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藏书66金典 第3卷 修身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领导藏书66金典 第3卷 修身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987318.jpg)
- 周广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ISBN:780105973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895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领导藏书66金典 第3卷 修身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领导藏书第二十一金典 菜根谭弄权一时,凄凉万古1285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1285
心事宜明,才华须韫1285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1285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1286
和气致祥,喜神多瑞1286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1286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1286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1287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1287
澹泊明志,肥甘丧节1287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1287
脱俗成名,超凡入圣1288
义侠交友,纯心作人1288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1288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1288
骄矜无功,忏悔灭罪1288
完名让人全身远害,归咎于己韬光养德1289
天道忌盈,卦终未济1289
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1289
动静合宜,道之真体1289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1290
净从秽生,明从暗出1290
客气伏而正气伸,妄心杀而真心现1290
事悟而痴除,性定而动正1290
轩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怀廊庙1291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1291
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1291
原谅失败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1291
富者应多施舍,智者宜不炫耀1291
居安思危,处乱思治1292
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1292
我见害于心,聪明障于道1292
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1292
对小人不恶,待君子有礼1292
留正气给天地,遗清名于乾坤1293
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1293
种田地须除草艾,教弟子严谨交游1293
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1293
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1294
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1294
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1294
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1294
真伪之道,只在一念1295
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1295
善人和气一团,恶人杀气腾腾1295
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1295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1296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1296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1296
无求之施一粒万钟,有求之施万金无功1296
推己及人,方便法门1297
恶人读书,适以济恶1297
崇俭养廉,守拙全真1297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重德1297
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1298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1298
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1298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1298
宽严得宜,勿偏一方1299
大智若愚,大巧似掘1299
谦虚受益,满盈招损1299
名利总堕庸俗,意气终归剩技1299
心地须要光明,念头不可暗昧1300
勿羡贵显,勿虑饥饿1300
阴恶之恶大,显善之善小1300
君子居安思危,天亦无用其技1300
中和为福,偏激为灾1301
多喜养福,去杀远祸1301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1301
杀气寒薄,和气福厚1301
正义路广,欲情道狭1302
磨练之福久,参勘之知真1302
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1302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1302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1302
一念私贪,万劫不复1303
心公不昧,六贼无踪1303
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1303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1303
不著色相,不留声影1304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1304
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1304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1304
临崖勒马,起死回生1305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1305
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1305
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1305
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1306
天福无欲之贞士,而祸避祸之?人1306
人生重结果,种田看收成1306
多种功德,勿贪权位1306
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1307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1307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1307
能彻见心性,则天下平隐1307
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1308
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1308
富贵而恣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1308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308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1309
明世相之本体,负天下之重任1309
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1309
忠恕待人,养德远害1310
持身不可轻,用心不可重1310
人生无常,不可虚度1310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1310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1311
却私扶公,修身种德1311
勿犯公论,勿谄权门1311
直躬不畏人忌,无恶不惧人毁1311
从容处家族之变,剀切规朋友之失1312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1312
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1312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1312
盛极必衰,剥极必复1313
奇异无远识,独行无恒操1313
放下屠头,立地成佛1313
毋偏信自任,毋自满嫉人1313
毋以短攻短,毋以顽济顽1314
对阴险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1314
震聋启瞆临深履薄1314
君子之心,雨过天晴1314
有识有力,魔鬼无踪1315
大量能容,不动声色1315
困苦穷乏,锻炼身心1315
人乃天地之缩图,天地乃人之父母1315
戒疏于虑,警伤于察1316
辨别是非,认识天体1316
亲近善人须知机杜谗,铲除恶人应保密防祸1316
节义来自暗室不欺,经纶缲出临深履薄1316
伦常本乎天性,不可认德怀恩1317
不夸妍好洁,无丑污之辱1317
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1317
功过不可少混,恩仇不可过明1317
位盛危至,德高谤兴1318
阴恶祸深,阳善功小1318
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1318
穷寇勿追,投鼠忌器1318
过归己任,功让他人1319
警世救人,功德无量1319
趋炎附势,人情之常1319
须冷眼观物,勿轻动刚肠1319
量弘识高,功德日进1319
人生惟危,道心惟微1320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1320
功名一时,气节千载1320
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1320
真诚为人,圆转涉世1321
云去而本觉之月观,尘拂而真如之镜明1321
一念能动鬼神,一行克动天地1321
情急招损,严厉生恨1321
不能养德,终归末节1322
急流勇退,与世无争1322
慎德于小事,施恩于无缘1322
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1322
修身种德,事业之基1323
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1323
勿妄自菲薄,勿自夸自傲1323
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时警惕1323
信人示己之诚,疑人显己之诈1323
春风育物,朔雪杀生1324
善根暗长,恶损潜消1324
厚待故交,礼遇衰朽1324
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1324
学贵有恒,道在悟真1325
律己宜严,待人宜宽1325
为奇不为异,求清不求激1325
恩宜自薄而厚,威须先严后宽1325
心虚意净,明心见性1325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1326
慈悲之心,生生之机1326
勿为欲情所系,便与本体相合1326
无事寂寂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1326
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虑1327
操持严明,守正不阿1327
浑然和气,处事珍宝1327
诚心和气陶冶暴恶,名义气节激砺邪曲1327
和气致祥瑞,洁白留清名1328
庸德庸行,和平之基1328
忍得住耐得过,则得自在之境1328
心体莹然,不失本真1328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132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1329
为官公廉,居家恕俭1329
处富知贫,居安思危1329
清浊并包,善恶兼容1329
勿仇小人,勿媚君子1329
疾病易医,魔障难除1330
金须百炼,矢不轻发1330
宁为小人所毁,勿为君子所容1330
好利者害显而浅,好名者害隐而深1330
忘恩报怨,刻薄之尤1330
谗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风侵肌1331
戒高绝之行,忌褊急之衷1331
虚圆立业,偾事失机1331
处世要道,不即不离1331
老当益壮,大器晚成1331
藏才隐智,任重致远1332
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1332
喜忧安危,勿介于心1332
宴乐、声色、名位,三者不可过贪1332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1332
过满则溢,过刚则折1333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1333
量宽福厚,器小禄薄1333
恶不可即就,善不可即亲1333
躁性偾事,和平徼福1333
酷则失善人,滥则招恶友1334
急处站得稳,高处看得准,危险径地早回头1334
和衷以济节义,谦德以承功名1334
居官有节度,居乡敦旧交1334
事上敬谨,待下宽仁1334
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1335
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1335
读书读到乐处,观物观入化境1335
勿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贫1335
上智下愚可与论学,中才之人难与下手1336
守口须密,防意须严1336
责人宜宽,责己宜苛1336
幼不学,不成器1336
不忧患难,不畏权豪1337
浓夭淡久,大器晚成1337
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然1337
言者多不顾行,谈者未必真知1337
无为无作,优游清逸1337
春色为人间之装饰,秋气见天地之真吾1338
世间之广狭,皆由于自造1338
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1338
心静而本体现,水清而月影明1338
天地万物,皆是实相1339
观形不如观心,神用胜过迹用1339
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1339
欢乐极兮哀情多,兴味浓后感索然1339
知机其神乎,会趣明道矣1340
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1340
泡沫人生,何争名利1340
极端空寂,过犹不及1340
得好休时便好休,如不休时终无休1341
冷静观世事,忙中去偷闲1341
不亲富贵,不溺酒食1341
恬淡适己,身心自在1341
广狭长短,由于心念1342
栽花种竹,心境无我1342
知足则仙凡异路,善用则生杀自殊1342
守正安分,远祸之道1342
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1342
存道心,消幻业1343
退一步宽平一步1343
修养定静工夫,临变方不动乱1343
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1343
去思苦亦乐,随心热亦凉1343
居安思危,处进思退1344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1344
隐者高明,省事平安1344
超越喧寂,悠然自适1344
得道无牵系,静躁两无关1345
浓处味短,淡中趣长1345
理出于易,道不在远1345
动静合宜,出入无碍1345
执着是苦海,解脱是仙乡1345
躁极则昏,静极则明1346
卧云弄月,绝俗超尘1346
鄙俗不及风雅,淡泊反胜浓厚1346
出世在涉世,了心在尽心1346
身放闲处,心在静中1347
云中世界,静里乾坤1347
不希荣达,不畏权势1347
圣境之下,调心养神1347
春之繁华,不若秋之清爽1348
得诗家真趣,悟禅教玄机1348
像由心生,像随心灭1348
来去自如,融通自在1348
忧喜取舍之情,皆是形气用事1348
梦幻空华,真如之月1349
欲心生邪念,虚心生正念1349
富者多忧,贵者多险1349
读易松间,谈经竹下1349
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1350
烦恼由我起,嗜好自心生1350
以失意之思,制得意之念1350
世态变化无极,万事必须达观1350
闹日取静,冷处热心1351
世间原无绝对,安乐只是寻常1351
接近自然风光,物我归于一如1351
生死成败,一任自然1351
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1351
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1352
猛兽易服,人心难制1352
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青山绿水1352
生活自适其性,贵人不若平民1352
处世忘世,超物乐天1353
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1353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1353
苦海茫茫,回头是岸1353
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1354
以冷情当事,如汤之消雪1354
彻见真性,自达圣境1354
心月开朗,水月无碍1354
野趣丰处,诗兴自涌1355
见微知著,守正待时1355
森罗万象,梦幻泡影1355
在世出世,真空不空1355
欲望虽有尊卑,贪争并无二致1356
毁誉褒贬,一任世情1356
不为念想囚系,凡事皆要随缘1356
自然得真机,造作减趣味1356
彻见自性,不必谈禅1357
心境恬淡,绝虑忘忧1357
真不离幻,雅不离俗1357
凡俗差别观,道心一体观1357
布茅蔬淡,颐养天和1358
万心悟性,俗即是僧1358
断绝思虑,光风霁月1358
机神触事,应物而发1358
操持身心,收放自如1359
自然人心,融和一体1359
不弄技巧,以拙为进1359
以我转物,逍遥自在1359
形影皆去,心境皆空1360
任其自然,万事安乐1360
思及生死,万念灰冷1360
卓智之人,洞烛机先1360
雌雄妍丑,一时假相1361
风月木石之真趣,惟静与闲者得之1361
天全欲淡,虽凡亦仙1361
本真即佛,何待观心1361
勿待兴尽,适可而止1362
修行宜绝迹于尘寰,悟道当涉足于世俗1362
人我一视,动静两忘1362
山居清丽,入都俗气1362
人我合一之时,则云留而鸟伴1363
祸福苦乐,一念之差1363
若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1363
机息心清,月到风来1363
落叶蕴育萌芽,生机藏于肃杀1364
雨后山色鲜,静夜钟声清1364
雪夜读书神清,登山眺望心旷1364
万钟一发,存乎一心1364
要以我转物,勿以物役我1364
就身了身,以物付物1365
不可徒劳身心,当乐风月之趣1365
何处无妙境,何处无净土1365
顺逆一视,欣戚两忘1365
风迹月影,过而不留1366
世间皆乐,苦自心生1366
月盈则亏,履满者戒1366
体任自然,不染世法1366
观物须有自得,勿徒留连光景1367
陷于不义,生不若死1367
非分之收获,陷溺之根源1367
把握要点,卷舒自在1367
利害乃世之常,不若无事为福1368
茫茫世间,矛盾之窟1368
身居局中,心在局外1368
减繁增静,安乐之基1368
满腔和气,随地春风1369
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1369
领导藏书第二十二金典 围炉夜话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1373
交游要学友之长,读书必在知而行1373
勤以补拙,俭以济贫1373
话说平常却稳当,为人本分常快活1373
处事、读书之道1373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1374
不因说话而杀身,勿为积财而丧命1374
严可平躁,敬以化邪1374
善谋生者,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不必利于己1374
名利不可贪,学业在德行1375
古朴君子力挽江河,名节之士光争日月1375
心正则神明见,耐苦则安乐多1375
人世沧桑,在人在天1376
有才者如浑金璞玉,为学者如行云流水1376
积善祛殃,积财遗祸1376
教子严成德,勿以财累己1376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立身不嫌家世贫贱1377
乡愿尽盗德,鄙夫不知德1377
勿为私己打算精明,要培子孙朴实浑厚1377
明辨是非方能决断,不忘廉耻身自高洁1378
明辨愚和假,识破奸恶人1378
权势之途如烟如云,奸邪之辈谨神谨鬼1378
不为富贵而动,时以忠孝为行1378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有过由改不失正道1379
不论祸福而处事,平正精详为立言1379
不求空读而要务实1379
遇事勿躁,淡然处之1379
救人于危难,脱身于牢笼1380
待人要平和,讲话勿刻薄1380
千里之途始于足下1380
贫贱不能移,富贵要济世1380
桥梓花萼,以物喻理,秀才孝廉,求名副实1380
身教重于言教1381
守身不羞于父母,创业勿贻害子孙1381
待人不可势利,习业万勿粗心1381
莫夜郎自大,要奋发图强1381
吃一堑长一智,莫到江心补漏1382
寿有尽时天无尽,富贵有定学无定1382
做事要问心无愧,创业需量力而行1382
作文做人要平正,人品心术勿矫饰1382
谨守拙,慎交友1382
持身贵严,处事贵谦1383
财要善用,禄要无愧1383
交朋友求益身心,教子弟重立品行1383
君子重忠信,小人徒心机1383
对己要严,对人要宽1384
慎言、洁身1384
处横逆而不校,守贫穷而坐弦1384
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1384
行善人乐我亦乐,奸谋使坏徒自坏1385
以人为镜吉凶可鉴,小河不察亦可覆舟1385
知足者,得其乐1385
休争闲气处事良方1385
读书自有乐,为善不邀名1385
谦虚美德矣1386
敬人者人恒敬之,靠他人莫若靠己1386
学长者待人之道,识君子修己之功1386
奢侈悭吝俱可败家,庸愚精明都能覆事1386
安分守成,不入下流1386
物质享受要知足,德业追求无止境138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387
富贵必要谦恭,衣禄务需俭致1387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387
要心平气和处世,勿设计机巧害人1387
要救世,勿避世1388
勤俭安家久,孝悌家和谐1388
忠厚足以兴业,勤俭足以兴家1388
知莲朝开而暮合,悟草春荣而冬枯1388
自伐自矜必自伤,求仁求义求自身1388
贫寒也须苦读书,富贵不可忘稼穑1389
勤俭蕴育廉洁,艰辛炼铸伟人1389
存心方便无财也能济世,虑事精详愚者也成能人1389
闲居常怀振卓心,交友多说切直话1389
有才若无,有德若虚;富贵生骄,奢淫败俗1390
凝浩然正气法古今完人1390
一生温饱而气昏志惰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1390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1390
装腔作势百为皆假,不切实际一事无成1391
求其理数亦难违,守其常变亦能御1391
和气致祥骄者必衰,从善者昌为恶者弃1391
人生不可安闲,日用必须简省1391
秤心斗胆成大功,铁面铜头真气节1392
责人先责己,信己亦信人1392
无执滞心始通达事理,不做作气还本来面目1392
心为主宰,死留美名1392
有生资更需努力,慎大德也矜细行1392
忠厚传世久,恬淡趣味长1392
交友要交正直者,求教要求德高人1393
解邻纷争即化人之事,讲说因果亦劝善之方1393
发达福寿空命定,努力行善最要紧1393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1393
享受减几分方好,处世忍一下为高1394
持守本分安贫乐道,凡事忍让长久不衰1394
境遇无常须自立,光阴易逝早成器1394
河川学海而至海,苗莠相似要分清1394
守身必谨严,养心须淡泊1394
有德不在有位,能行不在能言1395
称誉易而无怨言难,留田产不若教习业1395
先贤格言立身准则,他人行事又作规箴1395
身为重臣而精勤,面临大敌犹弈棋1395
以美德感化人,让社会更祥和1395
幸福可在书中寻求,创家立于教子成才1396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1396
若成事业,不可无识1396
有时勿忘无时,踏实胜于侥幸1396
心静则明,品超斯远1396
读书人贫乃顺境,种田人俭即丰年1397
讲求正直,莫入浮华1397
异端为背乎经常,邪说乃涉于虚诞1397
亡羊尚可补牢,羡鱼何如结网1397
道本足于身,境难足于心1397
读书要下苦功,为人要为人好1398
有错即改为君子,有非无忌乃小人1398
交友淡如水,寿在静中存1398
外事突来必熟思审处,家事瑕隙须忍让曲全1398
聪明勿外散,脑体要兼营1398
腹饱身暖人民所赐,学无长进有负人民1399
勿与人争,惟求己知1399
依规做事要知规之所由,做事遵章莫要依样葫芦1399
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贵乃烟云幻形1399
察伦常留心细微,化乡风道义为本1399
骗人如骗己,人苦我也苦1400
弱者非弱,智者非智1400
功德文章传后世,史官记载忠与奸1400
目闭可观心,口合以防祸1400
富贵人家多败子,贫穷子弟多成才1400
苟且不能振,庸俗不可医1400
志不立则功不成,错不纠终遗大祸1401
退让一步难处易处,功到将成切莫放松1401
无学为贫,无耻为贱,无述为天,无德为孤1401
知过能改圣人之徒,抑恶扬善君子之德1401
诗书传家久,孝悌立根基1401
德泽太薄,好事未必是好;天道最公,苦心不负苦心1402
自大便不能长进,自卑则不能振兴1402
有为之士不轻为,好事之人非晓事1402
为善受累勿因噎废食,讳言有过乃讳疾忌医1402
宾入幕中皆同志,客登座上无佞人1402
种田要尽心,读书要专心1403
要造就人才,勿暴殄天物1403
和气以迎人,平庸以应物,师古相期许,守志待时机1403
今日且坐矮板凳,明天定是好光阴1403
苟无良心则去禽兽不远,不行正路则行荆棘之中140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404
人欲死天下难救,人求福惟有自己1404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恃力者,忽逢真敌手1404
为学不外静敬,教人先去骄惰1404
创业维艰,毋负先人1404
生时有济于乡里,死后有可传之事1405
齐家先修身,读书在明理1405
积善者有余庆,多藏者必厚亡1405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1405
有守与有猷有为并重,立言与立功立德并传1405
求教殷殷向善为笃1406
有真涵养才有真性情1406
为善要讲让,立身务得敬1406
是非要自知,正人先正己1406
仁厚为儒家治术之本,虚浮为今人处世之祸1406
祸起于须臾之不忍1407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140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1407
五伦为教然后有大经,四子成书然后有正学1407
志量远大1407
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1408
钱能福人,也能祸人;药能生人,也能杀人1408
耕读乃能成其业,仕宦亦未见其荣1408
儒者多文为富,君子疾名不称1408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1408
凡事肯规我之过者为益友1409
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1409
事观其已然可知其未然,人尽其当然可听其自然1409
观规模之大小,知事业之高卑1409
君子尚义,小人趋利1409
小心谨慎,必善其后;高自位置,难保其终1410
勿以耕读谋富贵,莫以衣食逞豪奢1410
富而不懂布置则耻,官而不谙管理亦羞1410
莫惟学文而离道,勿以取艺而弃德1410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技末之学无益身心1410
士知学恐无恒,君子贫而有志1411
用功于内志心秀,饰美于外者心空1411
盛衰之机贵诸人谋,性命之理讲求实用1411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1411
敦厚之人可托大事,谨慎之人能成大功1411
汉高祖之英明不能救戚姬,陶朱公之智计不能保仲子1412
处世以忠厚,传家得勤俭1412
紫阳要人穷尽事物之理,阳明教人反观自己本心1412
善良醇谨人人喜1412
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松散,持身贵严厉而不可过激1413
天地且厚人,人不当自薄1413
知万物有道,悟求己之理1413
富厚者遗德莫遗田,贫穷者勤奋必能充1413
揆诸理而信言,问诸心始行事1414
兄弟相师友,闺门若朝廷1414
友以成德,学以愈愚1414
白得人财,赔偿还要加倍1414
浪子回头金不换,贵人失足损于德1414
饮食有节,男女有别1415
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1415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1415
兵应者胜而贫者败1415
险奇一时,常者永世1416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1416
人贵自立1416
静者心不妄动,敬者心常惺惺1416
祸者福所依,福者祸所伏1417
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1417
肯下人,终能上人1417
大孝单称虞舜,英才独颂周公1417
不能缩头休缩头,得放手时须放手1418
居易俟命见危授命,木讷近仁巧令鲜仁1418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1418
正己为率人之本1418
人生不过百,懿行千古流1418
领导藏书第二十三金典 小窗幽记小窗幽记1419
领导藏书第二十四金典 贤愚经梵天请法六事品1443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1453
二梵志受斋品1456
波罗?人身贫供养品1458
须阇提品1459
华天因缘品1463
羼提波梨品1464
锯陀身施品1466
七瓶金施品1469
贫女难陀品1472
摩诃斯那优婆夷品1475
出家功德尸利藟提品1484
长者无耳目舌品1495
贫人夫妇叠施得现报品1499
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1501
月光王头施品1503
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1512
尼提度缘品1515
设头罗健宁品1517
盖事因缘品1519
大施抒海品1524
善求恶求缘品1540
阿难总持品1542
须达起精舍品1543
迦毗梨百头品1552
无恼指鬘品1554
檀腻?品1568
象护品1573
二鹦鹉闻四谛品1576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品1578
梵志施佛纳衣得受记品1579
苏曼女十子品1580
汪水中虫品1583
领导藏书第二十五金典 郁离子千里马1587
以小见大1588
喻治1588
萤与烛1589
贿亡1589
术使1590
豢龙1590
泗滨美石1591
论相1592
蟪蛄与蝼蛄1593
剜股自食1593
艄公多了翻船1594
鄙人学盖1595
世农易业1595
天道不公1596
察人论道1597
割瘿1598
圉人不认子1599
说秦1599
小人得志1600
神仙1600
论鬼1601
天下贵大同1602
畏鬼1602
慎爵1603
九难1604
工之侨1610
春申君养士1610
秦始皇寻神山1611
蜀贾1611
大树之蚁1612
灵丘丈人养蜂1612
好禽谏1613
卫灵公之“狗”1614
梁王嗜果1615
领导藏书第二十六金典 老子老子1617
领导藏书第二十七金典 庄子内篇1651
逍遥游1651
齐物论1655
养生主1663
人间世1665
德充符1674
大宗师1679
应帝王1688
外篇1692
骈拇1692
马蹄1694
胠箧1696
天道1699
秋水1703
山木1711
知北游1718
领导藏书第二十八金典 忍经细过掩匿1730
醉饱之过,不过吐呕1730
圯上取履1731
出胯下1731
尿寒灰1731
诬金1732
诬裤1732
羹污朝衣1732
认马1732
鸡肋不足以当尊拳1733
唾面自干1733
五世同居1733
九世同居1734
置怨结欢1734
鞍坏不加罪1734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1734
盘碎,色不少吝1735
不忍按1735
逊以自免1735
盛德所容1736
含垢匿瑕1736
未尝见喜怒1736
语侵不恨1736
释盗遗布1737
愍寒架桥1737
射牛无怪1737
代钱不言1738
认猪不争1738
鼓琴不问1738
唯得忠恕1738
益见忠直1739
酒流满路1739
不形于言1739
未尝峻折1740
非毁反己1740
辞和气平1740
委曲弥缝1741
诋短逊谢1741
直为受之1741
服公有量1742
宽大有量1742
呵辱自隐1742
容物不校1743
德量过人1743
众服公量1744
还居不追直1744
持烛燃鬓1744
成毁有时数1745
骂如不闻1745
佯为不闻1745
骂殊自若1746
为同列斥1746
不发人过1746
器量过人1747
动心忍性1747
受之未尝行色1748
与物无竞1748
忤逆不怒1748
潜卷授之1748
俾之自新1749
未尝按黜一吏1749
小过不怿1749
拔藩益地1750
兄弟讼田,至于失败1750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1750
愤争损身,愤亦损财1751
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1751
无疾言剧色1752
子孙数世同居1752
原得金带1752
恕可成德1753
公诚有德1753
所持一心1753
人服雅量1754
终不自明1754
万曹长者1754
逾年后杖1755
终不自辨1755
自择所安1756
称为晋士1756
得金不认1757
无入不自得1757
不若无愧而死1758
未尝含怒1759
谢罪敦睦1759
处家贵宽容1762
忧患当明理顺受1763
同居相处贵宽1763
亲戚不可失欢1763
待婢仆当宽恕1763
事贵能忍耐1764
王龙舒劝诫1764
领导藏书第二十九金典 劝忍百箴言之忍第一1769
色之忍第二1769
酒之忍第三1770
声之忍第四1771
食之忍第五1771
乐之忍第六1772
权之忍第七1773
势之忍第八1773
贫之忍第九1774
富之忍第十1774
贱之忍第十一1775
贵之忍第十二1775
宠之忍第十三1776
辱之忍第十四1777
安之忍第十五1778
危之忍第十六1778
忠之忍第十七1779
孝之忍第十八1780
仁之忍第十九1781
义之忍第二十1781
礼之忍第二十一1782
智之忍第二十二1783
信之忍第二十三1783
喜之忍第二十四1784
怒之忍第二十五1784
疾之忍第二十六1785
变又忍第二十七1786
侮之忍第二十八1786
谤之忍第二十九1787
誉之忍第三十1788
谄之忍第三十一1788
笑之忍第三十二1789
妒之忍第三十三1790
忽之忍第三十四1791
忤之忍第三十五1792
仇之忍第三十六1793
争之忍第三十七1794
欺之忍第三十八1795
淫之忍第三十九1796
惧之忍第四十1797
好之忍第四十一1798
恶之忍第四十二1798
劳之忍第四十三1799
苦之忍第四十四1799
俭之忍第四十五1800
贪之忍第四十六1801
躁之忍第四十七1802
虐之忍第四十八1803
骄之忍第四十九1803
矜之忍第五十1804
侈之忍第五十一1805
勇之忍第五十二1806
直之忍第五十三1806
急之忍第五十四1807
死之忍第五十五1807
生之忍第五十六1808
满之忍第五十七1809
快之忍第五十八1809
取之忍第五十九1810
与之忍第六十1811
乞之忍第六十一1811
求之忍第六十二1812
失之忍第六十三1812
利害之忍第六十四1813
顽嚚之忍第六十五1814
不平之忍第六十六1814
不满之忍第六十七1815
听谗之忍第六十八1816
无益之忍第六十九1816
苛察之忍第七十1817
屠杀之忍第七十一1818
祸福之忍第七十二1819
苟禄之忍第七十三1820
躁进之忍第七十四1820
特立之忍第七十五1821
通退之忍第七十六1822
挫折之忍第七十七1823
不遇之忍第七十八1823
才技之忍第七十九1824
小节之忍第八十1825
随时之忍第八十一1826
背义之忍第八十二1826
事君之忍第八十三1827
事师之忍第八十四1828
同寅之忍第八十五1828
为士之忍第八十六1829
为农之忍第八十七1829
为工之忍第八十八1830
为商之忍第八十九1830
父子之忍第九十1831
兄弟之忍第九十一1832
夫妇之忍第九十二1832
宾主之忍第九十三1833
奴婢之忍第九十四1834
交友之忍第九十五1834
年少之忍第九十六1835
将帅之忍第九十七1836
宰相之忍第九十八1836
好学之忍第九十九1837
领导藏书第三十金典 周礼1841
天官冢宰1841
地官司徒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