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宗教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宗教学导论
  • 牟钟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25415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民族学:宗教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宗教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牟钟鉴1

第一节 历史的追寻1

一、源远而流长的民族与宗教1

二、中国古代的民族观和宗教观3

三、西方近代学术史上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错发展8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宗教理论与苏维埃学派15

第二节 中国的道路21

一、民国时期的探索21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与曲折22

三、新时期的新气象新突破24

第三节 理论的构想28

一、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28

二、民族宗教学的主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31

三、民族宗教学的主要议题及其思路40

第二章 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西方历史学的视野&游斌53

第一节 宗教限于民族54

一、宗教在以色列民族形成中的作用54

二、以色列民族宗教:宗教限于民族的模式64

第二节 宗教超越民族67

一、犹太礼仪之争:基督教超越犹太民族的起点68

二、对教主身份的普遍化定义70

三、保罗神学的民族宗教学内涵72

第三节 宗教涵化民族74

一、蛮族入侵罗马的历史经过74

二、修士基督教:爱尔兰修士的大陆传教运动76

三、王室基督教:法兰克人与基督教79

四、“基督教王国”(Christendom):宗教涵化民族的充分实现83

第四节 民族突破宗教87

一、教随国定:对宗教一体的突破88

二、多元民族与多元宗教的民族宗教学内涵90

第三章 多元社会视角下的民族宗教关系&张践96

第一节 影响民族宗教关系的四大文明要素96

一、民族是人群共同体的认同方式之一97

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组织状态105

三、宗教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重要的文化形式114

四、意识形态是国家运行的指导思想120

第二节 研究民族宗教关系的四个维度131

一、民族的维度131

二、宗教的维度138

三、经济的维度145

四、政教关系的维度150

第四章 宗教与民族文化&王志捷171

第一节 民族宗教的产生与民族文化的形成171

第二节 宗教与民族文化传统175

一、宗教传统即民族文化传统175

二、宗教与人文理性相结合形成民族文化传统181

第三节 宗教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188

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189

二、基督教在西方文化发展中的作用205

三、宗教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219

第五章 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民族宗教问题解析&曹兴234

第一节 当代民族宗教问题聚焦及其政治学透视234

一、国际热点问题的转移与当代宗教冲突的焦点235

二、当代文明板块互动与世界热点问题聚焦亚洲238

三、当代民族宗教冲突的类型分析241

第二节 整体与部分:族教冲突的民族学解析252

一、当代族教冲突类型分析及最严重族教冲突的定位253

二、最严重民族冲突的根源256

第三节 排他与融通:族教冲突的宗教学分析259

一、民族宗教的冲突与融通的复杂性259

二、民族宗教的融通性261

三、宗教融通性精神的实现及其道路265

第四节 当代族教冲突的走向及前景266

一、民族宗教问题的未来预期267

二、宗教对话精神268

三、努力推动民族宗教间的良性互动270

第六章 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牟钟鉴276

第一节 中国宗教文化多元通和模式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278

一、在原始时代,多种多样的图腾崇拜汇聚成龙凤综合性图腾279

二、在上古时代多元的祖先崇拜中,逐步形成“三皇五帝”的神话和传说,并使之趋同化、成型化,这是先民又一大文化创举281

三、在夏、商、周三代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初步形成有多元有一体的中华民族双层结构;与之相适应,宗教文化则是在“敬天法祖”大的框架下的具有多样性与融通性的民族文化286

四、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民族的五方格局和文化的百家争鸣,与此相适应,宗教文化则出现五方帝崇拜和神道人性化的思潮,确立了尔后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主导、宗教理性大行其道的精神方向293

五、秦汉时期国教的重建、国学的确立与道教的兴起、佛教的进入,使中华民族宗教的多元通和模式发展到新的阶段299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流迁大融合与儒、佛、道三教鼎立的形成305

七、隋唐时期各民族新的融合繁荣和多元宗教文化的隆盛312

八、宋辽金西夏时期民族关系的大变动与宗教文化的因革发展318

九、元明清时期民族的大融合与宗教多样性的拓展324

十、民国时期社会大变动、民族关系新组合与信仰格局的根本性调整332

第二节 中国宗教文化多元通和模式的理论总结338

一、多元通和模式的内涵与特征338

二、多元通和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344

三、多元通和模式的失态与重建347

第七章 世界各民族宗教的分类与分布&张咏355

一、现有人文世界的分类成果355

二、基于两种分类法则之上的民族学、人类学的观点回顾357

三、相关理论回顾的启示362

四、亚洲对世界宗教的意义364

五、对现有民族宗教的尝试性分析原则365

六、民族宗教的尝试性分类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