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方医案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伤寒论方医案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2/35063432.jpg)
- 高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1636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伤寒论》-医案-汇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寒论方医案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辛温解表方1
一、辛温解表轻剂——桂枝汤类1
桂枝汤1
发热2
多汗5
夏日需穿棉衣7
下利8
缩阳症8
阴冷症8
皮肤瘙痒9
慢性疮疡10
过敏性鼻炎10
慢性眼病10
妊娠反应11
桂枝加葛根汤11
感冒11
头痛12
落枕12
神经官能症抽搐12
偏颈13
荨麻疹14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4
外感引动宿喘15
误治致喘15
久病咳喘15
桂枝二越婢一汤16
外感发热(表寒里热证)16
伤寒夹燥17
柴胡桂枝汤18
感冒18
发热待查18
产后高热20
胸胁疼痛21
发作性浮肿21
桂枝加大黄汤22
太阳阳明同病22
痢疾腹痛23
疹出不顺腹痛23
荨麻疹23
桂枝加芍药汤24
慢性细菌性痢疾24
病后阴亏便结25
桂枝去芍药汤25
外感咳嗽25
胃脘痛26
桂枝加附子汤26
外感病发汗太过26
风寒表证兼阳虚27
大汗亡阳28
半身多汗29
十指疼痛30
腹痛30
寒疝30
鼻塞3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31
外感寒邪,内结腹痛31
桂枝新加汤32
头身疼痛32
误治伤正身冷痛33
妊娠恶阻33
产后高热34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34
流行性感胃35
癫痫35
二、辛温解表峻剂——麻黄汤类36
麻黄汤36
风寒表实证37
表寒证致难产38
风寒表实兼邪陷胸中39
长期低热39
荨麻疹40
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40
外感41
肩背疼痛43
气喘45
下利45
鼻塞45
皮肤瘙痒46
足癣合并感染47
大青龙汤47
外感病发热烦躁4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9
肿满喘息50
小青龙汤51
表寒停饮咳嗽52
久病咳喘52
哮喘54
百日咳54
久咳浮肿5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55
荨麻疹56
湿疹56
水痘58
三、中等强度辛温解表方58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58
风寒表证59
产后发热60
荨麻疹61
四、温阳解表方62
桂枝人参汤62
麻疹后期腹泻62
胃痛62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63
少阴外感64
感冒失音64
周身无汗65
阳虚咽痛66
嗜睡67
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68
产后雷诺现象69
水肿70
清热方77
一、清阳明邪热方——白虎汤类77
白虎汤77
三阳合病78
发热79
流行性乙型脑炎79
脑型钩端螺旋体病81
大叶性肺炎82
疟疾(温疟)83
热厥84
老年冬季食冰84
白虎加人参汤85
中暑作厥85
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重症86
小儿发热口渴多尿症(小儿夏季热?)86
老年外感发热87
二、清上焦邪热方8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88
肺炎88
百日咳93
过敏性哮喘94
痧疹不透94
麻疹热毒内闭95
荨麻疹95
鼻渊(慢性鼻窦炎)96
小儿尿频97
小儿遗尿97
水肿98
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积实栀子豉汤99
心中懊?10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烦懊?10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101
叶天士医案选102
三、清中焦邪热方104
大黄黄连泻心汤104
热痞104
细菌性痢疾105
吐血、衄血105
小陷胸汤105
胸膜炎106
肺心病106
急性胃炎107
胆道疾患107
结核性腹膜炎108
四、清肠中邪热方109
葛根黄芩黄连汤109
沙门菌属感染胃肠型感冒109
小儿腹泻110
肠伤寒111
“乙脑”夹热下利111
痉病下利112
小儿麻痹症112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113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114
阿米巴痢疾114
痢疾115
清利湿热方120
一、清利湿热退黄方120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120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121
急黄(亚急性肝坏死、肝昏迷)123
痢疾124
二、清热燥湿止利(痢)方125
白头翁汤125
痢疾126
风热眼病133
通里攻下方137
一、苦寒攻下方——承气汤类137
大承气汤137
腹痛139
急性痢疾143
高热腹泻144
发热神昏不大便144
流行性乙型脑炎145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146
多食多便肥胖症147
咳嗽149
精神病149
小承气汤150
肠梗阻150
溃疡病穿孔152
痢疾153
调胃承气汤153
真热假寒下利154
不明原因高热154
中消症(糖尿病)155
咳嗽156
热厥156
二、泻热逐水攻下方157
大陷胸汤(丸)157
结胸症158
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弥漫性腹膜炎159
肠梗阻160
脑膜炎险症161
三、攻逐水饮方162
十枣汤162
渗出性胸膜炎162
腹水164
肾炎166
吐酸168
孕妇实热痰喘168
四、温下寒实方169
三物白散169
寒痰内结危证169
肺痈170
五、润肠通下方173
麻子仁丸173
产后大便秘结173
蛔虫性肠梗阻174
附:外导通下法方——猪胆汁导法174
乙脑抢救中除蛔扰清肺热174
部分肠梗阻175
和解少阳类方181
小柴胡汤181
感冒182
发热183
热入血室186
疟疾186
败血症187
渗出性胸膜炎189
久咳189
黄疸190
腹泻190
产后痢疾191
急性肾盂肾炎191
癃闭191
水肿192
囊痈193
大柴胡汤193
发热194
膈下脓肿195
胃溃疡195
急、慢性胆囊炎195
血吸虫病并发传染性肝炎197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98
少腹坚块198
呕利痞痛症198
下利199
疹后耳聋199
精神失常200
肥胖盗汗201
鼻衄201
柴胡加芒硝汤202
热入血室202
柴胡桂枝干姜汤203
外感病如疟203
疟疾204
产后头痛目眩204
口吃205
肩项强痛205
乳癖(乳核)205
老人尿闭20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206
惊悸(神经官能症)207
怔忡208
癔病208
痫证(癫痫)210
精神分裂症213
发狂213
眩晕214
头痛216
温补方220
一、温补心阳方220
桂枝甘草汤220
心悸痛221
体质性低血压22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222
惊恐不寐222
桂枝加桂汤223
奔豚223
脑外伤后综合征226
二、温补脾(胃)阳方226
理中丸(汤)226
吐泻227
痢疾228
血证230
便秘231
肠梗阻232
喜唾涎沫233
小建中汤234
十二指肠溃疡234
慢性胃炎236
麻疹后腹痛236
虚性眩晕237
甘草干姜汤238
胃脘痛238
脘腹作胀239
肠鸣腹泻239
经来腹痛240
吐酸240
胸痛240
眩晕240
鼻衄致伤阳240
吐血241
遗尿241
劳淋242
吴茱萸汤243
头痛243
呕吐246
食欲不振249
睡后流涎250
目赤250
桃花汤250
滑脱痢疾250
慢性阿米巴痢疾251
少阴兼厥阴热利252
伤寒肠出血252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253
腹胀254
痞证254
妊娠恶阻254
三、温补肾阳(回阳救逆)方255
四逆汤、干姜附子汤255
抢救休克256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256
麻疹逆证258
阴斑259
淋证(前列腺炎)260
小、儿泄泻262
四逆加人参汤262
麻疹后泄泻危证262
吐血危证263
心动过缓264
茯苓四逆汤264
亡阳证264
虚寒证265
鼓胀267
癫狂267
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汤268
少阴格阳(高热)268
真寒假热、下利厥逆270
吐泻271
严重恶寒272
咽痛失音273
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273
厥逆274
头痛275
泄泻275
补阴和阴阳两补方281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281
肢体拘急282
疼痛284
上消化道出血286
川乌中毒286
鼠蹊部肿痛287
下肢屈曲(化脓性髋关节炎)287
足部疡毒288
寸白虫288
黄连阿胶汤289
心烦不眠289
便血291
目疾292
竹叶石膏汤293
流脑后余热不清293
小儿夏季热294
咳嗽295
吐泻296
脑震荡头痛296
炙甘草汤297
心动悸脉结代297
室性频发期前收缩298
房室传导阻滞299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0
目疾300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02
肢端青紫症3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05
冻疮306
受寒下肢疼痛307
拘挛症308
小儿麻痹后遗症309
周围神经炎309
痹症310
头目病312
身痛313
下利314
腹股沟疝315
男性前阴病316
妇科病317
外科病319
眼病321
热并用调理方326
栀子干姜汤326
胃痛326
附子泻心汤327
上热下寒证327
久痢327
神经性头痛328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329
痞证330
胃脘痛331
急性胃肠炎332
朝食暮吐(幽门梗阻)333
胃窦炎333
慢性胃炎334
腹胀334
慢性泄泻338
大便燥结症338
眼口生殖器综合征338
黄连汤340
痞证340
胃痛呕吐340
腹痛下利341
乌梅丸342
蛔虫病342
下利346
呕吐347
腹痛349
崩漏350
四逆散351
四肢逆冷351
头痛353
颈部瘤赘354
胸胁疼痛354
乳房疾患355
脘腹疼痛356
下利359
腰痛(肾结石)361
腿痛361
发作性精神痴呆症362
利水与化饮方367
一、化气利水方367
五苓散367
小便不利368
尿崩症371
湿疹371
急性胃炎372
传染性肝炎373
昏厥373
偏头痛374
二、健脾化饮方37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375
咳喘375
心悸378
呕吐380
眩晕381
大便秘结382
痹证383
三、温阳利水方384
真武汤384
水肿385
手术后无尿388
汗出不止389
咳喘390
下利391
亡阳虚风391
头痛392
上午目赤394
神经官能症395
腰痛(输尿管结石)396
寒湿痹痛397
四、滋阴清热利水方398
猪苓汤398
乳糜尿398
慢性肾盂肾炎399
慢性肾炎399
腰痛(泌尿系结石)400
攻逐瘀血方404
桃核承气汤404
精神失常404
月经病406
妊娠病407
产后病408
子宫脱垂410
腹痛411
尿血413
小便不利414
痹症414
头痛415
抵当汤、抵当丸415
发狂416
癥瘕419
经闭腹痛420
血吸虫病420
发热便血(肠伤寒肠出血)421
肠梗阻术后大便不通421
其他424
一、涌吐方424
瓜蒂散424
乳房肿块425
痰厥不语426
甜瓜蒂中毒致死426
二、和胃降逆化痰方427
旋覆代赭汤427
嗳气、呕吐427
痞证433
慢性肝炎433
慢性支气管炎434
梅核气434
心悸不寐435
三、固涩止利方435
赤石脂禹余粮汤435
下利436
脱肛437
四、清热利咽方438
甘草汤438
毒蕈中毒438
木薯中毒439
十二指肠溃疡439
五、涤痰消肿止咽痛方440
苦酒汤440
咽痛440
失音440
六、滋阴润燥止咽痛方441
猪肤汤44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1
再生障碍性贫血442
七、散寒开郁止咽痛方443
半夏散(汤)443
咽痛443
八、温散肌表骨节风湿方444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444
外感致痹444
风湿关节疼痛445
肌肉疼痛446
方剂索引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