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玉溪耕地土壤养分状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玉溪耕地土壤养分状况](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5069250.jpg)
- 杨义三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1671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玉溪耕地土壤养分状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水稻土土种养分状况1
第一节 淹育型水稻土亚类土种养分状况1
一、白胶泥田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
(二)土壤养分状况2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
二、红泥田3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
(二)土壤养分状况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
三、红胶泥田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4
(二)土壤养分状况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
四、红沙泥田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
(二)土壤养分状况6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
五、红沙田7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
(二)土壤养分状况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
六、泥田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
(二)土壤养分状况9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0
七、胶泥田10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0
(二)土壤养分状况10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1
八、沙泥田1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1
(二)土壤养分状况11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2
九、山沙田12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2
(二)土壤养分状况1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4
十、矿毒田1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4
(二)土壤养分状况1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5
十一、红紫泥田1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5
(二)土壤养分状况16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7
十二、红紫胶泥田17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7
(二)土壤养分状况17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8
十三、紫沙泥田1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18
(二)土壤养分状况1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19
第二节 潴育型水稻土亚类土种养分状况19
一、红鸡粪土田20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0
(二)土壤养分状况20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21
二、灰泥田2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1
(二)土壤养分状况21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22
三、粉泥田22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2
(二)土壤养分状况2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24
四、灰沙泥田2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4
(二)土壤养分状况2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25
五、碱褐泥田2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5
(二)土壤养分状况25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26
六、灰胶泥田2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6
(二)土壤养分状况26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27
七、鸡粪土田27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7
(二)土壤养分状况2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29
八、暗灰泥田29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29
(二)土壤养分状况29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0
九、暗沙泥田3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1
(二)土壤养分状况31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2
十、暗胶泥田32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2
(二)土壤养分状况32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3
十一、狗屎土田3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4
(二)土壤养分状况3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5
十二、河沙田3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5
(二)土壤养分状况35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6
十三、紫泥田3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6
(二)土壤养分状况36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7
十四、暗紫沙泥田3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8
(二)土壤养分状况3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39
十五、紫胶泥田39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39
(二)土壤养分状况39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0
第三节 潜育型水稻土亚类土种养分状况40
一、青泥田4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41
(二)土壤养分状况41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2
二、海泥田42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42
(二)土壤养分状况42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3
三、青胶泥田4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44
(二)土壤养分状况4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5
四、冬水田4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45
(二)土壤养分状况45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6
五、冷浸田4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46
(二)土壤养分状况47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8
六、盐碱田4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48
(二)土壤养分状况4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49
第二章 旱地土土种养分状况50
第一节 红壤土类旱地土土种养分状况50
一、黄红土50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0
(二)土壤养分状况50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1
二、红泥土5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1
(二)土壤养分状况52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2
三、红土53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3
(二)土壤养分状况5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4
四、红沙泥土5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4
(二)土壤养分状况5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5
五、红鸡粪土5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5
(二)土壤养分状况55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6
六、油红土5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6
(二)土壤养分状况57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8
七、暗红土5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8
(二)土壤养分状况5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9
八、涩红土59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59
(二)土壤养分状况59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59
九、矿毒土60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0
(二)土壤养分状况60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61
十、灰黄土6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1
(二)土壤养分状况61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62
十一、山沙土63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3
(二)土壤养分状况6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64
十二、黑泥土6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4
(二)土壤养分状况6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65
十三、黑石渣子土6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5
(二)土壤养分状况65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66
十四、黄红泥土6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6
(二)土壤养分状况66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67
十五、白泥土6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8
(二)土壤养分状况6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69
十六、黄末香土69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69
(二)土壤养分状况69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0
十七、汞荒土70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0
(二)土壤养分状况70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1
十八、砾质土7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1
(二)土壤养分状况71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2
十九、黄沙土72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2
(二)土壤养分状况7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3
二十、石渣子土7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4
(二)土壤养分状况7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5
第二节 赤红壤土类旱地土土种养分状况75
一、赤沙泥土7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5
(二)土壤养分状况75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6
二、赤黄红土7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6
(二)土壤养分状况77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8
三、赤砾石土7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8
(二)土壤养分状况7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79
四、赤黄泥土79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79
(二)土壤养分状况79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0
五、赤黄沙泥土80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0
(二)土壤养分状况80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1
第三节 燥红土土类旱地土土种养分状况81
一、燥红泥土81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1
(二)土壤养分状况82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2
二、燥泥土83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3
(二)土壤养分状况8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4
三、燥沙泥土8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4
(二)土壤养分状况8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5
四、狗屎土85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5
(二)土壤养分状况85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6
五、燥石渣子土86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6
(二)土壤养分状况86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7
第四节 紫色土土类旱地土土种养分状况87
一、紫泥土88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8
(二)土壤养分状况88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89
二、石子紫泥土89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89
(二)土壤养分状况89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90
三、紫沙泥土90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90
(二)土壤养分状况90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91
四、浅紫沙土92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92
(二)土壤养分状况92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93
五、羊肝土93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93
(二)土壤养分状况93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94
六、红紫沙土94
(一)土种归属及分布94
(二)土壤养分状况94
(三)生产性能及施肥建议95
第三章 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96
第一节 耕地土壤pH值现状96
第二节 耕地土壤pH值的变化动态97
第三节 耕地土壤pH值应用对策98
第四章 耕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101
第一节 耕地土壤有机质状况101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分布状况101
(一)不同海拔区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102
(二)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状况102
(三)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103
二、有机质含量变化动态107
(一)水稻土和旱地土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趋势107
(二)各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107
三、应用对策107
第二节 耕地土壤氮素含量及分布状况108
一、氮素含量及分布状况108
(一)不同海拔区域耕地土壤氮素含量状况109
(二)不同土壤类型氮素含量状况109
(三)县区耕地土壤氮素含量状况110
二、氮素含量变化动态110
(一)水稻土和旱地土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118
(二)县区耕地土壤氮素含量变化趋势118
三、应用对策118
第三节 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及分布状况119
一、速效磷含量及分布状况119
(一)不同海拔速效磷含量状况119
(二)不同土壤类型速效磷含量状况120
(三)县区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状况120
二、速效磷含量变化动态122
(一)水稻土和旱地土速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123
(二)县区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趋势123
三、应用对策123
第四节 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分布状况126
一、速效钾含量及分布状况126
(一)不同海拔速效钾含量状况126
(二)不同土壤类型速效钾含量状况127
(三)县区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127
二、速效钾含量变化动态129
(一)水稻土和旱地土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趋势129
(二)县区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130
三、应用对策130
第五章 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133
第一节 耕地土壤速效硼含量及分布状况133
一、耕地土壤速效硼含量现况及变化动态133
(一)玉溪耕地土壤速效硼现况133
(二)耕地土壤速效硼变化动态135
二、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速效硼含量及分布状况136
(一)赤红壤土类136
(二)红壤土类136
(三)燥红土土类137
(四)紫色土土类137
(五)水稻土土类138
三、影响土壤速效硼含量的因素138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138
(二)pH值的影响139
(三)有机质的影响140
四、应用对策140
第二节 耕地土壤速效锰含量及分布状况140
一、耕地土壤速效锰现况及变化动态141
(一)耕地土壤速效锰含量现况141
(二)耕地土壤速效锰变化动态143
二、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速效锰含量及分布状况144
(一)赤红壤土类144
(二)红壤土类144
(三)燥红土土类145
(四)紫色土土类145
(五)水稻土土类145
三、影响土壤速效锰含量的因素146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146
(二)pH值的影响147
(三)有机质的影响147
四、应用对策148
第三节 耕地土壤速效锌含量及分布状况148
一、耕地土壤速效锌现况及变化动态148
(一)耕地土壤速效锌现况148
(二)耕地土壤速效锌变化动态151
二、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速效锌含量及分布状况151
(一)赤红壤土类151
(二)红壤土类152
(三)燥红土土类152
(四)紫色土土类153
(五)水稻土土类153
三、影响土壤速效锌含量的因素154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154
(二)pH值的影响154
(三)有机质的影响155
四、应用对策155
第四节 耕地土壤速效钼含量及分布状况156
一、耕地土壤速效钼现况及变化动态156
(一)耕地土壤速效钼现况156
(二)耕地土壤速效钼变化动态159
二、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速效钼含量及分布状况159
(一)赤红壤土类159
(二)红壤土类160
(三)燥红土土类161
(四)紫色土土类161
(五)水稻土土类161
三、影响土壤速效钼含量的因素162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162
(二)pH值的影响163
(三)有机质的影响163
四、应用对策163
第五节 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分布状况164
一、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现况164
二、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分布状况166
(一)赤红壤土类166
(二)红壤土类166
(三)燥红土土类167
(四)紫色土土类167
(五)水稻土土类167
三、影响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因素168
(一)成土母质的影响168
(二)pH值的影响169
(三)有机质的影响169
四、应用对策170
第六章 后记171
第一节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1
一、土壤有机质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1
(一)分级标准171
(二)分析方法171
二、土壤酸碱度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2
(一)分级标准172
(二)分析方法172
三、土壤全氮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2
(一)分级标准172
(二)分析方法172
四、土壤碱解氮(速效氮)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3
(一)分级标准173
(二)分析方法173
五、土壤速效磷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3
(一)分级标准173
(二)分析方法173
六、土壤速效钾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4
(一)分级标准174
(二)分析方法174
七、土壤有效硅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4
(一)分级标准174
(二)分析方法174
八、土壤速效硼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5
(一)分级标准175
(二)分析方法175
九、土壤速效钼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5
(一)分级标准175
(二)分析方法175
十、土壤速效锌、锰分级标准及分析方法175
(一)分级标准175
(二)分析方法176
第二节 土种分类的原则和依据176
第三节 土种名称的命名176
一、水稻土及旱地土土种名称的区别176
二、部分地带性土壤土种名称的区别176
三、岩成幼年紫色土土种名称的命名177
四、同名异土土种名称的命名177
五、农民习惯常用名称的筛选命名177
六、特殊障碍因素土壤土种名称的命名177
第四节 土样归属注释及汇总表178
第五节 土壤样品采集基本情况及化验结果178
第六节 耕地养分变化及应用对策简述178
一、耕地土壤养分调查的背景178
二、耕地土壤养分调查技术路线179
三、耕地土壤养分调查方法179
四、耕地土壤养分现状调查结果180
(一)耕地土壤pH现状180
(二)耕地土壤有机质现状180
(三)耕地土壤氮素现状180
(四)耕地土壤速效磷现状181
(五)耕地土壤速效钾现状181
(六)耕地土壤有效硅现状181
(七)耕地土壤速效硼现状182
(八)耕地土壤速效锌现状182
(九)耕地土壤速效锰、速效钼现状182
五、应用对策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