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西藏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7754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文化遗址-发掘报告-西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遗址概况1
第一节 地理环境1
第二节 遗址概况6
第二章 历史背景与考古工作简况12
第一节 遗址历史背景12
第二节 遗址考古工作简况14
第三章 石窟遗迹21
第一节 石窟遗迹的分布与分区21
第二节 石窟的类型与形制25
第三节 各类石窟之间的组合关系36
第四章 石窟壁画38
第一节 东嘎石窟群Ⅰ区第1号窟38
第二节 东嘎石窟群Ⅰ区第2号窟61
第三节 东嘎石窟群Ⅰ区第3号窟67
第四节 东嘎石窟群Ⅲ区第1号窟69
第五节 皮央Ⅰ区第79号窟71
第六节 皮央Ⅰ区第90号窟76
第七节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78
第八节 皮央Ⅳ区第32号窟81
第九节 皮央Ⅳ区第34号窟85
第五章 佛寺与建筑遗迹88
第一节 格林塘佛寺遗迹88
第二节 皮央Ⅳ区佛寺遗迹93
第三节 东嘎Ⅲ区佛寺遗迹97
第四节 东嘎Ⅴ区佛寺遗迹106
第五节 卡孜郎杰城堡遗址106
第六章 佛塔遗迹108
第一节 独塔109
第二节 排塔111
第三节 塔群115
第四节 塔刹镶砖139
第五节 形制与时代141
第七章 出土及采集遗物145
第一节 泥塑145
第二节 木雕158
第三节 铜造像162
第四节 石雕及骨雕168
第五节 其他佛教遗物171
第六节 佛殿顶板182
第七节 工具及生活用品184
第八章 墓葬189
第一节 分区与形制189
第二节 出土遗物221
第九章 居住遗址232
第一节 房屋遗迹232
第二节 立石遗迹240
第三节 出土遗物241
第四节 建筑特点与时代246
第十章 岩画248
第一节 东嘎色日宁沟岩画248
第二节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252
第十一章 遗址各期遗存的综合分析255
第一节 遗址中的早期遗存255
第二节 遗址中的早期佛教遗存261
第三节 遗址中的晚期佛教遗存265
附表267
附表一 皮央·东嘎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统计表267
附表二 东嘎遗址Ⅴ区朗布钦墓群墓葬统计表268
附表三 皮央萨松塘墓群已发掘墓葬统计表270
附表四 皮央格林塘墓群墓葬及其他遗迹统计表271
附录273
附录一 东嘎“浦”遗址埋葬坑的试掘273
附录二 皮央·东嘎遗址出土陶器的X荧光分析284
附录三 关于西藏皮央佛教石窟植物遗存的鉴定分析289
附录四 皮央遗址出土部分藏文佛经残卷的初步鉴定291
附录五 皮央石窟Ⅳ区第27号窟出土部分佛经残卷的初步鉴定293
附录六 皮央格林塘墓群人骨样品的初步观察294
附录七 西藏阿里丁东居住遗址的栽培作物样品鉴定296
附录八 东嘎Ⅰ区第2号窟壁画菩萨名号藏、汉文对照297
英文摘要329
后记331
彩图1 札达县城附近的象泉河1
彩图2 皮央·东嘎遗址地形(东一西)1
彩图3 皮央村、东嘎村附近地形图2
彩图4 考古队员测绘格林塘列石遗迹2
彩图5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3
彩图6 东嘎Ⅰ区第2号窟窟顶3
彩图7 皮央Ⅰ区第90号窟后壁(西壁)3
彩图8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右侧曼荼罗4
彩图9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曼荼罗4
彩图10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门道左侧曼荼罗5
彩图11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门道左侧曼荼罗局部5
彩图12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3画面局部5
彩图13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双龙6
彩图14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力士之四6
彩图15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双狮6
彩图16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四龙相环7
彩图17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四凤相环7
彩图18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动物相环图案7
彩图19 东嘎Ⅰ区第1号窟门楣壁画局部8
彩图20 东嘎Ⅰ区第1号窟门楣壁画中的骑羊人物8
彩图21 东嘎Ⅰ区第2号窟南壁东侧壁画分层关系9
彩图22 东嘎Ⅰ区第2号窟西壁壁画9
彩图23 东嘎Ⅰ区第2号窟西壁佛龛9
彩图24 东嘎Ⅰ区第2号窟北壁佛龛与壁画10
彩图25 东嘎Ⅰ区第2号窟东壁壁画10
彩图26 东嘎Ⅰ区第2号窟窟顶中央壁画11
彩图27 东嘎Ⅰ区第2号窟窟顶壁画局部11
彩图28 东嘎Ⅰ区第2号窟窟顶壁画配置11
彩图29 东嘎Ⅰ区第2号窟窟顶壁画配置局部11
彩图30 东嘎Ⅰ区第3号窟窟顶壁画12
彩图31 东嘎Ⅰ区第3号窟窟顶壁画女尊像12
彩图32 皮央Ⅰ区第79号窟北壁西段壁画13
彩图33 皮央Ⅰ区第79号窟南壁金刚女神像13
彩图34 皮央Ⅰ区第90号窟西壁残存壁画13
彩图35 皮央Ⅰ区第90号窟北壁西段壁画14
彩图36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西壁残存壁画14
彩图37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西壁残存壁画局部14
彩图38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北壁右侧壁画一佛二胁侍像15
彩图39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窟顶壁画15
彩图40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窟顶壁画图案局部15
彩图41 皮央Ⅳ区第34号窟北壁壁画16
彩图42 皮央Ⅳ区第34号窟西壁壁画16
彩图43 皮央Ⅳ区第34号窟西壁壁画中的大德行者像17
彩图44 杜康大殿南墙下部墙裙残存壁画局部17
彩图46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木雕佛像插件18
彩图45 皮央村Ⅰ区独立土塔18
彩图47 皮央遗址采集及出土铜像19
彩图48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原出土铜佛坐像20
彩图49 皮央遗址采集铜立像21
彩图50 东嘎遗址采集铜饰背光及铜饰残片20
彩图51 皮央遗址出土彩绘天花板残件(97ZPDK1:25)22
彩图52 皮央遗址区格林塘墓地远眺(南—北)23
彩图53 皮央遗址区格林塘M7墓室上层遗迹(东—西)23
彩图54 皮央遗址区格林塘M7墓室下层遗迹(北—南)23
彩图55 皮央格林塘墓葬出土青铜短剑24
彩图56 青铜短剑细部(PGM6:4)24
彩图57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地点24
彩图58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中的牦牛图像24
图1—1 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区位图2
图1—2 札达盆地及附近地区卫星照片2
图1—3 札达盆地古湖相沉积景观4
图1—4 皮央·东嘎遗址分区示意图7
图1—5 皮央遗址区遗迹分布示意图9
图1—6 东嘎遗址区遗迹分布示意图10
图1—7 东嘎村Ⅲ区遗迹分布图11
图2—1 考古队员记录残窟壁画(1996年)16
图2—2 1997年考古队员与当地村民16
图2—3 考古队员对遗址进行测绘(1999年)16
图2—4 1999年联合考古队在东嘎遗址区合影17
图2—5 考古队员在清理佛寺殿堂遗迹(1999年)18
图2—6 考古队员绘制墓葬平、剖面图(1999年)18
图2—7 1999年联合考古队营地19
图2—8 2001年考古Ⅰ作者在营地前合影20
图2—9 绘图员张蕊霞在石窟中临摹壁画(2001年)20
图3—1 皮央·东嘎遗址石窟分布示意图21
图3—2 东嘎Ⅰ区第1~12号石窟分布示意图22
图3—3 东嘎Ⅰ区第13~50号窟分布示意图(从左至右)22
图3—4 东嘎Ⅱ区第1~51号石窟分布示意图(从左至右)22
图3—5 东嘎Ⅲ区第1~70号石窟分布示意图23
图3—6 皮央村遗迹区石窟分布示意图24
图3—7 皮央Ⅰ区部分石窟分布示意图25
图3—8 东嘎Ⅰ区第1号窟平、剖面图26
图3—9 东嘎Ⅰ区第2号窟平、剖面图26
图3—10 东嘎Ⅰ区第2号窟窟顶及后壁27
图3—11 东嘎Ⅰ区第2号窟泥塑残件27
图3—12 部分礼佛窟平、剖面图28
图3—13 东嘎Ⅰ区第3号窟(左:从外向内 右:从内向外)28
图3—14 皮央Ⅰ区第79号窟南壁(上)及西壁(下)29
图3—15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南壁及已坍塌的窟门30
图3—16 部分僧房窟平、剖面图31
图3—17 部分禅窟与僧房窟平、剖面图33
图3—18 部分厨房窟、仓库窟平面图34
图3—19 皮央Ⅰ区第360号窟(灵塔窟)内景(南—北)35
图3—20 灵塔窟平、剖面图36
图4—1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左幅曼荼罗39
图4—2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曼荼罗配置图40
图4—3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右幅曼荼罗顶部飞天40
图4—4 东嘎Ⅰ区第1号窟东壁曼荼罗41
图4—5 东嘎Ⅰ区第1号窟东壁曼荼罗配置图42
图4—6 东嘎Ⅰ区第1号窟东壁曼荼罗第四重部分尊像42
图4—7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曼荼罗配置图43
图4—8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外坛城诸尊44
图4—9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北侧曼荼罗内区诸尊45
图4—10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南侧曼荼罗内区诸尊45
图4—11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壁画配置图45
图4—12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东侧壁画观音像46
图4—13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壁画十一面观音及其胁侍像(左)和菩萨立像(右)46
图4—14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佛传故事第1画面47
图4—15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佛传故事第2画面47
图4—16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供养人像48
图4—17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佛传故事第3画面48
图4—18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4画面49
图4—19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5画面49
图4—20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6画面50
图4—21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7画面局部50
图4—22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7、8、9画面51
图4—23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10、11、12画面52
图4—24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13画面53
图4—25 东嘎Ⅰ区第1号窟西壁佛传故事第14画面54
图4—26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佛传故事第15画面54
图4—27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佛传故事第16(左)、17(右)画面55
图4—28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佛传故事第18画面56
图4—29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佛传故事第19画面56
图4—30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佛传故事第20画面56
图4—31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佛传故事第21画面57
图4—32 东嘎Ⅰ区第1号窟北壁佛传故事第22(左)、23(右)画面58
图4—33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僧俗听法图58
图4—34 东嘎Ⅰ区第1号窟南壁供养礼佛图59
图4—35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力士之一59
图4—36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双象60
图4—37 东嘎Ⅰ区第1号窟窟顶壁画中的力士之二、之三60
图4—38 东嘎Ⅰ区第2号窟南壁壁画配置图62
图4—39 东嘎Ⅰ区第2号窟南壁东侧壁画中的叠压关系62
图4—40 东嘎Ⅰ区第2号窟南壁西段僧俗听法礼佛图63
图4—41 东嘎Ⅰ区第2号窟西壁壁画配置图64
图4—42 东嘎Ⅰ区第2号窟北壁壁画配置图65
图4—43 东嘎Ⅰ区第2号窟东壁壁画配置图65
图4—44 东嘎Ⅰ区第2号窟门楣壁画67
图4—45 东嘎Ⅰ区第3号窟西壁壁画配置图68
图4—46 东嘎Ⅰ区第3号窟南壁壁画68
图4—47 东嘎第Ⅰ区第3号窟南壁壁画配置图68
图4—48 东嘎Ⅰ区第3号窟北壁壁画69
图4—49 东嘎Ⅰ区第3号窟北壁壁画配置图69
图4—50 东嘎Ⅲ区第1号窟北壁壁画70
图4—51 皮央Ⅰ区第79号窟西壁佛龛及南端残存壁画71
图4—52 皮央Ⅰ区第79号窟西壁壁画局部72
图4—53 皮央Ⅰ区第79号窟北壁龛下壁画摹本73
图4—54 皮央Ⅰ区第79号窟北壁东段壁画74
图4—55 皮央Ⅰ区第79号窟南壁下部供养人像摹本75
图4—56 皮央Ⅰ区第90号窟南壁残存壁画76
图4—57 皮央Ⅰ区第90号窟东壁壁画77
图4—58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北壁壁画79
图4—59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北壁壁画局部79
图4—60 皮央Ⅰ区第351号窟南壁壁画80
图4—61 皮央Ⅳ区第32号窟北壁壁画81
图4—62 皮央Ⅳ区第32号窟南壁西段壁画82
图4—63 皮央Ⅳ区第32号窟南壁东段壁画局部82
图4—64 皮央Ⅳ区第32号窟东壁壁画局部83
图4—65 皮央Ⅳ区第32号窟西壁壁画84
图4—66 皮央Ⅳ区第34号窟平、剖面图85
图4—67 皮央Ⅳ区第34号窟西壁壁画中的大德行者像86
图5—1 皮央村附近地形数字模拟图89
图5—2 格林塘佛寺遗迹平面分布图89
图5—3 格林塘佛寺杜康大殿平、剖面图90
图5—4 杜康大殿F1内佛台平面及侧视图91
图5—5 杜康大殿F1西墙墙面椽孔及泥塑支木孔示意图91
图5—6 杜康大殿F1西墙壁画团花图案摹本92
图5—7 格林塘杜康大殿F1出土壁画残块92
图5—8 皮央村西侧佛寺建筑遗迹分布图94
图5—9 皮央Ⅳ区杜康大殿平、剖面图93
图5—10 杜康大殿佛坛基部残存壁画95
图5—11 皮央Ⅳ区山顶高僧住宅“拉不让孜”平面图96
图5—12 东嘎Ⅲ区佛寺遗迹分布图98
图5—13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1平、剖面图99
图5—14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2平、剖面图100
图5—15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2南壁壁画示意图101
图5—16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2西壁壁画示意图102
图5—17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2东壁壁画示意图(由北向南分四组画面)102
图5—18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2西后室北壁及门道两侧壁画示意图103
图5—19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3平、剖面图104
图5—20 东嘎Ⅲ区佛寺殿堂F4平、剖面图105
图5—21 99ZDVF1平、剖面图107
图6—1 皮央遗址区佛寺及佛塔遗迹分布示意图108
图6—2 皮央村南佛塔遗迹分布图108
图6—3 皮央遗址格林塘第1号塔东南面109
图6—4 皮央遗址格林塘第1号塔西面109
图6—5 皮央遗址格林塘第1号塔立面图109
图6—6 皮央村Ⅰ区土塔素描图110
图6—7 皮央村Ⅰ区土塔浮雕图像展开图(局部)110
图6—8 东嘎遗址Ⅳ区第31号排塔112
图6—9 东嘎遗址Ⅴ区第1号排塔113
图6—10 东嘎遗址Ⅴ区第2号排塔113
图6—11 东嘎遗址Ⅴ区第3号排塔114
图6—12 东嘎遗址Ⅴ区第3号排塔平面及立面图114
图6—13 东嘎遗址Ⅴ区第22号排塔立面图115
图6—14 东嘎遗址Ⅴ区第22号排塔115
图6—15 东嘎遗址Ⅰ区塔群116
图6—16 东嘎遗址Ⅳ区第二处塔群116
图6—17 东嘎遗址Ⅴ区第二处塔群117
图6—18 皮央遗址Ⅰ区塔群117
图6—19 皮央遗址Ⅳ区塔群117
图6—20 东嘎遗址Ⅰ区第9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18
图6—21 东嘎遗址Ⅰ区第9号塔118
图6—22 东嘎遗址Ⅳ区第1号塔119
图6—23 东嘎遗址Ⅳ区第1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19
图6—24 东嘎遗址Ⅳ区第2号塔119
图6—25 东嘎遗址Ⅳ区第15号塔120
图6—26 东嘎遗址Ⅳ区第15号塔立面图120
图6—27 东嘎遗址Ⅳ区第21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20
图6—28 东嘎遗址Ⅳ区第21号塔121
图6—29 东嘎遗址Ⅳ区第24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21
图6—30 东嘎遗址Ⅳ区第40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22
图6—31 东嘎遗址Ⅳ区第40号塔122
图6—32 东嘎遗址Ⅴ区第7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24
图6—33 东嘎遗址Ⅴ区第7号塔124
图6—34 东嘎遗址Ⅴ区第8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25
图6—35 东嘎遗址Ⅴ区第8号塔125
图6—36 东嘎遗址Ⅴ区第10号塔126
图6—37 东嘎遗址Ⅴ区第10号塔立面图126
图6—38 东嘎遗址Ⅴ区第12号塔126
图6—39 东嘎遗址Ⅴ区第12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27
图6—40 东嘎遗址Ⅴ区第30号塔127
图6—41 东嘎遗址Ⅴ区第30号塔立面图127
图6—42 皮央遗址Ⅰ区第1号塔128
图6—43 皮央遗址Ⅰ区第4号塔129
图6—44 皮央遗址Ⅰ区第5号塔129
图6—45 皮央遗址Ⅰ区第16号塔南面129
图6—46 皮央遗址Ⅰ区第16号塔东面129
图6—47 皮央遗址Ⅰ区第20号塔塔基东面贴塑之一130
图6—48 皮央遗址Ⅰ区第20号塔塔基东面贴塑之二130
图6—49 皮央遗址Ⅰ区第20号塔塔基残存贴塑130
图6—50 皮央遗址Ⅰ区第20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31
图6—51 皮央遗址Ⅰ区第20号塔131
图6—52 皮央遗址Ⅰ区第21号塔(东南—西北)132
图6—53 皮央遗址Ⅰ区第21号塔(北—南)132
图6—54 皮央遗址Ⅰ区第21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32
图6—55 皮央遗址Ⅰ区第23号塔塔基(西—东)132
图6—56 皮央遗址Ⅰ区第23号塔塔基(北—南)133
图6—57 皮央遗址Ⅳ区第7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34
图6—58 皮央遗址Ⅳ区第7号塔134
图6—59 皮央遗址Ⅳ区第16号塔平面及立面图135
图6—60 皮央遗址Ⅳ区第16号塔135
图6—61 皮央格林塘遗迹区第12号塔135
图6—62 皮央格林塘遗迹区第13号塔136
图6—63 皮央格林塘遗迹区第15号塔137
图6—64 皮央格林塘遗迹区第17号塔138
图6—65 皮央遗址采集陶质塔刹镶砖(A型)139
图6—66 皮央遗址采集陶质塔刹镶砖(A型)139
图6—67 皮央遗址采集陶质塔刹镶砖(B型)140
图6—68 皮央遗址采集陶质塔刹镶砖(B、C型)140
图6—69 皮央遗址Ⅳ区佛塔塔基贴塑图案142
图7—1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泥塑像残件146
图7—2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泥塑头像残件146
图7—3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泥塑残件(97ZPDb:61)147
图7—4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48
图7—5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49
图7—6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50
图7—7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51
图7—8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52
图7—9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53
图7—10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54
图7—11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56
图7—12 东嘎佛寺F1出土泥塑像残件157
图7—13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木雕五佛冠插片159
图7—14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及拉不让孜出土木雕五佛冠插片160
图7—15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木雕插件161
图7—16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采集木雕压经板162
图7—17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及K1出土铜佛像残件163
图7—18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采集铜佛坐像164
图7—19 皮央遗址Ⅱ区第26号窟出土铜像残件(97ZPⅡ26:3)165
图7—20 皮央遗址及东嘎Ⅲ区F3出土及采集的铜像166
图7—21 东嘎遗址第Ⅲ区F2、F3出土的铜饰残件及采集的铜饰件167
图7—22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石雕佛像残件(97ZPDb:64—1)168
图7—23 皮央·东嘎遗址出土骨雕及石雕残件169
图7—24 东嘎遗址第Ⅲ区出土骨雕残件及骨器170
图7—25 皮央遗址区采集泥模佛像172
图7—26 皮央遗址区采集泥模佛像174
图7—27 皮央遗址区出土和采集的泥模佛像175
图7—28 皮央遗址区采集泥模佛像177
图7—29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桦树皮画像(97ZPDa:43)178
图7—30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经卷残页179
图7—31 皮央村西侧杜康大殿出土的唐卡及其局部180
图7—32 东嘎遗址区出土佛寺宗教用品180
图7—33 东嘎遗址区出土的带铜扣木器残件及铁器、陶器184
图7—34 皮央遗址区出土金属器185
图7—35 皮央遗址区出土石器186
图7—36 皮央遗址出土牛皮甲衣片(97ZPDK1:25)187
图7—37 皮央遗址区发现的织物残片(97ZPD采:10)188
图8—1 东嘎Ⅴ区朗布钦墓群(北—南)190
图8—2 东嘎Ⅴ区朗布钦墓群分布图190
图8—3 东嘎Ⅴ区朗布钦墓群石丘遗迹191
图8—4 东嘎Ⅴ区朗布钦M1石丘平、剖面图192
图8—5 东嘎Ⅴ区朗钦M1墓室平、剖面图192
图8—6 东嘎Ⅴ区朗布钦M1墓室清理后(西—东)192
图8—7 东嘎Ⅴ区朗布钦M1出土陶器193
图8—8 东嘎Ⅴ区朗布钦M2石丘平、剖面图193
图8—9 东嘎Ⅴ区朗布钦M2墓室平、剖面图193
图8—10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2墓室(西—东)194
图8—11 东嘎Ⅴ区朗布钦M3墓室平、剖面图194
图8—12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3墓室(南—北)195
图8—13 东嘎Ⅴ区朗布钦M4石丘平、剖面图195
图8—14 东嘎Ⅴ区朗布钦M4墓室平、剖面图195
图8—15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4墓室(北—南)196
图8—16 东嘎Ⅴ区朗布钦M5墓室平、剖面图196
图8—17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5墓室(西—东)196
图8—18 东嘎Ⅴ区朗布钦M6石丘平、立面图197
图8—19 东嘎Ⅴ区朗布钦M6墓室平、剖面图197
图8—20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6墓室(北—南)197
图8—21 东嘎Ⅴ区朗布钦M7墓室平、剖面图198
图8—22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7墓室(北—南)198
图8—23 东嘎Ⅴ区朗布钦M8墓室平、剖面图199
图8—24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8墓室(南—北)199
图8—25 东嘎Ⅴ区朗布钦M9墓室平、剖面图200
图8—26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9墓室(南—北)200
图8—27 东嘎Ⅴ区朗布钦M10墓室平、剖面图201
图8—28 清理后的东嘎Ⅴ区朗布钦M10墓室(东—西)201
图8—29 皮央萨松塘墓群(北西—南东)202
图8—30 皮央萨松塘墓群分布图202
图8—31 萨松塘墓群石丘遗迹203
图8—32 萨松塘M1石丘平、剖面图204
图8—33 萨松塘M1墓室平、剖面图204
图8—34 萨松塘M1出土陶器204
图8—35 萨松塘M2墓室平、剖面图204
图8—36 萨松塘M3石丘平、剖面图205
图8—37 萨松塘M3地表石丘遗迹(东—西)205
图8—38 萨松塘M3墓室内发现的骨灰残迹206
图8—39 萨松塘M3墓室中骨灰分布范围206
图8—40 萨松塘M3墓室中骨灰及灰烬分布(上)及其与红烧土的叠压情况(下)206
图8—41 萨松塘M3墓室平、剖面图206
图8—42 萨松塘M4石丘平、剖面图207
图8—43 萨松塘M4墓室平、剖面图207
图8—44 萨松塘M5石丘平、剖面图207
图8—45 萨松塘M6石丘平、剖面图207
图8—46 萨松塘M6墓室中骨灰、灰烬、红烧土分布范围208
图8—47 萨松塘M6墓室平、剖面图208
图8—48 萨松塘M6墓室中骨灰分布情况209
图8—49 萨松塘M6墓室中骨灰、灰烬、红烧土分布情况(西—东)209
图8—50 皮央格林塘墓群分布图210
图8—51 格林塘M1墓室上层遗物分布211
图8—52 格林塘M1墓室平、剖面图211
图8—53 格林塘M1墓室出土物情况211
图8—54 格林塘M2墓室平、剖面图212
图8—55 格林塘M3墓室平、剖面图212
图8—56 格林塘M3出土的陶圜底罐212
图8—57 格林塘M3出土陶器残片(罐类)213
图8—58 格林塘M7墓室平、剖面及下层填土遗物213
图8—59 格林塘M7遗物分布示意图214
图8—60 格林塘M7上下层遗迹214
图8—61 格林塘M8墓室平、剖面图215
图8—62 格林塘M8墓室中人骨215
图8—63 格林塘M9出土陶单耳罐216
图8—64 格林塘M9墓室平、剖面图216
图8—65 格林塘M10墓室平、剖面图216
图8—66 格林塘M4墓室平、剖面图216
图8—67 格林塘M5墓室平、剖面图217
图8—68 格林塘M5出土遗物217
图8—69 格林塘M6墓室平、剖面图218
图8—70 格林塘M6出土遗物219
图8—71 格林塘K1平、剖面图219
图8—72 格林塘列石遗迹(北—南)220
图8—73 格林塘列石遗迹平面图220
图8—74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陶器纹饰拓片221
图8—75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陶罐222
图8—76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陶罐223
图8—77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陶罐224
图8—78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陶器224
图8—79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陶器225
图7—80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陶器225
图8—81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铜、铁器227
图8—82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铜、铁、骨器227
图8—83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遗物228
图8—84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木器228
图8—85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出土骨、石器229
图8—86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其他遗物230
图8—87 皮央·东嘎遗址墓葬区采集彩陶片231
图9—1 丁东地点景观(南—北)233
图9—2 丁东建筑遗迹群(北—南)233
图9—3 丁东建筑遗迹局部233
图9—4 丁东F1平、剖面图235
图9—5 丁东F2全景(北—南)236
图9—6 丁东F2西北角火灶遗迹236
图9—7 丁东F2平、剖面图237
图9—8 丁东F4局部及打破F4东南部的佛塔(南—北)238
图9—9 丁东F4平、剖面图238
图9—10 丁东F4西侧的立石遗迹(中心立石已倒)240
图9—11 立石遗迹现状平、剖面图241
图9—12 丁东F1、F4出土及采集陶片242
图9—13 丁东F1、F4出土及采集陶片243
图9—14 丁东F1、F2、F4出土石器244
图9—15 丁东F1、F2、F4出土石器245
图9—16 丁东F4出土炭化青稞粒246
图10—1 东嘎色日宁沟及皮央扎布拉山岩画点位置图249
图10—2 东嘎色日宁沟岩画地点(东—西)249
图10—3 东嘎色日宁沟岩画人物图像250
图10—4 东嘎色日宁沟岩画1号画面251
图10—5 东嘎色日宁沟岩画2号画面251
图10—6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1号画面253
图10—7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2号画面253
图10—8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3号画面254
图10—9 皮央扎布拉山岩画4号画面254
图附1—1 浦遗址位置示意图273
图附1—2 浦遗址建筑遗迹(部分)平面图274
图附1—3 浦遗址石堆遗迹分布示意图274
图附1—4 H1地面石堆平、剖面图275
图附1—5 H1石堆下结构下平、剖面图276
图附1—6 H2地面石堆平、剖面图276
图附1—7 H2石堆下结构平、剖面图277
图附1—8 H3地面石堆平、剖面图278
图附1—9 H3石堆下结构平、剖面图278
图附1—10 H4地面石堆平、剖面图279
图附1—11 H4石堆下结构平、剖面图279
图附1—12 H5地面石堆平、剖面图280
图附1—13 H5石堆下解剖部分结构平、剖面图281
图附1—14 H6石堆下结构平、剖面图281
图附1—15 遗址东部发现的长方形“建筑遗迹”281
图附1—16 遗址采集陶片藏文刻字拓片282
图附2—1 实验流程图285
图附2—2 PGM2陶片样品荧光谱图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