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中国的司法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中国的司法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4/35073569.jpg)
- 公丕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872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60页
- 文件大小:193MB
- 文件页数:773页
- 主题词:司法制度-法制史-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中国的司法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司法发展的意义1
二、近代中国司法发展的进程7
三、本书的主题与结构12
第一章 传统中国的司法制度15
第一节 形成时期的司法制度15
一、历史沿革概说15
二、基本特征23
第二节 成长时期的司法制度28
一、历史沿革概说28
二、基本特征32
第三节 成熟时期的司法制度37
一、历史沿革概说37
二、基本特征43
第四节 挑战时期的司法制度66
一、大致的历史图景66
二、基本特征68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司法制度的起源73
第一节 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环境73
一、近代工业革命与司法文化的扩张73
二、近代西方司法文化的挑战77
三、晚清时代法制与司法变动轨迹85
第二节 司法主权与领事裁判权94
一、从朝贡制度到条约制度94
二、司法主权的沦丧98
三、晚清司法改革的法权利益取向103
第三节 近代司法文明的进步111
一、删除重法、恤刑庶狱的司法人道主义111
二、司法与行政的有限分立127
三、部院之争的司法理念冲突140
四、近代司法制度的雏形160
五、简要的小结178
第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司法革命182
第一节 民主共和国方案与司法制度182
一、近代民主共和国的方案182
二、五权宪法的权力架构185
三、三民主义政纲和革命方略的司法制度构想189
第二节 中华民国省级军政府的约法与司法制度192
一、省级军政府的约法与司法制度架构193
二、省级军政府的司法改革法令194
第三节 临时政府时期的司法制度196
一、新型司法制度的宪法基础197
二、司法法治精神的弘扬199
三、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责205
四、司法组织体系的重新构造209
五、简要的小结212
第四章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发展214
第一节 司法改革的历史条件214
一、司法发展的政权基础214
二、政法革命的推动217
三、经济环境的影响218
四、革命司法经验的支撑219
第二节 司法改革的指导思想220
一、新三民主义的司法构想221
二、司法改革的政治化取向223
第三节 司法改革的内容226
一、废除旧的审检分立制度,确立新的司法审判组织架构226
二、改革司法官制,建立法官任用与培训的新制度230
三、改革官僚司法制度,实行司法的民主化、社会化232
四、设立独立的司法部,管理司法行政工作234
五、革新司法适用法规,为司法的革命化、民主化提供法律基础235
第四节 司法改革的意义237
一、司法革命化的历史意义237
二、司法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239
第五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发展241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司法独立原则241
一、司法独立的理论构架241
二、司法独立的宪法地位248
三、兼理司法与特别司法254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机构设置267
一、司法行政机关267
二、审判机关269
三、检察机关278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发展280
一、刑、民事及行政诉讼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80
二、检察机关职权的确立与发展308
三、律师制度的确立与发展314
四、狱政制度328
第四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法律适用问题341
一、大理院判例与解释例的创制341
二、大理院判例、解释例的特征348
三、大理院判例、解释例的性质与效力352
四、大理院判例、解释例在近代中国法制史上的意义357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制度与司法实践366
第一节 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366
一、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366
二、司法独立与司法党化369
三、司法的域外观念与本土因素375
第二节 司法的制度建设与机构设置378
一、司法的制度建设与发展378
二、司法的组织体系与机构设置380
三、司法制度的基本架构387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实践与发展394
一、司法制度的实践逻辑394
二、司法制度及其实践的发展397
第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审判制度405
第一节 刑事审判立法405
一、刑法典的编纂405
二、刑事诉讼法典的编纂409
第二节 刑事审判机构412
一、普通法院412
二、特种刑事法庭414
三、军法审判机关416
第三节 刑事审判制度419
一、采用自由心证原则419
二、实行审检合署制度423
三、严格限制自诉权424
四、公开审判与秘密审判相混合425
第四节 刑事审判程序426
一、普通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426
二、特种刑事审理程序436
第五节 简要的评价442
一、刑事审判制度的特点442
二、刑事审判制度的局限性450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判制度453
第一节 民事审判立法概述453
一、南京国民政府民事审判立法的背景453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事审判立法的成果457
第二节 民事审判机构469
一、民事审判机构的设置470
二、审级结构的变化472
三、审判组织的安排475
第三节 民事审判制度477
一、管辖制度478
二、回避制度482
三、证据制度486
第四节 民事审判的程序规范494
一、第一审程序495
二、上诉程序501
三、抗告程序506
四、再审程序507
五、几种特殊程序509
第五节 简要的小结517
第九章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审判制度519
第一节 历史基础519
一、中国古代没有行政诉讼制度519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行政诉讼制度的形成背景523
三、民国初期行政诉讼制度的论争529
第二节 行政诉讼制度的变动539
一、清末行政诉讼制度的发端539
二、南京临时政府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547
三、北洋政府行政诉讼制度的成型549
四、南京国民政府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与发展569
第三节 行政审判机关的变迁588
一、平政院制度588
二、行政法院制度600
第四节 初步的评价609
一、基本特点609
二、主要进展612
三、历史局限性614
第十章 民国时期的法律解释制度61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法律解释、解释例与判决例619
一、法律解释与解释例619
二、解释例与判决例622
第二节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主体、内容及其程序的变换629
一、大理院时期的法律解释630
二、最高法院时期的法律解释641
三、司法院时期的法律解释649
四、“大法官会议”的法律解释655
第三节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原则657
一、民国学者的论述657
二、解释法定661
三、解释适度671
四、解释恒定675
第四节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方法689
一、民国学者的论述689
二、文理解释692
三、论理解释695
四、类推解释708
第五节 民国时期法律解释的功能714
一、规范性的功能714
二、社会性的功能724
第六节 简要的小结742
参考文献745
后记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