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务写作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务写作教程
  • 林一顺,高新春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0305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公文-写作-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务写作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一、公务文书的特点1

(一)作者的法定性1

(二)内容的公务性2

(三)效用的时限性2

(四)体式的规范性2

(五)处理的程序性3

二、公务文书的作用3

(一)领导和指导作用3

(二)法律和法规作用3

(三)桥梁和纽带作用4

(四)宣传和教育作用4

(五)依据和凭证作用4

三、公务文书的行文规则4

[思考与训练]5

第二章 公务文书的构成要素、功能段与篇章结构类型7

一、公务文书的构成要素7

(一)“事”7

(二)“据”8

(三)“断”8

(四)“法”8

(五)“析”9

(六)“释”9

(七)“形”9

二、公务文书构成要素的中心化9

(一)中心要素体现系统的整体目标10

(二)中心要素离不开其他要素的配合10

(三)中心要素与其他要素有序地组成系统11

(四)能够充当中心要素的要素11

三、体现公务文书构成要素的功能段11

(一)概说段12

(二)导语段14

(三)决策段17

(四)事理段19

(五)解释段20

(六)规范段23

(七)非规范段26

四、公务文书篇章结构的基本类型26

(一)单段型26

(二)两段型26

(三)文章型28

[思考与训练]28

第三章 公务文书的格式35

一、公文各要素标识规则36

(一)眉首36

(二)主体41

(三)版记45

二、公文的特定格式48

(一)信函式格式48

(二)命令格式49

(三)会议纪要格式50

(四)报请性公文格式51

(五)白头文件格式51

(六)党的机关公文格式51

三、公文格式是一个系统53

(一)构成要素的不平等性53

(二)构成要素的不均衡性53

(三)构成要素的中心化54

(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54

[思考与训练]56

第四章 公务文书的语体风格和修辞方式58

一、公务文书的语体风格58

(一)庄重58

(二)准确62

(三)规范65

(四)简要68

二、公务文书常用的修辞方式70

(一)排比71

(二)层递72

(三)对偶73

(四)对比73

(五)顶针74

(六)设问75

(七)反问75

(八)引用76

(九)节缩77

(十)比喻78

[思考与训练]79

第五章 公务写作的美学追求82

一、叙述83

二、说明85

三、议论87

四、描写88

[思考与训练]90

第六章 命令(令)93

一、命令(令)的特点93

(一)制发的权威性93

(二)执行的强制性93

(三)行文的威严性94

二、命令(令)的类型与写法94

(一)公布令94

(二)行政令95

(三)嘉奖令98

[思考与训练]99

第七章 决定101

一、决定的特点101

(一)制发的权威性101

(二)依据的合法性101

(三)内容的周密性101

二、决定的类型与写法102

(一)法规性决定102

(二)部署性决定103

(三)事项性决定107

[思考与训练]107

第八章 公告 通告109

一、公告与通告的相同点109

(一)传播的公开性109

(二)对象的广泛性109

(三)制作的灵活性109

二、公告与通告的不同点109

(一)中心要素有差异109

(二)传播范围有大小110

(三)作者级别有高低110

三、公告的类型与写法110

(一)宣布重要事项的公告110

(二)宣布法定事项的公告112

四、通告的类型与写法113

(一)事项性通告113

(二)规定性通告114

[思考与训练]116

第九章 通知118

一、通知的特点118

(一)适用范围的广泛性118

(二)行文方向的灵活性119

(三)约束力的不定性119

二、通知的类型119

(一)批转性通知119

(二)转发性通知119

(三)发布性通知119

(四)规定性通知119

(五)周知性通知120

(六)任免性通知120

三、通知的写法120

(一)带附件的通知的写法120

(二)规定性通知的写法122

(三)周知性通知的写法124

(四)任免性通知的写法125

[思考与训练]126

第十章 通报129

一、通报的特点129

(一)真实性与典型性相结合129

(二)周知性与教育性相结合129

(三)叙述性与议论性相结合129

二、通报的类型130

(一)表彰性通报130

(二)批评性通报130

(三)传达性通报130

三、通报的写法131

(一)标题131

(二)受文对象131

(三)正文131

[思考与训练]136

第十一章 议案138

一、议案的特点138

(一)制作主体的规定性138

(二)主送机关的确定性138

(三)提交程序的法定性138

二、议案的类型139

(一)立法性议案139

(二)决策性议案139

(三)任免性议案139

三、议案的写法139

(一)标题139

(二)主送机关139

(三)正文139

(四)结尾140

(五)附件140

(六)签署140

[思考与训练]142

第十二章 报告143

一、报告的特点143

(一)行文目的的陈述性143

(二)行文对象的单一性143

(三)行为内容的自由性143

(四)行文时间的灵活性143

二、报告的种类143

三、报告的写法144

(一)工作报告的写法144

(二)情况报告的写法145

(三)答复报告的写法146

四、报告与汇报的区别148

[思考与训练]148

第十三章 请示151

一、请示的特点151

(一)行文目的的请求性151

(二)行文对象的单一性151

(三)行文内容的单一性151

(四)行文时间的限定性151

二、请示的类型152

三、请示的写法152

四、请示与申请的区别154

五、请示与报告的区别154

[思考与训练]155

第十四章 批复157

一、批复的特点157

(一)文种的对应性157

(二)态度的明确性157

(三)意见的指导性157

二、批复的类型157

三、批复的写法158

(一)标题158

(二)主送机关158

(三)正文158

四、批复与批转性通知的区别160

[思考与训练]162

第十五章 意见163

一、意见的特点163

(一)行文的多向性163

(二)功能的多样性163

(三)内容的复杂性163

二、意见的类型164

(一)指导性意见164

(二)实施性意见164

三、意见的写法164

(一)标题164

(二)主送机关164

(三)正文165

[思考与训练]169

第十六章 函171

一、函的特点171

(一)行文关系的平行性171

(二)功能作用的多样性171

(三)受文对象的单一性172

二、函的类型172

三、函的写法173

(一)发文字号173

(二)标题173

(三)受文对象173

(四)正文173

(五)结尾用语174

[思考与训练]176

第十七章 会议纪要178

一、会议纪要的特点178

(一)严格的纪实性178

(二)高度的概括性178

(三)灵活的适应性178

二、会议纪要的类型179

(一)决议型会议纪要179

(二)消息型会议纪要179

三、会议纪要的写法179

(一)标题179

(二)正文180

四、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关系183

五、决议型会议纪要与决议的区别184

[思考与训练]184

第十八章 简报188

一、简报的特点188

(一)取材的公务性188

(二)报道的时效性189

(三)语体的朴实性189

二、简报的类型189

三、简报的格式190

(一)报头部分190

(二)正文部分191

(三)报尾部分191

四、简报正文的写法191

(一)标题191

(二)正文的结构192

(三)背景材料194

(四)结尾196

[思考与训练]196

第十九章 规章制度198

一、规章制度的特点198

(一)内容的可行性198

(二)结构的定型性198

(三)表达方式的单一性199

二、规章制度的格式199

(一)标题199

(二)签注和发布形式199

(三)写作的基本型200

三、规章制度的写法201

(一)章程201

(二)条例205

(三)规定208

(四)办法213

(五)细则215

(六)制度218

[思考与训练]222

第二十章 调查报告224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224

(一)客观性与典型性相结合224

(二)规律性与指导性相结合224

(三)叙述性与论证性相结合225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225

(一)现实性调查报告225

(二)历史性调查报告226

(三)经验性调查报告226

(四)揭露性调查报告226

三、调查报告的写法226

(一)标题226

(二)正文227

[思考与训练]233

第二十一章 计划235

一、计划的特点235

(一)预测性235

(二)可行性235

(三)明晰性236

(四)灵活性236

(五)约束性236

二、计划的种属和类型236

(一)计划的种属236

(二)计划的类型237

三、计划的写法237

(一)标题237

(二)正文238

[思考与训练]244

第二十二章 总结245

一、总结的特点245

(一)实践性245

(二)科学性245

(三)条理性246

二、总结的类型246

三、总结的写法246

(一)标题246

(二)正文247

[思考与训练]252

第二十三章 公示255

一、公示的特点255

(一)决断的公开性255

(二)内容的限定性255

(三)时间的规定性255

二、公示的类型256

三、公示的写法256

(一)标题256

(二)编号256

(三)正文256

[思考与训练]259

第二十四章 经济合同260

一、经济合同的特点260

(一)协议内容的合法性260

(二)权利义务的平等性260

(三)主要条款的法定性261

(四)文面格式的规定性261

二、经济合同的种类261

三、经济合同的格式263

(一)约首263

(二)主体264

(三)约尾264

四、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265

(一)标的265

(二)数量和质量265

(三)价款或酬金266

(四)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266

(五)违约责任268

(六)解决纠纷的方式268

(七)有效期限269

[思考与训练]275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状277

一、行政诉状的特点277

(一)诉讼的限定性277

(二)内容的论辩性277

(三)格式的常规性278

二、行政诉状的格式278

(一)标题278

(二)首部278

(三)诉讼请求278

(四)正文279

(五)尾部及附项279

三、行政诉状的写作要求279

(一)事实客观、清楚279

(二)理由合理、合法280

(三)证据确凿、充分280

[思考与训练]286

[附录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88

[附录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95

[附录三]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303

[附录四]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313

[附录五]江苏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3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