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与教的心理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与教的心理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06193.jpg)
- 皮连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0621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与教的心理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教师与学生心理3
第一章 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3
第一节 良好教师的心理特征4
一、学生对教师角色的心理期待——早期的问卷调查4
二、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8
三、教师的教学专长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家和新手的对比研究15
第二节 教师的成长及其培养20
一、教师的成长过程:从新手到专家20
二、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与专家教师间的差距26
第二章 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33
第一节 加涅的学生素质观34
一、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34
二、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的教育含义36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含义39
一、学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39
二、认知发展阶段过渡的一般与特殊43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44
第三节 学生的人格发展与社会化46
一、人格的发展46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51
三、个体社会化与人格发展54
第三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60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差异61
一、认知方式差异61
二、认知能力差异65
三、认知结构的差异69
四、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70
第二节 学生的性格差异72
一、性格的概念72
二、性格的个别差异73
三、性格差异的鉴定79
四、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80
第三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81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81
二、特殊儿童的类型82
三、特殊儿童的流行率85
四、特殊儿童的教育86
第二部分学习心理93
第四章 学习概论93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研究概述94
一、关于学习的定义94
二、学习的哲学研究95
三、学习的科学心理学研究99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及其教学含义102
一、几种学习的分类103
二、学习分类研究的教学含义112
第五章 学习的过程和条件:认知领域的学习117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118
一、关于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的早期观点118
二、关于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的现代观120
三、广义知识的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型128
第二节 不同类型学习的特殊过程和条件134
一、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134
二、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条件137
三、策略性知识学习的特殊性146
第三节 几种复杂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148
一、阅读的过程和阅读理解的条件149
二、写作过程及其条件150
三、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条件152
第六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156
第一节 动作技能学习概论157
一、动作技能的含义157
二、动作技能的分类158
三、动作技能的学习及其测量159
四、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61
第二节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言语指导、示范与练习162
一、言语指导和示范162
二、练习165
第三节 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反馈173
一、反馈的分类173
二、有关增补反馈的研究175
三、增补的反馈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作用181
第七章 态度和品德的学习185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概述186
一、态度的性质186
二、品德的性质189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92
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193
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193
二、态度与品德的改变过程197
三、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心理条件198
第三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203
一、说服203
二、利用群体规定206
三、角色扮演207
四、价值观辨析209
五、奖励与惩罚211
第三部分教学心理219
第八章 教学心理学概论219
一、从学习论过渡到教学论220
二、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225
三、反映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课时计划230
第九章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240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功能与指导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241
一、教学目标的功能241
二、指导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243
第二节 教学目标陈述249
一、传统教学目标陈述的方式及其弊病249
二、克服教学目标含糊性的几种理论与方法250
三、良好陈述的目标的标准与实例分析254
四、关于目标导向教学的实证研究259
第十章 教学任务分析263
第一节 任务分析概述264
一、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的起源与发展264
二、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268
第二节 指导课堂教学任务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272
一、运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指导任务分析273
二、运用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分析教学任务274
三、运用乔纳森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系统分析教学任务276
第三节 不同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实例研究277
一、认知领域277
二、动作技能领域282
三、情感领域282
第十一章 课堂教学过程、方法与技术设计286
第一节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287
一、传统课堂教学过程模型及其缺陷287
二、基于新的学习论的课堂教学过程与过程设计287
第二节 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择与运用301
一、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分类301
二、教学方法或技术选择的依据303
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呈现技术及其评价305
一、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305
二、概念和规则的教学方法316
三、改进人际关系与思维策略的教学技术320
第十二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诊断与评价328
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验和评价与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329
一、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成绩测量与评价329
二、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332
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334
一、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与掌握的标准334
二、指导认知领域学习结果测验题编写的两种理论与技术336
三、其他领域的目标测验345
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346
一、问题与原因346
二、补救教学350
第十三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355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概述356
一、学习动机的性质356
二、学习动机的构成成分358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360
第二节 学习动机激发的内部条件363
一、学习需要363
二、焦虑水平365
三、学习期待367
四、归因370
第三节 学习动机激发的外部条件373
一、学习任务的性质373
二、学习结果的反馈375
三、学习结果的评价376
四、奖励与惩罚378
五、课堂目标结构380
第十四章 课堂管理385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386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386
二、课堂管理的功能387
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389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391
一、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形成392
二、群体凝聚力的加强394
三、群体规范的形成396
四、课堂气氛的改善397
五、人际关系的和谐402
第三节 课堂里的控制405
一、课堂纪律的维护405
二、课堂结构的设置408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411
四、教师的自我控制414
附录一:《圆柱、球的认识》教学过程(作者黄育粤)419
附录二:张富课堂教学实录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