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字修辞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字修辞学教程
  • 曹石珠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165393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字修辞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汉字修辞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1

二、汉字修辞学课的性质、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2

第一章 汉字修辞概述(上)4

第一节 汉字修辞的含义4

一、汉字修辞是以汉字的形体为物质形式的修辞4

二、汉字修辞是以汉字的形体为利用材料的修辞7

三、汉字修辞是以汉字的形体为思维工具的修辞9

四、汉字修辞是一种非语言要素修辞11

思考与练习一13

第二节 汉字修辞的地位13

一、汉字修辞处于辅助地位13

二、汉字修辞处于特殊地位18

思考与练习二21

第三节 汉字修辞的作用21

一、汉字修辞为修辞运用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22

二、汉字修辞是修辞接受的重要工具24

三、汉字修辞体现了汉字对汉语的能动作用27

四、汉字修辞丰富了汉语修辞的内容28

思考与练习三29

第四节 汉字修辞的原则29

一、适应交际对象30

二、适应语体31

思考与练习四35

第五节 汉字修辞的信息接受35

一、汉字修辞的接受渠道35

二、汉字修辞的接受语境37

三、汉字修辞的接受者38

思考与练习五39

第二章 汉字修辞概述(下)40

第一节 汉字修辞与“六书”40

一、对汉字形体的利用符合“六书”法则41

二、对汉字形体的利用不拘“六书”法则42

思考与练习一48

第二节 汉字修辞与辞格48

一、从理论上讲,汉字修辞可以构成辞格48

二、从辞格的构成条件看,汉字修辞可以构成辞格51

思考与练习二57

第三节 汉字修辞与语言要素修辞57

一、汉字修辞与语言要素修辞所利用的材料不同57

二、汉字修辞与语言要素修辞都是汉语修辞的一部分59

三、汉字修辞与语言要素修辞的兼用现象60

思考与练习三65

第四节 汉字修辞与形貌修辞65

一、有的汉字修辞属于形貌修辞66

二、有的汉字修辞不属于形貌修辞70

思考与练习四72

第五节 汉字修辞与文字游戏72

一、汉字修辞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73

二、有的运用汉字修辞的言语作品是文字游戏74

三、有的运用汉字修辞的言语作品不是文字游戏76

思考与练习五80

第三章 汉字修辞研究81

第一节 汉字修辞研究的意义81

一、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意义重大81

二、对于正确认识汉字,意义重大81

三、对于促进学科建设,意义重大82

第二节 汉字修辞研究的基本方法82

一、摸清底子,把握现状82

二、广泛搜集,占有资料83

三、仔细观察,发现特征84

四、汉字修辞研究要注意的两个问题86

思考与练习一87

第四章 汉字修辞方式(上)88

第一节 拆字88

一、拆字的含义和特点88

二、拆字的类型92

三、拆字的修辞功能94

思考与练习一96

第二节 并字97

一、并字的含义和特点97

二、并字的类型102

三、并字与拆字的区别103

四、并字的修辞功能106

思考与练习二108

第三节 减笔108

一、减笔的含义和特点109

二、减笔的类型115

三、减笔形成的基础120

四、减笔与拆字的区别121

五、减笔与拆字兼用123

六、减笔的修辞功能124

思考与练习三125

第四节 增笔126

一、增笔的含义和特点126

二、增笔的类型130

三、增笔与减笔、并字的区别132

四、增笔的修辞功能134

思考与练习四135

第五节 合形135

一、合形的含义和特点135

二、合形与并字的区别139

三、合形的修辞功能140

思考与练习五140

第五章 汉字修辞方式(下)141

第一节 借形141

一、借形的含义和特点141

二、借形的心理基础151

三、借形的修辞功能153

思考与练习一155

第二节 联边155

一、联边的含义和特点155

二、联边的修辞功能159

思考与练习二162

第三节 变形163

一、变形的含义和特点163

二、变形的类型165

三、变形的修辞功能174

思考与练习三175

第四节 倒字175

一、倒字的含义和特点176

二、倒字的修辞功能180

思考与练习四181

第六章 汉字修辞研究简史182

第一节 古代汉字修辞研究182

一、古代汉字修辞研究的重要学者183

二、古代汉字修辞研究的特点188

思考与练习一189

第二节 现当代汉字修辞研究190

一、现当代汉字修辞研究的重要著作190

二、现当代汉字修辞研究的重要论文204

三、现当代汉字修辞研究的不足205

思考与练习二207

主要参考文献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