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科学原理 行为现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科学原理 行为现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4959512.jpg)
- 张顺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780170219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决策学-中国;决策-案例-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理科学原理 行为现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 什么是管理2
一、引子2
二、管理是微分决策的积分6
三、管理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8
四、管理概念的举例说明14
第二节 什么是管理学17
一、决策和决策活动17
二、实践18
三、决策实践19
四、决策实施结果和管理活动21
五、管理学21
第三节 管理学的由来23
一、古代管理26
二、近代管理36
三、近代管理学派简介38
四、发展着的现代管理48
小结51
第二章 管理学的科学原理52
第一节 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与科学结构55
一、管理过程的一般表述55
二、管理学的基本要素56
三、管理学的基本科学结构57
四、物质管理系统的科学结构60
五、精神管理系统的科学结构66
六、管理学研究的重点71
第二节 管理学的科学原理72
一、管理学的基本科学结构分析72
二、信息性与运化性73
三、多义性与同态性81
四、层次性与边界性89
五、约束性与随机性91
六、稳定性与循环性98
七、几变性与发展性102
八、管理学原理系统109
第三章 管理系统的需求、劳动与领导职业112
第一节 管理系统的需求性114
一、管理系统的一切需求导源于“人”的需求114
二、需求是管理系统的动源120
第二节 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行为活动——劳动125
一、人的需求的根本特点125
二、劳动的概念开发125
第三节 职业领导(统治)与领导职业138
一、关于管理职业的概念开发139
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斗争的由来与发展143
三、管理(领导)职业150
第四章 管理目标论156
第一节 组合目标、管理目标、利益目标157
一、管理系统中“人”的一般需求构成了组合目标和社会价值的观念158
二、管理目标、分配利益目标159
三、利益目标分裂的必然性与发展性159
第二节 现代社会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合理性与发展性160
一、按劳分配160
二、管理的职业劳动与现代合理的分配制度的确立——按劳分配162
三、在现实的条件下如何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163
第三节 知识性——精神文明与先进分子的作用164
一、团体目标的本质属性165
二、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必须反对绝对平均主义167
第五章 管理系统在环境中生存173
第一节 管理系统的一般矛盾性175
一、一般矛盾分析175
二、自觉的决策与人们之间的关系研究177
三、管理系统层次的划定180
第二节 管理系统的内部功能181
一、管理系统的内部功能研究181
二、能生产什么与生产什么的矛盾性研究182
三、管理者与管理系统的内部功能183
第三节 管理者与环境184
一、宏观环境185
二、工作环境185
三、宏观环境、工作环境与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185
四、管理系统的边界186
五、战略决策子系统的主要作用188
第四节 管理系统与环境的封闭性——功能与环境的统一189
第六章 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分析191
第一节 决策者的素质192
第二节 管理者的素质193
一、西方学者对领导问题的研究194
二、管理者的素质201
三、有效管理者的行动205
四、现代管理系统对决策管理者的要求208
第七章 把握行为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管理对象研究209
第一节 动机、行为和激励211
一、动机211
二、行为212
三、激励213
四、行为的数学符号模型213
五、行为的基本模式213
六、具体的需求是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根源214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激励的研究215
一、对环境的控制215
二、矛盾的需求216
三、货币的作用219
第三节 西方学者对激励研究给我们的启示220
一、矛盾需求剖析220
二、西方学者解决“矛盾需求”的理论与方法222
三、西方激励理论和方法的失败230
第四节 西方学者对雇佣关系的啮合方法230
一、啮合原则231
二、诱因的产生231
三、对啮合方法的剖析232
四、啮合成功的根本条件233
五、西方行为科学的“两难”问题233
六、两难问题的解决时时刻刻都在进行234
七、两难问题的实用性解决与决策管理科学的创造235
第八章 现代化管理系统与激励237
第一节 现代化管理系统应具有的特点238
一、什么是现代化管理系统238
二、现代管理系统的矛盾性240
第二节 现代化管理系统的激励因素243
一、物质因素244
二、精神因素244
三、归属因素245
四、荣誉因素245
第三节 现代化管理系统的激励模式246
一、人对挫折、冲突和忧虑的调解性反应246
二、一般类型的防范态度248
三、现代化管理系统的激励模式250
第四节 社会系统的合力论251
一、实现理想状态的关键251
二、实现理想状态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53
第九章 现代化管理系统的激励原则与科学程序254
第一节 从世界观的高度解决思想问题的原则254
第二节 思想工作的程序256
一、不满——问题257
二、环境分析259
三、收集资料259
四、研究资料260
五、概念开发261
六、查证与审核263
七、认清问题的实质263
八、制定对策264
第三节 激励方法与措施268
一、政治动员268
二、微观激励269
三、激励效果的检验275
第十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277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277
一、组织目标277
二、管理目标277
三、管理的计划职能278
四、决策与计划278
第二节 计划的特性280
一、计划的超前性280
二、计划的未来性281
三、计划的实践性282
四、计划的相关性283
五、计划的稳定性284
六、计划的可调性284
七、计划的明确性285
第三节 计划的分类性286
一、概述286
二、按时间周期的分类287
三、按功能分类289
四、按层次分类292
第四节 计划的制定过程294
一、概念开发295
二、明确目标296
三、确定达标手段296
四、计划细则297
五、计划审评299
六、计划审批300
第五节 计划的评价标准300
一、程序分析法301
二、经济效益法304
第十一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306
第一节 组织的概念开发307
一、什么是组织307
二、组织(管理机构)的性质与目的308
三、智能结构309
第二节 管理机构的构成原则311
一、部门间的差异化与管理跨度311
二、组织总体的一体化319
三、组织型态的系统化325
第三节 管理机构的形成333
一、组合与组织333
二、“蒙昧”的组织过程333
三、组织设计的基本观念335
四、管理机构组织设计的一般过程337
五、机构改革340
第十二章 管理的监控职能345
第一节 监控的必要性346
一、监察与控制的关系346
二、监控存在的必然性347
三、有效监控的条件348
第二节 监控的过程分析348
一、建立监控标准348
二、检测和比较信息355
三、纠正措施356
四、监控实施的一般过程356
第三节 监控职能的类型与监控系统360
一、监控职能的类型360
二、监控系统362
第十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366
第一节 基本概念366
一、信息366
二、信息的度量368
三、管理信息系统374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376
一、人工处理阶段376
二、计算机阶段377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系统中的作用381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地位381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388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信息的品质397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397
二、管理信息的分类400
三、管理信息的品质402
四、管理信息系统示例404
第五节 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应用409
一、电子计算机技术409
二、通讯技术416
三、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22
第六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427
一、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准备427
二、系统分析430
三、系统设计434
四、系统实施437
五、系统维护与发展437
六、管理者与系统建立者的关系438
后记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