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行病学 双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流行病学 双语
  • 沈洪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754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流行病学-双语教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流行病学 双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1

二、流行病学发展简史1

第二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3

一、观察性研究4

二、实验性研究5

三、理论性研究6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6

一、群体的特征6

二、对比的特征6

三、概率论的特征6

四、社会医学的特征7

五、多病因论的特征7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应用7

一、描述疾病或(和)健康相关问题的分布及其特点7

二、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7

三、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8

四、研究疾病的自然史8

五、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9

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9

第五节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9

第二章 疾病频率的测量17

第一节 率和比的基本概念17

一、率17

二、比17

三、构成比18

第二节 发病与患病频率的测量指标19

一、发病率19

二、罹患率20

三、续发率20

四、患病率21

第三节 死亡频率的测量指标23

一、死亡率23

二、婴儿死亡率24

三、新生儿死亡率24

四、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4

五、孕产妇死亡率25

六、病死率25

七、生存率25

八、潜在减寿年数26

九、伤残调整寿命年27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35

第一节 概述35

一、概念35

二、用途35

第二节 疾病分布的描述36

一、人群分布36

二、地区分布38

三、时间分布39

四、疾病分布的综合描述41

第三节 疾病的流行强度41

第四节 描述性研究的类型41

一、个案病例报告与系列病例报告41

二、生态学研究42

三、现况研究43

第五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45

一、研究目的45

二、研究对象45

三、研究方法45

四、样本含量的估计45

五、研究变量的选择46

六、调查问卷的设计47

七、研究的实施47

八、数据的统计学分析48

第六节 偏倚及其控制49

一、选择偏倚49

二、信息偏倚50

三、混杂偏倚50

第四章 队列研究57

第一节 概述57

一、概念与基本原理57

二、队列研究的类型58

三、队列研究的特点59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实施60

一、确定研究目的和设计类型60

二、明确研究现场和研究人群60

三、样本量的估计62

四、资料的收集62

五、实例64

第三节 资料分析65

一、率的计算65

二、人时的计算67

三、关联强度的估计67

四、实例70

第四节 偏倚及控制70

第五节 优缺点71

一、优点71

二、局限性72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85

第一节 概述85

一、概念85

二、基本原理85

三、类型86

四、特点87

五、用途87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87

一、选择研究对象88

二、确定研究因素90

三、估计样本含量91

第三节 资料分析92

一、关联强度分析93

二、分层分析96

三、实例99

第四节 偏倚及其控制100

一、选择偏倚100

二、信息偏倚101

三、混杂偏倚101

第五节 优缺点102

一、优点102

二、局限性102

第六章 临床试验和疾病预后研究111

第一节 临床试验111

一、概述111

二、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114

第二节 疾病预后研究121

一、疾病预后的概念121

二、疾病自然史122

三、预后因素122

四、疾病预后的研究设计123

五、生存分析124

六、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125

第七章 诊断试验133

第一节 概述133

一、概念133

二、目的与意义133

第二节 诊断试验评价的设计133

一、金标准134

二、研究对象134

三、样本量135

四、盲法判断与比较结果135

五、确定诊断试验界值136

六、统计分析结果136

第三节 诊断试验的评价136

一、诊断试验真实性的评价137

二、诊断试验可靠性的评价139

三、诊断试验的收益141

第四节 诊断试验界值的确定143

一、诊断试验指标分类143

二、确定诊断标准的原则143

三、确定与判断诊断试验界值标准的方法145

第五节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146

一、联合试验146

二、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148

第八章 因果关系的推断159

第一节 病因概念159

一、病因概念的发展159

二、充分病因模型160

第二节 因果关联的推断162

一、因果推断的一般过程162

二、病因推断中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的解释164

第三节 因果推断标准170

一、因果关联170

二、因果推断标准170

第九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181

第一节 概述181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81

二、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182

三、新发传染病182

第二节 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条件184

一、病原体与宿主184

二、传染过程及感染谱184

三、流行过程的3个环节185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190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91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92

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192

二、传染病预防的主要措施193

三、传染病疫情的控制与管理197

第十章 疾病的预防控制211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211

一、预防策略的重要性211

二、预防策略的制定212

三、初级卫生保健212

第二节 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14

一、慢性病的概念214

二、慢性病的预防策略214

三、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214

第三节 疾病监测216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217

二、疾病监测的种类217

三、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218

四、疾病监测的内容和方法218

五、疾病监测系统219

第四节 医院感染及其预防与控制220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220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220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21

第十一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疾病暴发调查233

第一节 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实例233

一、传染病报告网络与强化疫情监测的作用233

二、暴发流行特征234

三、暴发原因初步假设的提出235

四、暴发原因初步假设的检验236

第二节 疾病暴发调查的若干重要概念及暴发调查基本程序238

一、疾病暴发238

二、暴发调查的目的239

三、暴发调查的步骤和主要内容239

四、暴发调查中存在的问题241

第十二章 医学文献的阅读与评价249

第一节 医学文献概述249

一、医学文献的类型和特点249

二、医学文献的检索方法249

三、医学文献的检索策略250

四、常用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简介251

第二节 医学文献的阅读和评价252

一、医学文献阅读方法252

二、医学文献的评价253

三、系统评价254

四、医学文献的评价标准254

第十三章 循证医学及系统评价267

第一节 循证医学267

一、循证医学概述267

二、循证医学实践270

第二节 系统评价272

一、系统评价概述272

二、系统评价的方法273

第三节 meta分析274

一、meta分析概述274

二、meta分析的实施276

三、meta分析的偏倚及其检查278

主要参考书目28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93

英文索引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