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家宏,王浩,秦大庸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054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水环境-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研究-山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项目概况1
1.1.1立项背景1
1.1.2技术路线1
1.1.3研究过程2
1.1.4成果与效果4
1.2山西省水生态系统概况5
1.2.1自然地理5
1.2.2社会经济5
1.2.3水生态系统6
1.2.4面临的主要问题8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12
2.1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2
2.1.1国外研究现状14
2.1.2国内研究现状16
2.2植被与水循环相互作用研究进展19
2.2.1覆被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19
2.2.2植被变化对降水量的影响20
2.2.3土壤水分对植被的影响22
2.3水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23
2.3.1生态分区25
2.3.2水文分区29
2.3.3生态水文分区32
2.3.4区划方法34
2.4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现状35
第3章 水生态系统分析与评价基础38
3.1水生态系统分区理论38
3.1.1分区指标体系38
3.1.2主要指标数据及分区评价39
3.1.3山西省水生态系统分区50
3.2植被与流域水循环相互作用机理55
3.3山西省水生态系统总体评价62
3.3.1坡面生态系统62
3.3.2河流廊道生态系统67
3.3.3地下水系统68
3.3.4煤炭开采区79
3.3.5饮水水源地82
第4章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指标体系83
4.1河流廊道系统保护与修复指标83
4.1.1河流廊道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83
4.1.2河流廊道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标体系83
4.2地下水系统保护与修复指标85
4.2.1地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86
4.2.2地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标体系86
4.3采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标86
4.3.1采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87
4.3.2采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标体系87
4.4水土流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标89
4.4.1晋西黄土高原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89
4.4.2晋西黄土高原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指标体系89
4.5饮水安全保障指标91
4.5.1饮水安全目标91
4.5.2饮水安全指标体系92
第5章 典型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及应用93
5.1河流廊道修复技术及应用93
5.1.1河道整治与修复技术及应用93
5.1.2入河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应用97
5.1.3生态水量调控技术及应用103
5.2地下水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及应用106
5.2.1地下水控采技术及应用106
5.2.2岩溶泉域保护技术及应用112
5.2.3地下水水位监测技术及应用117
5.3采煤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及应用118
5.3.1矿井水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118
5.3.2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121
5.4水土流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及应用124
5.4.1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技术及应用124
5.4.2基于数字流域模型的淤地坝规划技术130
5.4.3水土流失治理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133
5.5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及应用135
5.5.1水质问题解决方案135
5.5.2水量问题及饮水保证率问题及解决方案136
第6章 面向生态的河流水资源配置理论方法及应用139
6.1面向生态的河流水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139
6.1.1面向生态的河流水资源配置理论139
6.1.2面向生态的河流水资源配置方法141
6.1.3面向生态的河流水资源配置特点141
6.2面向生态的河流水资源配置模型构建142
6.2.1目标函数143
6.2.2约束条件143
6.2.3模型主要计算模块145
6.2.4模型水量平衡计算146
6.2.5配置模型运行策略147
6.3山西省河流生态系统用水配置149
6.3.1研究分区149
6.3.2主要河道断面控制151
6.3.3规划水平年河道供水分析153
6.3.4规划水平年需水分析155
6.3.5水生态系统方案设置170
6.3.6河道生态供水配置及分析172
6.3.7各水平年方案总结189
第7章 水生态系统修复的价值评价技术195
7.1水生态系统修复价值评价的理论框架195
7.2水生态系统修复的价值评价技术196
7.2.1重点河流廊道196
7.2.2地下水系统202
7.2.3煤炭开采区204
7.2.4水土流失区205
7.2.5饮水安全206
7.3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修复的价值评价结果207
7.3.1重点河流廊道207
7.3.2地下水系统210
7.3.3煤炭开采区210
7.3.4水土流失区210
7.3.5城乡饮水区211
7.3.6价值总量211
第8章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213
8.1汾河清水复流工程213
8.1.1水源涵养与生态修复213
8.1.2源头雷鸣寺泉域保护214
8.1.3滨河湿地修复215
8.1.4汾河河道疏浚及岸坡整治215
8.2娘子关泉域保护217
8.2.1泉源区非点源污染控制217
8.2.2工业污染源控制217
8.2.3泉口景区建设218
8.2.4泉源水土保持绿化工程218
8.3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218
8.3.1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分布218
8.3.2汾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218
8.3.3汾河流域地下水关井压采219
8.3.4汾河流域地表水替代水源网络220
8.4采煤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221
8.4.1古交煤矿矿坑水综合利用222
8.4.2煤矸石综合利用223
8.4.3采煤区生态复垦223
8.5水土流失区生态保护与修复224
8.5.1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224
8.5.2淤地坝建设225
8.5.3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25
8.5.4荒滩整治与坡改梯225
8.6水污染治理与水源地保护226
8.6.1滹沱河上游综合整治工程226
8.6.2漳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27
8.6.3神头泉水源地保护227
8.6.4郭庄泉水源地保护229
8.7保障措施231
8.7.1法律法规保障231
8.7.2制度保障231
8.7.3工程与技术保障232
8.7.4资金保障232
8.7.5社会保障233
8.8相关政策建议233
8.8.1积极推动地方水生态系统保护法规出台233
8.8.2完善并落实各项水生态系统保护制度233
8.8.3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和技术建设234
8.8.4确保水生态系统保护资金支持234
8.8.5加大社会宣传力度235
第9章 基本结论与展望236
9.1基本结论236
9.2主要创新点237
9.3研究展望238
参考文献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