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吴语处州方言的历史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吴语处州方言的历史比较
  • 王文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923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吴语处州方言的历史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处州方言音系1

第一节 遂昌话2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2

二 韵母(49个)2

三 声调(8个)3

第二节 龙泉话3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3

二 韵母(54个,含自成音节[?])4

三 声调(7个)4

第三节 庆元话5

一 声母(22个,含零声母)5

二 韵母(52个,含自成音节[?])5

三 声调(8个)6

第四节 松阳话6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6

二 韵母(52个,含自成音节[m][?])6

三 声调(8个)7

第五节 宣平话7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7

二 韵母(39个,含自成音节[?])8

三 声调(8个)8

第六节 丽水话8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8

二 韵母(48个,含自成音节[m][?])9

三 声调(7个)10

第七节 云和话10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10

二 韵母(48个,含自成音节[m]、[?])10

三 声调(8个)11

第八节 景宁话11

一 声母(28个,含零声母)11

二 韵母(51个,含自成音节[m]、[?]、[m?])12

三 声调(7个)12

第九节 青田话13

一 声母(27个,含零声母)13

二 韵母(45个,含自成音节[m]、[n])13

三 声调(8个)14

第十节 缙云话14

一 声母(27个,含零声母)14

二 韵母(37个,含自成音节[?])14

三 声调(8个)15

第二章 处州方言的语音历史比较(上)19

第一节 帮系19

一 帮母19

二 滂母20

三 并母20

四 明母20

五 非母21

六 敷母22

七 奉母22

八 微母22

小结23

第二节 端系23

一 端母23

二 透母24

三 定母24

四 泥(娘)母24

五 来母25

六 精母25

七 清母26

八 从母26

九 心母26

十 邪母27

小结27

第三节 知系28

一 知母28

二 彻母29

三 澄母29

四 庄母30

五 初母30

六 崇母31

七 生母31

八 章母31

九 昌母32

十 船母32

十一 书母32

十二 禅母33

十三 日母33

小结34

第四节 见系36

一 见母36

二 溪母37

三 群母38

四 疑母38

五 晓母39

六 匣母39

七 影母40

八 云母41

九 以母41

小结41

第三章 处州方言的语音历史比较(下)43

第一节 果摄43

一 果开一:歌43

二 果开三:戈44

三 果合一:戈44

四 果合三:戈45

小结45

第二节 假摄45

一 假开二:麻45

二 假开三:麻46

三 假合二:麻46

小结47

第三节 遇摄47

一 遇合一:模47

二 遇合三:鱼47

三 遇合三:虞48

小结48

第四节 蟹摄49

一 蟹开一:咍49

二 蟹开一:泰49

三 蟹开二:皆50

四 蟹开二:佳50

五 蟹开二:夬50

六 蟹开三:祭50

七 蟹开三:废51

八 蟹开四:齐51

九 蟹合一:灰51

十 蟹合一:泰52

十一 蟹合二:皆52

十二 蟹合二:佳52

十三 蟹合二:夬53

十四 蟹合三:祭53

十五 蟹合三:废54

十六 蟹合四:齐54

小结54

第五节 止摄56

一 止开三:支56

二 止开三:脂57

三 止开三:之57

四 止开三:微58

五 止合三:支58

六 止合三:脂59

七 止合三:微59

小结60

第六节 效摄61

一 效开一:豪61

二 效开二:肴61

三 效开三:宵62

四 效开四:萧62

小结63

第七节 流摄63

一 流开一:侯63

二 流开三:尤63

三 流开三:幽64

小结64

第八节 咸摄65

一 咸开一:覃合65

二 咸开一:谈盍66

三 咸开二:咸洽66

四 咸开二:衔狎67

五 咸开三:盐叶67

六 咸开三:严业68

七 咸开四:添贴68

八 咸合三:凡乏69

小结69

第九节 深摄71

一 深开三:侵缉71

小结72

第十节 山摄72

一 山开一:寒曷72

二 山开二:山黠73

三 山开二:删辖74

四 山开三:仙薛74

五 山开三:元月75

六 山开四:先屑75

七 山合一:桓末76

八 山合二:山黠77

九 山合二:删辖77

十 山合三:仙薛78

十一 山合三:元月79

十二 山合四:先屑80

小结80

第十一节 臻摄83

一 臻开一:痕83

二 臻开三:真(臻)质(栉)83

三 臻开三:殷迄84

四 臻合一:魂没85

五 臻合三:谆术86

六 臻合三:文物86

小结87

第十二节 宕摄89

一 宕开一:唐铎89

二 宕开三:阳药89

三 宕合一:唐铎90

四 宕合三:阳药91

小结91

第十三节 江摄92

一 江开二:江觉92

第十四节 曾摄93

一 曾开一:登德93

二 曾开三:蒸职94

三 曾合一:德94

四 曾合三:职94

小结95

第十五节 梗摄95

一 梗开二:庚陌95

二 梗开二:耕麦96

三 梗开三:庚陌97

四 梗开三:清昔98

五 梗开四:青锡98

六 梗合二:庚99

七 梗合二:耕麦99

八 梗合三:庚100

九 梗合三:清昔100

十 梗合四:青101

小结101

第十六节 通摄103

一 通合一:东屋103

二 通合一:冬沃104

三 通合三:东屋104

四 通合三:钟烛105

小结106

第四章 处州方言的异读与历史层次108

第一节 常现领域109

一 身体部位、生理现象109

二 动植物名113

三 地名115

四 称谓、人名116

五 生活器具117

六 詈词118

七 自然现象120

八 农垦120

九 方位、时间122

十 衣着125

十一 棋牌125

十二 高频动词126

十三 高频形容词133

十四 高频量词136

十五 民俗138

第二节 异读表现138

一 声母异读138

二 韵母异读139

三 声韵异读139

四 声调异读140

第三节 异读原因140

一 声调折合141

二 指称转换141

三 音节 变化142

四 音韵互串144

五 称谓别义145

第四节 异读与层次145

一 异读与读异145

二 异读的历史146

第五章 处州方言的词汇历史比较148

第一节 与普通话有别的内部共有特征149

一 老虎149

二 乌鸦149

三 蚯蚓150

四 玉米150

五 菠菜150

六 土豆151

七 丝瓜151

八 瓠瓜151

九 野菇152

十 浮萍152

十一 铁芒萁152

十二 泡沫153

十三 太阳153

十四 化(铁、冰、糖等)化了154

十五 中间154

十六 他/她/它154

十七 脸155

十八 大便155

十九 圈(猪、牛的)窝155

二十 窝(鸟、鸡的)窝156

二十一 学校156

二十二 晒谷席157

二十三 筷子157

二十四 衣服157

二十五 睡觉158

二十六 穿穿衣服158

二十七 擦拭159

二十八 藏/放159

二十九 捆动159

三十 煎160

三十一 咬160

三十二 撕160

三十三 捻161

三十四 挑选161

三十五 站立161

三十六 不162

三十七 孵162

三十八 宽162

三十九 肥胖163

四十 黑163

第二节 与普通话有别的内部差异特征164

一 公鸡164

二 母鸡164

三 蛋禽蛋165

四 猴子165

五 蚊子165

六 蚂蚱166

七 南瓜166

八 枳椇167

九 虹167

十 下下雨168

十一 乞丐168

十二 姐姐169

十三 房子169

十四 厕所170

十五 毛巾170

十六 田埂171

十七 锅子171

十八 起床172

十九 回家172

二十 肏173

二十一 砍砍柴173

二十二 放放牛174

二十三 阉动174

二十四 煮174

二十五 盛盛饭175

二十六 端端碗、端凳子176

二十七 盖盖房子176

二十八 掉掉东西176

二十九 寻找177

三十 拥挤177

三十一 给动177

三十二 蹲178

三十三 看178

三十四 告诉179

三十五 玩儿180

三十六 害怕180

三十七 开裂180

三十八 干燥181

三十九 肮脏181

四十 累182

第三节 与普通话有同有异的特征182

一 吃182

二 狗183

三 稻草184

四 柚子184

五 水185

六 石头185

七 眼睛185

八 眼泪186

九 鼻涕186

十 肚子187

十一 屁股187

十二 屄188

十三 脚188

十四 人189

十五 妈妈面称189

十六 镜子190

十七 火笼190

十八 剪刀190

十九 菜板191

二十 打稻桶191

二十一 柴192

二十二 袖子192

二十三 耕田193

二十四 稻子193

二十五 吐吐痰194

二十六 骂194

二十七 等等候194

二十八 哭195

二十九 闻195

三十 叫 叫他一声196

三十一 想196

三十二 忘记197

三十三 要197

三十四 叫狗叫197

三十五 饿198

三十六 生未熟198

三十七 多199

三十八 冷199

三十九 湿200

四十 一样200

第六章 处州方言的存古及异常语言特征比较202

第一节 语音特征202

一 存古及异常条目203

二 存古及异常数量204

第二节 词汇特征208

第七章 处州方言的语法历史比较210

第一节 常用虚词211

一 相当于普通话“把”的介词211

二 相当于普通话“在”的介词211

三 相当于普通话“了”的语气助词214

四 相当于普通话“vv看”的助词216

第二节 常用句式218

一 被动句218

二 差比句219

三 双宾句220

四 (指示代词+)量词指代句221

五 后置修饰句222

余论 处州方言历史演变的机制和原因229

第一节 语言因素229

一 调值高低与古全浊声母的历史演变229

二 介音洪细与声母的历史演变230

三 语言的经济原则与方言的历史演变231

四 同化机制与方言的历史演变232

五 “古词拼古音、古声拼古韵”规则与方言的历史演变232

第二节 非语言因素233

一 语言接触与语言底层233

二 约定俗成的借代方式与词语形态的选择234

三 事物、名称出现的先后与语言的历史差异236

附录 常用字对照表239

参考文献328

致谢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