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纪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世纪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
  • 苏晓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180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小说-文学研究-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世纪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视角的确立1

二 相关研究综述15

三 新世纪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研究的意义和目标21

四 本文的假设及其逻辑架构27

第一章 与市场共谋:新世纪小说的生产机制29

第一节 文学生产的市场转向30

一 文学期刊与出版社的企业化转轨31

二 部分作家调整身份与行为方式以适应文学的市场化选择33

三 文学管理机构面临市场化规则的挑战37

四 文学评价机制在市场化规则的冲击下发生改变40

第二节 长篇小说深受“畅销书机制”影响44

一 “畅销书机制”介入长篇小说的现实背景45

二 新型文化媒介人以大众文化趣味引领长篇小说进入市场46

三 打造文学品牌是“畅销书机制”的核心内容48

四 迎合大众文化品位是“畅销书机制”的核心行为53

第三节 媒体化批评逐步主导文学评价58

一 媒体批评成为小说阅读指南与广告59

二 媒体批评以挖掘受众注意力资源来提升小说的市场价值66

三 媒体批评推动文学接受混同于大众文化消费71

第四节 案例一种:“80后”写作74

一 “文学星工厂”:“新概念作文大赛”74

二 青春与市场的共谋:“80后”的市场化运作77

三 文坛还是市场83

第二章 填平鸿沟:新世纪小说的一种文化选择88

第一节 雅俗无界:从价值到形式90

一 小说世俗化:文学价值认同大众文化取向90

二 小说模式化:文学结构形式认同大众文化取向97

第二节 主旋律作家的文化抉择103

一 让“两老”满意的写作105

二 新世纪政治小说的结构主义叙事分析108

三 新世纪政治小说的通俗叙事成分分析117

第三节 先锋作家的文化转向121

一 “先锋的终结”121

二 借重影视126

三 徘徊于世俗与媚俗之间128

第三章 仿像书写:大众文化的复制工艺对新世纪小说的影响132

第一节 基于仿像的复制工艺132

一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与仿像的产生133

二 仿像化与小说创作方式137

第二节 视觉盛宴的延伸140

一 “韵味”与“惊颤”140

二 影视艺术对小说的反哺147

三 从电影到小说:以《无极》为个案156

第三节 借游戏之壳上市161

一 游戏与艺术162

二 网络游戏小说164

三 《奇迹·幕天席地》167

第四节 在纪实与虚构中游走170

一 披上新闻的外衣:张欣《深喉》与《浮华背后》171

二 “口述实录小说”与林白的《妇女闲聊录》175

三 戏说历史:对历史的解构与消费177

第四章 体验身体:大众文化趣味影响新世纪小说的审美定位182

第一节 身体的祛魅与赋魅183

一 身体转向183

二 “十七年”小说与新时期小说中的身体书写186

三 身体的赋魅:作为消费符码的身体188

第二节 诗意剥离的性爱图景191

一 《秦腔》:性的粗鄙化191

二 《沙床》:性的时尚化194

三 《坚硬如水》:性的狂欢化200

第三节 被暴力冒犯的身体206

一 《檀香刑》:狂欢化的死亡秀206

二 《兄弟》:煽情化的暴力书写212

第四节 生命在欲望中走向物质化219

一 “小资”情调:时尚与怀旧220

二 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酒吧与迪厅224

三 中产阶级:消费的英雄229

结论与展望 献礼新世纪的困惑235

一 文学的自律与市场的他律235

二 技术崇拜与原创的丧失236

三 文化融合与世俗化的陷阱237

参考文献240

后记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