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461579.jpg)
- 胡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7589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影响-社会生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寻找公共领域的意义世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主题、结构与范式1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4
一、现实肇始与学术显影4
二、社会叙事与研究可能6
三、本书的意义与研究价值8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水平11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19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9
二、基本的结构安排21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23
第二章 理论基础:经典的曾告诉与再说出25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走出技术决定论25
一、公共领域谱系演进的动力学分析26
二、网络公共领域的登台和技术决定的时效31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理论流变37
一、古典市民社会理论37
二、现代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的伦理实体说39
三、当代市民社会理论42
第三节 回到马克思:中国市民社会的理论依托45
第四节 社会叙事: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框架49
第三章 市民社会的回归分析: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元逻辑58
第一节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被存在”:市民社会的脱域机制作用59
一、网络公共领域的出场动力60
二、网络公共领域的角色扮演63
第二节 中国市民社会的现实检视:本土语境与新生长点66
一、“出场错序”下的发展逻辑66
二、“时空置换”中的发展道路71
第三节 “生产叙事”到生活叙事:一种可能性78
一、道统、谱系与生产叙事80
二、碎片化社会与生活叙事的迷宫82
第四章 市民社会的现实检查: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逻辑紊乱85
第一节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隐藏逻辑86
一、场所之争: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空间和边界87
二、营场困境: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表达悖论92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网络潘多拉:“同质相异”与“异质趋同”95
一、话语博弈: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渗透97
二、集市模式:网络公共领域的同质相异与异质趋同99
三、群体极化:网络公共领域的话语暴力102
第三节 “堕距”和裂隙中的“生产化生活”104
一、文化堕距的产生:制度话语与网络公共领域的话语断裂105
二、叙事的路径依赖:媒介文化变迁中的“生产化生活”108
第五章 案例镜像分析: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逻辑整理112
第一节 群体意见营销:网络公共领域的主体行为114
第二节 公共领域边界:网络公共领域的制度环境118
第三节 慎议民主操练:网络公共领域的价值规范124
第六章 走向市民社会: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一个彼岸的讨论130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彼岸:马克思真理观的实践意义131
一、市民社会理论的真理向度131
二、市民社会理论的实践意义134
第二节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此岸: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体彰显137
一、实践中的人:主体的行为137
二、交往中的人:主体的社会化139
三、历史中的人:主体的发展140
第三节 走向市民社会: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治理想象141
一、搭建市民社会构建的舞台:网络公共领域的技术操作141
二、参与市民社会构建的演出:网络公共领域的主体选择146
三、维持市民社会构建的秩序:网络公共领域的法治精神151
结束语156
参考文献159
后记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