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管理学
  • 张硕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3178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态管理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1

一、生态学和生态破坏1

二、生态管理学的基本概念3

三、生态管理学的学科特点4

第二节 生态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5

一、生态管理学的研究对象5

二、生态管理学的任务7

思考题8

参考文献8

第二章 生态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0

第一节 管理概述10

一、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10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11

第二节 决策与计划12

一、决策的概念13

二、决策过程13

三、决策的评价方法15

四、计划18

第三节 组织19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19

二、组织设计的依据20

三、组织设计的原则20

四、几种常见的组织形式21

第四节 领导与激励24

一、领导的定义24

二、领导风格26

三、权变理论28

四、激励理论30

第五节 控制34

一、控制的定义34

二、控制目标34

三、控制过程35

四、管理控制的特点36

五、控制类型37

思考题38

参考文献38

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生态管理39

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39

一、土地资源概念与功能39

二、土地资源类型41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47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管理49

一、土地资源评价49

二、土地资源的管理方法53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整治和保护56

一、水土流失土地的整治与保护56

二、荒漠化土地的整治与保护58

三、盐碱化土地的整治与保护60

四、酸化土地的整治与保护62

五、土地污染的整治与保护62

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63

一、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64

二、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66

第五节 我国的耕地资源67

一、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67

二、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现状67

三、我国各农业区耕地资源特点69

思考题74

参考文献74

第四章 水资源的生态管理76

第一节 水资源生态管理概论76

一、水资源及其特性和分类76

二、水资源生态管理的体系框架78

三、水资源生态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特点79

第二节 生态需水量估算79

一、生态需水量的概念80

二、生态需水量的分类80

三、生态需水量估算的基本原理81

四、生态需水量的估算方法82

五、生态需水量估算举例87

第三节 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88

一、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88

二、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90

三、水资源承载力量化实例92

第四节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94

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94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步骤95

第五节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与方法98

一、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98

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98

三、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100

四、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101

五、水资源配置目标量度101

六、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方法102

思考题102

参考文献103

第五章 矿产资源的生态管理104

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述104

一、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概念104

二、矿产资源的作用105

三、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105

四、我国矿产资源与矿业特点106

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生态管理107

一、矿产资源生态管理的内涵107

二、矿产资源生态管理的对象108

三、矿产资源生态管理的理论108

第三节 矿产资源的生态管理方法113

一、矿产资源生态管理的必要性113

二、矿产资源生态管理的方法114

三、矿区资源和环境的综合生态管理——循环经济模式122

思考题129

参考文献129

第六章 森林资源的生态管理131

第一节 森林资源的概念与类型131

一、森林资源的概念与作用131

二、森林及森林资源的主要类型132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141

四、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142

第二节 森林资源的生态管理143

一、森林资源生态管理的目的144

二、森林资源生态管理的任务144

三、森林资源生态管理的原则和目标144

四、森林资源生态管理的内容146

第三节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146

一、森林资源的生物多样性146

二、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胁迫148

三、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149

第四节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153

一、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153

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154

三、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156

四、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模式158

第五节 森林游憩资源的生态管理159

一、森林游憩资源的特征159

二、森林游憩资源的游憩价值160

三、森林游憩对森林游憩资源的影响161

四、森林游憩资源开发的生态原则162

五、森林游憩的管理163

思考题163

参考文献164

第七章 草地资源的生态管理165

第一节 草地资源的特征165

一、草地资源的类型165

二、草地资源的空间格局特点166

三、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167

四、草地生态系统的环境特点168

第二节 草地资源生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68

一、草地资源生态管理的任务168

二、草地资源生态管理的目标169

三、草地资源生态管理的原则170

第三节 草地资源生态管理的内容与途径171

一、草地资源生态管理的内容171

二、草地资源生态管理的途径172

第四节 草地资源放牧管理173

一、草地承载力与放牧压力173

二、放牧制度174

三、家畜放牧管理174

四、放牧对草地和家畜的影响176

第五节 草地自然保护区管理177

一、我国草地自然保护区概况177

二、草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其作用178

三、草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179

四、草地自然保护区管理179

第六节 草地生态旅游管理183

一、草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183

二、草地生态旅游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183

三、草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原则184

四、草地生态旅游管理185

第七节 草地资源监测与评价186

一、草地资源监测的目的与监测指标186

二、种群与群落监测187

三、草地资源动态监测187

四、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90

思考题194

参考文献194

第八章 海洋资源的生态管理196

第一节 海洋概述196

一、海洋世界196

二、大洋环流201

三、海洋生物与全球气候变化206

四、我国的海区209

第二节 海洋资源生态管理的原理和方法211

一、海洋资源生态管理的原理212

二、海洋资源生态管理的方法213

三、海洋资源生态管理的依据214

第三节 海洋资源利用214

一、海洋渔业资源215

二、海洋食品药品资源217

三、海洋生态系统资源218

四、海水化学资源221

五、海洋能资源及航运与港口221

六、海底矿产资源222

七、海洋及滨海旅游资源224

第四节 海洋资源的生态管理226

一、我国海洋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226

二、海洋渔业资源的生态管理227

三、海洋生物医药资源的生态管理229

四、海洋生态系统资源的生态管理230

五、海水化学资源的生态管理231

六、海洋动能资源的生态管理231

七、海底矿产资源的生态管理231

八、海洋及滨海旅游资源的生态管理231

思考题233

参考文献233

第九章 旅游资源的生态管理235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235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235

二、旅游资源的属性236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237

第二节 旅游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239

一、旅游资源价值论239

二、旅游资源核算论240

三、旅游资源配置论242

四、旅游资源资产论244

五、旅游资源制度论244

第三节 旅游资源承载力246

一、旅游资源承载力的概念246

二、旅游资源承载力的组成247

三、旅游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248

四、旅游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步骤249

第四节 旅游资源本体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管理250

一、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50

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过程管理251

第五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256

一、旅游资源破坏256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258

三、正确处理各种关系259

四、旅游资源的保护技术260

思考题264

参考文献264

第十章 生态系统管理的数学模型265

第一节 生态学模型分类265

第二节 种群生态学模型266

一、种群增长模型267

二、捕食模型271

三、矩阵模型274

第三节 生态系统数学模型275

一、BOD/DO模型276

二、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中水文动力学的应用277

三、富营养化模型278

四、大气污染物的分布280

五、植物生长和作物生产模型281

第四节 景观生态数学模型284

一、景观格局分析模型285

二、景观空间动态模拟模型292

第五节 全球变化数学模型295

思考题299

参考文献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