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言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4992520.jpg)
- 严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8076237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语言教学-教育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外语教学心理学学科体系1
1.2 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及研究领域3
1.2.1 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建构3
1.2.2 在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5
1.3 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5
1.4 外语教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6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流派与外语教学8
2.1 教育心理学概述8
2.1.1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8
2.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8
2.1.3 教育心理学流派11
2.1.3.1 行为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11
2.1.3.2 认知派的主要观点12
2.1.3.3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12
2.1.3.4 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13
2.1.3.5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13
2.2 行为主义心理学14
2.2.1 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14
2.2.2 华生的行为主义14
2.2.3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16
2.2.4 行为主义理论与外语教学22
2.3 认知心理学理论24
2.3.1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24
2.3.2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25
2.3.3 认知心理学的论题26
2.3.3.1 注意26
2.3.3.2 模式识别27
2.3.3.3 记忆28
2.3.3.4 知识表征29
2.3.3.5 语言31
2.3.3.6 推理33
2.3.3.7 问题解决34
2.3.3.8 分类和概念35
2.3.4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取向及发展趋势35
2.3.5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6
2.3.6 认知心理学与外语教学38
2.3.6.1 认知能力对外语教学的影响39
2.3.6.2 信息加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40
2.3.6.3 知识的结构和组织对外语教学的影响40
2.3.6.4 概念对外语教学的驱动作用41
2.3.6.5 知识表征对外语教学的影响41
2.3.6.6 问题解决对外语教学的影响42
第三章 心理学其他流派44
3.1 人本主义44
3.1.1 人本主义心理学44
3.1.1.1 埃里克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45
3.1.1.2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48
3.1.1.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51
3.1.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观55
3.1.2.1 基本观点55
3.1.2.2 教育目标56
3.1.2.3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56
3.1.2.4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58
3.1.2.5 新型的师生关系60
3.1.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启示及借鉴61
3.1.3.1 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61
3.1.3.2 学生需要学习和应该知道如何学习61
3.1.3.3 学生应该学会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62
3.1.4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外语教学64
3.1.4.1 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64
3.1.4.2 教师——教学活动的“导演”64
3.1.4.3 培养学习策略65
3.2 社会互动理论66
3.2.1 社会互动理论概述66
3.2.1.1 社会互动的产生及其实质66
3.2.1.2 社会互动的含义和类型67
3.2.1.3 社会互动的方式68
3.2.1.4 社会互动的功能69
3.2.2 米德的互动理论69
3.2.2.1 方法体系——社会行为主义70
3.2.2.2 心灵论70
3.2.2.3 自我论71
3.2.2.4 社会论72
3.2.3 维果茨基和费厄斯坦的互动理论72
3.2.3.1 维果茨基的互动理论72
3.2.3.2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73
3.2.3.3 费厄斯坦的互动理论75
3.2.3.4 费厄斯坦中介理论的中介特征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76
3.2.3.5 从维果茨基和费厄斯坦的理论看外语教师的素质80
3.2.4 互动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81
3.2.4.1 理论背景81
3.2.4.2 教师角色的转变82
3.2.4.3 互动式课堂组织形式83
第四章 社会建构主义85
4.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85
4.1.1 建构主义的分类85
4.1.2 与教学有关的建构主义分支87
4.1.2.1 传统建构主义87
4.1.2.2 个人建构主义88
4.1.2.3 社会建构主义89
4.1.3 社会建构主义90
4.1.3.1 社会建构主义的逻辑起点90
4.1.3.2 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91
4.1.3.3 社会建构主义的意义96
4.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97
4.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97
4.1.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103
4.1.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教学模式109
4.1.4.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未来发展114
4.1.5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16
4.1.5.1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116
4.1.5.2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18
4.1.5.3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启示119
4.1.5.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121
4.2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的四要素122
4.2.1 建构主义的教育观与教师观122
4.2.1.1 简介122
4.2.1.2 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122
4.2.1.3 建构主义的教育观123
4.2.1.4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124
4.2.1.5 教师为促进学习能做些什么?129
4.2.2 从建构主义理解个体学习者——学生因素136
4.2.2.1 引言136
4.2.2.2 关于个体差异概念的一些问题136
4.2.2.3 一种替换的途径140
4.2.2.4 自我概念的发展和重要性140
4.2.2.5 控制点理论144
4.2.2.6 归因理论147
4.2.3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第三方面——教与学过程中的任务149
4.2.3.1 任务在语言教学理论中的地位149
4.2.3.2 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智力运作156
4.2.3.3 任务型语言教学157
4.2.4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第四方面——环境因素166
4.2.4.1 教学环境166
4.2.4.2 学习环境171
4.2.4.3 课堂教学环境中的问题行为174
4.2.4.4 课堂互动策略175
第五章 语言学习动机183
5.1 动机183
5.1.1 动机的早期研究183
5.1.1.1 意愿/意志183
5.1.1.2 本能论184
5.1.2 动机研究在教育中的意义185
5.1.2.1 动机的涵义,特征及分类190
5.1.2.2 学习动机192
5.2 动机理论及其应用192
5.2.1 强化论192
5.2.2 需要层次说192
5.2.3 自我效能感理论194
5.2.4 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195
5.2.5 控制点理论197
5.2.5.1 控制点理论概述197
5.2.5.2 控制点理论的运用198
5.2.6 归因理论198
5.2.6.1 韦纳的归因理论简介198
5.2.6.2 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99
5.2.7 成就目标理论200
5.2.7.1 成就目标理论的渊源201
5.2.7.2 成就目标理论的内容及动机模式202
5.2.8 自我价值理论203
5.2.9 自我决定理论205
5.3 大学英语学习中动机研究现状概述206
5.3.1 理论探讨方面207
5.3.2 实证研究方面208
5.3.3 动机研究前瞻209
参考文献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