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志 厦门市集美区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志 厦门市集美区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5114001.jpg)
- 厦门市集美区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9131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67页
- 文件大小:315MB
- 文件页数:9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志 厦门市集美区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章 政区33
第一节 建置境域33
一、建置沿革33
二、位置、面积33
第二节 行政区划34
一、解放前区划34
二、解放后区划35
第三节 镇街概况37
一、灌口镇37
二、后溪镇39
三、杏林街道41
四、集美街道43
五、侨英街道44
六、杏滨街道46
第二章 环境与环境保护49
第一节 地质地貌49
一、地质49
二、地貌51
第二节 土壤植被56
一、土壤56
二、植被61
第三节 气候62
一、气候特征62
二、气候要素62
附:气象谚语65
第四节 自然灾害66
一、风灾66
二、水灾68
三、旱灾69
四、低温灾害70
五、其它灾害70
附:中共厦门市郊区工作委员会关于抢救“八二三”台风灾害的情况报告71
第五节 环境保护73
一、机构设置73
二、环境质量73
三、环境监测74
四、污染治理78
五、生态建设80
第三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82
第一节 人口82
一、人口变动82
二、人口结构83
附:姓氏简介87
三、人口密度与分布91
四、人口流动92
五、人口普查92
第二节 计划生育93
一、机构设置93
二、宣传教育93
三、计生管理94
四、节育95
第四章 城市建设97
第一节 市政建设98
一、旧城改造98
二、新区建设98
三、公共建筑99
四、城区道路102
第二节 公用事业107
一、道路照明107
附:灯光夜景工程107
二、供水108
三、供热、供气109
四、排水110
五、公共交通111
六、环卫设施112
七、园林绿化113
第三节 建筑业114
一、企业与队伍114
二、勘测与设计115
三、设备与材料115
四、建筑施工117
五、建筑工程118
第四节 房地产业119
一、住房制度改革119
二、房地产开发120
三、房产管理124
第五节 城市建设管理125
一、机构设置125
二、规划管理125
三、建筑管理126
第五章 交通129
第一节 交通设施129
一、古道129
二、公路130
三、海堤131
四、桥梁132
五、铁路134
六、水路135
第二节 交通运输135
一、公路运输135
二、铁路运输139
三、水路运输140
第三节 交通管理140
一、机构设置140
二、公路管理141
第六章 邮电143
第一节 邮政143
一、机构设置143
二、邮路145
三、邮递146
四、报刊发行146
五、集邮票品147
第二节 电信147
一、机构设置147
二、固定电话147
三、移动电话148
四、电报149
五、数据通信149
第七章 水利150
第一节 水利设施150
一、蓄水工程150
二、提水工程153
三、引水工程154
四、喷灌工程154
五、围海工程155
六、防洪工程155
第二节 水土保持156
一、水土流失156
二、水土保持试验156
三、综合治理157
第三节 水利管理158
一、机构设置158
二、水政监察158
第八章 农业159
第一节 体制与结构159
一、土地制度159
二、经营体制160
三、经济结构163
四、机构设置165
第二节 种植业166
一、耕地与劳力166
二、耕作制度167
三、粮食作物168
四、油料作物171
五、经济作物172
六、种植技术176
七、农业机具179
附一:厦门市第二农场181
附二:天马华侨农场182
第三节 养殖业183
一、畜、禽、蜂饲养183
二、饲料187
三、疫病防治187
附:天马种猪场188
第四节 渔业189
一、渔业资源189
二、养殖190
三、捕捞192
四、渔政管理194
第五节 乡镇企业194
一、发展历程194
二、企业分布与结构195
第九章 林业197
第一节 林业资源197
一、资源调查197
二、林地面积、蓄积198
三、古树名木199
四、野生动物资源203
第二节 营林204
一、采种育苗204
二、植树造林205
三、抚育管理209
附:坂头防护林场210
第三节 森林保护210
一、森林防火210
附:森林火灾212
二、森林防护213
第四节 林政管理216
一、机构设置216
二、山林权属216
三、林业管理217
第十章 工业219
第一节 体制与结构220
一、工业体制220
二、所有制结构221
三、工业内部结构224
四、管理机构227
第二节 电力工业227
一、供电227
附:太古海潮发电站229
二、用电232
第三节 机械、冶金、电子工业233
一、机械工业233
二、冶金工业235
三、电子工业235
四、企业选介236
第四节 建材、化学工业238
一、建材工业238
二、化学工业238
三、企业选介240
第五节 食品、医药工业242
一、食品工业242
二、医药工业243
第六节 纺织、服装鞋帽加工业243
一、纺织工业243
二、服装鞋帽加工业244
三、企业选介245
第七节 印刷、纸品、包装工业246
一、印刷工业246
二、纸品工业247
三、包装工业247
四、企业简介247
第八节 工业园区248
一、杏林工业区248
二、台商投资区248
三、厦门(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251
第十一章 商贸服务业253
第一节 体制与结构253
一、商业体制253
二、所有制结构255
附:集美学校消费公社和职工消费合作社256
三、管理机构257
第二节 商品市场258
一、集市贸易258
二、商业网点258
第三节 生产、生活资料经营259
一、生产资料供应259
二、生活资料供应261
三、农副产品收购262
四、再生物资经营263
五、图书发行263
第四节 对外贸易264
一、出口贸易264
二、进口贸易266
第五节 粮油购销267
一、粮食收购267
二、食用油料收购269
三、粮油供应270
四、粮油储运272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275
一、饮食业275
二、服务业275
附一:企业选介276
附二:地方小吃276
第十二章 旅游业279
第一节 旅游资源279
一、集美景区279
二、灌口景区280
三、后溪景区281
第二节 旅游管理281
一、机构设置281
二、旅游宣传281
三、旅游经营282
四、旅游接待282
五、旅游规划283
第十三章 金融业284
第一节 体制与机构284
一、金融体制284
二、金融机构284
第二节 金融业务289
一、存款289
二、贷款291
三、拨款292
四、代理业务292
五、电子服务293
六、邮政金融293
第十四章 财政税务294
第一节 财政294
一、财政体制294
二、机构设置295
三、财政收入295
四、财政支出297
五、财政管理300
第二节 税务307
一、税收体制307
二、机构设置307
三、农业税308
四、工商税310
五、各项基金312
六、税收征管314
第十五章 经济综合管理316
第一节 计划316
一、机构与体制316
二、计划编制与执行316
三、行业计划管理318
四、招商引资319
第二节 国土资源管理320
一、土地资源320
二、机构设置321
三、土地调查与规划321
四、地籍与建设用地管理322
五、征地拆迁与耕地保护323
六、土地市场325
七、土地监察327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328
一、机构设置328
二、市场管理328
三、注册登记329
四、经济合同管理331
五、商标广告管理331
六、消费维权334
附:典型案例334
第四节 质量技术监督334
一、机构设置334
二、计量管理与监督335
三、标准化管理335
四、质量监管336
五、条码与代码管理338
第五节 安全生产管理338
一、机构设置338
二、安全生产监管338
第六节 物价339
一、机构与调控机制339
二、商品价格340
三、非商品收费340
四、价格监督342
第七节 口岸管理342
一、机构设置342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343
第八节 统计344
一、机构设置344
二、国民经济统计344
三、国情国力调查345
四、统计服务346
五、统计执法347
第九节 审计347
一、机构设置347
二、各项审计347
第十六章 人民生活349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349
一、经济收入349
附:民国20—22年同安县洪林美村(今凤林美社区)社会调查材料(集美试验乡村师范学校)351
二、消费支出352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353
一、经济收入353
二、消费支出355
第十七章 中共地方组织357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357
一、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及活动357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及活动357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359
一、郊区党代会359
二、集美区党代会359
附:出席厦门市六至十届党代会代表名录360
第三节 区委机构360
一、领导机构360
二、工作机构362
第四节 基层组织与党员队伍363
一、基层组织363
二、党员队伍363
第五节 重大决策365
一、科教兴区365
二、发展民营经济366
三、发展工业经济367
四、新农村建设367
五、实施城市发展战略368
六、建设和谐社区368
第六节 党务369
一、组织建设369
二、宣传工作370
三、统战工作371
四、党校教育372
五、信访工作373
六、老干部(老龄)工作374
七、关心下一代工作374
八、保密工作375
第七节 纪律检查376
一、机构设置376
二、纪检工作376
第十八章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379
第一节 代表选举与代表大会379
一、代表选举379
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名录379
二、代表大会380
第二节 常委会及工作纪略382
一、常务委员会382
二、工作纪略383
第十九章 地方人民政府385
第一节 政府机构385
一、区政府机构385
二、基层行政机构388
第二节 政务389
一、民生工程389
二、对台与外事侨务394
三、政府法制396
四、行政监察397
第二十章 政协地方组织400
第一节 政协会议与委员结构400
一、政协全委会议400
二、委员结构401
附:全国、省、市政协委员名录401
第二节 常委会及工作纪略402
一、常务委员会402
二、工作纪略403
第二十一章 党派社团407
第一节 国民党地方组织407
一、组织机构407
二、主要活动407
附:三青团地方组织408
第二节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408
一、民革集美总支408
二、民盟集美总支409
三、民建集美总支410
四、民进集美总支410
五、农工党集美基层委员会411
六、致公党集美总支411
七、九三学社集美基层委员会412
八、台盟集美支部412
第三节 社会团体413
一、工商联413
二、工会414
三、妇联417
四、共青团421
五、少先队423
六、残联424
七、科协425
八、文联427
九、侨联428
十、新研会429
十一、慈善组织430
第二十二章 公安432
第一节 组织机构432
一、公安机构432
二、基层治安组织434
第二节 社会治安434
一、安全保卫434
二、治安管理436
第三节 案件侦查440
一、刑事案件440
二、其他案件443
第四节 户籍、交通、消防管理444
一、户籍管理444
二、交通管理446
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447
三、消防管理447
第二十三章 司法449
第一节 检察449
一、机构设置449
二、检察制度450
三、刑事检察450
四、职务犯罪查处与预防453
五、民事行政检察454
六、控告申诉检察455
第二节 审判456
一、机构设置456
二、审判制度456
三、审查立案与信访接待457
四、刑事审判457
五、经济审判459
六、民事审判459
七、行政审判461
八、审判监督461
九、案件执行461
第三节 司法行政462
一、机构设置462
二、法制宣传463
三、普法教育463
四、人民调解464
五、安置帮教465
六、法律服务465
第二十四章 军事467
第一节 武装力量467
一、武装机构467
二、驻军468
三、民兵468
第二节 兵役470
一、兵役制度470
二、兵员征集470
第三节 防务与兵事472
一、防务472
二、兵事472
第二十五章 人事劳动475
第一节 人事475
一、机构设置475
二、干部队伍475
三、干部管理477
四、职称评聘478
五、工资福利478
第二节 劳动479
一、机构设置479
二、劳动就业479
三、劳务管理482
四、劳动工资484
五、职工福利485
第二十六章 民政社保488
第一节 民政488
一、机构设置488
二、村民自治488
三、双拥、优抚489
四、安置490
五、救济491
六、社会福利492
七、其他事务493
第二节 社保494
一、机构设置494
二、保障制度495
三、保险业务495
第二十七章 教育500
第一节 旧式教育501
一、书院501
二、社学、义学501
三、私塾501
附:同安县安仁里和仁德里历代科第人数统计表502
第二节 幼儿教育502
一、园班设置502
二、幼儿教学504
三、幼儿园选介505
第三节 小学教育506
一、学校设置506
二、学制、课程508
三、特殊教育508
四、学校选介509
附:集美小学碑记509
第四节 中学教育510
一、学校设置510
二、学制、课程511
三、教学研究512
四、学校选介512
第五节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514
一、学校设置514
二、学校选介515
第六节 高等教育516
一、院校设置516
二、院校选介517
第七节 成人教育518
一、成人初等教育518
二、成人中等教育519
三、成人高等教育519
四、技术教育519
五、老年教育520
六、学校选介520
第八节 教师521
一、教师队伍521
二、师资结构521
三、教师培训522
第九节 教育经费与设施523
一、经费来源523
二、经费开支525
三、教育设施526
第十节 教育管理528
一、机构设置528
二、管理体制529
附:集美学村记529
第二十八章 科技534
第一节 科研机构与队伍535
一、科研机构535
二、科技队伍537
第二节 科学普及537
一、科普宣传537
二、科技培训538
三、科技推广539
第三节 科技产业与项目541
一、高新技术企业541
二、科技计划项目542
第四节 科技成果543
一、获奖成果543
二、科技成果登记548
三、科技成果选介551
四、专利555
第五节 科技管理556
一、机构设置556
二、科技计划编制与实施557
第二十九章 文化558
第一节 文化设施558
一、文化馆站558
二、图书馆室559
三、档案馆室560
四、文体活动场所561
第二节 民间文艺562
一、曲艺562
二、戏剧563
三、音乐564
附:民歌、民谣、童谣(陈清平收集整理)564
第三节 文化创作568
一、文学创作568
二、曲艺创作568
三、戏剧创作570
四、音乐创作570
五、舞蹈创作571
六、书画创作571
七、摄影创作572
八、影视创作573
九、社科创作573
附:社科著作选介576
第四节 档案579
一、档案收藏579
二、档案管理580
三、档案利用580
第五节 文化事业管理580
一、机构设置580
二、文化市场管理581
第三十章 文物582
第一节 遗址墓葬582
一、遗址582
二、墓葬585
第二节 寺观教堂588
一、寺观588
二、教堂597
第三节 祠堂民居598
一、祠堂598
二、民居603
第四节 集美学村早期建筑609
一、教学楼舍609
二、其他建筑612
第五节 石刻碑刻614
一、石刻614
二、碑刻614
附:灌口打铁珩社公约碑记616
曾营公益丰碑(摘录)617
三、鳌园题刻617
附:鳌园署名题刻617
第六节 其他文物619
一、古桥619
二、井、塘620
三、坊、塔620
四、铳楼621
五、陵园621
第七节 文物管理622
一、机构设置622
二、文物保护622
第三十一章 报刊广电624
第一节 报纸刊物624
一、报纸624
二、刊物625
第二节 广播电视627
一、机构设置627
二、广播627
三、电视628
第三十二章 卫生629
第一节 医卫机构与队伍629
一、医疗机构629
二、卫生服务机构632
三、预防保健机构632
四、医技队伍633
五、中医机构与队伍634
第二节 医疗设备与水平634
一、医疗设施634
二、医疗水平635
第三节 疾病预防与控制636
一、公共卫生636
二、传染病防治639
三、寄生虫病防治640
四、地方病防治641
五、计划免疫641
第四节 妇幼保健642
一、妇女保健642
二、儿童保健643
三、婚前医学检查644
第五节 卫生管理645
一、管理机构与体制645
二、医疗制度645
三、医药管理646
第三十三章 体育647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648
一、机构与队伍648
二、体育设施648
第二节 学校体育650
一、体育教学650
二、体育竞赛651
第三节 群众体育652
一、职工体育652
二、农民体育652
三、老年体育653
第四节 体育赛事653
一、区运动会653
二、集美龙舟赛654
三、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厦门集美分站赛655
四、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655
第三十四章 宗教与民间信仰660
第一节 宗教660
一、佛教660
二、基督教661
三、天主教662
四、宗教管理662
第二节 民间信仰663
一、神祇信仰663
二、物灵信仰665
三、巫术信仰665
四、祖先崇拜665
第三十五章 民俗方言667
第一节 生活习俗667
一、饮食667
二、服饰668
三、居住669
四、行旅669
五、生活禁忌670
第二节 礼仪习俗670
一、婚嫁670
二、生育672
三、寿诞672
四、丧葬673
五、礼仪禁忌674
第三节 行业、岁时习俗675
一、行业习俗675
二、岁时习俗676
第四节 方言678
一、声韵调系统(用国际音标注音)678
二、语音特点679
三、内部差异679
四、与周边方言语音比较680
五、方言语料684
第三十六章 懿行陋习与文明创建685
第一节 懿行陋习685
一、古代懿行685
二、现代新风686
三、陋习687
第二节 文明创建688
一、机构设置688
二、宣传教育689
三、创建机制689
四、创建文明城区690
五、创建文明村镇691
第三十七章 华侨华人693
第一节 移居海外693
一、缘由693
二、分布694
三、华侨社团695
第二节 海外创业697
一、经营行业697
二、从事文教事业699
三、从政700
第三节 报效祖国701
一、参与国内政治斗争701
二、支持家乡建设703
三、投资经济建设706
第三十八章 人物707
第一节 陈嘉庚专传707
附一:陈嘉庚民国27年10月26日发给汪精卫和重庆某日报的电文717
附二:陈嘉庚吁请严惩汪精卫电文717
附三: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会员代表大会宣言717
第二节 人物传718
陈永华718
陈昴 陈伦炯 陈芳 陈埙718
黄位719
杜文艮720
陈维英720
黄志信 黄仲涵 黄宗孝720
庄尊贤721
曾广庇722
周殿修 周殿薰722
陈敬贤723
陈瓞臣724
郑螺生724
杜四端725
曾上苑725
张永福726
李友邦726
叶渊727
陈水成728
赵志雄729
陈文确729
李光前730
李良荣731
陈六使732
杨新容733
叶振汉734
陈赐曲735
张家两735
李典谟736
陈村牧736
陈振群737
陈永和 陈永进738
张圣才738
孙炳炎739
王鼎昌741
陈白雪741
叶中央742
李友九742
曾呈奎743
陈斌745
第三节 人物传略745
第四节 人物表、录754
一、历代科第表754
二、先进人物表758
三、专业技术人员表762
四、革命烈士英名录772
附录774
一、重要文献辑存774
二、民间故事与传说796
三、地方掌故与轶事799
四、外地诗人咏集美801
索引817
一、子目索引817
二、图表索引839
三、人名索引843
编后记861
承编单位、编纂及工作人员表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