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科学译丛 货币经济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科学译丛 货币经济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5002259.jpg)
- 杰格迪什·汉达(JAGDISHHANDA)著;彭志文,张伟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835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29页
- 文件大小:380MB
- 文件页数:752页
- 主题词:货币和银行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科学译丛 货币经济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与传统3
第1章 导论3
1.1货币是什么?货币能做什么?5
1.2货币供给与货币存量6
1.3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7
1.4货币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7
1.5货币定义的简史7
1.6货币及相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11
1.7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利率和货币供给14
1.8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资产创造14
1.9经济分析的不同范式17
1.10古典主义范式:古典主义宏观经济模型19
1.11凯恩斯主义范式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集合22
1.12人们应该相信哪种宏观范式或模型?24
1.13瓦尔拉斯法则25
1.14货币政策26
1.15货币中性与债券中性26
1.16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定义28
结语28
主要结论29
复习讨论题30
参考文献31
第2章 货币经济学的传统32
2.1数量方程34
2.2数量论37
2.3维克塞尔的纯信用经济45
2.4凯恩斯的贡献48
2.5弗里德曼的贡献57
2.6货币供给变动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62
结语65
主要结论67
复习讨论题67
参考文献68
第二部分 经济中的货币73
第3章 经济中的货币:一般均衡分析73
3.1经济中的货币和其他有用东西74
3.2货币经济的特征性事实77
3.3无货币的效用函数最优化78
3.4货币的支付媒介功能:将货币纳入效用函数82
3.5价格的不同概念86
3.6货币的使用成本86
3.7个人对货币和其他有用东西的需求和供给87
3.8厂商对货币和其他有用东西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90
3.9经济中货币和其他有用东西的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93
3.10名义余额和实际余额的供给94
3.11经济的一般均衡94
3.12货币中性和超中性96
3.13实体部门和货币部门的二分法99
3.14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102
结语105
主要结论106
复习讨论题107
参考文献108
第三部分 货币需求111
第4章 货币的交易需求111
4.1货币交易需求的基本存货分析112
4.2交易余额需求的一些特例115
4.3通货需求与活期存款需求116
4.4规模经济和收入分配117
4.5企业的有效资金管理118
4.6货币需求和活期存款的利息支付119
4.7活期存款与储蓄存款120
4.8技术创新与通货需求、活期存款需求和储蓄存款需求120
4.9估计货币需求121
结语123
主要结论124
复习讨论题124
参考文献125
第5章 资产组合选择与货币的投机需求126
5.1概率、均值和方差128
5.2财富最大化与预期效用最大化129
5.3风险偏好、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131
5.4资产组合选择的预期效用假说132
5.5有效机会曲线134
5.6托宾对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需求分析139
5.7预期效用假说和效用函数的特殊形式143
5.8货币需求函数的易变性148
5.9在现代经济中资产组合需求的货币余额是正数吗?148
结语150
主要结论150
复习讨论题151
参考文献152
第6章 货币的预防需求和缓冲存货需求154
6.1交易需求模型扩展到预防需求156
6.2透支情况下的预防需求159
6.3无透支情况下货币的预防需求161
6.4缓冲存货模型162
6.5缓冲存货规则模型163
6.6缓冲存货平稳或目标模型168
6.7预防和缓冲存货模型的实证研究172
结语176
主要结论178
复习讨论题178
参考文献179
第7章 货币总量180
7.1货币的恰当定义:理论考察181
7.2货币作为名义国民收入的解释变量182
7.3弱可分性183
7.4简单相加货币总量185
7.5可变替代弹性和准货币186
7.6使用者成本189
7.7指数理论和迪维西亚总量190
7.8确定性等价货币总量191
7.9货币总量的判别192
7.10货币总量的最新研究和政策视角198
结语198
附录199
主要结论202
复习讨论题203
参考文献204
第8章 货币需求函数206
8.1封闭经济货币需求函数的基本函数形式207
8.2理性预期209
8.3推导永久收入和估计货币需求偏离的适应性预期216
8.4回归预期和外推预期218
8.5改变货币余额的成本和调整滞后219
8.6一阶部分调整模型的货币需求221
8.7带一阶部分调整模型和永久收入适应性预期的货币需求221
8.8简述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222
8.9开放经济中的货币需求224
结语232
主要结论232
复习讨论题233
参考文献233
第9章 货币需求函数:估计问题、技术与发现235
9.1货币需求估计的历史回顾236
9.2简述估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240
9.3经济理论与协整分析之间的关系:入门课程243
9.4变量的平稳性介绍244
9.5简述协整与误差修正247
9.6协整、ECM模型与宏观经济理论250
9.7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在货币需求估计上的应用250
9.8货币需求函数的一些协整研究251
9.9因果关系253
9.10创新时期货币需求弹性的说明253
9.11创新与寻求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254
结语255
主要结论257
附录257
复习讨论题259
参考文献260
第四部分 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业务265
第10章 货币供给、利率及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265
10.1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266
10.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工具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实施的难点267
10.3货币政策的目标268
10.4货币总量和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理论分析269
10.5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作为目标274
10.6货币供给的决定276
10.7货币供给的机械论:货币供给恒等式282
10.8货币供给的行为理论284
10.9货币供给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287
10.10基础货币和利率作为货币工具288
结语289
主要结论290
复习讨论题290
参考文献292
第11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与目标294
11.1中央银行的历史目标295
11.2中央银行目标的演变298
11.3货币政策工具300
11.4金融部门的效率与竞争:竞争性货币供给307
11.5管制利率与经济运行310
11.6货币条件指数311
11.7通货膨胀目标和泰勒规则312
11.8货币委员会313
结语314
主要结论315
复习讨论题315
参考文献316
第12章 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318
12.1多重目标的选择319
12.2决策者之间的冲突:理论分析321
12.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323
结语325
主要结论325
复习讨论题326
参考文献326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331
第13章 总需求的推导331
13.1短期宏观经济模型的界限332
13.2开放经济下的外汇部门和浮动利率下汇率的确定333
13.3商品部门335
13.4货币部门:确定货币政策的适当操作目标339
13.5LM等式的推导340
13.6IS-LM模型中的商品总需求342
13.7李嘉图等价定理以及财政政策对IS-LM模型中总需求的影响344
13.8泰勒规则下IS-LM模型中的货币供给348
13.9利率操作目标下的短期宏观模型348
13.10利率目标制使货币供给过剩吗?357
13.11对总需求的IS-LM和IS-IRT分析的缺点358
13.12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的最佳选择359
结语362
附录362
主要结论363
复习讨论题364
参考文献366
第14章 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范式369
14.1短期和长期的定义371
14.2新古典模型中的长期供给方面373
14.3一般均衡:总供求分析376
14.4新古典模型的叠代结构377
14.5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的基本假定382
14.6新古典模型中的非均衡和货币的非中性383
14.7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前人的思想386
14.8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自由主义与自由放任387
14.9古典范式中的不确定性和预期390
14.10预期和劳动市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391
14.11价格预期和商品市场:卢卡斯供给函数398
14.12包含供求函数的卢卡斯模型401
14.13对古典范式模型的规定和区分404
14.14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政策407
14.15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货币主义409
14.16经验实例412
结语414
主要结论416
复习讨论题416
参考文献418
第15章 凯恩斯主义范式422
15.1凯恩斯模型Ⅰ:不包含有效劳动市场的模型426
15.2凯恩斯模型Ⅱ:菲利普斯曲线分析433
15.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的组成436
15.4NK宏观经济学442
15.5凯恩斯方法和新古典方法中产出和就业的简化方程456
15.6NK观点的实证有效性458
结语459
主要结论463
复习讨论题464
参考文献467
第16章 宏观经济模型中的货币、债券和信贷471
16.1信贷区别于债券的特征478
16.2产品供给和信贷需求483
16.3将信贷作为单独资产的总需求分析484
16.4产出水平的决定489
16.5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490
16.6货币和信贷市场的不稳定性与货币政策492
16.7债券利率作为外生货币政策工具时的信贷渠道494
16.8非正式金融部门与金融发展不充分495
16.9银行挤兑和信贷危机495
16.10实证研究结果496
结语498
附录A499
附录B500
主要结论502
复习讨论题503
参考文献503
第17章 宏观经济模型和货币中性的观点506
17.1古典范式的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LSW)分析507
17.2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模型的紧凑形式(模型Ⅱ)511
17.3关于估计方程中政策工具的“卢卡斯批判”512
17.4验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卢卡斯和弗里德曼的供给模型的估计514
17.5区分正负向货币供给冲击的不同影响518
17.6包括泰勒利率规则的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模型519
17.7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凯恩斯主义模型的估计521
17.8封闭经济条件下新兴凯恩斯主义模型的紧凑形式524
17.9其他实证检验结果529
17.10对关于货币中性和理性预期的实证分析的归纳529
17.11摒弃教条主义530
17.12长期产出函数和就业函数的滞后现象533
结语533
主要结论537
复习讨论题537
参考文献540
第18章 瓦尔拉斯法则与各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542
18.1瓦尔拉斯法则543
18.2瓦尔拉斯法则与特定经济模型中的市场选择547
18.3瓦尔拉斯法则和连续性充分就业的假设549
18.4萨伊定律549
18.5瓦尔拉斯法则、萨伊定律以及实体部门与货币部门之间的二分法552
18.6财富效应552
18.7实际余额效应553
18.8瓦尔拉斯法则真的是一种法则吗?什么情况下它不成立?554
18.9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理论意义上的供求函数558
18.10再评价瓦尔拉斯法则558
18.11重构瓦尔拉斯法则:克洛尔和德雷兹的有效供求函数559
18.12瓦尔拉斯法则不成立对货币政策的意义561
结语562
主要结论562
复习讨论题563
参考文献564
第六部分 经济中的利率569
第19章 关于利率的宏观经济理论569
19.1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570
19.2IS-LM模型中瓦尔拉斯法则的应用——对债券的超额需求571
19.3一般债券超额需求函数的推导573
19.4直觉:债券供求与利率决定575
19.5直觉:利率的动态决定576
19.6债券市场的IS-LM图解578
19.7传承古典:可贷资金理论中的利率580
19.8传承凯恩斯主义: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利率决定584
19.9比较利率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585
19.10货币供给对实际利率的中性与非中性586
19.11长期(自然)实际利率与财政政策非中性的决定因素588
19.12经验证据:费雪方程检验589
19.13检验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589
结语592
主要结论593
复习讨论题593
参考文献594
第20章 利率结构596
20.1利率的一些概念597
20.2利率的期限结构598
20.3金融资产价格604
20.4经验估计和检验606
20.5在固定溢价和理性预期情况下预期假说的检验607
20.6长期利率的随机游走假说610
20.7预期通货膨胀率期限结构的信息量612
结语614
主要结论614
复习讨论题615
参考文献616
第七部分 货币的叠代模型621
第21章 法定货币的基本叠代模型621
21.1关于现代经济中的货币的典型事实622
21.2叠代模型中有关货币的常见问题623
21.3基本叠代模型626
21.4考虑人口不断增长的基本叠代模型632
21.5基本叠代模型中的福利633
21.6考虑货币供给增加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叠代模型635
21.7货币扩张的无效率(货币转让情况下)636
21.8货币扩张和人口增长情况下价格稳定的无效率639
21.9时间偏好率为正的情况下叠代模型中的货币需求640
21.10存在多种法定货币的情况641
21.11叠代模型分析中的黑子、泡沫和市场基准642
结语643
主要结论644
复习讨论题644
参考文献645
第22章 叠代模型:铸币税、债券和法定货币中性647
22.1法定货币产生的铸币税及其用途648
22.2叠代模型框架下的法定货币与债券653
22.3关于公开市场业务的华莱士一莫迪利安尼—米勒(W-M-M)定理655
22.4货币简化叠代模型分析的扩展659
22.5模型Ⅲ:货币非中性的卢卡斯叠代模型663
22.6叠代模型是否解释了货币经济的主要方面?665
结语668
主要结论669
复习讨论题669
参考文献670
第23章 货币的叠代模型:使之更加现实671
23.1 T期现金先行货币—债券模型673
23.2包含消费者支付时间和间接MIUF的扩展叠代模型680
23.3包含间接MIPF的企业扩展叠代模型686
23.4包含MIUF和MIPF的基本叠代模型690
结语692
主要结论693
复习讨论题693
参考文献694
第八部分 增长理论中的货币和金融机构697
第24章 货币增长理论697
24.1商品货币、实际余额和增长理论700
24.2可支配收入中的法定货币余额与增长702
24.3静态生产函数中的实际法定货币余额704
24.4将货币包含在静态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中的新古典模型的重新表述705
24.5货币为何以及如何有助于人均产出及其增长率的提高708
24.6货币的使用如何改变用于生产的劳动供给709
24.7内部货币和外部货币的区别709
24.8增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中介710
24.9金融系统711
24.10货币和金融部门促进增长的重要性:经验证据714
24.11包含金融部门的简化的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718
24.12投资、金融中介和经济发展719
结语720
主要结论722
复习讨论题722
参考文献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