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家行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家行为研究
  • 史清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4021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201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家行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家经济三十年1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与农民行为1

第二节 收入增长与结构变迁5

一、收入增长与粮食供给5

二、家庭经营地位变化7

三、家庭经营内部结构变迁10

第三节 资本储备与资源利用11

一、家庭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储备11

二、家庭经营劳动用工投向的非农化12

三、家庭经营资金投向的非农化14

第四节 结构变迁之准则15

第五节 经济环境之变迁17

一、粮食处置与国家定购任务的关系18

二、农产品出售渠道的变迁19

三、种植业用生产资料购买途径的变迁20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22

第二章 经济发展机理29

第一节 结构变迁及根源29

一、结构调整的结果30

二、结构调整的过程36

三、结构调整的根源46

四、结构变迁的基础51

五、简要评述56

第二节 要素流动及根源56

一、资料涉及范围及其他57

二、农地经营情况57

三、农地流转行为62

四、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65

五、农地流转的一般性根源71

六、结论性评述74

第三节 不平衡性及根源75

一、经济分层及发展不平衡性程度75

二、不平衡性形成的经济学根源84

三、不平衡性形成的管理学及其他根源100

四、结论性评述108

第三章 农家金融行为111

第一节 北方农家的借贷行为111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112

二、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112

三、借贷行为与动机115

四、借贷行为与信用121

五、多余资金使用方式123

六、结论性评述125

第二节 中部农家的借贷行为125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125

二、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126

三、储蓄行为及其目标128

四、借贷行为与动机129

五、所在村的借贷行为134

六、结论与评述136

第三节 五省农家的借贷行为137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137

二、样本特性140

三、储蓄行为及其目标143

四、借贷行为与动机147

五、借贷的最大额度、借期以及其他151

六、借贷的用途与偿还157

七、家庭的债权与处理160

八、银行服务的评价与借贷障碍164

九、结论与评述166

第四节 五省农家的储蓄行为166

一、研究背景及其现实意义166

二、前人研究与本文的贡献167

三、数据资料的初步分析168

四、数据处理及说明175

五、模型构建及说明176

六、模型估计与结果180

七、结论与进一步讨论186

第四章 农民就业行为191

第一节 进镇意愿192

一、被调查者及家庭基本情况192

二、农民进镇意愿及动因202

三、选择进镇农民对承包地和老宅处理意愿209

四、不愿进镇农民的原因选择213

五、不得不进镇的农民对政府的期望选择215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216

第二节 外出就业218

一、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218

二、农民外出就业行为222

三、农民外出就业的动因及遭遇227

四、未能外出的原因及其他230

五、结论性评述232

第三节 职业选择233

一、就业选择及影响因素234

二、外出就业情况及影响因素243

三、结论性评述与政策建议249

第四节 转移机理250

一、模型的建立与推导251

二、实证检验:一个宏观的logit模型254

三、实证检验:一个微观描述性分析256

四、结论及政策性建议264

第五章 新农政效应270

第一节 “费改税”的试行271

一、农民对负担的感觉271

二、来自基层政府的统计与计划275

三、农民对政策关注及评价278

四、结论与评述282

第二节 “费改税”的推广283

一、资料背景及其他284

二、农民对种地的感觉与反响289

三、农民对税费负担的感觉与现实297

四、结论与评述300

第三节 新农政的全面实施301

一、税费改革的历史与回顾301

二、样本背景304

三、农民对种地的感觉与反响310

四、农民对负担的感觉与反响317

五、政策效应的微观测算:来自观察点资料的证明325

六、结论与评述329

第四节 新农政的效应330

一、样本特征331

二、农民对新粮政的反应335

三、农民对新税政的反应346

四、政策效应的微观测算:来自观察点资料的证明350

五、结论性评述355

第五节 税费改革效应356

一、引言356

二、农村税费改革进程358

三、数据和变量说明359

四、计量模型设定和实证结果361

五、收入增长的微观解释: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368

六、结论与评述372

第六章 法律与农民376

第一节 农民的法律素质及意识376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376

二、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377

三、农民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及渠道380

四、农民对部分政策法规执行效果评价384

五、农民对贯彻落实政策法规的建议390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391

第二节 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与规定392

一、样本的特性及其他392

二、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396

三、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的规定403

四、结论性评述407

第三节 征地制度缺陷与改革407

一、问题的提出407

二、征地谈判讨价还价博弈:基本模型的构建408

三、模型讨论与拓展:农民不利地位的形成412

四、现行征地制度的非均衡:政府的“无意为之”还是“有意安排”422

五、征地制度未来的改革方向:走向原则政治423

第七章 风险与保障430

第一节 农家风险430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431

二、风险与损失433

三、保险了解与投保435

四、生育观念与保障期望440

五、简要结论444

第二节 保障方式444

一、资料来源背景及其他446

二、保险支出水平、类型与普及程度448

三、影响农村保险事业推进的农家因素:一般统计分析452

四、影响农村保险事业推进的农家因素:计量经济分析460

五、结论性评述472

第三节 农业保险473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473

二、农业保险制度框架之比较475

三、简要结论482

附录一:我的处女作486

附录二:主要论著目录489

附录三:我的三十年499

后记5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