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 原理、技术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贺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3162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322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 原理、技术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1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1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1
1.1.2 计算机网络定义5
1.1.3 计算机网络功能5
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实体组成6
1.2.1 网络系统拓扑结构6
1.2.2 网络系统实体组成9
1.2.3 网络有线传输12
1.2.4 网络无线传输15
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7
1.3.1 网络体系结构17
1.3.2 网络模型18
1.4 计算机网络运行管理及应用27
1.4.1 网络运行管理27
1.4.2 网络应用及服务28
小结31
习题32
第2章 数据通信34
2.1 数据通信系统34
2.1.1 数据通信的概念34
2.1.2 数据通信方式36
2.1.3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37
2.2 数据传输方式与编码方法39
2.2.1 数字数据的数字传输39
2.2.2 模拟数据的数字传输43
2.3 数据同步方式45
2.3.1 位同步45
2.3.2 字符同步46
2.3.3 帧同步46
2.4 多路复用技术47
2.4.1 频分多路复用47
2.4.2 时分多路复用49
2.4.3 波分多路复用51
2.5 数据交换技术52
2.5.1 电路交换53
2.5.2 报文交换55
2.5.3 分组交换57
2.5.4 帧中继与ATM交换技术63
2.6 差错控制技术65
2.6.1 差错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65
2.6.2 差错控制编码66
小结70
习题71
第3章 局域网与广域网72
3.1 局域网72
3.1.1 以太网概述72
3.1.2 以太网帧格式74
3.1.3 以太网的数据接收流程76
3.1.4 IEEE 802系列标准77
3.2 高速以太网78
3.2.1 百兆以太网78
3.2.2 千兆以太网80
3.2.3 万兆以太网81
3.2.4 以太网IEEE 802协议簇83
3.3 交换式网络83
3.3.1 共享式网络的缺点83
3.3.2 交换式以太网基本结构84
3.3.3 交换式以太网工作原理85
3.3.4 交换式以太网特点85
3.4 无线局域网86
3.4.1 无线局域网概述86
3.4.2 无线传输信道86
3.4.3 无线局域网信息存取方式CSMA/CA87
3.4.4 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88
3.4.5 无线局域网组成设备91
3.4.6 构建无线局域网94
3.4.7 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96
3.5 广域网97
3.5.1 广域网概念97
3.5.2 广域网的路由98
3.5.3 广域网连接技术100
3.5.4 广域网接入技术105
小结110
习题110
第4章 互联网IP地址113
4.1 IP地址概念113
4.1.1 IPv4113
4.1.2 IPv4地址分类114
4.1.3 IPv4寻址规则115
4.2 IPv6地址及分类116
4.2.1 IPv6116
4.2.2 IPv6地址分类117
4.2.3 IPv4到IPv6的转换121
4.3 地址掩码124
4.3.1 掩码概念124
4.3.2 默认掩码124
4.4 子网124
4.4.1 子网掩码125
4.4.2 子网划分126
4.5 超网126
4.5.1 超网地址分配127
4.5.2 超网掩码127
4.6 无分类编址CIDR127
4.6.1 无分类编址的概念128
4.6.2 CIDR记法128
4.6.3 前缀与后缀128
4.7 地址解析129
4.7.1 静态映射和动态映射129
4.7.2 地址解析协议129
4.7.3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132
小结133
习题134
第5章 网际、控制报文和网际组管理协议136
5.1 网际协议(IP)136
5.1.1 IP协议136
5.1.2 IP数据报137
5.1.3 IP选项139
5.2 网际控制协议(ICMP)145
5.2.1 ICMP协议145
5.2.2 ICMP报文的封装145
5.2.3 ICMP报文类型与格式146
5.2.4 ICMP报文释义147
5.3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153
5.3.1 IGMP报文类型与格式153
5.3.2 IGMP报文的封装154
5.3.3 IGMP操作154
小结157
习题157
第6章 传输层用户数据报与传输控制协议160
6.1 传输层协议概述160
6.1.1 传输层在TCP/IP中的位置160
6.1.2 传输层的端口机制161
6.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62
6.2.1 UDP162
6.2.2 UDP的应用165
6.3 传输层协议(TCP)165
6.3.1 传输协议166
6.3.2 TCP连接166
6.3.3 TCP报文段结构167
6.3.4 TCP连接的管理169
6.3.5 顺序号与确认170
6.3.6 滑动窗口机制和流量控制171
6.3.7 拥塞控制173
6.3.8 溢出时间与重传173
6.4 TCP连接的状态转换图174
小结176
习题176
第7章 网际路由及协议178
7.1 路由基本原理178
7.2 路由类型179
7.2.1 直接路由179
7.2.2 间接路由179
7.3 路由表181
7.4 路由选择协议182
7.4.1 路由算法分类182
7.4.2 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183
7.4.3 RIP与OSPF比较194
7.5 自治系统与网关协议194
7.5.1 内部网关协议195
7.5.2 增强内部网关协议(EIGRP)198
7.5.3 OSPF协议201
7.5.4 外部网关协议204
7.5.5 BGP路由属性207
7.6 移动IP209
7.6.1 移动IP技术209
7.6 2移动IP实现原理及存在问题210
小结212
习题213
第8章 互联网应用层协议216
8.1 文件传输与访问协议(FTP)216
8.1.1 网络文件访问与传输216
8.1.2 FTP217
8.1.3 TFTP224
8.1.4 NFS226
8.2 远程登录协议227
82.1 远程登录服务227
82.2 Telnet协议228
8.2.3 Telnet交互过程228
8.2.4 网络虚拟终端228
8.2.5 Telnet命令229
8.2.6 Telnet选项协商231
8.3 自动配置协议(DHCP)231
8.3.1 BOOTP协议232
8.3.2 DHCP协议234
8.4 域名系统(DNS)238
8.4.1 域名与命名约定238
8.4.2 域名解析240
8.4.3 区域241
8.4.4 域名解析过程241
8.4.5 DNS缓存242
8.4.6 DNS报文格式242
小结245
习题246
第9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服务质量249
9.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49
9.1.1 网络管理的基本要素249
9.1.2 网络管理系统251
9.1.3 网络管理的主要指标252
9.2 SNMP体系结构253
9.2.1 SNMP的发展253
9.2.2 SNMP的基本原理254
9.2.3 SNMP的配置255
9.3 SNMP报文格式257
9.3.1 管理信息库MIB257
9.3.2 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258
9.4 SNMPv(x)协议260
9.4.1 SNMPv2协议260
9.4.2 SNMPv3的体系结构262
9.5 QoS264
9.5.1 QoS的基本概念264
9.5.2 QoS技术概要267
小结275
习题276
第10章 网络及信息安全278
10.1 访问控制技术278
10.1.1 访问控制定义278
10.1.2 访问控制内容280
10.1.3 访问控制模型280
10.1.4 访问控制安全策略与安全级别283
10.1.5 访问控制技术实例284
10.2 安全审计285
10.2.1 安全审计要素285
10.2.2 安全日志审计286
10.2.3 安全审计实例288
10.3 认证技术289
10.3.1 身份认证290
10.3.2 消息认证292
10.3.3 数字签名294
10.4 网络攻击296
10.4.1 网络攻击手段296
10.4.2 网络攻击原理298
10.4.3 网络攻击步骤301
10.4.4 网络黑客攻击实例304
10.5 防火墙305
10.5.1 防火墙体系结构306
10.5.2 设置防火墙的目的与作用311
10.5.3 防火墙技术分类与实现方法311
10.5.4 防火墙的局限性318
10.6 入侵检测318
10.6.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319
10.6.2 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320
10.6 3入侵检测的过程322
10.6.4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324
10.7 VPN及隧道技术328
10.7.1 VPN328
10.7.2 隧道技术329
10.7.3 IPSec333
小结337
习题338
第11章 网络应用系统340
11.1 电子邮件系统340
11.1.1 电子邮件系统概述340
11.1.2 SMTP协议342
11.1.3 POP协议346
11.1.4 IMAP协议347
11.2 MIME系统348
11.2.1 MIME标题域348
11.2.2 MIME多部分消息349
11.3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350
11.3.1 万维网350
11.3.2 Web服务器与浏览器351
11.3.3 HTTP354
11.3.4 HTTP连接355
11.4 实时语音与视频传输359
11.4.1 VoIP的概念359
11.4.2 VoIP实现过程360
11.4.3 H.32 3标准361
11.4.4 SIP及应用363
小结368
习题369
第12章 下一代网络及物联网372
12.1 下一代网络372
12.1.1 网络拓扑结构372
12.1.2 IPv6技术373
12.2 无线网络375
12.2.1 有线/无线混合型局域网375
12.2.2 无线自组网376
12.2.3 无线传感器网络377
12.2.4 无线网状网379
12.3 移动通信技术380
12.3.1 3G移动通信380
12.3.2 LTE网络381
12.3.3 4G移动通信382
12.4 物联网技术框架与标准体系383
12.4.1 物联网概念383
12.4.2 物联网结构框架385
12.4.3 物联网技术体系组成386
12.5 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区别与联系388
12.5.1 互联网核心交换与端系统的抽象方法388
12.5.2 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内容的区别与联系390
12.5.3 物联网的基础平台标准391
12.6 物联网运行环境391
12.6.1 互联网基础391
12.6.2 物联网的通信平台391
12.6.3 物联网与云计算392
12.7 RFID技术及应用396
12.7.1 射频标签396
12.7.2 RFID应用系统基本工作原理398
12.7.3 RFID技术的应用399
小结400
习题401
参考文献403
参考网站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