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完全掌握CATIA V5-6 R2013超级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乔建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4671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完全掌握CATIA V5-6 R2013超级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CATIA V5使用概述1
1.1 CATIA V5-6R2013简介1
1.2 CATIA V5-6R2013操作界面介绍3
1.2.1菜单栏介绍4
1.2.2工具栏介绍8
1.2.3结构树介绍8
1.2.4命令提示栏介绍9
1.3自定义设置9
1.4基本操作11
1.4.1鼠标操作11
1.4.2指南针操作13
1.5文件管理14
1.5.1创建新的文件14
1.5.2打开文件14
1.5.3保存文件15
1.6本章小结16
第2章 绘制草图轮廓17
2.1草图编辑器简介17
2.1.1进入草图编辑器17
2.1.2草图工具栏介绍19
2.1.3设置草图编辑器19
2.2绘制草图轮廓21
2.2.1绘制点21
2.2.2绘制直线25
2.2.3绘制轴线27
2.2.4绘制轮廓线28
2.2.5绘制预定义轮廓线29
2.2.6绘制圆和椭圆32
2.2.7绘制样条曲线35
2.2.8绘制二次曲线36
2.3编辑草图38
2.3.1编辑点38
2.3.2编制直线段39
2.3.3编辑圆40
2.3.4编辑椭圆40
2.3.5编辑样条曲线41
2.3.6编辑连接曲线42
2.3.7编辑抛物线43
2.3.8编辑双曲线43
2.3.9编辑二次曲线44
2.4草图约束45
2.4.1通过对话框创建约束45
2.4.2创建约束46
2.4.3创建自动约束48
2.4.4创建动画约束50
2.4.5编辑多重约束51
2.4.6自动约束52
2.5修饰草图52
2.5.1倒圆角52
2.5.2倒角54
2.5.3修剪55
2.5.4变换草图58
2.5.5投影三维元素62
2.6分析草图64
2.7草图综合实例66
2.7.1绘制圆66
2.7.2绘制圆的等分点66
2.7.3绘制直线段67
2.8本章小结67
第3章 实体零件设计68
3.1零件设计模块介绍68
3.1.1进入零件设计平台68
3.1.2工具栏介绍69
3.1.3零件设计环境设置70
3.2创建基于草图的特征72
3.2.1创建凸台72
3.2.2创建拉伸凹槽78
3.2.3创建旋转体81
3.2.4创建旋转凹槽82
3.2.5创建孔83
3.2.6创建扫描肋87
3.2.7创建扫描凹槽88
3.2.8创建实体混合89
3.2.9创建多截面实体92
3.2.10创建移除的多截面实体94
3.3创建基于曲面的特征96
3.3.1分割实体96
3.3.2加厚曲面96
3.3.3封闭曲面97
3.3.4缝合曲面98
3.4创建参考元素99
3.4.1创建参考点99
3.4.2创建参考线104
3.4.3创建参考平面110
3.5实例——法兰盘116
3.6总结120
第4章 编辑实体零件121
4.1创建修饰特征121
4.1.1倒圆角121
4.1.2倒角129
4.1.3创建拔模特征131
4.1.4抽壳134
4.1.5加厚135
4.1.6添加螺纹135
4.1.7移除/替换面136
4.2零件特征转换137
4.2.1平移137
4.2.2镜像141
4.2.3阵列141
4.2.4缩放145
4.3设置3D约束147
4.3.1通过对话框创建约束147
4.3.2创建约束147
4.4布尔运算148
4.4.1添加新几何体148
4.4.2装配组件148
4.4.3逻辑运算149
4.4.4联合修剪150
4.4.5移除实体151
4.5本章小结151
第5章 创成式钣金件设计152
5.1创成式钣金设计模块的介绍152
5.1.1进入创成式钣金设计平台152
5.1.2创成式设计工具栏介绍153
5.1.3设置板金参数153
5.2创建钣金件155
5.2.1绘制钣金侧壁155
5.2.2通过拾取边界创建钣金侧壁156
5.2.3通过拉伸创建钣金壁159
5.2.4创建斗状壁159
5.2.5通过自由成型曲面创建钣金壁161
5.2.6创建桶形壁162
5.3绘制扫描侧壁162
5.3.1绘制弯边壁163
5.3.2绘制平行弯边164
5.3.3绘制滴状翻边165
5.3.4创建自定义弯边166
5.4折弯设计167
5.4.1创建等半径折弯圆角167
5.4.2创建变半径折弯圆角168
5.4.3创建折弯169
5.4.4局部展开与折叠170
5.4.5映射点或曲线172
5.5钣金件的操作173
5.5.1创建凹槽173
5.5.2创建孔175
5.5.3创建止裂槽175
5.5.4创建倒圆角177
5.5.5创建倒角177
5.6创建冲压特征178
5.6.1创建曲面冲压178
5.6.2创建滴状冲压181
5.6.3创建曲线冲压181
5.6.4创建凸缘剪裁183
5.6.5创建通气窗183
5.6.6创建桥状冲压184
5.6.7创建凸缘孔185
5.6.8创建圆形冲压186
5.6.9创建加强肋187
5.6.10创建隐藏销188
5.6.11创建用户冲压188
5.7钣金件辨识189
5.8本章小结191
第6章 绘制线框和曲面192
6.1线框和曲面零件设计模块介绍192
6.1.1进入零件设计平台192
6.1.2工具栏介绍193
6.2绘制线框类图形193
6.2.1绘制等分点和法平面193
6.2.2绘制轴线195
6.2.3绘制折线196
6.2.4绘制面间复制196
6.2.5绘制投影曲线197
6.2.6绘制相交198
6.2.7绘制圆、圆弧和连接曲线198
6.2.8绘制曲线202
6.3绘制曲面类图形205
6.3.1创建拉伸曲面205
6.3.2创建旋转曲面206
6.3.3创建球面曲面207
6.3.4创建圆柱曲面207
6.3.5创建偏移曲面208
6.3.6创建填充曲面209
6.3.7创建扫描曲面210
6.3.8创建多截面曲面216
6.3.9创建桥接曲面218
6.4线框和曲面特征的编辑220
6.4.1创建接合-修复220
6.4.2创建分割曲面225
6.4.3提取元素228
6.4.4创建外插延伸230
6.5本章小结231
第7章 零部件装配设计232
7.1装配设计模块的简介232
7.1.1进入装配设计平台232
7.1.2装配设计工具栏简介233
7.1.3装配工作环境设置234
7.2装配零部件管理236
7.2.1创建新零部件236
7.2.2加载现有零部件237
7.2.3加载具有定位的现有零部件238
7.2.4替换零部件239
7.2.5重新排列零部件顺序239
7.2.6零部件编号240
7.2.7产品载入管理240
7.2.8零部件管理展示241
7.2.9复制零部件242
7.3添加装配约束244
7.3.1相合约束244
7.3.2接触约束245
7.3.3偏置约束245
7.3.4角度约束246
7.3.5固定约束247
7.3.6固联约束247
7.3.7快速约束248
7.3.8更改约束249
7.3.9阵列约束249
7.3.10刚性/柔性约束250
7.4编辑装配件251
7.4.1创建爆炸视图251
7.4.2创建装配剖切面253
7.5分析装配256
7.5.1检查碰撞256
7.5.2计算间隙257
7.5.3分析约束259
7.6本章小结259
第8章 创建工程图260
8.1工程图的应用260
8.1.1进入工程制图工作台260
8.1.2工程图管理261
8.1.3工程图图纸定义263
8.2创建视图265
8.2.1创建投影视图265
8.2.2创建截面视图269
8.2.3创建局部放大视图271
8.2.4创建裁剪视图273
8.2.5创建断开视图274
8.2.6创建视图模板277
8.3视图整理279
8.3.1移动视图279
8.3.2对齐视图279
8.3.3修改视图属性280
8.4尺寸标注281
8.4.1生成尺寸281
8.4.2标注尺寸283
8.4.3修改标注尺寸289
8.4.4标注公差291
8.5注释功能292
8.5.1标注文字292
8.5.2标注粗糙度和焊接符号294
8.5.3创建表296
8.6生成装饰特征297
8.6.1添加中心线297
8.6.2添加剖面线298
8.6.3创建箭头299
8.7工程图处理299
8.7.1工程图打印输出299
8.7.2工程图格式转换301
8.8实例——生成轴承座工程图301
8.9本章小结305
第9章 创成式外形设计306
9.1创成式外形设计模块介绍306
9.1.1进入创成式外形设计平台306
9.1.2创成式外形设计工具栏介绍307
9.2绘制线框308
9.2.1绘制点308
9.2.2绘制混合曲线309
9.2.3绘制反射曲线310
9.2.4绘制轮廓曲线311
9.2.5绘制平行曲线312
9.2.6绘制滚动偏移曲线314
9.2.7偏置3D曲线314
9.2.8创建二次曲线315
9.2.9创建曲线316
9.3创建曲面319
9.3.1创建可变偏移曲面320
9.3.2创建粗略偏置曲面320
9.3.3创建中间面321
9.3.4创建适应性扫掠曲面321
9.4创建高级曲面323
9.4.1创建凸凹曲面323
9.4.2使用包裹曲线变形曲面325
9.4.3使用包裹曲面变形曲面327
9.4.4改变曲面形状328
9.5创建BiW样板曲面329
9.5.1创建曲面间的联接曲面329
9.5.2创建拔模凹面331
9.5.3创建孔特征332
9.5.4创建对应凸缘333
9.5.5创建滴状冲压335
9.5.6过渡倒圆336
9.6编辑曲面/曲线337
9.6.1光顺曲线337
9.6.2简化曲面339
9.6.3创建多重提取340
9.6.4曲面倒角341
9.6.5反向曲面348
9.6.6创建近接349
9.7曲面展开349
9.7.1展开曲面349
9.7.2转移351
9.7.3映射曲线352
9.8本章小结354
第10章 自由曲面设计355
10.1自由曲面设计模块介绍355
10.1.1进入自由曲面设计平台355
10.1.2设计工具栏简介356
10.2创建曲线357
10.2.1创建空间曲线357
10.2.2创建曲面上的曲线358
10.2.3创建等参数曲线359
10.2.4创建投影曲线360
10.2.5创建桥接曲线360
10.2.6创建造型圆角361
10.2.7创建匹配曲线361
10.3创建自由曲面362
10.3.1创建平面面片362
10.3.2创建拉伸曲面364
10.3.3创建偏移曲面365
10.3.4创建延伸曲面366
10.3.5创建桥接曲面367
10.3.6创建填充曲面368
10.3.7创建网状曲面370
10.3.8创建扫掠曲面370
10.4自由曲面约束371
10.5编辑曲线曲面373
10.5.1连接曲线曲面373
10.5.2拆散曲线曲面374
10.5.3断开曲线曲面375
10.5.4恢复剪切376
10.5.5分解元素377
10.5.6转换曲面377
10.5.7复制几何参数378
10.6编辑曲面379
10.6.1镜像编辑379
10.6.2通过控制点编辑曲线/曲面380
10.6.3匹配曲面382
10.6.4创建填充曲面385
10.6.5整体变形386
10.6.6延伸曲面387
10.7曲面形状分析387
10.7.1连接性分析388
10.7.2距离分析390
10.7.3曲线曲率分析391
10.7.4曲面断面分析392
10.7.5曲面反射线分析394
10.7.6曲面转折线分析395
10.7.7亮度显示线分析395
10.7.8草绘分析396
10.7.9影像映射分析399
10.7.10光源管理400
10.8本章小结401
第11章 数字曲面设计402
11.1逆向点云编辑模块介绍402
11.1.1逆向点云编辑平台402
11.1.2工具栏介绍403
11.2点云文件导入导出404
11.2.1加载点云文件404
11.2.2输出数据文件406
11.2.3创建点云406
11.3编辑点云407
11.3.1激活点云407
11.3.2过滤点云408
11.3.3移除点云409
11.3.4保留点云和特征线410
11.3.5点云的操作410
11.4点云网格化414
11.4.1创建网格面414
11.4.2偏置网格面416
11.4.3粗略偏置网格面416
11.4.4翻转边线417
11.4.5光顺网格面418
11.4.6清除网格面418
11.4.7填充孔419
11.4.8创建三角形网格面420
11.4.9降低网格密度421
11.4.10优化网格面422
11.5绘制扫描交线422
11.5.1创建投影曲线423
11.5.2创建平面切面424
11.5.3创建扫描曲线425
11.5.4创建自由边界425
11.5.5创建离散曲线426
11.5.6编辑扫描427
11.6绘制曲线428
11.6.1创建网格面上的曲线428
11.6.2从扫描创建曲线429
11.7约束点云429
11.7.1通过指南针对正430
11.7.2以最佳适应对正430
11.7.3与约束对正431
11.7.4与RPS对正432
11.7.5以球来对正433
11.7.6使用前操作对齐434
11.8分析点云434
11.8.1点云信息分析434
11.8.2距离分析435
11.9本章小结436
第12章 自动分模设计437
12.1自由分模设计模块介绍437
12.1.1进入自动分模设计工作台437
12.1.2自动拆模设计工具栏438
12.2输入和分析模型438
12.2.1导入模型439
12.2.2比较439
12.2.3拔模方向分析440
12.2.4创建边界盒441
12.2.5分析模型属性442
12.2.6侧壁厚度分析443
12.3创建脱模方向444
12.3.1创建脱模方向444
12.3.2创建滑块和顶出器446
12.3.3转换元素446
12.3.4分割模具区域447
12.3.5聚集模具区域447
12.3.6创建炸开视图448
12.3.7修改脱模方向448
12.4绘制分模线449
12.4.1创建模线449
12.4.2创建链结边线450
12.4.3依据颜色创建模线451
12.5绘制分模面452
12.5.1填充曲面452
12.5.2填补曲面453
12.5.3创建分模面453
12.5.4简化曲面454
12.6本章小结455
第13章 模架设计456
13.1进入模座设计平台456
13.2创建模架457
13.2.1添加与定义模架457
13.2.2替换与定位分型面458
13.3创建动定模板459
13.3.1创建动模板460
13.3.2创建定模板461
13.4添加浇注系统461
13.4.1添加定位环461
13.4.2添加浇口衬套464
13.4.3创建模具浇口464
13.4.4创建流道466
13.5创建冷却系统467
13.5.1创建冷却水道467
13.5.2创建冷却系统标准件468
13.6本章小结471
第14章 曲面加工472
14.1曲面加工模块的介绍472
14.1.1进入曲面加工模块472
14.1.2曲面加工工具栏简介473
14.2建立毛坯473
14.2.1建立生料473
14.2.2插入STL文件474
14.2.3建立偏置毛坯474
14.2.4建立点475
14.2.5建立投影线475
14.2.6建立曲线476
14.3建立铣削特征477
14.3.1建立几何区域477
14.3.2建立加工和斜面区域478
14.3.3建立预留群组478
14.3.4建立加工轴系479
14.3.5建立加工阵列480
14.3.6加工浏览器481
14.4创建等高降层粗铣加工程序482
14.4.1设置加工几何482
14.4.2设置加工路径482
14.4.3设置铣削刀具485
14.4.4设置铣削参数486
14.4.5设置进刀和退刀486
14.5加工后处理487
14.5.1刀具模拟487
14.5.2输出NC代码489
14.6本章小结491
第15章 零件设计综合应用范例492
15.1创建模型492
15.2生成工程图501
15.3本章小结507
第16章 装配设计综合应用范例508
16.1创建模型508
16.2管理零部件515
16.3装配分析516
16.4本章小结519
第17章 模具和数控加工综合应用范例520
17.1创建分模面520
17.2创建模具524
17.3创建加工程序525
17.4本章小结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