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
  • 王清海主编;靳利利,李典鸿,高敏,黄琳,李桂明,任建华副主编;卞继芳,黄培红,乐丽珍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8158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高血压中医药研究进展1

第一章 高血压的中西医临床问题1

第一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及局限性1

一、高血压防治的紧迫性1

二、高血压西药治疗概况2

三、高血压西药治疗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3

第二节 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优势、问题与前景3

一、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不足3

二、高血压中医药治疗的临床问题4

三、高血压中医药防治应用前景6

第二章 高血压的中医病名研究8

第一节 高血压中医病名的现状8

一、眩晕8

二、头痛8

三、其他9

第二节 高血压中医病名“脉胀”的探讨9

一、脉胀的定义9

二、脉胀的基本病机9

三、脉胀的诊断12

四、脉胀的治疗13

五、脉胀病名的意义14

第三章 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15

第一节 高血压的现代病因病机学说15

第二节 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学说16

一、先秦:重视风邪致病16

二、汉代:重视正虚和痰浊致病17

三、魏晋、隋唐:探讨脉的“管道”功能,重视风、痰、瘀18

四、宋金元:倡无痰不作眩,无火不作眩19

五、明清:以虚实分论,重瘀血致病20

六、现代共识:风、火、痰、瘀、虚共同为患21

第三节 现代中医的高血压发病学说22

一、发病因素22

二、病机学说25

第四章 高血压的辨证规律研究38

第一节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38

第二节 高血压辨证分型规律研究38

一、高血压辨证分型的现状38

二、高血压辨证分型的问题40

三、获得共识的辨证分型40

第三节 各种因素对辨证分型的影响40

一、体质因素对辨证的影响40

二、病程对辨证的影响41

三、地域因素对辨证的影响42

第四节 高血压的常用辨证要点43

第五章 高血压的中医治法研究46

第一节 高血压的中医内治法研究46

第二节 高血压的中医外治法研究48

第三节 高血压的生活调适50

第六章 高血压的中医方药研究51

第一节 中药性味、归经对血压的影响51

一、四气对血压的影响51

二、五味对高血压的作用51

三、归经对高血压的作用52

第二节 中药升降沉浮对血压的影响52

第三节 中药毒性对血压所产生的变化52

第四节 降血压的单味中药研究53

一、降血压单味中药使用频率研究53

二、降血压单味中药药理研究55

第五节 降血压中成药研究58

第六节 中药降压机制研究61

一、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61

二、对钙通道的影响61

三、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62

四、其他62

第二部分 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65

第七章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65

第一节 概述65

一、概念65

二、流行病学65

第二节 发病机制及病理66

一、发病机制66

二、病理67

第三节 H型高血压的治疗67

一、H型高血压的概念67

二、流行病学68

三、发病机制68

第四节 诊断要点69

一、高血压的诊断方法69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69

三、高血压的评估及危险分层70

第五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西药治疗72

一、治疗目标与策略72

二、药物治疗74

三、H型高血压治疗77

第六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78

一、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78

二、病因病机78

三、脉胀的临床诊断78

四、辨证论治78

五、H型高血压的中医治疗81

第八章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83

第一节 概述83

一、概念83

二、流行病学83

三、老年高血压的特点83

第二节 发病机制84

一、老年ISH84

二、IDH及SDH85

第三节 诊断要点85

第四节 老年高血压的西医治疗85

一、治疗目标85

二、药物治疗86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88

一、中医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89

二、病因病机89

三、辨证论治90

四、中医特色治疗92

第六节 老年高血压存在的临床问题92

第九章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95

第一节 概述95

一、概念95

二、流行病学95

第二节 发病机制96

一、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96

二、氧化应激96

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97

第三节 诊断要点97

一、糖尿病的诊断97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诊断98

第四节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西医治疗98

一、治疗目标及用药原则98

二、药物治疗99

第五节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102

一、中医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认识102

二、病因病机102

三、辨证论治103

四、中成药治疗105

第六节 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105

第十章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108

第一节 概述108

一、冠心病的概念108

二、冠心病的分类108

三、冠心病的流行病学109

第二节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109

第三节 诊断要点110

一、冠心病诊断110

二、注意的问题111

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5个阶段112

第四节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西医治疗112

一、治疗原则112

二、药物治疗112

三、血运重建113

四、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药物选择114

第五节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116

一、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116

二、病因病机117

三、辨证论治117

四、中成药治疗121

五、特色疗法121

第十一章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治疗123

第一节 概述123

一、概念123

二、流行病学123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24

一、病因124

二、发病机制125

第三节 诊断要点126

一、临床表现126

二、诊断标准128

第四节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西医治疗128

一、治疗策略128

二、药物治疗129

三、其他治疗130

第五节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中医药治疗131

一、中医对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131

二、病因病机131

三、辨证论治132

四、中成药治疗135

五、单方验方136

六、生活调护136

第十二章 高血压合并中风的临床治疗137

第一节 概述137

一、概念137

二、流行病学137

三、中风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137

四、主要危险因素138

第二节 发病机制140

一、病因140

二、发病机制140

第三节 高血压合并中风的诊断要点141

一、分类141

二、西医诊断依据141

第四节 高血压合并中风的西医治疗142

一、缺血性脑卒中的西医治疗142

二、脑出血的西医治疗145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西医治疗146

第五节 高血压合并中风的中医药治疗147

一、中医对中风的认识147

二、病因病机147

三、辨证论治150

四、中成药治疗153

五、中医特色疗法154

第十三章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157

第一节 概述157

一、概念157

二、流行病学157

第二节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157

一、心肌重构158

二、冠脉改变158

第三节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158

一、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158

二、舒张功能不全及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159

三、心功能评价及判定159

第四节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160

一、降压目标160

二、高血压合并不同阶段心力衰竭的治疗160

三、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血压治疗161

第五节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165

一、中医对心衰的认识165

二、病因病机166

三、辨证论治166

四、中成药168

五、特色疗法168

六、生活调护168

第十四章 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170

第一节 概述170

第二节 流行病学170

第三节 发病机制170

第四节 诊断172

一、诊断标准172

二、检查要点172

三、实验室检查173

第五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173

一、生活方式干预173

二、药物联合治疗174

三、利尿剂的应用174

四、新的药物治疗研究174

五、手术及器械辅助治疗175

第六节 顽固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175

一、病因病机175

二、辨证施治175

三、非药物治疗178

第十五章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治疗180

第一节 概述180

一、概念180

二、流行病学180

第二节 发病机制181

一、共同发病机制181

二、常见高血压急症的发病机制181

第三节 诊断要点182

一、诊断标准182

二、高血压急症的诊疗思路及注意事项184

三、鉴别诊断185

第四节 高血压急症的西医治疗186

一、治疗原则186

二、药物治疗187

第五节 高血压急症的中医药治疗191

一、中医对高血压急症的认识191

二、病因病机192

三、辨证论治192

四、中医药特色治疗193

第十六章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196

第一节 概述196

第二节 肾实质性高血压19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97

二、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198

三、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200

第三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20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04

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西医治疗206

三、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206

第四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8

第五节 嗜铬细胞瘤209

第六节 皮质醇增多症209

第七节 主动脉缩窄209

第八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10

第十七章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211

第一节 概述211

第二节 非药物治疗方法211

一、音乐疗法211

二、针刺治疗212

三、推拿治疗213

四、耳穴治疗215

五、刮痧疗法217

六、贴敷疗法218

七、药枕疗法219

第十八章 高血压的中医康复治疗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二节 高血压的康复机制与原则222

一、运动康复治疗高血压的机制222

二、高血压的中医康复机制223

三、高血压康复的原则223

四、高血压康复的目标224

五、高血压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24

第三节 高血压康复方法224

一、高血压的康复评定224

二、高血压的中医康复治疗225

三、高血压的现代康复治疗228

第十九章 高血压的生活调护231

第一节 概述231

第二节 高血压生活调护原则231

一、起居有常,劳逸有度231

二、饮食有节,各取所需231

三、坚持运动,流通气血231

四、精神乐观,积德行善232

五、正确服用药物232

第三节 高血压的饮食调护232

一、控制体重232

二、控制饮食233

三、有利于降血压的食物分类236

四、几种有利于降血压的蔬菜236

五、几种药膳疗法237

第四节 高血压的运动调护237

一、运动降血压的机制237

二、运动三原则237

三、运动强度控制238

四、高血压患者运动注意事项238

五、高血压患者运动方式238

第五节 简易降压操240

第六节 高血压的情志调护241

一、清静养神241

二、移情易性241

三、顺情解郁242

第七节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调护242

一、服药时间合理242

二、高血压患者用药注意事项242

第八节 高血压合并常见病的护理要点及自我调护243

一、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护理要点243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要点245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247

四、高血压患者自我调护要点248

五、预防和处理直立性低血压249

第二十章 高血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250

第一节 概述250

一、慢性病社区管理的概念250

二、高血压慢病社区管理意义251

第二节 高血压慢病社区管理252

一、全社区人群卫生诊断252

二、高血压的社区检出和社区筛选253

第三节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263

一、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方式263

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263

第四节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264

一、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的标准和方法264

二、基于体质辨识的干预措施268

第五节 社区高血压防治的考核和评估270

一、考核评价指标270

二、考核评价的实施270

第二十一章 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经验荟萃272

第一节 名老中医对高血压中医名称认识272

第二节 名老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272

第三节 名老中医辨证论治经验273

一、以病因辨证为主273

二、以脏腑辨证为主274

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278

四、以八纲辨证治疗高血压282

五、气血津液辨证治疗高血压282

第三部分 附录285

附录一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节选)285

附录二 《欧洲高血压指南(2007年版)》(解读)300

附录三 《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节选)302

附录四 简易降压操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