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理解与适用 第2次修订增补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理解与适用 第2次修订增补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965647.jpg)
- 本书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 ISBN:978780215319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解释-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理解与适用 第2次修订增补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一般问题1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依据1
一 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体系1
二 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规章2
三 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解释3
四 反不正当竞争的地方性法规5
五 行政规章的法律地位6
六 行政解释是有权解释9
七 行政规章的解释性规定对其生效前的事项具有法理意义12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中的误区与对策15
一 行政执法中的若干误区及其评析15
二 用好行政自由裁量权17
三 执法对策举要21
第三节 从规范种类分析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范22
一 实体法与程序法22
二 普通法与特别法23
三 原则法与例外法25
四 强行法与任意法25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27
第一节 调整的行为范围27
一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27
二 行政执法机关能够处理哪些不正当竞争行为28
第二节 主体范围:经营者的理解和认定29
一 法律规定的两个要点29
二 从案例看理解上的分歧30
三 从主体资格角度的解释32
四 根据经营行为认定的经营者35
第三节 经营者的类型43
一 法人44
二 其他经济组织45
三 个人55
四 对经营者认识上的几个误区56
五 责任主体必须具有责任能力59
第三章 仿冒行为61
第一节 仿冒行为及其禁止规范61
一 如何理解仿冒行为61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62
第二节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64
一 对商标法的转致适用关系64
二 与虚假宣传行为的竞合问题66
第三节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的仿冒行为66
一 构成要件66
二 知名商品的理解67
三 知名商品的认定标准72
四 相同或近似使用的认定标准76
五 引起误认(混淆)的认定84
六 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潢的认定85
七 与相关法律的适用关系91
第四节 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的行为97
一 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认定97
二 对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仿冒行为98
第四章 虚假表示与虚假宣传行为101
第一节 商品宣传的方式101
一 商品的三种宣传方式101
二 广告的内涵与外延102
三 “在商品上”的含义106
四 “其他方法”的理解107
第二节 第五条第四项的解释111
一 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问题111
二 产地的概念118
三 产地与原产地119
四 产地认定的最终形成地原则及产地的具体类型121
五 进口商品的产地确定126
六 产地与厂址的关系128
第三节 虚假表示与虚假宣传的类型举要129
一 对商品质量的虚假宣传129
二 对行为主体——经营者的虚假宣传138
三 对商品价格的虚假宣传141
四 对商品数量的虚假宣传151
五 利用赠品促销而对赠品进行的虚假宣传152
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转致适用问题155
一 虚假表示的事项与产品质量法的衔接问题155
二 行政处罚的转致适用157
三 不能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虚假表示行为的责任确定159
第五章 商业贿赂行为162
第一节 商业贿赂行为的理解和认定162
一 法律规定的三层含义162
二 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163
三 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166
四 商业贿赂的财物手段169
五 商业贿赂的其他手段173
六 “账外暗中”不是商业贿赂的一般要件174
第二节 商业贿赂的典型形式:回扣176
一 回扣的法律概念176
二 “账外暗中”的理解177
三 “返还一定比例的价款”的理解184
四 特定的收受人:对方单位或个人185
五 回扣的表现形式186
六 回扣与折扣的区别186
七 回扣与一般商业贿赂的区别187
第三节 作为商业贿赂的附赠191
一 将附赠纳入商业贿赂行为的原因191
二 附赠的法律特征192
三 对附赠的禁止性规定193
第四节 佣金与商业贿赂的关系194
一 佣金的理解194
二 佣金与商业贿赂的关系196
第五节 折扣与商业贿赂197
一 折扣与商业贿赂的关系197
二 折扣的认定198
第六节 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198
一 商业贿赂的行政处罚198
二 违法行为的一并处理201
第六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204
第一节 商业秘密及其权利人204
一 商业秘密的含义204
二 商业秘密的权利人204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208
一 商业秘密有哪些构成要件208
二 “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新颖性与秘密性含义209
三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价值性含义213
四 “具有实用性”的理解215
五 “采取保密措施”的理解216
第三节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219
一 法定的行为类型219
二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224
三 对不正当取得的商业秘密的披露等行为226
四 来源正当但使用等不正当的行为227
五 恶意或重大过失第三人的获取、使用或披露行为230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推定与保全措施231
一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推定231
二 法律推定的一般原理233
三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法律推定的合理性234
四 行政执法中的保全措施236
第五节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政责任237
一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237
二 罚款242
三 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继续侵权行为的处理243
四 善意第三人不承担行政责任243
第七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244
第一节 有奖销售及其类型244
一 如何理解有奖销售244
二 有奖销售的类型245
第二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类型246
一 当前有奖销售的发展态势246
二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定类型251
三 证券交易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255
第八章 限制竞争行为257
第一节 公用企业等限制竞争行为257
一 “公用企业”的理解257
二 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257
三 信用社是否为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258
四 有线电视台可以构成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260
五 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例举261
第二节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267
一 行为特征和法律责任267
二 值得肯定的实践做法270
第三节 搭售及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273
一 法律规定的解释273
二 搭售的类型277
三 搭售的法律责任278
第四节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278
一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的理解和认定278
二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的法律责任281
三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与倾销行为282
第九章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286
第一节 招标投标的界定286
一 招标投标的概念286
二 招标投标的法律性质289
三 招标投标与拍卖的区别290
第二节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类型292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两种类型292
二 地方性法规对行为类型的具体规定294
三 行政规章在类型上的细化297
四 串通招标投标案件的类型和特征298
第三节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302
一 “中标无效”的法律性质303
二 如何适用罚款304
三 责任主体的确定及其他问题305
第十章 监督检查制度307
第一节 监督检查部门307
一 法定监督检查部门及其立法根据307
二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管机关309
三 其他监督检查部门310
第二节 监督检查权310
一 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310
二 监督检查权评析312
三 附随于检查权的搜查权315
第十一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处罚316
第一节 行政违法、行政责任与行政处罚316
一 行政违法316
二 行政责任317
三 行政处罚及其法定种类322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适用324
一 行政处罚的适用情节324
二 一事一罚、一事多罚与一事不再罚325
三 一事各罚与数事并罚327
第三节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331
一 处理侵权物品等是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形式332
二 如何理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法律性质335
第四节 行政告诫(劝告)制度336
一 从三则案例与一则通知谈起336
二 行政指导制度的一般原理339
三 行政告诫(劝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中的行政指导方式343
四 如何建立行政告诫或行政劝告制度347
第五节 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的关系349
一 刑法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349
二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适用关系350
第六节 行政处罚与民事责任的关系356
一 “赔了要罚”或者“罚了要赔”问题356
二 法院能否直接行使处罚权358
后记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