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讯语言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审讯语言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9/34920935.jpg)
- 吴克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09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审理-法律语言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讯语言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审讯语言学的理论基础1
第一节 审讯语言学的概念和性质1
第二节 审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2
第三节 审讯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形成3
第二章 审讯语言的基本属性5
第一节 审讯语言的语音声调5
第二节 审讯语言的修辞形式7
第三节 审讯语言的表述7
第四节 审讯语言的情境8
第五节 审讯活动中的无声语言10
第三章 审讯语言的语体12
第一节 审讯语言的语体特征12
第二节 审讯的问答型语言体式19
第三节 审讯的劝说型语言体式23
第四章 审讯的语言行为过程25
第一节 审讯的语言行为25
第二节 审讯的语言信息27
第三节 审讯的语言推理30
第四节 审讯语言的原则33
第五章 审讯的基本语言技巧与方法38
第六章 审讯语言信息转移的心理准备48
第一节 审讯中的内部语言准备48
第二节 审讯语言信息转移的心理基础49
第三节 审讯语言信息转移的对抗性51
第四节 审讯语言信息转移的侦查意识52
第五节 审讯语言信息转移的意志过程54
第七章 审讯语言信息转移的截获59
第一节 审讯语言信息转移的条件59
第二节 审讯语言信息的传递61
第三节 审讯语言的信息表现62
第四节 审讯语言意义的摄取66
第五节 谎言的语言行为特征71
第六节 “情景选择”的语言行为75
第八章 各种心理状态下的审讯语言行为80
第一节 促进供述动机形成的语言行为80
第二节 导入心理证据的语言行为82
第三节 心理限制的语言行为85
第四节 趋利避害的语言行为87
第五节 证据运用的语言行为90
第六节 转化定势心理的语言行为92
第七节 动摇阶段的语言行为94
第八节 供述矛盾的语言行为97
第九章 “知己知彼”的审讯语言行为方略101
第一节 讯问失败的基本原因101
第二节 审讯语言行为的“切入点”104
第十章 认知条件下的审讯语言行为技巧110
第一节 供述的认知条件110
第二节 对抗条件丧失的自我意识的来源113
第三节 设置自我意识的认识差异的语言行为技巧116
第四节 直达犯罪目标的语言行为120
第五节 直达犯罪动机的语言行为122
第六节 满足意识存在的语言行为124
第七节 剥离犯罪关系的语言行为126
第八节 借助关系的语言行为技巧129
第九节 再现犯罪心理现场的语言行为技巧130
第十节 运用认知概率的语言行为135
第十一节 激活间隔心理效应的语言行为技巧137
第十二节 审讯的语言行为态势139
第十一章 自我心理强制的审讯语言行为技巧141
第一节 解脱自我心理强制的供述行为142
第二节 揭露谎言的语言行为技巧143
第三节 证明谎言的语言行为技巧145
第四节 语言行为的定向作用148
第五节 “特情”关系的语言行为干预150
第十二章 心理置换的审讯语言行为技巧156
第一节 趋利避害的供述行为156
第二节 心理置换的认知条件158
第三节 心理置换的客观条件163
第四节 心理置换的支点选择165
第五节 亲情置换的语言行为技巧167
第六节 求生置换的语言行为技巧169
第七节 利弊选择的语言行为技巧171
第八节 建立超我形象的语言行为技巧173
第九节 观念置换的语言行为技巧176
第十节 激情置换的语言行为技巧183
第十一节 针对抗审不同阶段的语言行为对策189
第十三章 促进意识经验泄露的审讯语言行为技巧205
第一节 意识经验泄露与供述认罪的关系205
第二节 意识经验反映的语言行为211
第三节 惯性经验反映的语言行为213
第四节 粘连经验表现的语言行为216
第五节 分解经验表现的语言行为232
第六节 记忆经验反映的语言行为235
第七节 阻止经验表现的语言行为237
第八节 联想经验反映的语言行为239
第十四章 无声语言的审讯语言行为243
第一节 审讯中的无声语言空间243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无声语言的形态反映245
第三节 审讯人员无声语言空间的把握与控制258
第十五章 人格特质理论与审讯语言行为266
第一节 人格倾向的认识基础266
第二节 促进“超我”内心体验的语言行为268
第三节 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的语言行为差异272
第四节 激励的语言行为276
第五节 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倾向283
第六节 性别特征的语言行为差异294
第七节 身份特征的语言行为差异300
第八节 信念纠治语言行为特征303
第十六章 需要理论的审讯语言行为调整307
第一节 协调理论的语言行为对策307
第二节 激情状态的语言行为调整313
第三节 “审托”语言行为的运用318
第四节 评价超我形象的语言行为321
第五节 促进畏罪恐惧心理转化的语言行为324
第六节 心理弱点的语言行为攻略326
第七节 情感性语言行为背景的把握330
第八节 激发自我利益转化的语言行为339
第九节 满足特定心理条件的语言行为340
第十节 实现“心理利益”的语言行为345
第十一节 “合作原则”下的“沟通”语言行为349
第十七章 证人的语言行为特征及询问方法352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特征352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353
第三节 证人拒绝作证的心态表现360
第四节 获取证言的语言行为方法363
第十八章 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的语言方法365
第一节 被害人控告心理的形成365
第二节 影响被害人对事实陈述的因素366
第三节 诬告、错告、不告的心理状态375
第四节 询问被害人的方法376
第十九章 刑讯逼供的语言行为及其矫正378
第二十章 审讯记录的文字语言表述384
附:一则因玩忽职守导致嫌疑人坠楼死亡案件的审讯全程实录393