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卢沟桥事变之路 1927-1937年中日关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向卢沟桥事变之路 1927-1937年中日关系](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18773.jpg)
- 袁成亮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626628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卢沟桥事变之路 1927-1937年中日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田中内阁分离满蒙计划的失败与日本武装侵略我国东北的准备1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北伐与田中内阁分离满蒙计划的失败1
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对我国东北的侵略与北伐初期的蒋日关系1
(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我国东北的殖民活动1
(二)广州国民政府北伐与蒋日关系2
二、田中内阁对华政策与日本第一次出兵山东4
(一)田中内阁的成立与以分离满蒙为重心的对华政策4
(二)南京政府第一期北伐与日本首次出兵山东5
三、南京政府第二期北伐与济南惨案7
(一)蒋介石下野访日与《日蒋密约》7
(二)南京政府第二期北伐与日本再度出兵山东9
(三)济南“五·三”惨案与蒋介石绕道北伐12
四、东方会议与日奉关于“满蒙新五路”的交涉18
(一)东方会议与“田中奏折”18
(二)日奉关于“满蒙新五路”的交涉21
五、皇姑屯事件与田中满蒙计划的破产23
(一)日本“五·一八”备忘录与张作霖出关23
(二)皇姑屯事件与田中满蒙计划的破产26
六、东北易帜与日张关于“满蒙新五路”的交涉29
(一)日本阻止中国统一的失败与张学良东北易帜29
(二)日张关于“满蒙新五路”的交涉35
七、田中内阁倒台与中日关系的暂时平静37
(一)日本对华强硬政策的失败与田中内阁倒台37
(二)币原对华“协调外交”与中日关系的缓和39
第二节 日本武力解决满蒙方针的确定与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41
一、日本经济危机的爆发与武力解决满蒙方针的确定41
(一)经济危机与日本经济的军国主义化41
(二)日军部“满蒙先行”方针的确定与日本政府对华“行不通”外交43
二、日本在我国东北的挑衅与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47
(一)中日关于万宝山事件的交涉47
(二)中日关于中村事件的交涉51
(三)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的制订55
第二章 东北四省的沦陷与伪满洲国的出台66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南京政府依赖国联方针66
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日本政府“九·二四”声明66
(一)日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与关东军“九·一八”事变的发动66
(二)日本政府“不扩大方针”的制订与“九·二四”声明68
二、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命令与南京政府依赖国联方针70
(一)张学良奉命不抵抗与东北大部的迅速沦陷70
(二)南京政府依赖国联方针与对日“不交涉外交”73
三、国联“九·三○”决议与英美对日妥协74
第二节 锦州事变与南京政府对日交涉的波折78
一、国联“十·二四”决议与日本政府“十·二六”声明78
(一)日机轰炸锦州与国联“十·二四”决议78
(二)日本政府“十·二六”声明与南京政府对日交涉准备82
二、南京政府“锦州中立区”计划与国联“十二·十”决议85
(一)南京政府“锦州中立区”计划在国联的提出与美日等国的反应85
(二)关东军攻锦受阻与日本政府谋求“锦州中立区”的直接交涉87
(三)南京政府“锦州中立区”计划的废弃与国联“十二·十”决议90
三、锦州沦陷与孙科内阁对日“绝交宣战计划”的失败93
(一)蒋介石下野与张学良弃守锦州93
(二)孙科内阁对日“绝交宣战计划”流产与蒋汪合作局面的形成96
第三节 “一·二八”事变与中日《上海停战协定》的签订99
一、“一·二八”事变爆发与南京政府“一边抵抗,一边交涉”政策99
(一)“一·二八”事变爆发与日本增兵上海99
(二)蒋介石“一边抵抗,一边交涉”方针与南京政府乞求国联调停102
二、英美调停与中日《上海停战协定》的签订105
(一)英美调停与中日非正式交涉105
(二)中日上海正式会谈与《上海停战协定》的签订109
(三)蒋汪对《上海停战协定》的辩护与日本“上海自由市”计划的落空112
第四节 伪满洲国的出台与李顿调查团来华115
一、日本伪满洲国方案的炮制与溥仪出逃东北115
(一)关东军伪满洲国方案的制订与东北各级伪政权的出笼115
(二)日本诱骗溥仪“复业”与溥仪卖国投敌117
(三)天津便衣队暴乱与溥仪出逃东北119
二、伪满洲国的出台与《日满协议书》的签订120
(一)伪满洲国的出笼与《溥仪——本庄换文》120
(二)日本对伪满洲国的承认与《日满协议书》的签订123
三、国联李顿调查团来华与李顿调查报告书的出笼125
(一)李顿调查团的成立及其使命125
(二)李顿调查团对“九·一八”事变的调查126
(三)李顿调查报告书与国联“国际共管”东北主张131
四、南京政府对李顿报告书态度与日本退出国联133
(一)南京政府对李顿报告书的“原则接受”133
(二)李顿报告书在国联的通过与日本退出国联136
第五节 热河事件与中日《塘沽协定》的签订140
一、热河沦陷与长城抗战140
(一)榆关事件与蒋介石“就地解决”方针140
(二)日军进攻热河与蒋介石的抗日假象142
(三)热河沦陷与张学良下野145
(四)南京政府消极防御与长城抗战148
二、蒋介石乞求英美调停与中日《塘沽协定》的签订151
(一)蒋介石乞求英美调停的失败151
(二)南京政府对日单独交涉准备与北平政整会的成立153
(三)日本策动华北“内变”受挫与日军长城“迫和”之战154
(四)黄郛北上与南京政府对日“和谈”方针157
(五)《塘沽协定》的签订与中日关系新趋势159
第三章 广田对华“协和外交”与昙花一现的中日亲善178
第一节 中日关于东北善后事宜交涉与日本独霸中国的“天羽声明”178
一、中日关于战区接收及善后事宜的交涉178
(一)中日关于战区接收的交涉178
(二)中日关于战区善后事宜的交涉179
二、南京政府安内和外政策与广田对华“协和外交”183
(一)南京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强化与对日谋和183
(二)广田对华“协和外交”与日本独霸东亚政策185
三、日本独霸中国的“天羽声明”与各国的反应188
(一)英美对华经济活动与“天羽声明”的出笼188
(二)英美日围绕“天羽声明”的外交交涉191
(三)南京政府对“天羽声明”态度的变迁193
四、中日关于关内外通车、设关、通邮的交涉195
(一)中日关于关内外通车设关的交涉197
(二)中日关于关内外通邮的交涉200
五、察东事件与日本西侵蒙古活动204
(一)察东事件与《大滩协定》204
(二)日本西侵蒙古与“内蒙自治运动”207
第二节 南京政府对日求和与昙花一现的“中日亲善”211
一、日本对华诱降政策与蒋介石对日求和211
(一)日本以经济为先导的对华诱降政策211
(二)《敌乎?友乎?》与蒋介石对日求和212
二、广田对华亲善演说与王宠惠访日215
(一)广田对华亲善演说与蒋介石有吉会谈215
(二)王宠惠日本之行与南京政府亲善举措218
三、英美对华“国际贷款”风波与“新生周刊事件”221
(一)英美对华“国际贷款”拟议与“中日亲善”的逆转221
(二)“新生周刊事件”与南京政府《睦邻邦交令》225
第四章 华北事变与中日关系大滑坡234
第一节 “华北自治运动”与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234
一、日本分离华北政策的制订与“华北自治运动”的酝酿234
(一)日本分离华北政策的制订234
(二)日本“华北自治运动”方案的酝酿236
二、华北事变与南京政府华北大退让239
(一)河北事件与《何梅协定》239
(二)张北事件与《秦土协定》247
三、日本《华北自治》人选与宋哲元的崛起250
(一)宋哲元入主平津与日本“宋哲元工作”的确立250
(二)蒋介石对宋哲元的借重与宋“保大权舍小利”对日方略253
四、南京政府调整中日关系新起点与中日关于“广田三原则”的初步交涉255
(一)南京政府调整中日关系新方案255
(二)中日关于“广田三原则”的初步交涉258
五、香河自治事件与华北“十一·二0”危机262
(一)香河自治事件与日本“华北自治运动”的全面展开262
(二)南京政府币制改革与“华北自治运动”的加剧264
六、南京政府对日政策新趋势与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269
(一)国民党五全大会与蒋介石有吉会谈269
(二)冀东伪政府的出笼与南京政府的反应272
(三)南京政府解决华北问题方案与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274
第二节 日本侵略华北的加深与中日关系大滑坡278
一、南京政府“根本解决”外交与中日关于“广田三原则”的再度交涉278
(一)南京政府对日“根本解决”方针的制订278
(二)中日关于“广田三原则”的再度交涉279
二、日本《第一次处理华北问题纲要》与宋日防共谈判282
(一)日本“华北工作”受挫与中日“经济提携”的开展282
(二)宋日防共谈判与所谓《华北防共协定》286
三、日本增兵华北与第一次丰台事件288
(一)日本增兵华北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288
(二)宋哲元对日态度与第一次丰台事件291
四、日本华北走私与中日关系的恶化292
(一)日本华北走私与南京政府的抗议292
(二)英美与日关于华北走私问题的交涉295
第五章 日本全面侵华政策的实施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307
第一节 日本全面侵华政策的制订与张群川樾会谈307
一、《国策基准》与日本全面侵华政策的确立307
(一)广田内阁《国策基准》的制订307
(二)日本《对中国实施的策略》与《第二次处理华北问题纲要》308
二、成都、北海事件与张群川樾会谈310
(一)成都、北海事件与日本“根本解决”方针310
(二)张群川樾会谈与蒋(介石)川(樾)会晤313
三、日本“华北工作”的加强与宋日关系317
(一)日本华北“文人之治”计划与宋哲元对日经济退让317
(二)第二次丰台事件与“田代皖一郎通牒”320
四、绥远事件与张群川樾会谈的破裂322
(一)日伪进攻绥远与傅作义收复百灵庙322
(二)张群川樾会谈破裂与南京政府对日态度进一步强硬324
五、西安事变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废弃327
(一)西安事变的爆发与日本“静观”政策327
(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成都、北海事件的了结329
第二节 佐藤外交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331
一、佐藤外交与日本对华新举措331
(一)佐藤外交与日本对华“和”“战”两手政策331
(二)日本《对华实施策略》与《第三次处理华北问题纲要》334
二、南京政府抗日外交与宋日关系336
(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与南京政府抗日外交336
(二)抗日大趋势中的宋日关系337
三、近卫战争内阁与卢沟桥事变的爆发340
(一)近卫内阁的成立与中日战争的临近340
(二)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与卢沟桥头的中日交涉343
四、日本政府“不扩大方针”与南京政府对事变的处理345
(一)日本政府“不扩大方针”与宋哲元对日和平幻想345
(二)蒋介石庐山谈话与南京政府对卢沟桥事变的处理349
五、日本政府“武力解决”与中日战争的全面展开352
(一)日本政府“武力解决”与宋哲元抗日通电352
(二)“八·一三”事件与南京政府“自卫抗战”的声明355
附录363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一览表(1927-1937)363
日本外务大臣一览表(1927-1937)363
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公(大)使一览表(1927-1937)363
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一览表(1927-1937)364
日本关东军司令一览表(1927-1937)364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一览表(1927-1937)364
主要参考书目365
后记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