类别154

资管机构158

三、聚焦4种主流资产管理业务模式166

全能资管167

精品资管169

财富管理172

服务专家174

四、完善三大资产管理制度176

积极打破刚性兑付176

健全资本市场与资管产品179

完善立法与监管180

第六章 新机遇之二——不良资产处置183

一、中国银行业潜在不良资产规模183

二、针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建议187

银行积极处置自身坏账187

多类机构和多种资本市场化参与不良处置190

鼓励坏账处置模式创新193

完善相关法规制度194

第七章 新机遇之三——私人银行198

一、展望中国私人银行发展前景198

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机会巨大198

对接“资产端、财富端”,独特优势造就新增长点200

市场渗透率低、集中度低,存在弯道超车机会201

二、变化中的私人银行客户203

股市波动,投资者强化风险意识205

利率下行,拉动多元投资需求206

汇改推进,掀起境外投资热潮207

房市分化,激发金融资产配置需求208

三、千帆竞渡,聚焦私人银行业务模式209

以史为鉴,4类服务渠道浮现全球209

千帆竞渡,差异化制胜211

四、御风而行,拥抱互联网时代的私人银行216

中国私人银行业拥抱互联网的必然与必须216

“互联网+”改良与改革中国私人银行业222

中国私人银行需要打造互联网思维226

五、扬帆远航,私人银行迈向国际化228

中资私人银行国际化助推全行国际化228

中资私人银行国际化,明确路径、规划布局、评估手段三步走229

中资私人银行国际化五大关键能力235

第八章 新机遇之四——直销银行242

一、直销银行在海外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242

直销银行发展的3个阶段242

美国直销银行发展经验250

聚焦直销银行的4种差异化模式257

国际直销银行案例研究的规律总结和对中国的启示268

二、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现状及代表案例278

国内直销银行发展概况278

国内典型直销银行案例280

国内直销银行的发展挑战282

中国第一批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创新实践283

增量创新 分享金融科技与创新的成长291

第九章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现状291

一、“联网”新图景中的金融科技291

二、传统金融机构的应对之道295

第十章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300

一、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动力300

金融压抑是革新的土壤300

技术进步是革新的条件303

客户改变是革新的动力307

监管包容是革新的环境316

二、金融科技与创新重塑银行业格局319

两种思维的碰撞319

占据四大制高点321

第十一章 金融科技创新的突破口——移动支付333

一、全球移动支付市场五大主题333

基本面:全球零售支付市场“双速运转”335

线上化:零售支付中移动支付的渗透率依然很低336

客户需求:商户需求的快速演变需要纵深解决方案338

创新与跨界:复杂的支付生态系统339

盈利:商业模式的压力341

二、支付行业四大制胜关键342

第十二章 金融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大数据344

一、海内外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发展实践344

海外实践:百花齐放344

国内现状:亟待破冰350

二、如何有效建立大数据能力352

技术视角——重新审视数据的基础设施与环境352

管理视角——驾驭大数据的3个关键点357

第十三章 区块链:金融业的下一个风口?361

一、风投助力区块链技术起飞363

二、金融机构的新机遇364

三、结语365

能力重塑 银行转型过程中的思维与组织之变369

第十四章 转型过程中的思维之变369

一、三大维度构建战略调色板: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可塑性、严苛性369

二、调色板原色——五大战略原型372

经典型战略372

适应型战略373

愿景型战略374

塑造型战略376

重塑型战略377

三、战略调色板的3层应用:领导、结合、匹配379

第十五章 转型过程中的组织之变384

一、领导力:4种关键品质、两种培养方式385

二、组织转型:数字化组织架构的3个阶段387

三、人才战略:9类数字化人才及获得方式390

四、企业文化:数字化文化的5个要素392

五、敏捷工作法:打造敏捷组织394

六、变革管理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