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部民族地区节约型社会建设研究 基于劳动节约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部民族地区节约型社会建设研究 基于劳动节约的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982837.jpg)
- 杨蕴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21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部民族地区节约型社会建设研究 基于劳动节约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1
导论1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1
二、相关研究动态5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16
第一章 节约溯源22
第一节 中国古代节约:“崇俭抑奢”到“开源节流”22
一、原始社会——劳动的大量耗费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的必然代价23
二、奴隶社会——战俘的劳动力被保存下来是劳动力节约的开始24
三、封建社会——部分人身自由和小额自有农产品激励农奴提高劳动效率26
四、集权官僚制社会——拥有人身自由和少量生产资料的农民“勤俭节约”31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节约:“发展生产”到“高效利用”37
一、中国近代的“俭奢论”之争38
二、毛泽东节约观指导下的勤俭建国方针与增产节约运动41
三、新时期,党和国家适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48
第三节 国外节约观:“优化配置”和“劳动节约”51
一、西方经济学中的节约观52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节约观54
三、列宁、斯大林的节约观及节约实践56
第四节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劳动的节约58
一、节约的涵义——抑制奢望,减少浪费59
二、节约的客体——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力63
三、节约的本质——劳动的节约68
四、劳动节约的基本规律72
五、劳动节约的意义76
第二章 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80
第一节 资源约束下的社会发展类型80
一、个体低代价生存型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82
二、高代价高增长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84
三、社会低代价发展型社会——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88
一、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度性88
二、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是劳动者90
三、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主导是政府92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节约实践领域的主要矛盾94
一、中国现阶段存在的主要浪费现象及其后果94
二、导致中国现阶段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101
三、中国当前节约实践领域的主要矛盾103
四、中国反浪费的长期性107
第四节 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构成体系108
一、构建社会主义节约制度108
二、优化社会主义经济结构111
三、培育多种节约载体113
四、树立科学节约观念118
五、完善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120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特殊背景125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的发展挑战125
一、尚未完成市场化就面临全球化冲击126
二、没有完成工业化又遭遇知识经济挑战129
三、资源节约刚刚起步,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135
第二节 辩证地看待西部的发展机遇138
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138
二、行政集权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转变140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部产业转移141
四、减免农业税、免费义务教育惠农144
第三节 “后发展”使西部可借鉴更多的国内外经验146
一、国内经验146
二、国外经验150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节约型社会建设155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的存在形式156
一、劳动、劳动者和劳动力的关系及其特点156
二、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的存在形式160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浪费的根源164
一、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浪费164
二、西部劳动力浪费的后果170
三、体制性根源——劳动者权利缺乏保障,自由流动困难171
四、结构性原因——教育结构调整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175
第三节 健全劳动者权利体系并提高其素质技能是劳动节约的前提177
一、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确立并保证劳动者权利,建立和谐劳动关系177
二、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183
三、以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优化劳动力结构185
四、建立激发潜能机制,减少人才浪费和潜能闲置191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劳动力节约的途径193
一、西方就业理论述评193
二、以合作制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196
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他第三产业,扩大城市就业容量203
四、贯彻“两个平等保护”,改善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206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210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利用现状211
一、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分布特点211
二、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特点215
三、主要矿产资源保证度下降221
四、资源综合利用率整体较低、浪费严重、节约潜力大223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利用问题的成因225
一、对资源所有权的模糊规定导致资源价格扭曲225
二、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缺陷229
三、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落后235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支撑体系236
一、强化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法制化管理237
二、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242
三、培育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科技进步体系243
第四节 延长产业链,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交易成本节约246
一、“双重封闭”的产业结构及其缺陷246
二、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关联创建是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途径251
三、西部地区培育产业集群的条件分析255
四、培育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延伸资源工业产业链的对策257
第五节 改进技术,以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生产成本节约262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传统“线性资源消耗模式”262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265
三、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270
四、利用现代技术创新促进资源综合利用275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保障机制279
第一节 发挥民族文化现代化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导引作用279
一、文化是经济的导引,节约文化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279
二、充分发掘传统节约思想的精华,发展生态经济,培养适度消费理念282
三、转变观念,以民族文化现代化保障劳动者发展289
第二节 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保障社会低代价发展291
一、以“加速发展战略”为指导291
二、尽快把发展方式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技能提升上来296
三、探索“公共产品+特色经济+科教兴区”模式301
参考文献312
后记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